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編看到個新聞:
也就是說,
一個14歲孩子,
已經要求父母從法律上分配財產了?!
以前,獨生子女時代,家庭財產都是留給孩子一個人的。然而,隨著家庭二孩的放開,也帶來了新的家庭財產分配問題。對於「獨慣了」的孩子,除了要面對小弟弟或小妹妹分走父母的愛,還要接受一個現實——分走財產的一半。對此,有些「大寶」無所謂,但也有些「大寶」非常氣惱,甚至對父母、「二寶」產生了敵視情緒。
「這次春節回老家,我父母把房子過戶給女兒端端了。」閨蜜聚會時,當劉女士和大家說這話時,大家都感到很驚訝:按繼承順序,她父母的房子應該給她,而不是隔輩兒給呀。
「她自己要的,我父母也願意,我們也不好說什麼。」劉女士介紹,自從家裡有了老二,端端就開始對物品、家裡的財產看得格外重。
端端今年14歲,在北京西城一所學校上初二。她小時候,劉女士夫婦剛剛留京不久,忙於工作就把孩子放到了山東泰安的外婆家。直到要上小學了,才接到北京。「剛開始,我們只顧抓孩子學習,孩子和我們不是特別親,近幾年剛好點兒,但自從去年有了老二,就又開始生分了,也可能她進入青春期了吧,好多想法我們都搞不懂。」劉女士一提這事兒就撓頭。「去年十一的時候,我們回了一次山東老家,回來後端端特別正式地和我們說,以後可能要有遺產稅,不如先把外婆家和奶奶家的房子過戶到她和弟弟名下,她想要外婆家的大三居,奶奶家的兩居室可以給弟弟。」
劉女士從父母那裡了解到,端端回老家,和外婆、外公訴說了很多「不公」和「委屈」,覺得父母偏疼弟弟。端端是外公外婆一手帶大的,聽了自然難受,就對孩子表了態:「將來我們的財產都給你。」劉女士反思說:「我和愛人都是獨生子,覺得現在條件好點兒了,想要個老二,公婆也大力支持,確實沒太考慮端端的感受。有了小弟弟後,端端特別牴觸,有一點兒影響她的利益,她就不高興,甚至發脾氣。這次回老家,外公外婆看孩子委屈,可能有把房子給她的想法,孩子回來就和我們說了。」
「要老二前,想到端端會有一些不高興。但沒想到端端對財產這麼看重。」劉女士後來了解到,像端端這麼在意財產的「大寶」,不是個別現象,特別是年齡大一點兒的孩子。
「現在的孩子不像咱們小時候那麼簡單了。那時候零花錢都很少,小孩不會有什麼想法。現在的網絡多發達,稍微大點兒的孩子什麼都懂。另外,都是獨生子女,在他們的概念裡,家裡的財產將來都是他們的。忽然有個人要和他分,他就不幹了。對於要老二這件事兒,我也和我兒子聊過,他直接說不同意。後來又說,你們要也行,現在家裡的財產都是我的,你們以後掙的,再和老二分。我侄子更極端,在家庭聚會時,公開說他擁護計劃生育,因為沒人和他爭財產。」葛先生的兒子和侄子還都是剛10歲左右,孩子的想法也讓他感到很困惑。葛先生還提到,兒子有一次告訴他,他們班有個同學家裡要了老二,就威脅他爸媽要麼把財產都給他,要麼就把老二看好了,他爸媽嚇得擔心了好多天。
「我們這裡現在要老二,都先給老大一套房。因為我們前兩年拆遷,是按人口給拆遷房,也有孩子的份兒,很多家庭當時沒寫孩子名兒,現在要老二了,先把拆遷時分老大的房子單給人家,其他以後再說。」家住大興區的張女士介紹說。在她看來,現在的房子這麼貴,沒有大人幫忙,將來孩子很難買得起。因此要老二之前,應該把房產和其他財產問題處理好,以免留後患。
閆女士是比較早要二孩的,現在兩個孩子,老大大學畢業了,老二上初中。她說:「我家一開始也有這個問題,老大說家裡的財產都要給他,他的房間不能讓妹妹住,玩具不能給妹妹玩兒……但後來,在一起時間長了,有感情了,兩個人關係好著呢,連我們說妹妹都不行,他之前說的財產問題早拋到九霄雲外了。」因此,閆女士認為,一開始,孩子受外界影響和大人的影響,可能會有財產上的考慮,但只要孩子們共同成長,父母一碗水端平,最終親情會戰勝金錢。
作為過來人,她很有感觸地說:「現在,看到有些要二孩的家庭顧不過來,就把老大放到老人那裡,這是錯誤的,老大會有被拋棄的感覺。」
「還有一個問題,本來獨生子女就容易『獨』,很多家長還都只關注孩子的智商、學習,其他無所謂,也會讓孩子更自我,不接受弟弟、妹妹。這也是家長應該注意的。」閆女士補充說。
觀點:什麼才是給孩子最好的財富?
