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32年,搬家10次,德川親藩:求放過
自從日本進入江戶時代後,雖然不至於立刻進入四海昇平的狀態,但也無大的戰事。為了避免武士挑起事端,幕府一邊給予武士超規格待遇,一邊又對武士嚴加管束。為了加強控制,德川幕府將親人安插於各藩之間,進行有效監督及威懾,這就造成了德川親藩中,有一家族一直處於搬遷狀態,堪稱近乎時代的搬家大名。
結城秀康是德川家康的兒子,他不受家康喜愛,很早就被送給豐臣秀吉當養子,秀吉後來又將他轉送給結城家。進入結城家後,結城秀康在34歲就病死,由他的第五個兒子直基繼承家業,並在1624年受封越前國勝山藩3萬石,接著在1626年恢復德川的本姓松平。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在當時許多勢力較大的藩,藩主在當地長居久安,像是加賀藩102萬5千石,前田家就從1583年一路住到1871年;仙臺藩62萬石,伊達家從1601年一路住到1871年;福岡藩47萬石,黑田家也是從1600年一路住到1871年,但是像松平直基這種小藩主,就難逃被迫搬家的命運。
1635年,松平直基奉命轉封越前國大野藩,同樣都在越前國,距離也不過10公裡,還加俸到5萬石,自然欣然接受,興高採烈地搬家。1644年,幕府命令又下來了,但這次要轉封到出羽國山形藩,距離竟然超過560公裡,還是天寒地凍的東北,但是看到再次加俸到15萬石的份上,就摸摸鼻子去吧。

沒想到才過了四年,轉封命令又來了,這次得搬去播磨國姬路藩,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姬路城,看看路程,媽呀!超過950公裡!而且還沒加俸!松平直基只得再度啟程出發,但不知是否過於勞累,二個月後他就在半路上病逝。
此時,松平直基的長子松平直矩繼任成為家督,但幕府認為姬路是重要的據點,不能交給這麼小的孩子,於是在隔年1649年又把松平直矩轉封到越後國村上藩,距離700公裡,而且連同前面幾趟加起來,相當於本州一圈遊了。

過了十八年後,松平直矩已經長大成人,幕府在1667年體貼地把他又轉封回姬路藩,於是大伙兒打理家當攜家帶口,再度走上700公裡搬家回去姬路城,然後松平直矩就可以在姬路城幸福快樂地過日子了?
1682年,因為被卷進親戚越後國高田藩的繼承糾紛,第五代將軍德川綱吉把松平直矩轉封到豐後國日田藩,還一口氣減俸到7萬石,這次搬家不但得走上590公裡,而且也是首次來到九州。
又過了四年,幕府傳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松平直矩加俸回10萬石!壞消息是:不好意思,請你再搬回出羽國山形藩!這次的路程幾乎等於橫穿日本,全程超過1400公裡!

1692年,松平直矩又加俸到15萬石,但又得搬到陸奧國白河藩,這次只要走上170公裡就可以了,而松平直矩也在三年後的1695年以54歲之齡病逝。松平直矩一輩子總共搬了七次家,搬家行走距離超過5000公裡,更讓松平直矩欠了一大筆錢,因為像這種勞師動眾的大搬家,實在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1695年去世的搬家大名松平直矩就此結束人生,但他的子孫同樣沒有停下搬家的腳步。松平直矩死後由次子松平基知繼任家督,基知死後由養子松平明矩繼任,在松平明矩在任期間的1741年,他們又從陸奧國白河藩轉封回播磨國姬路藩,於是再度搬家,這又是一趟將近800公裡的路途。

之後松平明矩在37歲之時升天,家督一職由11歲的長子松平朝矩接任。幕府一看,哎呦!家督這麼小,姬路又是重要據點,不可以委以重任,於是在1749年,松平朝矩又被轉封到上野國前橋藩,大伙兒只好再度搬家,這趟路程大約有600公裡。
前橋藩的據點前橋城緊鄰著利根川,原本是想利用利根川作為守護城池的天險,結果卻是利根川的激流不斷侵蝕前橋城的城郭,到松平朝矩入住的時候,連他睡覺的地方都會淹水,根本就成了危樓,而松平家持續數代人因為不斷搬家的緣故,早已負債纍纍,根本拿不出錢來做修繕,於是松平朝矩就向幕府請求,求放過,讓我們換個地方好嗎?
於是在1767年,松平朝矩被轉封到80公裡遠的武藏國川越藩,松平朝矩則在隔年病逝。就這樣,在1635年到1767年的132年之間,松平家在幕府命令下總共搬了10次家。好在幸運女神垂青,自此以後,他們再也沒搬過家,真是可喜可賀,可喜可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