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中國責任投資論壇年會聚焦ESG融入主流

2020-12-18 中國發展網

中國發展網訊 12月1日,第八屆中國責任投資論壇(ChinaSIF)年會在北京線下和線上同步舉行。與會嘉賓就「ESG融入主流——中國ESG投資的風險與機遇」展開深入討論。

商道融綠董事長、China SIF 理事長郭沛源博士主持了此次年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UNEPFI)負責人Eric Usher、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張勁松、北京金融控股集團董事長範文仲、新浪高級副總裁鄧慶旭致開幕辭。

UNEP FI負責人Eric Usher在致辭中表示,艱難的2020年凸顯了投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金融機構需妥善管理環境風險並使投資符合持續發展框架。Eric讚賞了近期中國在碳減排和綠色金融方面的發展,介紹了中國金融機構在籤署《負責任銀行原則(PRB》和《可持續藍色經濟金融倡議》等方面的情況。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張勁松指出,今年宣布的「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新的碳目標,意味著更大體量、重視綠色發展的耐心資本的投入與支持。北京作為首都,有系統的政策規劃、豐富的市場資源、開放的投資環境和先進的技術手段,是綠色金融發展的引領者。

北京金融控股集團董事長範文仲分享了ESG在國內外的發展趨勢,介紹了金控集團的實踐經驗。他倡導金融機構要樹立正確的金融價值觀,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有效實現政策協同,放大社會效益。

新浪高級副總裁鄧慶旭表示,全球新冠疫情帶來了市場相關方的廣泛反思,ESG從可持續角度對投資進行標準規範,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

在隨後的主旨演講環節,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表示,監管政策規定我國保險資金投資要承擔社會責任,充分保護環境,做負責任的機構投資者。追求長期、穩定回報的保險資金投資與可持續發展理念天然匹配,但ESG融入保險行業仍任重道遠。

中國基金業協會副秘書長黃麗萍分享了ESG投資的三個驅動力:價值觀、風險管理、投資收益,建議從ESG評價體系、ESG投資主體、ESG投資對象等三要素入手,推動搭建完整的ESG投資鏈條。協會開展的最新綠色投資自評估結果顯示,有更多的公募基金管理人正在採取實質性措施,加強綠色投資管理和研發。

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全球企業責任發展負責人Matthew Arnold認為ESG主流化是必然趨勢。ESG發展速度很快,受疫情影響,目前ESG已經成為客戶首要關注的元素。Matthew指出中國新的碳中和目標將帶來積極轉變,為太陽能等行業帶來發展機遇。

嘉實國際首席投資官、嘉實基金 ESG 負責人關子宏介紹了ESG投資在國內外的市場現狀,分享了基金近年來的ESG投資實踐經驗。他認為ESG投資在我國的落地面臨缺乏ESG數據、缺少資產所有者支持、國內外標準不兼容等挑戰。

年會的第一個圓桌對話環節以「推動ESG主流化的動力及市場的回應」為主題,由負責任投資原則(PRI)中國區負責人羅楠主持。與會嘉賓分享了ESG投資在全球及中國的重大進展,並提出未來展望。日本第一生命保險可持續金融負責人、委員錢穀美幸和富時羅素亞太區可持續發展主管Helena Fung分別分享了過去一年ESG投資在日本和歐洲的重大進展。通州區人民政府特聘專家、區長助理(金融)林巍介紹了政府及企業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綠色金融國際中心所做出的努力,指出2060「碳中和」目標將是中國ESG投資主流化的重要驅動力。摩根史坦利華鑫基金原董事長、China SIF理事於華表示ESG投資在中國仍在起步階段,未來希望資產所有者能發揮更多積極作用,推動資產管理者應對氣候變化、實踐ESG投資。他呼籲在市場外部和資產管理人內部建立單列的ESG基金業績評價系統。穆迪集團全球國際業務總裁葉敏則提出了完善信息披露和量化數據分析對ESG投資發展的重要性。

