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關鍵時刻!七位公私募大咖罕見聯手解盤:調整結束了?後市怎麼買...

2021-01-13 金融界

來源:中國基金報

作者:基金君

9月份市場畫風突變,一邊是A股波動率明顯極大,上證指數更是出現130多點的下挫,創業板指振幅也超過10%;另一邊是極端的結構性行情變化了,前期浮盈較多的科技、醫藥、消費、農業等高估值板塊面臨一定回調壓力,而煤炭、鋼鐵等周期板塊、金融、地產等低估值板塊出現異動。

在這一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下,究竟A股是否迎來變盤的關鍵節點?應該如何調倉換股?後續哪些領域更有機遇?風險點在何方?美股震蕩對A股影響多大?中國基金報因此採訪了七位公私募投資大咖,分別是:

中歐基金投資研究部成長組投資總監周應波、銀華基金董事總經理兼主動股票投委會副主任兼銀華中小盤基金經理李曉星、安信基金總經理助理兼研究總監陳一峰、泓德基金投研總監王克玉、聚鳴投資總經理劉曉龍、遠策投資總經理張益馳、趣時資產總經理兼投資總監章秀奇,這七位大佬共同解讀市場。

這些人士對A股中長期機遇都充滿信心,而短期市場調整是正常的,未來市場可能進入「溫和」的結構性行情。

中歐基金投資研究部成長組投資總監周應波:今年行情更傾向於看作是十年科技牛市的預演。前期市場對部分公司的判斷出現了不理性的情況,再加上主板的消費、醫藥等行業股票估值較高,市場在這個位置出現震蕩很正常。上證指數會逐漸回到比較合理的估值水平,暫時規避兩類公司:一是交易上特別熱鬧和擁擠的龍頭公司,二是科技領域給了異常高估值水平的股票。

銀華基金董事總經理、主動股票投委會副主任、銀華中小盤基金經理李曉星:四季度維持之前看好的方向,消費方面集中在可選和醫藥,體現的是人民群眾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科技方面看好的是新能源和5G終端應用,新能源是平價周期來臨和滲透率提升的階段來臨,5G終端是換機周期的啟動,5G應用是數位化生活時代來臨。

安信基金總經理助理兼研究總監陳一峰:全局看市場的估值是比較正常的,但是從內部的結構上來講比較複雜。不僅是簡簡單單說大股票對於小股票,或者是成長對於價值,或者是某個行業對於其他行業。現在還是進入了一個比較細膩的選股過程,估值當下肯定還是可為的市場。如果從產業分析的角度來講,未來5-10年中國的產業發展環境還是不錯的,大家不要用一個泡沫化心態去應對它,就會覺得當下真的不錯。

泓德基金投研總監王克玉:組合結構主要會集中在新興產業(新能源、電子製造、信息化)、長期內需產業(醫藥、消費)和傳統產業(金融、化工、地產)中的優秀公司,目前第一類和第二類資產行業整體估值水平偏高,我們會對其中的投資標的進行精選,而第三類資產在未來半年隱含的收益率更高。長期來看,主要還是在中國最具備產業優勢的領域中投資,目前非常關注新能源和TMT這兩個方向上的機會。

聚鳴投資總經理劉曉龍:在宏觀經濟相對較好的基礎上,貨幣政策和財政刺激政策有所收斂,這也是近期市場出現調整的核心因素。但整個流動性的總閘門是美國,美國不收流動性,整體流動性不可能很緊,所以流動性邊際收緊的變化接近尾聲,可能會形成新的平衡。在前期高估值板塊下跌修復之後,市場整體的風險情緒有所釋放。隨著時間推移,順周期板塊的公司逐漸兌現業績,市場會去跟隨新的增長機會,逐漸形成結構性的行情。從一個比較熱的市場過渡到一個結構性的溫和市場,這個概率是比較高的。

遠策投資總經理張益馳:中美博弈、美國大選、疫情等因素仍然會是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這些因素的變化可能會帶來一些市場擾動,但隨著投資者對這些因素的認知積累,市場對這些因素的韌性已經增強,帶來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並不大。從市場運行的潛在影響因素來看,需要關注利率水平是否出現一些變化,帶來對市場資金的衝擊風險。

趣時資產總經理兼投資總監章秀奇:下半年影響市場的核心因素可能是經濟復甦的力度和政策收緊的速度之間的權衡,當然中美博弈、新冠疫情仍然是重要的擾動因素,只是這些因素可能上半年已經被市場充分演繹和消化了。我們認為美股或將成為下半年股市運行的潛在風險,在資本市場開放的大背景下,美股對於A股的影響也在逐步加深。

看好A股長期機遇

或進入「溫和」結構性行情

中國基金報記者:市場普遍認為A股估值仍將較長時間維持在較高水平,您如何看待當前整體的宏觀經濟環境?目前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疫情、海外市場等綜合影響下,A股後市整體投資機會如何?

