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機,在製作動畫的這條道路上,一直備受質疑。它被質疑的原因有很多,有的人質疑它早已經忘記了當初那個「玄機出品,必屬精品」的初心了,只是因為玄機接手的項目太多,其中的一些項目讓玄機賺得缽滿瓢滿。這些項目雖然賺錢,但是卻怎麼看也達不到很多老粉絲心中的「精品」標準。
特別是在《秦時明月》系列動畫的第六部《滄海橫流》反覆跳票,以及《滄海橫流》上線之後的效果不盡人意,臺詞功底不足,熱衷於玩猜謎遊戲,導致一時間粉絲們心聲憤懣,「玄機忘記初心」的呼聲越來越高了。
不過,君子取財取之有道,玄機是個動畫公司,在商言商,有那個機會和實力,哪有不賺錢的道理呢?只不過不能僅僅是為了賺錢而失去了做精品動畫的初心,這樣容易失去人心。像目前國內有很多只是為了湊動畫集數和動畫作品數量的公司,動畫正片的時間只有幾分鐘,硬生生地湊出了幾百集。在動畫播放量上的數據很好看,但是口碑已經爛透了,很多人只要聽到是這幾家公司製作的動畫,看都不回去看。
玄機科技公司雖然有很多槽點,但是在做動畫方面,相比較國內大多數動畫公司來說還是可圈可點的。初心這個東西,可能一時間會忘記,畢竟大家都是要賺錢生活的。如果有一天賺得錢夠多了,說不定哪一天就可以重拾初心。
這不,直到一部有著滿滿科技感但不是真正科幻題材的小說改動畫的作品的出現,這才確認了玄機的初心真的回來了。
這是一部由大IP網文同名小說動畫化的作品——《吞噬星空》,有未來科幻,卻算不上真正的科幻動畫。
從放出來的預告片來看,誠意滿滿,滿屏都是錢的味道。因為這些大場景、帶有十足金屬質感的戰衣、奇形怪狀的怪獸,還有各自精緻的人物面貌以及渲染適當的色彩,所以想要做到這些,錢花得不少。由此看來,玄機前面甘願背負大家的「只會賺錢」的鍋,只是為了有錢可以大量投入自家公司從未涉及的動畫領域和題材——類科幻《吞噬星空》。
按照《吞噬星空》的預告片的質量來看,不管是從聲效還是畫面來看,都是精品中的精品,配上半玄幻半科幻的元素,後續如果能夠延續《鬥羅大陸》那種周更的模式的話,估計在播放量上趕超《鬥羅大陸》。
但還是有不少疑問存在:
很多動畫作品,在預告片上的畫面效果都不錯,但是一旦正片上線之後就會有些讓人失望,比如《武動乾坤》。如果《吞噬星空》動畫的正片效果可以達到預告片中質量水準80%以上,播放量和人氣就穩了。
如果說畫面和特效效果是軟體,那劇情的精彩程度就是硬體,作品的好壞評判標準在很多觀眾看來,劇情都是排在第一位。
《吞噬星空》雖然不是原創劇情,有著直接對小說的劇情進行改編,這是優勢也有可能是短板。就像是之前改編不合理的動畫《凡人修仙傳》,被原著粉投訴之後只能暫停更新重新打磨後續的劇情和為前面的劇情填坑,好在《凡人修仙傳》製作組後面幡然醒悟了,重新續播的劇情終於滿足了大部分原著書粉。
所以,如果《吞噬星空》的劇情不魔改,口碑不會差到哪裡。不過,看了不是全權交給沈樂平導演編劇的《滄海橫流》之後,劇情變得索然無味了,因此對於《吞噬星空》的書迷來說,還是希望由沈導演親自把關劇情內容。
《吞噬星空》的小說內容和大部分打怪升級小說套路類似,不斷從一個環境換到另外一個環境中,只不過這裡的環境是以星球、星係為數量級。
可能在地球篇的內容還是我們人類熟悉的環境,製作的難度相對較低。如果出了地球之後,到了其他的星球和星系之後,人物的能力展現和環境的描繪都是一個大問題,畢竟後期一出手都是毀天滅地的動靜,一般腦洞不夠大是沒法製作成畫面呈現給觀眾的。
如果不能按照原著的大體劇情呈現的話,又會涉及到劇情改動的問題,這樣的雙重考驗製作組能不能駕馭得了,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且行且看吧。
對了,《吞噬星空》動畫定檔於11月29日周日上線,比很多人以為是在2021年初才播出的時間還要早,算是一個驚喜吧,到時候來看看玄機重拾初心之作吧。
本文為國漫人物原創,抄襲必究!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