在「氣候變化和ESG投資」主題的主旨發言環節,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China SIF名譽理事長王忠民以投資回報為切入點解析了ESG投資發展對於能源、交通等重要產業發展的影響,強調了在氣候變化背景下ESG投資的必要性。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分析了碳中和目標對金融業和投資機構帶來的影響和機遇。馬駿表示,要實現碳中和目標,至2060年國內將新增138萬億綠色低碳投資,主要分布在能源、交通、建築、工業四大行業。煤炭相關的企業也將面臨向新能源公司的全面轉型。對於金融機構而言,金融產品的積極創新和碳市場的擴大開放、環境和氣候信息披露以及環境風險分析的運用都將有力支持碳中和目標的實現。中國氣象局原副局長王守榮介紹了全球及中國氣候變化趨勢、影響及風險,包括極端天氣的趨多增強,對農業和糧食安全、水資源安全、空氣品質的影響等,以及如何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南方基金首席市場官吳增濤從市場角度分享了南方基金諸多落地ESG理念的有效實踐,包括籤署氣候行動100+投資者聯合倡議、推動基於TCFD框架的上市公司ESG風險機遇評估等。

隨後,郭沛源博士主持了論壇第二場圓桌 「氣候變化和ESG投資——風險和機遇」,主要圍繞金融機構應對氣候變化的方式以及TCFD的落地展開對話。亞洲投資者氣候變化聯盟執行董事Rebecca Mikula-Wright表示越來越多亞洲金融機構已關注氣候變化,並採取行動減輕其投資組合中的相關風險,同時抓住由低碳轉型所創造的機遇。427氣候風險金融科技公司CEO Emilie Mazzacurati和貝萊德亞太區投資督導團隊主管Amar Gill分別介紹了各自機構評估及管理氣候風險的方法。中國工商銀行現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殷紅介紹了中國工商銀行應對氣候變化的方法及中英環境信息披露最新進展。CDP中國項目主任張譯戈建議環境信息披露制定以TCFD為主導的統一框架。最後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安國俊博士表示中國綠色基金、綠色市政債等舉措將進一步推動金融機構應對氣候風險,開展環境信息披露。

上午的年會還發布了系列研究報告。商道融綠董事總經理張睿發布了《中國責任投資年報2020》,總結了我國近一年責任投資領域的重要推動政策、責任投資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和特色實踐,包括商業銀行ESG理財產品等,以及公眾對責任投資的態度變化。商道融綠董事長、China SIF 理事長郭沛源博士代表北京金控集團、商道融綠、穆迪聯合課題組發布了《ESG助力城市可持續發展》,介紹了城市金控落地ESG策略的模型,指出城市金控在經營目標和政策目標上與ESG均有很高的協同性。清華大學公管學院副院長、清華大學SDG研究院執行院長朱旭峰發布了《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評估研究》,介紹了地方政府ESG評級體系研究成果。

年會下午場分別就「ESG投資中的定量與定性因素」、「固定收益中的ESG整合策略」、「金融科技的解決方案」以及「ESG產品的設計與創新」議題舉行了分論壇。

分論壇「ESG投資中的定量與定性因素」由商道融綠副總經理關睿主持。浦銀安盛權益投資部總監助理、基金經理楊嶽斌表示,在中國的資本市場上,創新性地將價值投資的方法論與ESG的理念進行有機結合,浦銀安盛先行開展了一些有意義的實踐。價值投資追求企業全生命周期自由現金流的貼現,ESG追求人類可持續發展;浦銀安盛認為這些道理都是相通的。嘉實基金ESG研究主管韓曉燕介紹了嘉實基金的實踐,表示不只在中國的本土,在全球的落地都少不了ESG的定性和定量因子的有效結合。特別在中國資本市場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充分利用ESG定性定量信息,能更全面和深入挖掘投資價值,幫助投資者獲取更優質的可持續Alpha,達到投資收益與ESG績效的雙贏。瑞典第二國家養老金(AP2)執行長Eva Halvarsson指出,ESG分析有助於瑞典養老金做出更好的投資決定,定性和定量同樣重要。