周應波:這波A股市場下跌的原因,跟美股差不多,經濟復甦,利率回升,流動性邊際緊縮。今年上市公司利潤增長是負的,股價上漲主要來自估值的提升。當中國和海外的經濟開始復甦,全球央行放水放緩,另外,市場一旦交易結構有點擁擠,市場就會出現短期的震蕩和調整。

今年的市場行情,我們更傾向於看作是十年科技牛市的預演。去年到今年一批科技公司表現較好,但前期市場對部分公司的判斷出現了不理性的情況,再加上主板的消費、醫藥等行業股票估值較高,市場在這個位置出現震蕩很正常。上證指數會逐漸回到比較合理的估值水平,創業板波動放大也是合理的,市場要把過去兩年積累的高估值問題消化了。但要暫時規避兩類公司:一是交易上特別熱鬧和擁擠的龍頭公司,二是科技領域給了異常高估值水平的股票。

李曉星:目前整體的宏觀環境平穩,預計國內的經濟處於溫和復甦的通道中,隨著疫苗的出現,判斷海外疫情將逐步消散,海外經濟也將處於一個見底回升的態勢中。由於失業率的修復將比較緩慢,我們判斷全球的流動性不會過早的收縮,會維持比較寬裕的水平。在目前這個時點,大部分優質股票的基本面風險不大,唯一的風險是漲的多估值貴,經過前期的調整,看好A股後市的結構性投資機會。

陳一峰:如果不出現反覆,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在逐漸褪去。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整體上比較溫和。房住不炒,但大力鼓勵創新。參考無風險利率、從中長期的視角來看,當前國內市場上是可為的,有一些優秀的股票值得去投資,當然這需要經過仔細的甄選。

王克玉:目前A股市場整體進入了一個比較良性的階段,2019 年以來監管部門和整個市場主體一直在重新梳理資本市場的定位,大家也都看到整個市場向著比較市場化的監管方向在發展。展望下半年到明年,我們認為市場還是會保持在活躍的流動性支持非常好的狀態,這和我們資本市場不斷快速發展壯大有直接關聯。在這個過程中,疊加今年下半年,我們看到企業盈利快速恢復至增長階段,所以我們對未來市場的總體判斷相對樂觀。

劉曉龍:當前的經濟環境,我們從國內看,處於一個疫情後持續恢復的狀態,尤其是大製造業的恢復超出市場預期。最主要的原因是疫情下由於國內疫情管控得力,所以產業鏈迅速恢復正常,全球其他國家的產能是不是受到疫情的幹擾,這種狀態下,我國製造業企業的份額得到有效提升,所以這幾個月來看很多公司尤其是出口型的公司需求非常好。消費端,雖然還沒有能夠實現正增長,但是已經基本恢復正常。從目前看展望3-4個季度,國內的宏觀基本面情況是向上的。

在宏觀經濟相對較好的基礎上,我們看到貨幣政策和財政刺激政策有所收斂,這也是近期市場出現調整的核心因素。但是我們看到整個流動性的總閘門是美國,美國不收流動性,整體流動性不可能很緊,所以我認為流動性邊際收緊的變化接近尾聲,可能會形成新的平衡。在前期高估值板塊下跌修復之後,市場整體的風險情緒有所釋放。隨著時間推移,順周期板塊的公司逐漸兌現業績,市場會去跟隨新的增長機會,逐漸形成結構性的行情。從一個比較熱的市場過渡到一個結構性的溫和市場,這個概率是比較高的。

張益馳:宏觀經濟環境來看,正處於從疫情衝擊下逐漸恢復的過程中,但全球各地的疫情狀態還有所不同,在仍然缺乏疫苗或特效藥的情況下,經濟活動完全修復到疫情前還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在疫情後明顯加大了力度,在疫情問題得可以明確解決之前,支持經濟仍然會是各國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相比其他各國,中國仍然保持了正常化的利率水平,前期疫情防控效果良好,經濟增長呈現相對優勢。股票資產相對樓市等其他大類資產的吸引力上升,累積的賺錢效應推動居民資金流入A股市場,海外資金在全球疫情、經濟、市場的橫向比較下也持續流入A股。經濟逐漸修復、貨幣政策環境仍然友好、資金配置的吸引力上升,這些因素的組合對A股市場總體有利,會持續支持A股後市的整體投資機會。

章秀奇:全球經濟處於疫情後期復甦態勢,政策環境仍然友好,但邊際沒有更寬鬆的可能,甚至不少國家已經開始收緊貨幣,比如中國過去幾個月,債券市場和貨幣市場利率上行,就反應了這一情況。對於A股後市,中長期來看,我們繼續看好,主要是經濟轉型和居民資產配置的需求旺盛。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中國居民資產負債表面臨歷史性調整機遇,佔比約70%的房地產配置比例已經趨於見頂,發展資本市場大勢所趨,居民配置權益資產的比例也有大幅的提升空間。

風險是漲出來的

短期追求低估值風格或延續

中國基金報記者:從板塊間的走勢看,9月份以來醫藥、消費等高估值行業出現疲軟和波動加大走勢,低估值金融、地產、周期股又出現階段性異動,您如何判斷結構性行情的方向選擇?

