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品牌感受到的不只是焦慮,如果透過自身業務去看整體市場的發展,會發現變化來得更快,各類消費在向新的模式、新的渠道、新的人群做發展。
無論是網際網路消費還是線下實體經濟,小到手邊的衛生紙,大到新網紅城市的經濟發展,「爆品」不斷地出現,衝擊原本就不平衡的市場。渠道變化、流量失焦,年輕的爆品越來越多,「別人家」的營銷越來越牛,而自己的反響卻平平無奇。
打「爆」款成為新消費中最為重要的一環,新國貨是如何創造爆品,打造新的營銷神話?
為此,海豚社採訪了微播易副總裁李理,他告訴了我們新國貨創造爆品神話的背後真相。
微播易是國內社交媒體營銷領域做案例最多的公司,像高露潔,百雀羚,CPTY,雀巢,戴森等等國內外大牌。
他告訴海豚社,經過數據、實操、效果展現研究過後,他們得出一個結論:原來,你以為是消費者自己在做購買決策,其實決策是「一堆網紅」做出來的。
新消費決策即「種草」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國慶的這次旅遊。有些人說一直想去西安,因為已經知道西安有舉世聞名的兵馬俑,還有大雁塔,全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回民街等等,我們覺得自己做了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但實際上這個決定並不只來自於自己,很可能是三個月前看了一次西安的視頻,順道查了一下西安的美食,從此網站打開,都是西安的圖片,視頻,攻略。
刷到的次數多了,在腦子裡埋下種子,當家人問:去哪玩,我們理所當然地選擇了西安。
我們的意識已經被品牌、關注的KOL和網紅影響了3個月。所以決策不是我們自己做的,而是3個月前別人種到我們腦子裡的。
打造爆品的核心:人、貨、場的思維迭代
爆品不一定都是特別極致的產品,但一定是人、貨、場三要素問題的完美解決。
一、搞定新人群
該如何定位人群?年齡、收入、地域、興趣。定位人群是非常細緻的工作,大體分為以下幾個類別:
1、消費特徵差異
按年齡分,有個詞叫「悲催的70後、糾結的80後、自在的90後」。一款產品,70後的決策手段是拿到手,感受他的重量、觸感;
80後的一部分人看質感,一部分人開始看實用、看美觀;
90後是看顏值,他們沒想過質量,他們沒想一個包用三年,而是更追求新鮮。
不同年齡的人審美不一樣。鍾薛高雪糕19元一支,70後一看這麼貴為什麼買,80後覺得今天心情不錯,可以買,90後可能只是渴了,看一眼決定買它。
2、細分人群精細化運營
現在社交媒體與傳統的集約化媒體相比,抓不準用戶的注意力,原來可能覺得微博不錯,準備投微博,然後微信火,之後又出來短視頻,找不到流量在哪。流量根據不同的人群,分到不同的地方。即便是社交網絡,也細分得很厲害。
你的產品往哪做、包裝做什麼、營銷渠道做什麼、價格做什麼,根據這四點定義出產品。
打造爆品的第一步,先定義一群人:研究這群人的愛好,做出這群人喜歡的產品,然後在他們喜歡的地方去擺個攤,賣給他們就可以,這是商業模式的核心。
以最新一代為例,他們是社交消費,很多人買產品,一看場景喜歡就買,那就去做好場景。
比如一個吃的場景,你是想一個人吃,還是兩個人吃,在辦公室吃還是去戶外吃,適合聚會吃還是適合約會吃,場景越細分,人群越精準,最終的效果也就越可視化。
二、搞定新產品
網紅產品有什麼特點?