來自富達國際的公司治理及可持續投資業務大中華區總監王芳、華夏基金國際投資部ESG研究主管趙夢然,中證指數公司研發部總監趙永剛、香港理工大學金融學教授鄭子云和摩根資產管理中國區總裁王瓊慧分別分享ESG的定量和定性在ESG整合方面的實踐以及在學術理論上的發現。華夏基金國際投資部ESG研究主管趙夢然指出,ESG投資本質是基於客觀數據的主觀價值判斷,定量和定性分析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摩根資產管理中國區總裁王瓊慧表示要把定性基本面的分析加到定量的數據分析基礎之上,二者平衡才能做出ESG相關的最重要的決定。

分論壇 「固定收益中的ESG整合策略」在商道融綠董事總經理張睿的主持下展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全球ESG董事總經理Brian Cahill和九鞅投資聯合創始人、副總經理吳若君博士分別圍繞ESG與固定收益市場整合的趨勢和融綠九鞅SDG債券指數進行了主旨演講。Brian Cahill指出在主流固定收益市場納入ESG分析愈顯關鍵,隨後需要有一個系統的方法來實現這種整合。吳若君博士表示在九鞅和融綠在SDG債券指數的聯合研究中發現,SDG債券可實現融資者與投資者的雙贏,一方面為SDG項目提供了更多融資渠道;另一方面中國的SDG債券體現了更好的風險收益比。

隨後,易方達全球投資客戶部高級經理瞿斐主持了以「固定收益市場中的ESG整合策略」為主題的圓桌討論。易方達基金固定收益研究部投資經理顧以寧、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亞太區資深總監張順榮、BMO資管公司EMEA固定收益投資經理Andrew Brown、東方匯理(Amundi)新興市場債券部高級投資經理Esther Law、瑞典第二國家養老金(AP2)固定收益量化投資經理Peter Mannerbjork分享了ESG策略整合在固收投資中的進展及挑戰。張順榮介紹了綠色債券、社會債券、可持續債券標準制定中的因素考量與中外差異。顧以寧分享了整合ESG策略的驅動力和遇到的挑戰,並表示來自客戶的需求越來越成為ESG整合的主要推動力,然而ESG數據的質量及透明度是面臨的主要問題。

分論壇「金融科技的解決方案」圍繞金融科技在ESG領域的應用,尤其是機遇和挑戰,展開交流分享。該論壇由商道融綠聯合創始人、China SIF 理事蔡英萃主持。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經管學院執行副院長及校長講座教授張博輝指出踐行ESG投資的最大挑戰為數據,並分享了衛星遙感數據助力ESG的五個應用維度。江蘇銀行綠色金融與PPP事業部總經理董善寧從業務創新和風險防控兩個角度介紹了江蘇銀行金融科技與ESG的結合。

Treelion Foundation秘書長兼CEO、億利國際投資副董事長葉廣濤表示,公司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ESG數據管理,加強數據可信性的同時提高數據搜索效率,尤其對中小企業整理ESG數據大有價值。綠色數字金融聯盟高級顧問餘曉文指出對於城市金融中心,在城市層面通過金融科技能夠更快更大規模地去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創始人兼主任馬軍表示中心已通過發展金融科技,打造「蔚藍生態鏈」、蔚藍地圖進行企業環境動態評級,對百萬級企業進行動態評估。北京金融大數據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向軍分享了金融科技在繪製企業信用和ESG「畫像」中的應用,表示這種應用有助於提升企業信息的透明度和金融服務的精準度,助力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的發展。

分論壇「ESG產品的設計與創新」由商道融綠董事總經理張睿主持,興業銀行綠色金融部專業支持處處長陳亞芹分享了國內首期藍色債券、符合國際標準的氣侯債券以及興業理財子公司和私行部定製的ESG的理財產品。東方匯理責任投資負責人Frederic Samama表示,氣候變化至關重要,金融機構可以採取多種行動和創新並介紹了多種創新合作案例。UNEP FI 藍色經濟金融原則負責人Dennis Fritsch表示,海洋和藍色經濟對金融機構和整體社會至關重要,相當於世界上第七大經濟體。現在全球已有超過50家金融機構加入UNEP FI藍色經濟金融原則,包括興業銀行和青島銀行。在圓桌討論環節,海通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博士、華寶基金投資副總監閆旭、東證資管董事總經理楊海、華夏理財ESG投資部執行總經理張大川分別介紹了各自機構在ESG方面的進展和相關產品創新。

