經常聽到「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戀紅塵」,你輕輕讀一遍,感覺到是一種從佛家回歸塵世的意味。塵世也罷,佛門也罷。不可能是人一生一直的選擇。
詞義
青燈:
1. 亦作「 青鐙 」。光線青熒的油燈。 唐 韋應物 《寺居獨夜寄崔主簿》詩:「坐使青燈曉,還傷夏衣薄。」 宋 陸遊 《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詩:「白髮無情侵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 清 龔自珍 《與吳虹生書》十一:「背老親而獨遊,理 兔園 故業,青鐙顧影,悴可知己。」2. 借指孤寂、清苦的生活。《天雨花》第二回:「不念我,少年春,空房獨守;不念我,紅顏女,一世青燈。」《冷眼觀》第一回:「 張令 半世青燈,一行作吏,到任後吏治過於勤勞,偶染痰疾,刻已稍愈。」
不歸:
1. 不返家。《詩·豳風·東山》:「我徂東山,慆慆不歸。」 清 蒲松齡 《司文郎》:「又聞次年再行鄉試,遂不歸,止而受教。」2. 不歸還。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盜戶》:「詎惡久假不歸,霸為己有。」
濁酒:
濁酒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zhuó jiǔ,指未濾的酒,用糯米、黃米等釀製的酒,較混濁,語出宋· 範仲淹《漁家傲》"濁酒一杯家萬裡。"濁酒也指一種酒,即相對於清酒而言的酒類。
紅塵:
紅塵常見名稱,紅塵在古代時的原意是指繁華的都市。出自東漢文學家、史學家班固《西都賦》的詩句。指的就是這個世間,紛紛攘攘的世俗生活。來源於過去的土路車馬過後揚起的塵土,借喻名利之路。
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濁酒戀紅塵:原來是要在千年古詩中,常伴黃卷青燈,只聽世外凡事,只聽窗外風聲伴細雨,不進家門。但現在卻是渾酒穿腸,行走人間塵世,留戀這繁華城市,還有那萬紫千紅的街頭。(個人理解)
紅塵一曲,難得
看到這一句後半句中的濁酒紅塵,其實我想到是柳永,你們是否還有印象呢?
柳永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鹹平五年(1002年),柳永離開家鄉,流寓杭州、蘇州,沉醉於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柳永就是一個生活在紅塵中的人,喝喝酒,唱唱歌,提筆寫詞,每一天都是這樣,他在留戀什麼呢?我在上學時候,有機會學到幾首柳永的詩詞,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在這首詞中喜歡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詩人計劃把自己狂傲不羈的心喝醉,舉著滿滿酒的酒杯,讓自己勉強大笑,開心,反而感到沒什麼意思。看到自己漸漸消瘦,但是不會後悔,為自己心愛的人消瘦,都是值得。這樣詩人,活的真性情,明白自己想要,即使紅塵一轉眼,自己也是天地間的縹緲,也要對酒當歌。想來想去,估計只有伊人才是詩人留戀在紅塵中原因吧。能留在紅塵中,都有自己所在乎,所要留戀。
黃卷青燈,除去繁華
「青燈不歸客」等同於現代網絡語言「佛系」嗎?
我個人覺得不等同於,古代時候,人在兩種情況下才會出家,一種是一出生就是孤兒,遇到寺廟,遇到僧人,從小就是出家,在黃卷青燈,木魚聲下長大。還有一種情況是在紅塵中遇到自己難以接受事情,不順利的事情,然後對於紅塵沒有什麼可留戀的,就會剃髮,出家。
「佛系」:流行詞,該詞的含義是一種有目的地放下的生活態度。
我們要活成佛系,但不要輕易就成為青燈不歸客。這就是時代不同的下產生心態,在古代也有個詩人,他就是很佛系,那就是王維。
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唐朝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
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筆尖下流露一般就是另一自己,看看蘇軾對王維評價,在詩中有畫,在畫中又能看詩意。讓人看一眼就是千年。
讀一讀「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就可以被王維詩人帶到一個深山中,小路上沒人走過,從遠處傳來鐘聲,每一聲拉長自己思緒,讓自己更加放空身心。從簡簡單單的十個字中,你就可以從繁華都市中,拉到深山,把自己放置在其中,不聽後庭花,也不會為幾兩銀子折腰。這裡有的是悠長鐘聲,還有那清脆鳥鳴。
瓜園詩餘適欲鋤瓜,倚鋤聽叩門。鳴騶導驄馬,常從夾朱軒。窮巷正傳呼,故人儻相存。攜手追涼風,放心望乾坤。藹藹帝王州,宮觀一何繁。林端出綺道,殿頂搖華幡。素懷在青山,若值白雲屯。迴風城西雨,返景原上村。前酌盈尊酒,往往聞清言。黃鸝囀深木,朱槿照中園。猶羨松下客,石上聞清猿。
無論是紅塵還是青燈,我在年輕時候還是要看盡滿城盡帶黃金甲,這樣生活膩了,煩了。還是會背著鋤頭去種瓜。嘴裡唱起「黃鸝囀深木,朱槿照中園。猶羨松下客,石上聞清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