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蒙牛這事辦的,比鵝廠至少差1000瓶老乾媽

2021-01-11 市場部網

1

周厲王叫姬胡,胡來的胡,是中國歷史上最逗比的君主。

他有個「天才」發明,叫「天下專利」,就是天底下所有東西,不管山澤大川,還是農林湖泊,老百姓只要用,都要繳納專利費。

這玩意兒掙錢實在是太快太爽了,周厲王很開心,但老百姓苦啊,怨聲載道。

「不解決問題,而是解決提問題的人」,大概也是這位老兄發明的。誰敢批評,殺,誰敢吐槽,殺。

問題來了,那時候又沒有那麼多監控,老百姓背後罵娘怎麼辦?躲在家裡罵怎麼辦?

這哥們召集了一大堆跳大神的,然後對外宣稱:你們在背後說偉大領袖壞話,我們是能聽到的。就像前幾年某幼兒園老師對孩子們說的,老師有個長長望遠鏡,能看到你在家裡幹什麼。

然後隔三差五,就抓幾個人砍了,說這幾個人在背後誹謗領袖。

老百姓也就信以為真,從此真的不敢說話。見面打招呼都用眼神。

這就是有名的「道路以目」。然後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國人暴動」,姬胡被抓,流放到一個叫「彘」的地方,最後飢苦交迫而死。還得了惡諡,叫「厲」。

這地名也有意思,彘就是豬,也不知道是一直就叫這名字,還是因為厲王流放這裡得名。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如何對待輿論,一直是個重大的社會課題。

企業一旦做大,尤其是行業排名前列的,就成了公眾型企業。比如網際網路的騰訊、阿里、頭條、京東,通信的華為、中興,家電的美的、海爾、格力、乳業的光明、伊利、蒙牛,飲料的娃哈哈、農夫山泉,地產的萬科、碧桂園,也包括一些國有的如中石油、中石化,移動、電信等等。

公眾型企業要出點事,瓜就特別大,跟民生貼的越近,輿論就越熱。

這不,下半年剛開始,就有幾家巨頭奉獻了兩隻驚天大瓜,分別是騰訊和伊利蒙牛。

不同的是,騰訊奉獻了一場教科書般的公關實戰,用網友的話來說,南山必勝客丟的人都讓公關部給掙回來了,還捎帶掙了一大波流量。

而伊利蒙牛則是教科書般的災難,把一個本來沒那麼大的事件弄得人人皆知,網上又形成了新的抵制伊利蒙牛的浪潮。

不幸的是,面對公關事件,老苗了解的很多企業都跟伊利們是一樣的思維——堵。這個堵的方式可能是刪帖、可能是私下和解撤稿,可能是硬剛,甚至是動用公權力。

這其實是一個又一個的昏招,我們就拿這次伊利跟王小七的事件來解析下,伊利們到底昏在哪裡?

王小七這次懟伊利蒙牛,顯然是有備而來,準備十分詳盡。可能是接受了當年劉成昆被抓的教訓,按照他自己的說法,這次寫的每一句話都找律師看過,沒有法律問題,他才發的。

這篇文章名字叫《深扒蒙牛伊利六大罪狀,別人不敢說,那我來說》,現在網上已經很少找到原文了,但是又有接力者了,這個後面說,先說本文。

這篇文章看上去措辭激烈,攻擊性很強,但實際上它的激烈更多是反映在情緒上,再加上一些還算符合常理的推斷,而在事實層面卻不給人留什麼把柄。

1、蒙牛和伊利曾經添加過三聚氰胺。這是已經發生過的事實,沒的洗。

2、伊利蒙牛推動國家啟動「禁鮮令」。國家啟動禁鮮令是事實,是不是由伊利蒙牛推動的呢?這個難說。但作為行業老大,參與行業標準制定,也是常規操作。假如作者這裡錯了,可以說他不嚴謹,但沒法說他造謠。

3、三聚氰胺事件後,伊利蒙牛推動行業降低產品標準。這個同第二條,降低標準是事實,是不是他們推動難確定。

4、蒙牛爆出過質量問題。王小七說的那件,有新聞紀錄可查。

5、伊利跨省抓過作家劉成昆,還抓過一個奶農。這也是事實,雖然判了二人有罪,但這事輿論上一直有爭議。現在我王小七給他們說兩句話總可以吧?