周應波:今年市場根據經濟中長期下臺階和企業競爭力角度,選出科技、醫藥、消費三大賽道,並在一段時間內將行情演繹得比較極致,但是大家把有些長期因素短期化考慮了,給了長期的前景較高的估值,所以市場出現了調整。同時,宏觀經濟因為疫情出現了較低的基數,目前經濟是弱復甦,未來總是要起來的。所以,市場風格的鐘擺現在擺向了銀行、地產這邊,他們在估值上有優勢,而科技、醫藥、消費那邊交易太擁擠了。

但是從長期看科技、醫藥、消費三大賽道沒有問題,未來我們還是在這裡面選股。同時,化工、建材、家電等行業裡面也有好公司,他們之前只是被貼上了風格化的標籤,一段時間被市場冷落了,但這段時間他們的配置價值比較突出。

李曉星:消費醫藥的基本面風險不大,未來幾個季度的業績會維持一個不錯的增長,近期的調整是一個加倉的時機。對於周期股,地產大周期已經見頂,從投資習慣上講,大周期見頂的行業很難出長期的牛股。

陳一峰:當下指數整體估值不算高,但是行業間的估值及估值分位數的分化較大,醫藥、食品飲料、科技類行業的部分公司估值基本處於歷史前20%分位,而金融、地產、採掘、建築等傳統周期類等行業公司上半年市場表現一般,估值基本處於歷史後20%的分位。雖然籠統來講前者商業模式和長期成長空間相對優於後者,但短期如此明顯的市場表現差異和估值差距值得思考。

風險是漲出來的,機會是跌出來的,我們不斷在不同股票之間比較他們的風險報酬比,以尋找長期來看低估的投資機會。

王克玉:目前市場結構上的分化非常顯著,長期增長確定的公司在低利率環境下的估值不斷抬升,這提高了我們投資的難度,更需要我們提高對公司選擇的標準,對企業的競爭壁壘和長期競爭優勢的提升需要有更高的要求,來應對高估值隱含的投資風險。

另外,還有眾多公司的估值仍然處於其歷史底部,但是由於上半年的疫情等因素對其前期的經營造成很大的影響,疊加投資者的選擇造成其近一年來市場表現遠遠落後市場。

上半年,中國經濟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但是不管是短期需求還是供給衝擊,金融、地產、化工、汽車這些估值安全邊際高的傳統產業的龍頭企業,他們的調整能力和適應變化的能力非常強,在面對需求變化的情況下,他們從五月份開始不斷追趕,二季度業務有明顯的好轉。經過行業整合後,我們對接下來的業績判斷相當正面和樂觀,同時認為它們應該成為未來市場的主流。

劉曉龍:隨著流動性邊際變化和風險偏好的下降,往後的機會更多是要基於基本面業績的反轉或提升的機會,在低估值、順周期的行業、軍工、製造業,甚至是回調較深的醫藥和科技板塊,具體到細分行業也存在具備業績支撐和景氣度高的優秀個股機會。所以我們覺得更多的是偏個股、自下而上的機會。

張益馳:在A股市場整體投資機會上升的背景下,各板塊的投資機會是增加的,體現為不同板塊在不同時間段上的行情表現,這也與資金流入的節奏與分布結構有關。我們認為未來市場的結構性特徵會更加均衡,上半年主要偏成長股的機會,下半年成長和順周期價值股的機會更加均衡。在結構性特徵更加均衡的同時,對個股定價的要求也更高,優質成長公司才是對抗短期市場結構波動、獲取長期收益的核心資產。

章秀奇:前期因為醫藥、消費等成長比較確定的行業,漲幅偏大,估值偏高,高位出現波動,屬於正常調整,此時,避險資金等流入低估值板塊,我們認為這是市場自發的估值調整過程,未來一段時間,這種趨勢或將延續,我們無法判斷它持續的時間或者幅度,也不認為是一個長期趨勢的改變。當估值差異調整到一定水平,我們認為原先的醫藥、消費等高估值行業可能又會有機會。

部分增配順周期價值股、軍工股等

中國基金報記者:近期滬指在3200-3400點寬幅震蕩,板塊間走勢分化,不少機構調倉換股忙。您是否進行了或將要開展倉位優化和板塊間的調整?在板塊間的結構調整方面,是如何操作的?

周應波:我們的理念是長期來看是要以合理的價格買好的公司。因此,目前我們在配置風格上比較均衡,適當貴一點的公司和低估值的公司都會有,龍頭股和中盤股會做平衡,用搭配的方式來投資,但要暫時規避兩類公司:一是特別熱鬧的公司,比如漂亮50,二是科創板給了異常估值水平的股票。

李曉星:我們繼續看好消費和科技板塊。消費方面看好可選消費和醫藥,科技方面看好新能源和5G終端和應用。

陳一峰:我們並不從風格預判出發來進行股票結構的調整,但是股票的風險報酬比的互相比較是一個一直在進行的過程。當下籠統地來看,狹義的價值股和成長股中都有比較貴的標的,也都有性價比比較好的標的,因此我們的重點還是放在自下而上精選股票上,結構肯定也是動態變化。

