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齊魯晚報 齊魯晚報
「
張玉環經常在夜裡驚醒。被羈押了9778天,他還不習慣自由的夜晚。
」
近27年的牢獄生活,「換來了」 4960521.5的國家賠償。
這是目前為止國內冤錯案國家賠償的最高紀錄。在此之前,張玉環因被認定是1993年一起殺童案兇手,服刑9778天,他也是迄今為止的無罪案件中,被關押時間最長的當事人。按照疑罪從無的原則釋放後,張玉環曾向江西高院遞交2200餘萬元的國家賠償申請。(回顧:)
最終的賠償款和當初申請的賠償款金額有了巨大的出入,但張玉環說他不想追究,也折騰不起了,「想過平民百姓的日子。」
出獄後的90天,張玉環在努力的適應外面的生活。他急切地渴望讓一切都恢復平靜,把失去的27年,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回來。
兩世為人
張玉環又一次從黑夜中醒來。
他打開手機,時間顯示的是剛剛凌晨十二點,入睡還不到一個小時。
天亮還有很早,這將又是輾轉反側的一晚。實際上,自從他以「疑罪從無」釋放歸來,每一天晚上他都要醒至少三次。每次醒來,他會拿起手機刷一刷視頻,看一看新聞,對他來說這些軟體像窗口,讓他看到外面的世界。
張玉環不喜歡黑夜。在監獄裡的時候,夜晚從來都不是黑色的——每個房間裡都會有燈長明。回鄉之後黑色的夜晚,他還不是很習慣。
張玉環喜歡白天,白天他有事情可以做。早上6點起床後在附近走一走,買早點回來給小孫子和小孫女,然後送兩個孩子去上幼兒園;中午回家看看視頻,看看手機新聞;下午再出去走大約一個小時,順便接兩個孩子回家。晚上兒子和兒媳下班回來,晚飯的香味和孩子的喧鬧會填滿了所有空間。這樣熱鬧又普通的日子,是張玉環曾經無比渴望的生活,也是讓他堅持在獄中申冤的動力。
10月31日,江西進賢縣的出租屋裡,張玉環和小兒子住在一起。獲釋的90天,相比剛回家時,他的氣色好了很多,原先蒼白的顏色褪去,人瘦了一點,也黑了一些,整個人已經難以看出剛出獄時茫然的樣子。
兩世為人。27年前,張家村裡的兩個兒童被殺害後拋屍湖底,作為受害者鄰居的張玉環被認定為嫌疑人。同宗同族的小村莊,一筆寫不出兩個張,全村都沾親帶故。手上的抓痕、眼神的慌張以及疑似拋屍沾上的麻袋纖維,當這些所謂的證據都指向了張玉環,村裡人自然而然的相信並且唾棄,張玉環殘暴的殺死了兩個無知的幼童。
在堅持申訴了27年後,2020年8月4日下午四點,江西省高院對張玉環故意殺人再審一案公開開庭宣判,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為由,按疑罪從無原則,依法宣告張玉環無罪。
進去時,張玉環26歲,正值壯年,有一手木工的好手藝,出獄時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紀。高牆內27年的時間,足以摧毀很多東西:張玉環的家庭、他的青春、他的一切。
老屋已經坍塌成了一片瓦礫,草已經長到了一人高;前妻為生活所迫最終改嫁;兩個兒子都已經成年,比他還高出一頭;村裡只有80多歲的母親獨居,生活把她的背彎壓成了一個蝦米。
如今他無罪獲釋,中間卻隔著被切斷的27年。他在急切的找回這失去的歲月。已經搬到出租房裡大概有3個月,每天在出租房的周圍走上兩個小時,他尋找著記憶中縣城和現實中縣城的關聯,如今附近的幾條街道他都已經摸清,但還不敢走遠,因為一旦迷路自己連在哪裡都說不清,路邊如此多的房子,這麼多的路口,飛馳的電動車讓他走路也要小心。
他驚異於家家戶戶都有汽車。出事那年,自行車村裡也找不出幾輛,如今家裡的親戚朋友幾乎人人都有車。「以前想不不敢想。」張玉環說,自己對一些掉落的枯枝樹葉感到可惜,「多好的柴火都浪費了。以前燒火就愁撿不著,現在家家戶戶都用燃氣,這些好柴火沒人用了。」