6、蒙牛領導說:我們把最好的產品投放到香港、新加坡。這個有據可查,也洗不掉。

這篇討伐檄文,就是圍繞這六個基本事實展開的,情緒飽滿,張力十足,你可以說他偏激,說他帶節奏,不嚴謹,是部分事實,邏輯有漏洞,但無法判定他造謠、誹謗。

就像三聚氰胺事件時,有人說,這太TM缺德,喪盡天良,這些企業老闆都該剁了餵狗。

能贏得很多人喝彩,有煽動性,也罵人了,但法律上沒毛病。基於基本事實的話,情緒激烈沒有什麼問題,又不是真的「剁了餵狗」。

如果伊利蒙牛放下姿態應對:哪些是過往事實要承認,但你沒說的重要事實咱再補上,把情緒化內容扔掉,看看哪些是乾貨,哪些是你臆斷了?現在伊利蒙牛的奶是什麼樣?為什麼說現在是中國奶業最好的時候,光靠媒體吹、自己吹沒說服力,咱擺擺證據。

如果真的像媒體說的那樣,現在是中國乳業最好的時候,我相信伊利蒙牛有百分百的勝算。

這也是咱老百姓最願意看到的,畢竟人人都想明明白白喝個放心奶。

但伊利們不知道哪根筋不對,放著陽關大道不走,而是用一系列昏招,把明明只是一百點傷害,愣是給擴大到10萬萬點。

昏招一:刪帖。據王小七自述,自己文章一發大概半個小時,就收到了伊利的投訴,要求刪帖,蒙牛的晚了一天。王小七既然有備而來,自然就沒刪(後面刪了是乳協介入之後),還追加了一篇。其它轉發的自媒體,有的可能因為害怕,就刪了,有的硬氣,也沒刪。輿論繼續發酵。

伊利蒙牛的公關同志們啊,有沒有學過基本的「禁果效應」啊,越是被禁止的內容越容易傳播啊,你們又沒能力一下全部掐死,估計連王小七的內容都沒好好看,沒好好評估下就下手了。

結果就是王小七沒摁下,一個自稱是大三學生的「李臨安」殺將出來,連續兩篇文章《中國人以後還敢喝伊利蒙牛嗎?》,《伊利終於把魔抓伸向了我,只因一個武漢大學生說出了真相……》,篇篇都是上百萬閱讀。這就有點失控了。

昏招二:協會公函。真正徹底引爆此次輿論的就是乳製品工業協會的聲明了。

咱們有句話叫「有困難找組織」,但當你面對輿論問題,尤其是這個輿論沒有定性為「敵我矛盾」,而是人民內部矛盾的時候,找組織往往沒啥用。

今年流行一個詞叫「遞刀子」,乳製品協會這篇聲明哪是遞刀子啊,簡直就是遞原子彈啊。

俗話說,「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您這兒給反著來哪行?

說人王小七造謠,人家還羅列了那麼多事實呢,你要說人家造謠那也要擺事實講道理啊,不能直接定性啊,這種高高在上的態度可是咱老百姓最不能接受的。況且,本來就懷疑你們跟伊利蒙牛一夥的,這不讓人覺得「坐實」了嗎?

昏招三:「上熱搜」。官方闢謠這事瞬間上了熱搜第一,這又是一個昏招中的昏招。下面的評論是超級大型連環追尾翻車現場,幾乎都是「我不聽」、「我不信」。

這就等於昭告天下了。現在上網一搜伊利蒙牛,基本全是這個內容。

疑似昏招四:「抓捕王小七」。7月18日中午,王小七突然發了一篇求救貼,說自己被上海閔行區華漕派出所抓了。之後又很快放了。

這事不能確定是伊利蒙牛幹的,但聯想到兩年前的跨省抓捕,大部分人會這麼想。這是絕對的火上澆油,地球要爆炸的節奏。

如果真的是它們幹的,絕對是腦子有問題,私用公權、做賊心虛的標籤算是徹底釘在它們身上了。

現實中,人們會選擇站隊強者,但輿論中,人們都會站隊弱者。

面對強者,你可以選擇硬剛,面對弱者,是絕對硬剛不得的。

如果不是自己幹的,這事要趕緊聲明才對,撇清關係,表示正在積極處理,而沒打算消滅提出問題的人。

按照很多企業的操作慣例,這也是很多低端公關公司的low逼手法。在輿論漩渦的時候「以攻為守」。找槍手去攻擊作者,找他們的黑點,搞個陰謀論,從道德上攻擊、從動機上攻擊。試圖來一次反轉。

等到輿論風波快過去。再找上一堆媒體號,讓它們發文為自己粉飾一下,製造一種扭轉了輿論的假象。

但願伊利蒙牛不要用這樣的昏招,這是一種自欺欺人,跟袁世凱兒子辦報紙忽悠袁世凱稱帝一樣,是自己騙自己和粉飾太平。哪怕你證明了別人道德惡劣,動機不純,但事實還是事實,你也無法自證清白。反倒讓人覺得狗咬狗。