劉曉龍:我們在倉位上不太短期擇時,除非有控制組合淨值產品回撤的需求。我們今年在科技和醫藥板塊上已經有一定獲利,這次調整也主要是估值高的板塊集中回調。考慮到風險收益比,我們當下看到一些順周期行的需求端和國內製造企業的景氣度不錯,軍工行業也由於外部環境的變化,正在進入一個長周期的景氣周期,周期估計5-10年,這是一個新的有變化的行業。這些積極因素是客觀存在的,是我們有信心堅定布局的原因。行業上,我們有意在往順周期的機械、汽車零部件以及化工行業切換,並在逐步增加軍工行業的研究和配置。

張益馳:遠策一直是均衡型的投資風格,對組合結構的均衡性比較重視,因此對組合的結構調整優化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基於我們對市場的認識,板塊間的結構更加均衡,組合相比於上半年增加了對部分順周期價值股的配置。而倉位調整主要基於對市場系統性風險的判斷,雖然市場自7月下旬以來進入振蕩,但並沒有明顯的系統性風險出現,主要還是資金的短期節奏與結構問題。

章秀奇:我們會根據各行業板塊的基本面和估值等情況,進行行業的比較和優選,近期,我們的行業配置有一定幅度的變化,但總體還是穩定的。

未來優質公司存「長期溢價」

「二八分化」會成為常態

中國基金報記者:在股市變盤的關鍵時點,實施註冊制改革後的創業板成交量快速放大,監管層也強化對「炒小炒差」的打擊,您認為這種新現象對市場長期來看有何影響?

周應波:前幾年創業板出現併購重組的行情,但後來出現問題,需要闖關;2019到2020年創業板註冊制闖關是另外一關,市場需要適應新的漲跌幅。從全球成熟市場經驗來看,我們的改革方向是好的。沿著這條正確的路走下去,中間出現一些問題是正常的。市場在曲折中前進,中國股市具備長期慢牛的基礎。

李曉星:我們認為去劣存優是一個好的趨勢,未來優質公司會存在長期的估值溢價。

陳一峰:交易所打擊「炒小炒差」,對堅持精選個股、堅持價值投資的投資者而言是好事,有利於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對於股市而言,題材和資金博弈帶來的紙面財富,在長期來看也是一種「熵」——貢獻了市場熱度,貢獻了稅費,卻減少了價值。短期的市場漲跌是隨機事件,而長期的股價上漲一定是公司業績持續增長帶來的。

王克玉:在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後,市場的交易制度也隨之發生變化。整體來看,註冊制將更為強調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方向,未來市場的定價效率和功能都會得到更好發揮。

從短期來看,在註冊制改革初期,部分股票的股價波動加大,短期博弈和投機一度再現市場;但從中長期趨勢看,部分投資者投機行為導致的短期暴漲暴跌,可能讓部分投資者在短期博弈中會付出代價,但市場化的機制和監管的優化將讓股市更好發揮定價機制,註冊制改革的政策目標也將因此而更快實現。

劉曉龍:創業板放開交易漲跌幅到20%,想對於科創版來說,由於參與主體更多,所以吸引力短期增強。但是由於持續不斷的新股發行,股市最終走向二八現象不可避免,少數持續增長的優秀公司的持續增長對應多數平庸公司的股價默默無聞,就像今天的美股。所以監管與否只是影響短期,長期的走向一定是二八分化。

張益馳:創業板成交量的快速放大主要是部分資金的短期行為,相信隨著市場逐漸恢復理性,這種短期現象會得到改變。註冊制改革是有利於市場長期運行的重要制度建設,有助於疏通市場的供需機制,促進投資者對公司內在價值和定價能力的重視,這一過程中,專業機構投資者的投研優勢也會更加明顯。

章秀奇:以往,A股市場同漲齊跌,表現趨同。而註冊制之後,由於股票籌碼的稀缺性下降,所以,市場很難再給予很多公司過高的估值,這應該就是為什麼美股10年牛市,不少傳統行業經營不善的普通公司甚至是龍頭公司股價都是下跌的,GE(通用電氣)的股價甚至跌到08年金融危機的水平,所以,以往那種牛市雞犬升天的盛況可能會逐步消失,優勝劣汰,A股將逐步走向成熟。近期創業板出現的「炒小炒差」的現象我認為只是短期現象,伴隨退市制度的完善和監管的加強,這種異相應該難以持續。

四季度均衡布局

短期順周期價值股更優

中國基金報記者:展望後市,您對三、四季度投資布局的總體規劃和脈絡是怎樣的?您認為市場哪些板塊和行業的投資機會比較突出?摘要分析下您看好板塊的投資邏輯。

周應波:四季度在投資上布局相對來說平衡一些,還是堅持研究挖掘合理估值的好公司。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有些行業需求快速爆發、能夠消化估值,比如雲計算、新能源汽車、部分網際網路企業;二是傳統行業有些公司受益於自身的改造、經濟復甦,比如汽車、家電、化工、建材等,中長期看好在行業內有鮮明優勢的公司。

李曉星:現在三季度已經基本過去了,對於四季度我們會維持之前看好的方向,消費方面集中在可選和醫藥,體現的是人民群眾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科技方面看好的是新能源和5G終端應用,新能源是平價周期來臨和滲透率提升的階段來臨,5G終端是換機周期的啟動,5G應用是數位化生活時代來臨。

