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時看過《倚天屠龍記》,最討厭的莫過於滅絕師太。由於過早下線,滅絕師太小說的出品率並不高,但是她所種下的邪惡,卻比任何人都多。假如說成昆是背後陰雲密布的陰謀家,那麼滅絕師太則是一名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堂堂峨眉掌門,武林高手,卻是一個狠毒的人。下武當山逼死張翠山夫婦(影視劇改編情節),光明頂上欺負張無忌,儼然將自己活到老學到老。
最讓人厭倦的當然是滅絕師太不解風情,用極其殘忍的手段剝奪了自己兩個愛徒的幸福。
第一個是為愛忠貞,人見猶憐的紀曉芙,她甘願放棄峨眉掌門的名號,直面江湖恩怨的枷鎖,只為了與楊逍相伴。那本應該是一段值得歌頌的愛情,卻因消亡變成了悲劇。蝶谷裡,那個對張無忌很好的紀阿姨,最終死在了自己的師父手裡。
還有周芷若,她本應該是個天真善良、秀麗逾恆的無憂仙子,卻被滅絕師太強加於她的家族大義之上。在萬安寺塔下,周芷若被滅絕者強令立下誓言,由此走向黑化之路。就是因為滅絕師太的各種「反派」行為,小時候每當提起滅絕師太,我都會本能地產生一種厭惡。當然,這裡面還有更多的影視劇效應。
那時,我們所看的每一版《倚天屠龍記》,不管是電影還是電視劇,都是表現滅絕師太惡毒的一面,這種惡毒在我們幼小的心靈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刻板印象。小孩的世界很單純,善惡分明,沒有好壞,也沒有好壞。但成人的世界要複雜得多,因為不同的立場,很多事情就分不清好壞。
於是,等我長大成人,站著不動再讀《倚天屠龍記》時,忽然發現這個女人不僅不差,而且還有點可憐。這部小說中,滅絕師太的一切邪惡,其實都源於對明教的憎恨。絕師太俗家姓方,兄弟方評家住河南開封,人稱金瓜錘,死於明教金毛獅王謝遜之手。殺死兄弟之仇,不共戴天,滅絕師太與明教之間也有同樣的仇恨。
自然,就算沒有謝遜這回事,滅絕師太對明教的印象也不會很好。說到底,陽頂天失蹤之後,明教分崩離析,加上元庭背後使壞,明教在江湖上聲名狼藉,作為正派的滅絕師太,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替天行道,那也是合情合理的。原來圍攻光明頂的,並非峨眉一族,連武當少林也參與其中。
絕學與明教之間的怨恨,更多的來自於明教光明左使楊逍,當初絕學的孤鴻子,在與楊逍的比武中,被楊逍活活氣死。滅絕師太道:「我的仇深似海!您師伯孤鴻子,就是給這大魔頭楊逍一個活命的機會。這個孤鴻子和滅絕師太可不是單純的師兄妹,在連載版中,二人早已暗生情誼,欲定終身,正是因為孤鴻子的死,才令滅絕師太心灰意冷,削髮為尼。且後期三聯版雖略失此種設置,卻更勝親兄妹二人之情。因此,滅絕師太對楊逍恨,猶勝於謝遜。
但是,滅絕師太和楊逍的恩怨還遠未結束。隨後,楊逍又劫持了滅絕師太作為衣缽傳人的愛徒紀曉芙,並強佔她的清白。於是紀曉芙懷上了楊逍的骨肉,後來紀曉芙生了一個女兒,名叫楊無悔。
在滅絕師太的眼裡,紀曉芙的種種行為其實是難以理解的。在遇到楊逍之前,紀曉芙是一個有著光明前程的滅絕師太的愛徒;是武當六俠殷梨亭的未婚妻,門當戶對,天造地設。但紀曉芙為了楊逍,卻全部放棄了。好吧,如果只是這樣,滅絕還是可以放過紀曉芙的,畢竟他是被楊逍劫持的。因此,滅絕會說,「原來不是你的錯。
但是,紀曉芙在被楊逍毀掉一切,強行佔有後,卻愛上了楊逍,不但給他生了孩子,而且還給他取名「不悔」,公然背叛了師門,看著自己辛辛苦苦培育、寄予厚望的繼任者愛上了自己的仇人,背叛了自己的師門,滅絕師太既憤怒又惋惜。不過她還是給了紀曉芙一個機會,只要她肯殺了楊逍,那麼一切都可以過去。可是紀曉芙不肯,她為了強佔自己的身體,楊逍就選擇了背叛自己的師父。
說:「好吧,你去找他吧,你去找彭和尚吧,你去找丁師妹吧,你去找丁師妹吧,你去找丁師妹吧,我就把你帶到峨眉來,我就把衣缽和倚天劍部交給你,立你為本派掌門的繼承人。」這是從紀曉芙的角度為愛付出,但是站在滅絕師太的角度,這是一種背叛。於是滅絕師太選擇清理門戶,也是情有可原。說到周芷若後面的悲劇,其實更不能怪滅絕師太。在萬安寺,滅絕師太傳給她的衣缽,的確給周芷若帶來了某種束縛。但周芷若做的這些壞事,並不是滅絕派所指。
早死的師太臨終前,只向周芷若提出兩個要求。一位是光大峨眉,一位是趕走元人。一門心思,二門心思,沒有什麼不對啊。再說,那時滅絕師太也說過,只有周芷若朝這方面努力才行,並沒有強求她一蹴而就。
絕師太道:「為師有兩大心願,一是逐走韃子,光復漢家山河;二是峨嵋派武功高居群倫之首,蓋過少林武當,成為中原武林第一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