除了自己心理安慰一下,沒什麼鳥用。還會引起更多人反感,為下一次爆發埋更大的雷。很多時候還會鬧笑話。

就這樣,伊利蒙牛本著「小事折騰大,大事折騰爆」的大無畏精神,終於把這事弄得一地雞毛了,看後面怎麼拾掇吧。

估計要等《人民日報》、《新聞聯播》這樣的絕對權威官方才能暫時壓住吧。人們信不信還兩說。

就在這事發生的十幾天前,一家體量和影響力比伊利蒙牛加起來還要大N多倍的企業——騰訊,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

這就是必將名垂青史的企鵝辣醬事件,而騰訊公關卻做的極為漂亮。

事情的經過和騰訊的做法咱就不說了,剛剛過去,大家應該印象都非常深刻。

引爆這事的核心仍然是恐懼情緒,你騰訊憑啥在情況未明的情況下,就驅使南山法院封了老乾媽一千多萬的資產。人們擔心的還是公權力遭到濫用、私用。

騰訊在極短的時間內創造了大量充滿娛樂元素又勇於自黑的文字、視頻、圖片等素材,自己帶頭掀起了一波全網嘲弄騰訊的高潮。

楊超越附體的企鵝視頻,光在B站24小時播放量就超過400多萬。

隨著騰訊和老乾媽的和解,人們對騰訊的怨氣和牴觸,也在一片娛樂中煙消雲散。

作為一家公眾企業,千萬要正確對待輿論,不要高高在上。尤其是一家跟民生緊密相連的企業,你面對輿論的背後,都是活生生的消費者,你的衣食父母。

你如果不把高傲收起來,動輒威權壓、大帽子扣,甚至封號、恐嚇、抹黑、抓人,讓人怎麼相信你能做出真正優質的產品,提供真正替老百姓著想的服務呢?

對我們普通老百姓,接觸不到一家大企業的內部運營,只能看你的平常社會表現。一家企業的公關風格,也能反映出它的管理風格,甚至代表它的產品品質,企業品格,你們說不是嗎?

咱老百姓的要求很簡單,肯定不是想把哪家企業整垮,就想吃個明明白白的產品,尤其很多還是給孩子吃的。

你們這些做上千億的企業大老爺們,還自稱「民族企業」。遇到了質疑,好好坐下來說道說道,讓我們心裡踏實踏實,這很難嗎?非要整那些五花八門看似聰明,實則搬石頭砸自己腳的套路幹嘛。

寫在後面:各位看官知道,老苗一向是站實體企業立場說話的,但不是什麼企業都站。這次鬧得有點大,有些朋友問我看法。咱不是當事人也不是調查記者,對於道聽途說的信息不能亂說。但可以憑藉我的專業,對已經披露的正式信息做營銷技術上的解讀,希望能給諸位看官提供一個角度的理解。至於是不是陰謀,會不會反轉,是不是美帝操控、資本操控,鐮刀割韭菜,都不在本文討論之列。上網隨便一搜都有大量的相關信息,相信獨立思考的你們可以得出一個恰當結論。