陳一峰:行業和板塊機會方面,目前相對看好的公司在家電、醫藥、食品飲料、地產等細分領域。

當下如果從全局角度上來講,市場的估值是比較正常的,但是從內部的結構上來講比較複雜。不僅是簡簡單單說大股票對於小股票,或者是成長對於價值,或者是某個行業對於其他行業。

現在還是進入了一個比較細膩的選股過程,估值當下肯定還是可為的市場。極小部分行業裡的部分公司,如果從時間角度來看,可能確實高估了,我們算出來的隱含回報率已經不是很明顯了,是未來5年可能橫盤的公司。但是也有一些公司,它的價值還沒有被發掘。

選股的維度上還是大有可為的,二季度整體經濟已經有比較好的恢復。雖然我們並不能預期一個過度良好的產業環境,但如果從產業分析的角度來講,未來5-10年中國的產業發展環境還是不錯的,大家不要用一個泡沫化心態去應對它,就會覺得當下真的不錯。

關於行業和板塊的投資機會,我們提醒大家注意優秀企業超越行業的崛起。過去5年,中國72個產業部門,如果看它C4的集中度,從百分之二十幾提高到了百分之三十幾。但是如果我們跟歐洲、日本、美國它們C4平均70%的集中度來看,是差異很大的。

優秀的企業無論在產業上、市場佔有率、利潤率等方面,都會有非常明顯的表現。從財務角度上來講,如果把一個行業裡面的公司分成最優秀的公司、二流的公司、其他芸芸眾生這三類,從10年的角度來看,這三者的差異可能非常大。前兩者跟第三者的差異,歷史上大家感受可能會比較深。如果從一個長期角度來講,第一類和第二類的差異,未來可能會比大家想像的要大一些。結合這兩點,優秀公司可能更值得重視,跟隨其一起成長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王克玉:我們的組合結構主要會集中在新興產業(新能源、電子製造、信息化)、長期內需產業(醫藥、消費)和傳統產業(金融、化工、地產)中的優秀公司,目前第一類和第二類資產行業整體估值水平偏高,我們會對其中的投資標的進行精選,而第三類資產在未來半年隱含的收益率更高。

長期來看,我們主要還是在中國最具備產業優勢的領域中投資,目前非常關注新能源和TMT 這兩個方向上的機會。當然經過過去一個階段的上漲,這個板塊的估值整體也處於比較高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對投資標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業務發展的持續性,二是這些公司能否引領行業發展,抵禦波動和風險的能力是否特別強。當下市場進入了波動狀態,我們相信在這個波動過程中,應該會有更好的投資機會。

劉曉龍:慮到風險收益比,我們當下看到一些順周期行的需求端和國內製造企業的景氣度不錯,軍工行業也由於外部環境的變化,正在進入一個長周期的景氣周期,周期估計5-10年,這是一個新的有變化的行業。這些積極因素是客觀存在的,是我們有信心堅定布局的原因。行業上,我們有意在往順周期的機械、汽車零部件以及化工行業切換,並在逐步增加軍工行業的研究和配置。

張益馳:A股仍然處於比較有利的投資階段,雖然經歷了7月的資金短期集中流入後出現一段調整整固期,但居民財富持續轉入的趨勢沒有變,基本面上經濟修復的方向沒有變,貨幣政策偏友好的環境沒有變。投資布局上需要堅持A股機遇期的判斷,並更加注重結構上的均衡。我們認為成長領域的醫藥、消費、科技股以及傳統順周期價值股領域的建材、化工等領域投資機會突出。醫藥板塊細分領域較多,能貢獻豐富的長期成長機會,雖然疫情背景下一些子領域出現漲幅和波動較大的現象,但在創新藥、醫療器械等細分領域仍然存在許多細分機會。消費領域也在出現新的成長機會,隨著信息技術和物流技術的發展,新一代消費者成長起來,部分國產品牌有望獲得快速成長的機遇,為其服務的物流、信息技術公司也有望受益。

貨幣政策是影響市場重要因素

關注國際關係等潛在風險點

中國基金報記者:進入三季度以來,市場關心較多的中美博弈、美國大選、疫情影響、貨幣政策轉向、註冊制改革等諸多因素,展望下半年,您預計下半年會有哪些核心因素影響市場波動和走向?哪些因素可能會成為下半年股市運行的潛在風險?

