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信材料近4折低價轉讓子公司給實控人 新業績增長點陡變低效資產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廣信材料近四折低價轉讓子公司給實控人 ,新業績增長點陡變低效資產遭監管問詢

兩年前斥資3000萬增資,如今選擇低價轉讓給實控人,廣信材料(300537.SZ)對自己增資的子公司做出了不同的估值判斷。

12月10日,廣信材料發布「關於出售控股子公司股權暨關聯交易的公告 」稱,公司與李有明於2020年12月9日籤署《東莞市航盛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股權購買框架協議》(下稱《股權購買協議》),經過綜合評估,公司擬將持有的東莞市航盛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下稱東莞航盛)60%的股權作價1875萬元轉讓給李有明。

上述公告顯示,李有明為廣信材料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兼總經理,因此這是一次關聯交易。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注意到,就在近兩年前,廣信材料對東莞航盛以增資方式獲得其60%股權。

2018年12月20日,廣信材料發布了對外投資公告,「公司與東莞航盛及其現有股東黃繼宏、裴祥宇、蔣傳政、蔣斌、徐桂有、田秀麗於2018年12月19日籤訂《投資協議》。公司以現金形式向東莞航盛出資3000萬元,認購東莞航盛新增註冊資本3000萬元,增資完成後公司佔東莞航盛60%股權。」

按照當時的介紹,東莞航盛是一家專注於高性能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的開發、製造和銷售的高新科技企業,屬於新能源行業的細分行業。

對於這次投資,廣信材料的解釋是「公司有意通過進入新能源領域進一步開發下遊市場,培育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和產業協同效應,不不存在損害上市公司及股東利益的情形。」

但是,兩年不到的時間裡,廣信材料就把東莞航盛60%的股權作價1875萬元轉讓給公司實際控制人,理由是剝離了東莞航盛60%股權之後「將有利於企業瘦身,剝離低效資產,優化企業資產結構,聚焦公司主業。」

兩年不到的時間裡,曾經的「新的業績增長點」就變成了「低效資產」,廣信材料當年是怎麼做的投資決策?對於投資者而言,廣信材料這上述兩段描述,究竟該相信哪一個呢?

按照廣信材料的公告顯示,本次股權出售以2020年10月30日作為定價基準日,以希格瑪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上海分所出具的審計報告為定價依據,同時參考沃克森(北京)國際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評估報告,最終由交易雙方協商確定股權轉讓價格為1875萬元,而這一價格較廣信材料當年以3000萬元增資獲得了東莞航盛60%股權低了1125萬元。

深交所在12月10日也對廣信材料此次向實際控制人轉讓東莞航盛60%股權出具了關注函,要求上市公司「補充披露為本次股權轉讓出具的東莞航盛相關審計報告以及評估報告,詳細說明本次評估所採用的評估方法、評估價值較帳面價值的差異情況及原因」,以及「說明此前增資與本次轉讓時點東莞航盛的經營狀況、評估值的差異情況及其原因,並結合前述情況說明本次交易的目的和必要性、出售價格低於前次增資作價的原因,充分說明本次交易定價的依據及公允性、合理性。」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還注意到,廣信材料當年投資東莞航盛的時候與東莞航盛原股東黃繼宇、裴祥宇、蔣傳政、蔣斌、徐桂有、田秀麗等人籤署過業績承諾,即東莞航盛「2019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不低於500萬元或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的淨利潤不利於800萬元,2020年度扣非後淨利潤不低於1200萬元或扣非前淨利潤不利於1600萬元,2021年度扣非後淨利潤不低於1500萬元或扣非前淨利潤不利於2000萬元,如未實現承諾業績,應以現金或所持東莞航盛股份進行補償。」

廣信材料披露的信息顯示,東莞航盛2019年淨利潤為1900.73萬元,2020年1-10月淨利潤為-851.26萬元。

實際上,東莞航盛還處於業績承諾期,而廣信材料卻突然作出將其轉讓給公司實際控制人李有明的決定有點令人匪夷所思。

深交所要求廣信材料說明「本次交易完成後與業績補償方相關業績承諾履行的後續安排,是否涉及承諾變更以及已履行的程序,本次交易定價是否考慮了東莞航盛預計業績實現情況以及業績補償的影響、是否存在損害公司及股東利益的情形。」

有一點值得注意,截止本公告披露日,廣信材料對東莞航盛及其子公司實際擔保餘額為1900萬元,為東莞航盛及其子公司共計提供借款1700萬元。

對於解決措施,廣信材料的公告表示,雙方同意,2020年12月31日前,「公司解除其為東莞航盛及其相關子公司債務提供全部擔保 4500萬元,受讓方李有明應採取措施或提供資金配合公司解除其目前為東莞航盛及其相關子公司債務實際擔保餘額為1900萬元;東莞航盛及其相關子公司應償還所欠公司的1700萬元借款,受讓方李有明應採取措施或提供資金保證上述借款如期償還。」