本屆年會由商道融綠和新浪財經主辦,北京金控集團、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UNEP FI)、聯合國可持續證券交易所(UN SSEi)、亞洲氣候變化投資者聯盟(AIGCC)聯合主辦;合作夥伴包括Moody’s、摩根大通、嘉實基金、南方基金、易方達基金、浦銀安盛基金、富時羅素和碧桂園。

2020中國責任投資周(ChinaSIF Week)的系列邊會持續一周,包括媒體公益培訓坊、UNEP FI負責任銀行原則(PRB)研討會、氣候行動融入投資策略及盡職管理、汽車行業中的ESG投資考量、公司治理與公司質量、環境信息披露與TCFD工作進展、母基金影響力投資論壇、可持續金融學術研討會、環境風險管理與氣候披露等。

關於中國責任投資論壇(China SIF)

中國責任投資論壇(China Social Investment Forum,簡稱China SIF),2012年在北京發起,是聚焦金融投資與可持續發展議題的國際交流平臺,旨在推廣責任投資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理念,推動綠色金融,促進中國資本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China SIF自成立以來,廣泛邀請國際組織、專家學者、國內外投資機構、上市公司代表、企業社會責任領域的專業人士以及相關媒體,分享國內外責任投資和綠色金融發展趨勢、研究成果、實踐經驗及經典案例,提高市場的關注度、促進各利益相關方的交流、助力責任投資和綠色金融在中國的發展。China SIF發布了一系列標誌性的報告和研究成果,如《中國責任投資報告》(2019&2020)、《中國責任投資十年報告》及朗詩·中國ESG景氣指數和中國A股ESG資料庫等,其影響力不斷提升。(新才)