像是穿越到了現實社會,很多事情張玉環都要依賴於兒子。兩個月前,小兒子手把手的教會了他騎電動車,而這本該是一個父親的角色工作。張玉環明白,雖然急於回歸正常生活,但錯過的27年需要時間彌補。
最難學的還是手機。7歲小孫子玩的特別溜的智慧型手機,在張玉環看來像是複雜的儀器。「手機裡這麼多圖案,分不清是啥。」兒子給張玉環打來微信語音,對方掛線之後張玉環又對著手機「喂喂喂掛了嗎」說了好幾遍,他不知道怎麼掛掉語音。
現在,兒子給他註冊了微信,他有了12個好友,都是家裡的親戚。「你看我會手機付款了。」坐在客廳掉了漆的椅子上,他戴上老花鏡,打開微信,緊緊地攥著手機,小心翼翼的用食指去點擊微信的「掃一掃」,「變化太大了。我跟不上,覺得真像過了兩輩子。」
網絡「頂流」和現實煩惱
雖然和現實生活還在艱難的磨合,但是在網上,張玉環已經「跑步」進入現代生活。
在張玉環簡陋的臥室裡,一個直播架顯得非常乍眼。張玉環說,兩個兒子和兒媳回到進賢后,在縣裡租了一個房子做直播。雖然自己啥都不懂,但經常也會配合著孩子做直播。
「直播賣貨,能掙出日常的開銷。」張玉環對「玩手機掙錢」這種形式非常的驚奇,對「導演」兒媳也是稱讚不已。他打開抖音,找到兒媳的抖音號向記者進行展示。記者看到,抖音裡的內容都是一些家庭的日常,也會根據時下流行的段子進行拍攝。
抖音號在2018年11月份發了第一條視頻,最開始的點讚量和轉發量鮮有過萬,從今年8月10號的一條抖音開始,有了10萬以上點讚量。評論區中大部分的網友都表達了對「張玉環案」的關注,甚至還有網友將所有的視頻都刷了一遍。所有的視頻中,點讚量最高的一條有55.2萬,內容是張玉環在餵孫子吃米粉,怕孫子掉在地上就用手在孩子下面接著,孩子掉的米粉怕浪費,直接放到嘴裡。這樣一個簡單的視頻,光評論就有2.4萬。
不僅如此,家裡人還為張玉環申請了個人的抖音號。從8月13日發的第一條視頻開始,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已經有了14.5萬的粉絲,獲得了39.1萬的贊。對著鏡頭,張玉環會用濃濃江西味的普通話介紹自己,感謝網友給的關注,獲得了8218個贊。
張玉環努力地適應著現代的生活,也開始有了每個普通人的煩惱。
在記者採訪的時候,小孫子不停地過來找張玉環,向爺爺撒嬌,希望能玩一會兒手機。張玉環就不停地和小孫子周旋,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同時拿兒媳婦的「手機禁令」來阻止小孫子。
小孫子7歲,小孫女6歲,兩個差不多大的孩子讓家裡一刻也不能消停。倆孩子在臥室裡不知道因為搶什麼而打了起來,張玉環有點煩惱的撓撓頭,不好意思的對記者解釋,「天天這樣,太皮了。」
兩個孩子對這個兩個多月前還陌生的爺爺已經快速熟悉了起來。小孩子也巧妙地掌握了大人的心理:相比嚴格的爸爸媽媽,有要求去找爺爺更容易實現。
張玉環膝下有兩個兒子。兩個兒子都沒能讀完初中,之前在福建出苦力打工。張玉環獲釋回鄉後,兩個兒子也跟著他回到了進賢。小兒子性格比較活潑,張玉環目前就跟小兒子一起住。
分別時是含冤的父親和嚎啕的幼子,再見時已經都是成年人。缺席了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當兒子以成人的身份和張玉環相處,有血緣相連下難以割捨的親情,卻無陪伴和撫養的恩情。在和小兒子每天的相處中,倆人之間無形的冰在慢慢消融。但是和本身就比較沉默的大兒子一起,張玉環還是有些小心翼翼,「之前(沒有獲釋)的時候,他都不喊我爸爸的。現在處了這麼一段時間,開口喊我爸爸了。」張玉環沉默了一會兒,「我都理解,我沒能好好地養他們。」
清白
實際上,張玉環的歸來,意義不僅是洗脫了一家人「殺人犯」的冤屈和罪名, 496萬的國家賠償款,也足以改變他們家的生活。
