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對我們來說,就是工作日,甚至比平時更忙。」昨日早上8點半,記者在家樂福保利店生鮮區見到店長石金榮時,她正忙著按成熟程度整理擺放榴槤。「五一」5天假期,她的安排是上班、上班、上班。
固定布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
同往常一樣,石金榮早上7點半到店,第一件事是到賣場的生鮮區,查看蔬菜水果肉蛋奶等民生商品的供應是否順暢,貨品是否充足,同時向電商部了解頭天晚上線上訂單預約情況。「首先一定要確保各種民生商品的充足、穩定供應。若發現問題,要馬上根據情況啟動應急預案,保證當天的供應。」她說,早上8點鐘營業後,她和同事會再根據上午的客流、高峰期生鮮產品銷售情況等,核算當天下午的補貨量,並預估第二天的訂貨量。
「這個荔枝還有貨沒有?趕緊補上,不要讓貨架空了。」「特價豬肉裡面還有多少貨,先歸放成兩盤吧,空出來的位置先排上其他的。」在生鮮區巡場時,石金榮事無巨細,發現問題馬上安排處理,甚至自己上手協助整理貨架、補貨。
生鮮區妥當了,她馬上直奔糧油米麵區查看供應情況。接著,再查看前一天向公司華南大倉下的補貨商品是否到位。門店收銀處、後場的蔬菜包裝處、倉庫、凍庫、烘焙房等各個區域,石金榮巡場時基本都會去查看一下情況。「走完一圈需要1個多小時,實地看看才更放心,存在問題也能馬上協調解決。」她說,自己每天大概巡場四五次,微信步數平均每天1萬多步,最高4萬多步。
2000年入職家樂福的石金榮,在零售行業做了20年。她告訴記者,自她起初是因為喜歡而選擇這份工作,20年來幹過採購、專員、培訓店長、店長,在多個家樂福門店工作過,商超主要的崗位基本都做過。「其實就是每天與柴米油鹽醬醋茶等打交道,非常接地氣,但是很鍛鍊人。我在公司提供的平臺上得到快速成長,現在對這份工作、這個行業很是熱愛。」她說,感覺自己擔著一份責任,特別是經歷了疫情,「感覺這份工作非常有意義,有一種被需要的自豪感」。
「疫情期間,門店的所有同事毫無怨言、毫無畏懼,與我共同戰鬥在保供一線,在深圳的同事全部返崗,不分職務崗位,哪裡需要馬上主動頂上。大年初二凌晨,生鮮區的負責人和採購同事兩個人開著車,從海吉星搬回了18噸蔬菜,就是為了讓顧客可以買到菜,讓人非常感動。」 在向記者講述春節疫情暴發初期,門店如何齊心協力克服困難保障蔬菜等民生供應時,石金榮突然紅了眼眶。她說,這段經歷是她從業以來最難忘、最感動的。
春節期間,由於調休、員工返鄉過年等原因,門店僅有一半員工上班。面對當時市民猛然增長的需求,商超貨源物流一時跟不上,人手又不足,各種困難層層「堆」起來。石金榮說,自己曾一度崩潰,但是在全員堅守和共同奮戰下,最終保障了蔬菜等充足供應。「最高峰時,門店蔬菜日供應量達18噸以上,肉類1500公斤,是日常供應量的3倍以上。」
石金榮和同事們只是保供零售人的縮影。在這場保供抗疫中,正是無數個「石金榮」在採購運輸、理架補貨、包裝上架、分揀打包等平凡崗位上默默堅守,才有了市民餐桌上的豐富。
資料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吳亞男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