周應波:目前來看政策方面對市場還是很支持,或不會出現大的風險。我們稍微有點擔心的是通脹,因為在全球的疫情影響下,目前經濟復甦的是中國、歐洲、美國,但印度、巴西等第三世界國家尚未復甦,他們是全世界原材料提供者,由此造成供需不平衡,容易出現通脹的條件。但過去二十多年持續低通脹,背後有很多例如新技術等因素,目前依然沒必要太前瞻去做大通脹的預判。

李曉星:我們認為中美博弈和疫情影響市場已經相對免疫,美國大選結果帶來的影響需要等到年底再進行評估,註冊制改革對於市場的影響不大。相對來說,如果貨幣政策轉向,對股市的影響可能會大一些。

陳一峰:關於美股會不會調整、全球利率水平會不會上升這些問題,我覺得真正的風險可見範圍並不算太大。目前仍有不少公司未來預期的估值還是可以的,在我們的認知範圍中不是一個明顯的風險狀態。而從價值投資的思維出發,股票市場的最大風險是股價過度上漲,風險都是漲出來的,機會都是跌出來的。

王克玉:市場的風險主要在於外部環境的變化可能對市場造成影響,特別是在目前交易比較活躍、階段性有槓桿資金進入市場的狀況下。在面對波動時我們更需要發揮長期投資者的優勢,在對市場長期趨勢有清晰判斷的情況下,有效利用市場波動來改善組合收益。

劉曉龍:對於短期行情影響最大的一般都是流動性的變化,我們主要觀察流動性是否會超預期的收緊,這一點我們認為概率較低,疫情之下的經濟狀態以及國外的整體流動性環境不支持國內獨立收縮流動性。

潛在的風險就是外部環境,中美之間目前事實處於冷戰狀態,我們觀察在印度,南海和臺灣,雙方都在試探對方底線,是否會在局部出現衝突,這對於市場整體會有很大的影響,因為這種情況在多數市場參與者心中還是認為是不可能發生的,如果發生就屬於我們沒有應對過的情況。其餘中美經濟博弈,疫情等都經歷過,不屬於能夠帶來決定性變化的因素。

張益馳:中美博弈、美國大選、疫情等因素仍然會是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這些因素的變化可能會帶來一些市場擾動,但隨著投資者對這些因素的認知積累,市場對這些因素的韌性已經增強,帶來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並不大。從市場運行的潛在影響因素來看,需要關注利率水平是否出現一些變化,帶來對市場資金的衝擊風險。

章秀奇:下半年影響市場的核心因素可能是經濟復甦的力度和政策收緊的速度之間的權衡,當然中美博弈、新冠疫情仍然是重要的擾動因素,只是這些因素可能上半年已經被市場充分演繹和消化了。我們認為美股或將成為下半年股市運行的潛在風險,在資本市場開放的大背景下,美股對於A股的影響也在逐步加深。

美股波動對A股影響是短期的

中國基金報記者:從海外市場看,截至9月10日上午,A股對H股的溢價比例整體上是43.3%,在疫情後實施超級貨幣寬鬆的美股主流指數也紛紛報收歷史高點,並在9月出現大跌,您如何看待海外市場的變化?對A股走勢將有何影響?

周應波:現在A股市場外資參與度越來越深,所以市場跟海外關聯度也高了,但還是有一定的獨立性。長期來看,A股的走勢的決定性因素還是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改革。

李曉星:海外市場的下跌是對於前期過快上漲的一個修正,但我們認為在海外流動性轉向之前,海外股市上漲的趨勢不會變。目前隨著A股市場日益成熟,海外市場的波動對於A股的影響將越來越小。

陳一峰:當下這個狀態,美股重要的公司至少在中期角度來講還是比較健康的。我們對於美股重點公司的盈利預測還是保持開放的心態,拭目以待。映射到A股來講,如果它的波動帶來港股和A股的波動,常常會帶來非常好的時機。

至於對A股走勢的影響,我認為最關鍵還是看自己企業,或者說,國家內生的經濟強健性和當下的估值水平。一是中國當下的經濟水平其實相對而言是非常好的,畢竟全球都在壓力下往負利率和零利率去靠攏,而國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手段非常充裕。中國當下的經濟相比國外的經濟潛力是要明顯好很多的。二是國內的估值雖然分化較大,但整體確實尚算合理,有可選擇的空間。

王克玉:從AH股比較來看,在傳統行業公司中,A股比H股估值上更貴一點,這既有歷史的原因,也有近期港股表現欠佳的影響,導致AH股的溢價率短期有所放大。從中長期看,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復甦,此前表現低迷的金融板塊也會得到恢復,港股中上市的估值偏低的金融股值得關注,另外,港股中有很多國內優秀稀缺標的上市,也具有配置價值。

美股市場近期波動加大,對A股投資者情緒產生了短期影響。但影響A股投資價值和走向的核心,還是A股公司自身的基本面變化和資本市場的改革和優化,這些內部因素才是醞釀A股長期投資機會的主要變量。

劉曉龍:海外的股市的核心驅動力就是流動性泛濫,也是疫情之下發達國家的一致選擇。其實不止股市,美國8月二手房成交均價超過了30萬美元,達到歷史新高,也是流動性泛濫的後果。由於疫情控制不利,美國本身的經濟情況較差,所以這種上漲完全是估值擴張,缺乏基本面的支持,在估值過高的情況下,出現回調也比較正常。對於A股這次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是我們認為A股的上漲核心驅動力還是看我國自己的貨幣政策和經濟基本面,短期同向,但中長期還是會按照自己的節奏發展,不需要過於關注。