相關焦點

  • 中國責任投資論壇|浦銀安盛楊嶽斌:基於價值投資理念的ESG投資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卻是一次很好的檢驗價值投資的機會。正是基於ESG和價值投資有機結合的理念,對企業長遠的商業價值正確的判斷,聰明的投資者才能做到,「別人恐懼我貪婪」,把握稍縱即逝的投資機遇。浦銀安盛權益投資總監助理、基金經理楊嶽斌12月1日在2020年第八屆中國責任投資論壇上發表了「基於價值投資理念的ESG投資」主題演講。
  • 中國寫字樓產業園發展論壇第十七屆年會與您相約
    中國寫字樓產業園發展論壇源於2004年12月,已連續成功舉辦十六屆年會,年會由房訊網FUNXUN.COM發起,聯合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權威主辦,是中國房地產行業規格最高、最權威、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專業論壇之一!
  • 活動預告|第十四屆中國MBA聯盟領袖年會社會責任論壇
    12月12日,本周六,在歷史文化悠久的十三朝古都——陝西·西安,「第十四屆中國 MBA 聯盟領袖年會」即將盛大啟幕。而在分論壇中,首次增設MBA社會責任論壇,主題為「變革持續·堅守初心·共謀發展」。目前郎華在商道縱橫擔任合伙人及中國可持續發展案例中心主任,主要負責企業社會責任諮詢及傳播策略的開發,幫助企業更好地對接利益相關方的預期,並進而建立其負責任的品牌認知。郎華擁有非常豐富的社會資源,包括政府、學術和非營利組織等等。郎華曾經為商學院雜誌、China Daily, 中國公關雜誌上發表署名文章及從第三方的觀點來評價相關議題。
  •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七屆年會聚焦教育新生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12月11-13日,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主辦、元知智慧教育論壇合辦的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七屆年會在北京舉行。今年年會的主題為「營造教育新生態」,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內的60多位專家學者在論壇發表演講。
  • 第八屆中國責任投資論壇嘉賓介紹(Introduction)
    他發起了中國責任投資論壇(China SIF);協助綠色流域等民間組織推出中國首個綠色銀行創新獎評選;還應邀在北京師範大學為企業社會責任方向的MPA學生開設《社會責任投資》專業課、在清華大學為國際MBA學生開設《企業經營與可持續發展》專業課。Dr.
  • 中國傳媒大學舉辦「人民共和國黨報論壇」第十七屆(2020)年會
    12月12日,「人民共和國黨報論壇」第十七屆(2020)年會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辦。不同於往屆的是,本屆年會採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北京日報、湖南《新湘評論》、現代快報、黃岡日報等25家主流媒體的領導、專家和編輯記者,與中國傳媒大學、河北大學、天津師範大學、南開大學、重慶大學、遼寧師範大學、廣州大學等15所高校師生,相聚中國傳媒大學明德報告廳和雲端,以「激越2020,黨媒責任擔當」為主題,展開年度盛會。與會代表共百餘人。
  • 國際金融論壇(IFF)第17屆全球年會開幕
    原標題:近200位專家學者「解碼」全面可持續發展   11月21日上午,第17屆國際金融論壇(IFF)全球年會在廣州南沙開幕。本屆年會以「全面可持續發展:共商合作與危機應對」為主題,深入探討新冠肺炎疫情對國際經濟、金融的影響以及完善全球經濟治理的路徑和舉措,為構建全球開放共贏新格局建言獻策。
  • 第四屆廣東投資發展論壇暨2020年廣東省促進企業投資協會年會在...
    為提振投資信心、推動廣東經濟增長與繁榮,由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廣東省促進企業投資協會、廣州外商投資企業協會、佛山市投資促進中心四家單位共同主辦的第四屆廣東投資發展論壇暨2020年廣東省促進企業投資協會年會於11月26日在廣州舉行。
  • 2021新財富資產管理年會在深圳舉行,聚焦核心資產,投資中國未來
    當前,經濟雙循環發展格局確立,資本市場持續深化改革,直接融資市場的蓬勃發展疊加全球金融市場格局重塑,讓越來越多的海內外資金聚焦中國資本市場、看好中國優質資產。與此同時,金融機構亦進入變革期,如何在行業融合和金融科技的發展中規避風險,深化業務探索?如何把脈新格局下的中國經濟走向,在大變局中認識並緊緊抓住投資中國的新機遇?
  • 國際金融論壇(IFF)第17屆全球年會在廣州南沙開幕
    繼CNBC全球科技大會後,被譽為全球金融領域「F20(Finance 20)」的國際金融論壇(IFF)第17屆全球年會11月21日南沙開幕。這是IFF永久會址落戶南沙以來,IFF全球年會首次在南沙召開,近百位全球金融大咖雲集本屆年會,圍繞「全面可持續發展——共商合作與危機應對」主題全方位探索中國與世界共商合作與危機應對,在討論中進行思想碰撞,分享真知灼見,貢獻精彩觀點。今年大灣區和南沙國際金融島成為年會熱點,全世界的目光透過盛會再次聚焦廣州南沙這座濱海之城,讓世界看到了廣州南沙的高站位、大視野和強擔當。
  • 晨越建管董事長出席主持第十五屆中國管理學年會工程管理分論壇
    2020年12月13日上午8:30—12:00,第十五屆(2020)中國管理學年會工程管理分論壇(以下簡稱:「年會工程管理分論壇」)通過線上會議形式召開。全國工程管理領域專家、學者、企業負責人、專業人士等近200人參加會議。第十五屆(2020)中國管理學年會以「危機時代的治理與管理創新」為主題,於2020年12月11日—13日通過線上會議形式召開。
  • 2020中國智慧財產權發展聯盟年會暨第二屆專利產業化運營大會在京舉辦
    IPRdaily消息:12月18日,2020中國智慧財產權發展聯盟年會暨第二屆專利產業化運營大會在北京舉辦。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助力專利技術產業化,12月18日,2020中國智慧財產權發展聯盟年會暨第二屆專利產業化運營大會在北京舉辦。