深交所還要求廣信材料,「補充披露本次股權轉讓相關會計處理、預計產生的損益以及對你公司本期及未來期間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

不過,該次股權出售還需要獲得上市公司股東大會的通過,不知道12月25日股東大會召開之時,廣信材料的投資者會選擇怎樣的投票結果。

(作者:韓迅 編輯:朱益民)

相關焦點

  • 廣信材料設立電子專用材料公司,同步剝離新能源材料公司
    集微網消息 12月10日,廣信材料發布公告稱,公司擬5000萬元在廣東省珠海市出資設立廣東廣信感光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廣信」),進行電子專用材料、油墨及類似產品、塗料、合成樹脂、其他合成材料的研發、製造、銷售及技術服務。
  • 德展健康實控人或將變更為新疆國資委 曾「遍尋」利潤增長點|德展...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11月17日晚間,德展健康對外披露,基於一份股份轉讓協議,凱迪投資將有望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公司實控人也將隨著股份轉讓的完成變更為新疆國資委。這也是繼進軍工業大麻、收購長江脈股權後,德展健康的又一次大動作。
  • 香餑餑成燙手山芋 田中精機0.3折賤賣子公司
    3月30日,深交所向該公司發去關注函,要求公司對併購資產的整合、此前是否隱瞞子公司失控風險、出售股權是否符合重大資產重組、董監高是否存在內幕交易等問題做出說明。3月29日,田中精機宣布,對控股子公司遠洋翔瑞及其子公司沃爾夫失去控制,同時宣布擬以1252萬元,向4位股東出售遠洋翔瑞55%的股權,折價約97%。
  • 併購標的創始人「反客為主」 天澤信息新實控人「上位」
    摘要 【併購標的創始人「反客為主」 天澤信息新實控人「上位」】通過股權轉讓及表決權委託的形式,天澤信息子公司有棵樹創始人肖四清合計擁有上市公司9994.59萬股股份對應的表決權,表決權達到23.45%,正式成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
  • 隆基股份,三安光電,長方集團,廣信材料,誰是震蕩反擊龍頭?
    我在光伏領域有自己的基本盤,我的採購優勢突出且低價庫存備貨充分。明年矽料是光伏需求的瓶頸環節,近期矽料上漲對整個光伏產業鏈帶來較大壓力,但我帳面現金充足議價能力強採購成本低於同行,同時我儲備了大量低價庫存。
  • 德力股份擬收購翔騰新材 拓展新材料加工業務
    主營業務業績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德力股份(002571)開始向新業務探索。  9月4日晚間,德力股份公告稱,當日與張偉、江蘇翔騰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翔騰新材」)、浙商金匯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浙商金匯」)籤署了《股權收購意向協議》,擬通過支付現金方式受讓翔騰新材45%-51%股權。  公告顯示,張偉持有翔騰新材69.17%股份,此外浙商金匯持股25%,王健持股5.83%。
  • 保殼關鍵期*ST新海擬變實控人 董事長:不轉賣即退市
    原標題:保殼關鍵期*ST新海擬變更實控人 董事長張亦斌表示「不轉賣即退市」 來源:華夏時報網3月3日晚間,*ST新海(002089.SZ)發布公告(下稱「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馬玲芝與國都創業籤署了《股權轉讓框架協議》,馬玲芝女士與其一致行動人張亦斌擬將持有的公司3.43億股股份(佔馬玲芝與其一致行動人張亦斌先生持股的
  • 15日公司新聞聚焦:長春高新罕見跌停 康得新實控人鍾玉被起訴
    珈偉新能連續漲停:上半年光伏業務營收佔比31%珈偉新能(300317)近兩個交易日連續漲停,公司9月14日晚披露股價異動公告稱,公司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信息。橫河模具:實際控制人構成發生變更橫河模具(300539)9月14日晚間公告,截至目前,公司實控人之一胡永紀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的計劃已實施完成,持股比例由1.28%變更為0.00%。基於上述情況,公司實控人構成發生變更,由胡志軍、黃秀珠、胡永紀3人減少為胡志軍、黃秀珠2人。
  • ...之惑:實控人身份及股權轉讓藏玄機|實控人|安德利集團有限公司|...
    但《電鰻財經》調查發現,德利股份此次IPO招股書存在很多疑點,尤其是實控人身份及股權轉讓疑點重重,更是成為人們心中放不下的一塊心病。《電鰻財經》雖然就相關質疑向公司發去了求證函,但至今也未收到相關回復。德利股份一味的閉口不言,在躲避什麼?能否揭開市場心中的疑惑?
  • 張江高科:子公司上海德馨置業轉讓部分資產翰森健康科技
    樂居財經訊 凱越12月17日,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全資子公司上海德馨置業發展有限公司通過公開掛牌方式轉讓其部分資產的進展公告。 公告稱,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同意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德馨置業發展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部分資產通過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進行掛牌,掛牌價格為人民幣90,055.00萬元。 至掛牌期滿,翰森(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成為該項目唯一意向受讓方。