1、搞定文化
文化是中國最厚重的東西。去年和前年比較火的故宮口紅,其實是原來的口紅加上文化的要素。
大餘丫山風景區學故宮,出了很多產品,因為沒有融合文化的東西,所以我們不知道是丫山的。丫山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把王陽明放進去,這是特別有內涵的東西,融合進去的話,當地的經濟會更好。
像莆田也有很多文化內涵,文化內涵的加成,是對一個企業和產品最高層級的加成,因為這個加成是無價的,已經脫離產品價值本身,也脫離產品性能和價格本身了。
2、搞定細分
鍾薛高是足夠細分的。有人吃過鍾薛高「郎酒味」的嗎?它的最中間包了一塊「郎酒」,還有「櫻桃紅酒」味的。鍾薛高現在估值幾十億,公司發展特別快。
再比如喜茶,你拿起杯子一摸,就知道下回還會買。
3、搞定內容
李佳琦IP內容,比如他的種草、他給導航軟體做的配音,讓這些品牌和產品成為加速鋪向市場的方式。
新奇特產品如何引爆的?實際上,把一個產品做得足夠的差異化,讓人產生聯想也是網紅產品的特性之一。
以上是網紅產品的打造方法,總結一下,新產品加速分為六點:
第一,極致引爆產品。把產品做得最薄、最快、最鮮、最辣、最紅,都是極致。
第二,細分助力產品。我們切入一個細分品類,無限細分,一直到這個品類你是第一。
第三,文化成熟產品。能加的文化一定加進去,但凡能找到一點點跟文化相關的東西,產品調性完全不一樣。
第四,低價引爆。完美日記很多產品的功能我都能滿足你,而且比競爭對手便宜。
第五,內容加速。內容會讓產品本身更能引發和用戶的互動共鳴,會快速引爆。
第六,新奇特。也是一個從感官上打造爆品的方法。
三、做好新場景打造
最早的場是貨架,後來是商超、淘寶,現在是直播電商了。由於各樣的場體驗感不同,營銷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相比於商超和傳統電商,KOL變為新的「貨架」,他們有什麼優勢呢?
第一,創造需求。因為用戶已經喜歡這個網紅很長時間了,當這個網紅做了推薦、體驗或者創造一個獨特的應用場景時候,就會引發從眾效應形成新的潮流。本來不需要,看過就想買。
第二,轉化效率很高。由於信任,粉絲看完後只有兩個可能:買還是不買,如果正好有需求或者刺激了需求,會因為朋友級或者專家級的信任,導致轉化效率特別高,特別快。
第三,隨時隨地,不被地域控制。數百萬的KOL網紅,選擇較多。垂直細分,現在有各種平臺,變著花樣向大家安利種草。
實際上,不同定位的品牌的種草方式大有不同,做品牌的目的是跑量還是打消費者心智?
什麼品類的?什麼階段?選擇的種草平臺和打法都不盡相同。
選淘寶直播還是京東直播,蘇寧直播,拼多多直播?選微博直播還是騰訊看點直播,抖音還是快手,B站,小紅書,豆瓣,知乎?該怎麼選擇?
例如,從種草平臺角度來講,抖音以場景娛樂方式打造爆款;
快手是認人買貨,快手家族裡面,所有人都認家族領導;
B站是圈層,圈層有了特徵以後,大家很快產生共識;
小紅書是達人好物分享,很多小姑娘「不知道怎麼吃」,去小紅書看;「不知道怎麼玩」去小紅書看;她們只是看別人怎麼玩,跟著去模仿。
而對達人和商家來說,如果對粉絲黏性要求比較高的行業,或者對轉化信任決策鏈比較長的行業,則要選快手;
如果對於單體或者決策鏈要求比較快,希望能夠快速成長的主播,則要做抖音;
如果想長線經營,樹立店鋪或品牌樹立,則要做淘寶。
以上關於「種草」只是略微講講,裡面還有更深的學問。為了讓社員能做好真正的「種草」,邀請到了微播易李理總為大家做分享。https://appsomaq7ny8197.h5.xiaoeknow.com/v1/course/alive/l_5fc09d8be4b0231ba8892a07?type=2&pro_id=p_5f642ffae4b0d59c87b6ad47&from_multi_course=1&app_id=appSOmAQ7NY8197&available=true&available_product=true&share_user_id=u_5f9917ad360e2_BgJtfrz8a0&share_type=5&scene=%E5%88%86%E4%BA%AB&is_redirect=1
最後文章做個總結,生意的核心是賣什麼,賣給誰。
第一步,找到要做「針對」的那群人。
第二步,圍繞這群人的需求做出令人感興趣的產品;
第三步,營銷,針對痛點、需求點不斷打「點」,通過大社交媒體平臺,將你的特點傳遞給真正感興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