王勝
兒童財商教育專家 上海佰特教育創始人
作為父母,不能簡單地要求大寶讓著弟弟或妹妹,這可能會對一些敏感的大寶造成心理上的壓力。要知道大寶心裡的「苦」很多時候是說不出來的,他們不知道如何面對「競爭」的局面。
有了二寶,父母在盡心照料二寶的同時,不要忽略和大寶的交流,讓大寶切實地感受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沒有因為有了二寶而減少。這可能是父母要傳達給大寶最重要的「財富觀念」。很多時候,大寶對於玩具分配和財產分配的恐懼,其實是源於父母對自己的愛和關注被分散的恐懼。因此,作為父母要幫助大寶平穩地度過這個心理困難期。
像劉女士遇到的大寶要求家庭財產分配的問題,作為父母要反思一下,平時有意或無意中讓大寶感到家裡的財產都是他的,這樣的教育是否是對大寶最好的安排?家庭財產的傳承是現代家庭必須要面對的事情,作為父母需要考慮,在這個家庭要傳承的,除了財產還有什麼?這個家庭中最值得傳承的,難道不是責任、愛和感恩嗎?
如果大寶已經有了氣惱甚至仇恨的情緒,首先父母自己要心平氣和下來,及時主動和大寶交流,讓他意識到大寶二寶、爸爸媽媽是一個整體,一個家庭,這個整體在一起生活得快樂是最重要的,這樣的感受很多時候不僅僅是語言可以表達的,更多是非語言行為和活動可以傳達給孩子感受到的。當大寶感受到家庭一起活動的溫暖,會減輕對於未來家產的關注。如果遇到極端的特別關注家產的孩子,家長應明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讓大寶明白財產是屬於整個家庭的。
其實,過早地讓大寶知道未來的家產都是他的,會讓孩子從小就感受到自己不需要努力就能夠得到財富,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如何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屬於自己的目標的動力?我們見過太多富裕家庭的孩子學習缺乏動力的例子了。父母要思考的是, 讓孩子懂得「學會自己努力」才是給孩子最好的財富。
@非肥肥非姐:好慚愧,14歲的我什麼都不懂,這娃這麼有經濟頭腦產權意識,有錢途!
@Andy的紅茶:別讓孩子背鍋,都是大人教出來的。
@徐松澤:誰之過?還是大人天天聊房子財產,孩子就往這方面琢磨 !
@路大素:算清楚,挺好的。家庭成員之間析產清楚可以減少很多麻煩。
@uynaug:現在不吵大了還是要吵,家長確實需要明確財產分配,不能拖,越拖家越破。
@扶崖的小柳:父母難道真的沒有偏心二孩嗎?大孩從小被丟在老家,條件好了才接過來,誰知條件好了就多了個弟弟……父母生二胎應該先做好大孩的安撫工作。
@東晴西雨暗影騎士:14歲不小了,沒什麼不懂得,老二要是兒子肯定看了不少身邊重男輕女的案例。
@阿超今天喝營養快線了嗎:讓孩子突然關注這些問題。。難道不是因為家裡大人對大孩子的愛少到已經讓孩子沒有安全感了麼?
@是喵啊-:從小就知道自己要什麼,目標很明確
@七不絕俠:父母從小就把孩子扔在老家,孩子當然會覺得父母不愛她,連父母都承認對孩子關心不夠。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挺好的。
@海鉅:總覺得大女兒一定是聽多了親戚說「哎呀你爸媽生了弟弟就不要你了……」
@四年羹堯:真心疼14歲時啥也不懂的自己...
你家有二寶嗎?
你會考慮財產分配的問題嗎?
右下角寫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編輯:肖瀟 責任編輯:陳晨
來源:北京晚報、新浪微博、都市快報、1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