張益馳:海外市場在疫情後主要是受到寬鬆貨幣政策的推動,在創出新高后,對資金面的依賴性較大,因此資金上的擁擠交易也可能帶來大幅波動調整。相比於短期資金擁擠交易後的調整,更重要的是海外市場需要再次建立對聯儲貨幣政策長期狀態的穩定預期,並且注意經濟修復帶來的市場結構影響。由於A股所處的疫情和經濟狀態不同、貨幣政策非正常化程度不同、資產價格的前期累計變化不同,雖然海外市場短期波動下可能有所帶動,但受到海外市場的整體影響會偏弱。

章秀奇:美股或將成為下半年股市運行的潛在風險。一方面,海外經濟復甦的力度弱於中國,疫情控制的情況也差於中國,另一方面,美股的估值水平卻處於歷史高位,如果美國大選後,政策導向出現變化,下跌的風險較大,在資本市場開放的大背景下,美股對於A股的影響在逐步加深,這是我們面臨的外部不確定之一。

中國基金報記者方麗 吳君 李樹超

相關焦點

  • 好買財富2018年度中國私募行業高峰論壇暨2017年度中國好私募頒獎...
    2017年度中國「好」私募頒獎盛典最終獲獎名單,由好買基金研究中心近五十位研究員,通過從好買私募基金資料庫中調取的萬餘條私募基金數據信息進行多位度定量分析篩選後選出初審名單,後經專家評審多輪次討論研究,歷時一百多天,最終推選得出,含金量十足!
  • A股絕地反攻,大反彈來了?
    然而,就在早盤低開萎靡、中午收盤前最後一分鐘,王亞偉、莫泰山等13位私募大佬集體發聲,全面唱多抄底行情。下午大盤絕地反攻,最終滬指以4277.22點報收,兩市2100餘只個股上漲,280隻個股漲停。大盤這次真的見底了嗎?報復性反彈來了?接下來怎麼辦?且看各路專家如何分析。
  • 智通港股解盤(07.06) | 恆指突破年線意義重大 後市操作注意幾點
    必讀 智通港股解盤(07.06) | 恆指突破年線意義重大 後市操作注意幾點 2020年7月6日 19:05:46 智通財經網文/萬永強(智通財經研究中心總監)恆指周一(7月6日)放量跳空上漲,早盤高開高走,全日單邊上揚。截至收盤,恆指漲3.81%,報26339.2點,成交金額2507.97億港元。
  • 多空博弈關鍵時刻 PVC價格距離回落調整已不遠
    12月份進入多空博弈的關鍵時刻,認為PVC庫存拐點或已出現,PVC價格距離回落調整也將不遠。 10月以後國內PVC市場迎來一波大漲行情, 市場缺貨是這邊行情上漲的主要動力。 國慶節過後國內PVC市場價格漲勢加快,華東SG-5連續突破7000元/噸、8000元/噸、8500元/噸的重要關口,截至12月4日華東SG-5主流8530-8700元/噸,價格創下近十年來最高。
  • 《浪姐》五公個人solo賽後,最強vocal終於產生,關鍵時刻全開麥
    《乘風破浪的姐姐》五公個人solo賽過後,最強vocal終於浮出水面,關鍵時刻敢於全開麥,獲得觀眾高度認可近日,《乘風破浪的姐姐》五公復活換位戰來襲,作為決賽前的最後一次舞臺廝殺,意義非凡的五公受到外界的高度關注和熱議
  • 基金大咖「獨門秘籍」曝光
    影響市場重要資訊速遞  1、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下一步將重點支持面向智慧醫療等7大領域的5G創新應用  2、十多家美股巨頭徹底慌了 聯手抵制川普:封殺微信業務或受重創  3、京滬高鐵這類資產不要錯過 請收下基金大咖「獨門秘籍」  2、股基倉位維持八成以上!
  • 私募大咖王強:投資是個做減法過程,做好這三件事最重要
    2017年以來,中國資本市場和私募行業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對於投資和市場,王強又有了很多新的洞見和思考。近日,在保銀上海辦公室,這位鮮有在媒體發聲的行業大咖接受了券商中國記者的採訪,道出了很多心裡話。王強表示,就個人來說,投資是個做減法的過程,目前他更多聚焦在網際網路和消費行業,對衝理念來自對市場的敬畏。
  • 就是街舞》公布編舞師全陣容 七位大咖加盟
    就是街舞》公布編舞師全陣容 七位大咖加盟 2017-11-29 13:11:42來源:華聲在線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2017年11月29日 13:11 來源:華聲在線
  • 滬深兩市成交額重回萬億元 有機構列七因素支持A股回穩
    原標題:滬深兩市成交額重回萬億元 有機構列七因素支持A股回穩 摘要 【滬深兩市成交額重回萬億元 有機構列七因素支持A股回穩】對於A股的放量上漲,不少分析人士認為
  • 關鍵時刻,中美聯手合作,幫了澳大利亞一把