  • 海陸重工:在手訂單21億元 實控人一致行動人增持股票提振信心
    5月8日,海陸重工發布公告稱,公司實控人一致行動人擬增持金額不低於500萬元人民幣,不高於1,000萬元人民幣,增持期限為6個月。僅5月7日當天增持金額即達到488萬元。同時,海陸重工也制定了2020年目標,實現淨利潤2億元,但公司公告中也指出,該目標不構成業績承諾。剝離不良資產 財務輕裝上陣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6億元,同比增加5.58%。淨利潤虧損18.44億元。而造成巨額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計提了近20億的資產減值損失。
  • 關聯交易「拯救業績」?菲達環保擬將子公司賣給巨化回款6.03億
    有一個事實是,菲達環保在今年4月份剛剛撤銷退市風險警示,摘掉了「*ST 菲達」的帽子,但是2020年半年報和三季報披露的業績來看,菲達環保又陷入虧損泥淖。菲達環保原控股股東就是巨化集團,董事長現在還是巨化集團的董事,如此血脈相連的關係下如今又出現關聯交易,兩家子公司的股權賣出又賣回,最終目的是否就是為了拯救菲達環保的業績於「水火」?
  • 龍星化工業績驟降近九成 包括劉江山在內大小股東已減持套現超十億元
    龍星化工表示,報告期內,炭黑行業受中美貿易戰和國內汽車產銷量近兩位數負增長的影響,加之近兩年行業內新增產能的釋放,炭黑產能過剩更趨嚴重,低價競爭成為業內常態。龍星化工成立於1994年1月,長期以來,公司以炭黑生產為主業,為國內行業骨幹企業。2010年7月6日,公司在深交所掛牌上市。
  • 田中精機虧超3.7億賤賣失控子公司 深交所問詢是否內幕交易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1日(高曉鍈)3年半前,田中精機曾斥資3.9億元買到手的子公司,如今卻要1252萬元賤賣。近日,田中精機終於宣布對控股子公司和全資子公司失去控制,同時轉賣其股份。為此,剛剛因蹭口罩熱點而被監管問詢的田中精機,再次被監管層質疑是否存在利益輸送。
  • 晚間公告精選:特變電工籤192億元銷售合同;傳藝科技實控人擬減持不...
    特變電工:與隆基股份子公司籤署超192億元原生多晶矽料銷售合同特變電工12月14日晚間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公司與隆基股份的7家子公司(統稱隆基矽材料公司)籤署了採購協議,隆基矽材料公司將於2021年1月至2025年12月期間向新特能源公司採購原生多晶矽料合計不少於27萬噸。
  • 方大特鋼:實控人方威轉讓7.97%公司股份
    曾經「帶頭接盤」沙鋼股份的「神秘人」李非文用行動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溢價近8%要當方大特鋼股東。實控人轉讓方大特鋼7.97%股權方大特鋼3月20日晚間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方威當日與李非文籤訂股權轉讓協議,擬向後者轉讓所持有的1.06億股公司股份,佔總股本的7.97%。交易完成後,李非文成為方大特鋼的主要股東。
  • *ST飛馬確定重整投資人 實控人麻煩纏身去向存疑
    摘要 【*ST飛馬確定重整投資人 實控人麻煩纏身去向存疑】日前,深圳市飛馬國際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002210.SZ,以下簡稱「飛馬國際或*ST飛馬」)披露重整進度,確定上海新增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增鼎公司」)為重整投資人,後者為新希望集團旗下專業從事實體資產託管運營的創新平臺
  • 趁機成為寶德股份實控人 遭深交...
    該等股票將根據《名品酒業股份轉讓協議》約定的名品酒業業績承諾的完成情況分4年進行解鎖。 陳明輝等6名交易對方同時對名品酒業進行業績承諾,業績承諾情況為,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和2023年度合併報表範圍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8000萬元、10400萬元、13500萬元、17400萬元。
  • 廣州銀行:低價甩賣不良資產再反彈 控股股東董事長遭調查掀波瀾
    3、低價甩賣不良資產降不良率,轉身再「反彈」  貸款質量既是銀行經營績效的重要指標,也是銀行體系健康程度的「晴雨表」。而不良資產處置不當或給銀行經營帶來風險,轉讓不良貸款轉讓通常需按照市場價格打包給地方資產處置公司。  而或為降不良率提高資產質量,廣州銀行曾低價「甩賣」不良資產。
  • *ST聚力剝離虧損文化子公司 回歸新材料原主業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5月18日晚間,*ST聚力(002247)披露資產出售公告,公司於5月18日與受讓方陸新忠籤訂了《關於北京帝龍文化有限公司100%股權處置的協議》,擬將公司持有的北京帝龍文化有限公司(簡稱「北京帝龍文化」)的100%股權轉讓給受讓方,此次股權轉讓的價格為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