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苦奮鬥一向是中國人的性格底色。在過往我們談到的富豪白手起家的故事中,比之現在我們動輒覺得人生苦短的困難,他們面臨的困苦要深重得多。
比如早年喪父,只能帶著兒子開店求生活的陶華碧;又比如42歲才創業的宗慶後,騎著三輪車到處跑生意;還有更為大眾所熟知的馬雲馬爸爸,創業失敗四次,帳上曾僅剩200元。
而這些苦難,比起嚴彬,似乎又顯得不那麼沉重。作為如今身家800億的中國頂級富豪,嚴彬曾窮到要在異國他鄉靠賣血求生,卻最終依靠著勤學努力,一步步走上了人生巔峰。
嚴彬的傳奇人生與這樣一句話不謀而合:"只要決心成功,失敗永遠不會把你擊倒。"試問有多少人,空懷著滿腹理想,卻連多跑幾個業務都做不到。如嚴彬這樣窮到賣血,逆襲成億萬富翁,你能看見他身上的閃光點:堅強,勤奮,責任感。這些都是他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見證嚴彬的傳奇人生。
極度貧困,賣血為生
很多中國老一輩的企業家,都是從貧窮的山村裡走出來的。然而即便如此,像嚴彬那樣的貧窮,卻依然很少見。
1954年,嚴彬出生在山東一個非常貧困的家庭。他16歲畢業那年,來到了河南與山西交界的林縣,一個極貧困的地區。在那裡,他努力工作了整整一年,卻只賺到了92元錢。而在這一年裡,他每天都只有紅薯可以吃,連白面都沒見過。
一年的窮困讓嚴彬苦不堪言。當時混亂的時代,有許多出海尋求機會的人,嚴彬便隨著那些人一起去向泰國尋找新的生路。
嚴彬初來泰國,人生地不熟,沒有可行的身份,語言也不通,身無分文的他沒有其他辦法,只能選擇賣血求生。
當時在泰國,機構會送免費的炒豬肝予以補血,對於嚴彬來說,那已經是非常奢侈的美食了。幸運的是,一個曼谷唐人街的便利店老闆最終收留了嚴彬,當老闆問他需要多少工錢時,他回答:"管吃就行。"
就這樣,嚴彬留在了泰國。他飯量大,吃得多,老闆娘不高興,嚴彬怕被趕走,於是每天只吃一頓,拿工資買米煮熟後伴著醬油吃。
回想起那段生活,嚴彬苦笑:"那時候,我覺得能有飯吃,就是好生活。"
努力學習,改變人生
通過學習改變人生 ,是很多勵志故事的底色,但看似輕飄飄的八個字,放在嚴彬身上,承載的是他無數徹夜奮鬥學習的汗水。
在便利店打工的時候,嚴彬就充分展現了他艱苦奮鬥的優秀品質,別人都是8點起床,他5點就起床打掃衛生,準備開工前的工作。越努力越幸運,這句話終於在嚴彬身上實現了,不到兩個月,他就被任命為經理。
在便利店打工的日子,嚴彬的泰語飛速進展。後來的10年,他先後在房地產,貿易,旅遊等行業都幹過,不管去到哪一個行業,嚴彬都求知若渴,不斷學習著。在這些行業工作的經歷,讓他學會了很多人情世故,並掌握了不同行業的工作流程。這些經歷都成為他後來涉及許多行業的商業帝國的締造的基礎。
在泰國努力了13年,嚴彬攢到了人生的第一個20萬。他買下了一套公寓,並在半年後,做出了一個受益終身的決定—賣掉這套價格翻番30%的公寓。
賣掉公寓,賺到錢之後,他大膽進軍房地產業。當時泰國的房地產行業正處於黃金時期,嚴彬由此大賺一筆。主營房地產的嚴彬在業餘時間也沒有閒著,他還兼職做導遊,接待中國遊客。
嚴彬始終謹記自己是中國人,儘管在泰國發展的如火如荼,在做導遊的時候,他給中國客人的價格都是最低的。所以他的副業也做得很好。
短短5年,嚴彬的生意從房地產業擴展到旅遊業,成為了曼谷商界不可忽視的一股新生力量。1990年,當他離開曼谷時,他已經成為了曼谷名副其實的商界大亨。
一瓶飲料,財富暴增
嚴彬決定將資產轉移回國,在故土開始新生活。他盤下了北京的一座爛尾12年的樓盤,跟著工人同吃同住,不眠不休的待在工地上,把這棟樓修葺成了北京著名的寫字樓,集合了許多知名企業,甚至連泰國大使館都入駐於此。
嚴彬的敏銳的商業嗅覺從他的決策中可見一斑。他轉移資產的時機恰到好處,避開了金融風暴,當時大多數泰國的企業都受到重創,而嚴彬的企業卻實現了利潤增長。
對此,嚴彬說:"對市場的敏感,從書裡是看不出來的,你必須要會看,企業到了一定程度,市場一定是第一位的。"
這句話被許多後來者奉為至理,但我認為,創業者們更應該學習嚴彬的努力和自律。哪怕他當時已經身價上億,他依然每天只睡5小時,看20份中英文的報紙。
真正讓嚴彬在國內站穩腳跟的,是代理一款飲料,紅牛。嚴彬是將紅牛引入中國的第一人,從營銷到造勢,從廣告詞到體育賽事的結合,嚴彬用他超乎想像的能量,把紅牛鋪滿了中國的大街小巷。
人們都知道紅牛,但不知道背後的嚴彬,因為嚴彬非常低調。他一手構建的集團不僅涉及健康飲料,還包括了旅遊,房產等各個項目,是名副其實的商業帝國。
從賣血過活的便利店打工仔到如今身價800億的企業家,嚴彬這一生跌宕起伏,但他也用親身經歷告訴了我們,一無所有如果能促使人一往無前,改變命運,那麼,它反而是一種財富!
你對嚴彬的創業經歷有何啟發,歡迎參與話題討論!
往期爆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