  • 【界面臻善年會】報名 |聚焦公益起航之道,水滴公司李響先生確認參會
    點擊報名第五屆【臻善年會】>>脫貧攻堅奔向小康的徵程將勝之際,為共覓企業後疫情時代的社會責任發展之道,探索商業向善的多樣可能,第五屆【界面臻善年會】將於2020年12月22日在上海舉辦。論壇由上海報業集團 | 界面新聞主辦、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作為獨家學術支持,作為「現代尊貴」理念的先行者——豪華汽車品牌一汽-大眾奧迪則作為論壇首席合作夥伴,並於年會當天亮相現場,全方位展現奧迪品牌的魅力。此次年會將繼續圍繞企業社會責任的時代內涵,聚焦全面小康新時代背景下企業CSR的發展方向,考察特殊時局之下商業文明的全新蛻變。
  • 東南大學MBA代表參加第十四屆中國MBA聯盟領袖年會
    東南大學MBA代表參加第十四屆中國MBA聯盟領袖年會2020年12月11日-13日,第十四屆中國MBA聯盟領袖年會暨商學院高峰論壇在古城西安索菲特人民大廈隆重舉行。商學院院長論壇、MBA教育發展論壇、中國MBA聯盟主席峰會、MBA創新創業論壇、MBA社會責任論壇五大分論壇同步進行。東南大學MBA聯合會主席蘇暢出席「傳承·創新·發展」中國MBA聯盟主席峰會,與來自武漢大學、同濟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多所院校MBA主席匯聚一堂,共商新時代下MBA的創新和發展問題。
  • 2020亞洲教育論壇年會之高等教育論壇(A、B、C)
    「教育之光,點亮未來」,11月14日,2020年亞洲教育論壇年會在蓉城召開。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餘位政要、諾獎得主、世界名校、國際組織、專家學者、大中小幼管理者、企業、媒體等各界人士通過視頻和現場參會的方式匯聚亞洲教育論壇年會。交流經驗、碰撞思想。
  • 第七屆高解析度對地觀測學術年會長沙舉行
    華聲在線11月19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通訊員 王丹)11月17日至19日,第七屆高解析度對地觀測學術年會在湖南長沙召開。本屆年會以「高分十年·智融空天」為主題,聚焦高解析度對地觀測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十年建設成就,圍繞高分數據資源共享與成果推廣應用,聚焦對地觀測領域新挑戰、新技術和產業化發展等,邀請國內高解析度對地觀測領域院士、資深專家,以及科研機構、產業界代表等,集思廣益,共謀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事業新十年發展大計。
  • 「中國天使創投峰會暨第七屆黃浦江論壇」系列活動結束 投資百人戰...
    2020年11月24日,「中國天使創投峰會暨第七屆黃浦江論壇」在上海召開。黃浦江論壇是一年一度中國天使投資人最大的相聚盛會,從2014年首屆黃浦江論壇至今已舉辦了七屆,這七年,也是中國創新創業蓬勃發展的七年。
  • 第五屆企業社會責任高層論壇在京舉行
    人民政協網11月20日電(記者 舒迪 宋寶剛 汪凱)11月19日,由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人民政協報社、中國電商扶貧聯盟聯合主辦的第五屆企業社會責任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行第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原主席、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理事長、中國電商扶貧聯盟名譽主席陳昌智出席論壇並講話,全國人大代表、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電商扶貧聯盟主席、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慈善家李曉林博士,人民政協報社黨委書記、社長王相偉出席論壇並分別代表主辦單位致辭。
  • 卓越保險經紀榮獲「2020中國經濟年度峰會暨金融與投資高層論壇...
    11月29日,由中國商報社、《市場觀察》雜誌社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經濟年度峰會暨第四屆中國金融與投資高層論壇」在中華全國總工會國際交流中心成功舉辦。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白立忱,十一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賀鏗,原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中國商報社副社長陳高宏,中國人民大學企業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建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保險業著名專家王國軍,中國商報研究院副院長張家銘,中國食品報社總編輯劉彤,經濟日報《中國經濟信息》雜誌社原社長王亞東,天津大學遠教學院院長豐紅軍,匯智保險研究院(智庫)院長張恆國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企業家
  • 浙大校友老爸評測創始人魏文鋒受邀參加校友年會暨社會責任論壇
    10月31日,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第三屆全球校友年會暨「社會責任」論壇在杭州圓滿舉辦。  本次年會的承辦方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杭州校友聯誼會會長王鶴鳴在會上提到,浙大管院的40年,是中國創新創業的40年,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的發展正是伴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經過幾代學者的追求,不斷追求卓越,與時代齊奮進,薪火相傳,正發展成世界一流的管理學院。  砥礪奮進四十載,初心不移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