相關焦點

  • 騰訊回應老乾媽,自認傻白甜!網友熱評紛紛心疼鵝廠?結局太魔幻
    而踏踏實實幹實業的老乾媽不靠宣傳靠口碑,竟然讓財大氣粗的騰訊官博「免費」贈網友1000瓶老乾媽做宣傳。圍觀網友熱評還紛紛心疼鵝廠,難道最開始鵝廠起訴使老乾媽凍結1600萬資產都當沒發生過嗎? 神反轉:都是遊戲惹的禍鵝廠起訴老乾媽導致老乾媽1600萬被凍結之後,很快就真相大白。
  • 用1000瓶老乾媽求線索!騰訊回應「被騙」:一言難盡,還發了個小視頻...
    而且還是栽在國民女神老乾媽手上……6月30日,媒體報導老乾媽拖欠騰訊千萬廣告費,騰訊直接將老乾媽告上了法院沒想到當晚,事情就出現了反轉。老乾媽官宣聲明:沒合作,沒推廣,是騙子,還十分友好的幫鵝廠報了警。
  • 鵝鵝鵝哦哦哦這瓶老乾媽太辣了……騰訊最新回應:一言難盡!
    7月1日下午5點56分,騰訊公司通過官方微博回應「被騙」一事,稱一言難盡,並為了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以1000瓶老乾媽為禮品徵求類似線索。從狀告老乾媽到承認被騙,兩天時間內,事件的反轉被網友瘋評:「傲嬌的企鵝轉身為傻白甜。」
  • 老乾媽上架「大客戶專屬」1000瓶辣椒醬】 老乾媽淘寶...
    老乾媽上架「大客戶專屬」1000瓶辣椒醬】 老乾媽淘寶官方旗艦店今日上線了一個名為「大客戶專屬」的1000瓶辣椒醬組合裝連結。昨日,騰訊公司回應「被騙」一事,稱將以1000瓶老乾媽為禮品徵求類似線索。老乾媽上架「大客戶專屬」1000瓶辣椒醬】 老乾媽淘寶官方旗艦店今日上線了一個名為「大客戶專屬」的1000瓶辣椒醬組合裝連結。昨日,騰訊公司回應「被騙」一事,稱將以1000瓶老乾媽為禮品徵求類似線索。(一財)
  • 迷幻反轉的騰訊vs老乾媽大戰!這瓜比娛樂圈還精彩 笑出鵝叫鵝鵝鵝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迷幻反轉的騰訊vs老乾媽大戰!這瓜比娛樂圈還精彩 笑出鵝叫鵝鵝鵝 這波熱度不虧,你怎麼看? 這兩天最大的快樂源於「騰訊大戰老乾媽」,劇情走向出乎意料,結果是鵝自己被騙了。鵝廠有難,各大網際網路大廠加入吃瓜陣營、下場蹭熱度,精彩程度不輸娛樂圈那些事。
  • 這梗用於調侃鵝廠被假老乾媽……
    這梗用於調侃鵝廠被假老乾媽……時間:2020-07-13 16:31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老千媽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用於調侃鵝廠被假老乾媽 調侃鵝廠被假老乾媽詐騙時,蓋的假章。
  • 「逗鵝冤」成2020年最新網絡熱詞,騰訊老乾媽千萬廣告烏龍歡樂多
    然而6月低騰訊狀告老乾媽拖欠1600多萬的廣告費用遲遲未支付,並要求凍結老乾媽1624.06萬元財產一事被曝光,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難道陶碧華女士之前說的不欠一分錢的誓言都忘了嗎?依騰訊方所說,2019年3月份的時候與老乾媽籤署了一份《聯合市場推廣合作協議》大家常玩遊戲的人都知道,2019年的時候qq飛車手遊官宣過聯合經典國民品牌老乾媽達成全年賽事品牌合作,隨後還出了聯名款皮膚,獨家定製的老乾媽包裝,各種靜態動態活動都會打上老乾媽的品牌,沒成想這一年為老乾媽這個品牌所做的廣告竟然老乾媽不知道,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 被騙後,騰訊懸賞1000瓶老乾媽尋線索
    簡單捋捋這件事:就是有 3 個膽大的憨憨為了獲取騰訊在推廣活動中配套贈送的網路遊戲禮包碼偽造老乾媽公章去跟騰訊籤訂合約結果騰訊信以為真就幫老乾媽打了廣告>結果廣告打出去等了好久也沒等到廣告費就把老乾媽給告了我們以為的鈕鈷祿鵝娘,沒想到是個傻白甜 ...
  • 被騙了的騰訊決定:員工自籌1000瓶老乾媽尋騙子線索
    騰訊被騙這事大家都知道了吧!!!7 月 1 日,貴陽市公安局雙龍分局發布通告稱:老乾媽公司被騰訊起訴一事,系 3 人偽造老乾媽印章與騰訊籤訂合同,已被刑拘。就在剛剛,騰訊回應了 " 被騙 " 一事,稱一言難盡,要買 1000 瓶老乾媽做禮品尋騙子線索。
  • 老乾媽怎麼得罪了鵝廠?
    騰訊狀告老乾媽,要求凍結貴州老乾媽公司1624萬財產。圖為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官方發布) 根據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相關公告,原告騰訊與被告老乾媽就服務合同產生糾紛,騰訊申請財產保全,要求查封凍結老乾媽兩公司名下價值1624萬600元人民幣價值的資產。