    導讀:據日報導,一位澳大利亞科考人員在南極執行任務時突然患病,經檢查後排除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為確保該科考人員儘快得到救治,中國和美國科考隊正在聯手進行救援
  • 虹七公,已入駐200多家新零售電商實力平臺
    虹七公入駐線下商超在線上,虹七公先後入駐了悟空掌柜、喜團、純購、樂供、順聯動力、卡美啦、地貓優選、叼到家、味哲嚴選、興盛優選、魔筷星選、藍晶社、藍店、遙望、食享會、嗨團、十薈團、熊貓直播、蛙團、雲貨優選、喜兔、辣媽計劃、肥貓優選、全球購、i上鮮、辣選商城、全球時刻、優聚惠品、熊貓直播、等200多家新零售實力電商平臺。
  • 私募高倉位迎年末行情,百億級私募倉位最高,50億級加倉力度最大,大...
    來源:財聯社私募排排網發布數據顯示,截至11月20日,股票私募整體倉位指數為78.92%,環比加倉0.45個百分點,這是該指數連續第2周刷新年內新高。具體來看,倉位在8成以上私募佔比最多,達60%,另有26.78%私募倉位在5-8成之間。可見私募在操作上比較激進,絕大多數私募倉位較重。
  • 資金入市熱情高 百億級私募有意封盤「降溫」
    2021年A股開年行情火爆,私募發行市場也頗為火熱,有私募市場人士直言:「如今渠道搶著給績優私募發產品。」不過,近期多位百億級私募人士透露,資金的迅速湧入使得公司資管規模迅速提升,可基金經理和研究人員存在能力邊界,管理規模過大將導致其業績下滑,因此後續會選擇階段性封盤,增配研究員、基金經理,並在A股結構性估值偏高的背景下,加強個股的研究深度。
  • 大範甘迪:我很高興看到英格拉姆在關鍵時刻扛起球隊
    大範甘迪:我很高興看到英格拉姆在關鍵時刻扛起球隊
  • 私募史上最豪華陣容!中信證券前高管徐剛備案私募 王亞偉、趙軍...
    這家新成立的私募背後雲集了正心谷資本林利軍、淡水泉投資趙軍、千合資本王亞偉、煜德投資靳天珍、拾貝投資胡建平、源樂晟資產曾曉潔、睿泉毅信投資呂一凡等7位行業大佬入股,幾乎都是市場上成名已久的頭部私募掌舵人。  為何這家新成立的私募能吸引這麼多私募大佬的加盟?
  • 坤叔解盤日記6-21 盯盤 盯的是什麼?(三)
    解盤日記06-21:盯盤,可以通過綜合持倉量、成交量以及價格的變化,實時優化持倉結構。有一些專業的交易數據提供商,會給出一段時間的持倉多空人數比、大單多空成交比、主動買賣量比,以及什麼精英持倉比等等。06-21 BTC行情分析如上圖(延用昨日截圖),BTC延續震蕩,繼續上衝10000美元的強阻力位動能不足。價格依然處於5月初走出的寬幅整理區間,從大的價格形態上看,多頭趨勢依然沒有結束。臨近季度合約交割,不確定性增加,趨勢倉單依然選擇迴避。
  • 開年私募爆款「首炸」!子彈可能瞄準這些個股...
    開年私募爆款「首炸」據渠道人士透露,1月15日,在興業銀行私人銀行渠道首發的寧泉產品已經基本達到100億元的規模上限,提前募集結束。楊東還發表了對投資者感謝信,信中表示「寧泉匯享信託計劃系列產品順利結束募集」。
  • 私募泰鬥級人物王強談投資中最重要的事:時刻保持理性和客觀,用...
    近日,在保銀上海辦公室,這位鮮有在媒體發聲的行業大咖接受了券商中國記者的採訪,道出了很多心裡話。王強表示,就個人來說,投資是個做減法的過程,目前他更多聚焦在網際網路和消費行業,對衝理念來自對市場的敬畏。在公司層面,為更好發揮團隊優勢,保銀採用平臺型管理,真正做到投研一體化。而對投資者最為關心的市場問題,他認為集中和分化會是A股市場的長期主旋律。
  • 網友太有才了,連續三次對詹姆斯粗暴犯規後,克勞德秒變克勞
    G4湖人證明了,提前喊出「湖人總冠軍」大概率是不會被打臉的。熱火沒有超級巨星,他們的核心巴特勒是天道酬勤的典範。但湖人擁有詹姆斯和濃眉兩名超級巨星,詹姆斯是既有天賦還努力的模板。上一場失利後,詹姆斯異常憤怒,他沒等比賽結束就提前離場了。他對隊友在場上的比賽態度不滿,巴特勒多次利用擋拆形成錯位單打,無論是莫裡斯、卡魯索還是波普都無法阻擋巴特勒突進內線拿分。
  • 「大咖說鋼市」庫存拐點出現,1月鋼市或淡季承壓
    然而近期市場的暴漲暴跌,完全打亂了市場的預期和節奏:以上海螺紋鋼價格為例,12月21日,單日價格上漲280元/噸;12月23日,單日價格下跌170元/噸,刷新了本年度鋼材價格單日最大漲跌幅,商家恐高情緒尚未發酵,獲利了結情緒已開始瀰漫,而Mysteel調研12月31日鋼市五大品種總庫存也出現了拐點,鋼市需求走弱已成定局,市場心態愈發謹慎。對庫存拐點怎麼看?1月市場怎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