儘管錢還有大約一個半月才能到手,但張玉環心裡早已將這筆錢做好了規劃。
「這些年打官司的錢得還,律師費現在都欠著。」他說,入獄的27年,家裡幫他申訴,欠下了不少的外債。
還完這筆錢,就是最重要的部分——給兒子買房。兩個現在雖然都成家了,也都有了孩子,但一直沒有房子。作為父親,給兒子買房,已經提上了家裡的日程。
「已經去看過房子了,還沒定下來,哪有那麼快喲。」張玉環計劃給兩個兒子一人100萬的購房款。進賢縣城中心的房價在6000左右,100萬可以買到十分不錯的房子。
他還要留出一些錢當養老錢,家裡還有80多歲的老母要贍養。對於現在,張玉環在急切的融入;對於過去,他也能從容的放手。在張玉環釋放回鄉的日子裡,前妻宋小女對於他的關懷曾經感動全網。如今日子恢復平靜,宋小女回到了現任丈夫的身邊,兩個人在三個月裡只聯繫過一次。「就是互相關心了一下,說祝你以後好好的之類的話。」曾經的夫妻,如今更像是老友或者親人。對此,張玉環已經能夠非常坦然。再見已經物是人非,也許不打擾,是對前妻最好的幫助。
他的未來規劃中,也已經沒有了前妻。但以後日子還長,他計劃著找個媳婦。「最好是比我年輕個5、6歲,不帶孩子沒有什麼負擔的,想要過正常的日子。」張玉環說,如果找個再年輕點的,對方如果帶著未成年的孩子,可能會帶來潛在的煩惱和負擔,「最多不能比我小十來歲。小太多了我們也不般配了。」
至於找媳婦這件事,張玉環的小兒子張保鋼說,自己支持父親找老伴兒,甚至自己還會積極地給父親尋找合適的人。
掰著手指頭算一算,495萬,也不算很寬裕,「賠償款下來,也得緊著花。」
不過,這用27年青春歲月換回的賠償款中,張玉環還留出了5萬元,作為捉拿當初殺害兩個孩子真兇的「獎金」。
「當年殺害兩個孩子的真兇還沒有抓到。一天不抓到,我就一天不能真正的清白。」張玉環要名聲。在他看來,無罪的判決也不能證明他的清白,真兇還沒出現,該追責的人員也沒追責。他希望公安機關能對當年兩個小孩的死因重新立案複查,捉拿真正的兇手,給死者家屬交代,也是還給自己一個真正的清白。「
我是疑罪從無釋放的,網上有網友評論說我還是嫌疑犯。我聽了很難受,我也是受害者。」張玉環說,當年一個冤案,造成了三家都是受害人。孩子被殺的兩家可憐,但是自己蒙冤入獄了27年,也是受害者。「現在雖然賠償了,但是27年來所受的傷害和痛苦是不是錢能彌補的。」
尤其讓張玉環介懷的是,他覺得村裡人雖然當面不說,但是肯定還會有人心裡覺得他是兇手。「只有抓到真兇,我身上的冤才能徹底洗清楚。」雖然已經決意住在城裡,張玉環還是心心念念著想回老家村裡蓋一套房子。對於他來說,在老家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才能有根。「
現在我不回老家住,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身體不好,得經常去醫院。還有一個原因是我覺得真兇沒找到,還有人覺得我是兇手。」在張玉環看來,即便是自己已經走出監獄,有了法律上的清白和自由,但真兇一天抓不到,自己就依然困在流言的牢籠。
網友每一條對他的猜疑,都像是一柄尖刀插在他的心上,血淋淋的都是含冤的回憶。
「這麼多年過去了,也夠嗆會找到兇手了,我覺得好難。」張玉環說,這5萬元,是想要獎勵給公安機關參與偵查破案的幹警,「要是能抓到(兇手),才能真的給我一個清清白白的交代。」
即便是希望渺茫,張玉環依然渴望著他心裡的「清白」。
來源|齊魯晚報(qiluwanbao002)·齊魯壹點記者 郭春雨 田汝曄
編輯:丸子
審校:石洪開
監製:丟丟
原標題:《27年「換」496萬,張玉環:給兩個兒一人100萬購房,計劃找個媳婦》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