  • 伊利VS蒙牛
    從產品角度看,當前主流的液態乳產品當中伊利和蒙牛均存在較為直接的競爭關係。伴隨著中國乳業品類的不斷創新,乳製品從最初的較為單一的乳飲料、基礎白奶和低溫酸奶產品開始,陸續出現了高端乳飲料、高端白奶、常溫酸奶、兒童奶和乳酸菌飲料等產品,而且這些產品的渠道結構較為類似。
  • 騰訊大戰老乾媽的第4天「後續」來了!辣個女人永遠不會讓人失望......
    從警方的通告上來看:這三個人完全是出於,想從騰訊那騙點類似Q幣這種虛擬商品,出去賣的目的,就犯下了如此驚人的詐騙案。很多人只看到了,老乾媽含淚喜提1600萬免費宣傳,實際上憑藉著這次事件的熱度,還第二次喜提熱搜的宣傳。事情到這裡,還沒有結束。在這次事件中,老乾媽被三人小組和騰訊利用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 蒙牛與伊利的那些秘密
    可能你想不到,伊利比蒙牛的建設要早很多。那個時候蒙牛的老總牛根生先生還是伊利的副總裁,後來由於和當時的董事長在戰略上有分歧,產生了矛盾。於是牛根生便辭職,在1999年8月份創建了現在的蒙牛。當時的伊利是乳製品行業的老大,而蒙牛是從零開始,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 財報出爐,蒙牛和伊利差距在哪?
    文/華商韜略 廠工4月28日晚,伊利股份同時公布了兩份財報。其中,2019年年報顯示伊利股份總收入超過900億,連續六年創亞洲乳業第一,營收連續超百億級增長。而這,距離蒙牛公布財報剛剛過去一個月。也就是說,去掉這筆收入後,蒙牛2019年營收為655.30億元,落後伊利247億元。資產剝離,蒙牛營收能否得以為繼?2010年蒙牛斥資4.692億元收購君樂寶51%股權,成為後者最大股東。合作後,君樂寶一直作為獨立品牌長期存在和發展。
  • 「可牛了」背後:蒙牛伊利暗戰不斷
    截至11月16日收盤,伊利市值達2331億元,蒙牛市值1627.95億港幣,折合人民幣1386億元,比伊利少了近1000億元。蒙牛與伊利的主營業務極其相似,都由液態奶、奶粉和冷飲三大產品構成。但這幾年,伊利開始聚焦常溫優勢,進行橫向拓展品類,不斷拓寬護城河,市佔率增速已經超越蒙牛。
  • 騰訊和老乾媽那些不得不說的事
    怎麼樣是不是已經感覺到了鵝廠的法務部就如同周星馳《九品芝麻官》中的「廣東第一狀師」的方唐鏡一樣不好對付。但沒想到最近這兩天鵝廠為原本就很魔幻的2020年貢獻了又一出現實魔幻主義的事件。這事的原委在網上各種新聞已經有了很多報導,我簡單一句話總結就是「鵝廠:老乾媽你還錢呀,你打了廣告不給錢,不還錢就告你了;老乾媽回應:鵝廠請你別搞笑,咱們籤合同是假的,我為啥要還你錢?
  • 布局三四線城市,養樂多與伊利蒙牛短兵相接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一二線市場趨於飽和,三四線城市的消費需求增長,但三四線市場長期被伊利、蒙牛等國內主流品牌的常溫乳酸菌飲料佔據,養樂多渠道下沉後,將與上述企業短兵相接,此外,養樂多還面臨產品、渠道以及冷鏈運輸方面的壓力。01下沉市場養樂多此次布局從生產和銷售兩端開始。
  • 撞上老乾媽,騰訊「逗鵝冤」!
    騰訊和老乾媽這一場2020年中大瓜發展到第二天,不但沒有收到預想效果,反而烏龍百出成為坊間的「笑果」。1日,「逗鵝冤」一詞橫空出世,刷屏網絡。看起來完全沒有關聯的老乾媽和騰訊也成了「熱門CP」,被稱之為「媽化騰CP」。
  • 撞上老乾媽 騰訊「逗鵝冤」!
    騰訊和老乾媽這一場2020年中大瓜發展到第二天,不但沒有收到預想效果,反而烏龍百出成為坊間的「笑果」。1日,「逗鵝冤」一詞橫空出世,刷屏網絡。看起來完全沒有關聯的老乾媽和騰訊也成了「熱門CP」,被稱之為「媽化騰CP」。
  • 蒙牛市值為什麼比不過伊利
    撰文|杜謠謠 編輯|杜周蒙牛和伊利這兩大中國乳業巨頭的爭戰還在繼續。不過,就現狀來說,蒙牛還是居後。可以看出蒙牛此番發債受到了市場的推崇。但事實上,蒙牛的市值並沒有形象中的那麼好,與國內另一乳業巨頭伊利股份(600887.SH)相比,同樣是千億級企業,市值卻始終比不過伊利,相差近800億元。蒙牛市值為什麼比不過伊利,主要表現在營收、利潤及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