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愛國是最大的家事
長篇小說《四世同堂》創作於20世紀40年代,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創作的一部近百萬字的長篇小說,也是一部表現抗戰時期北平淪陷區普通民眾生活與抗戰的長篇小說。
小說以北平小羊圈胡同為背景,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胡同內的祁家為主,錢家、冠家及其他居民為輔,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普通民眾的形象。
讀罷此書,我深刻理解了「傾巢之下無完卵」的含義。國難當頭,國破家亡,無一倖免。祁家四世同堂,祁老爺子已經75歲,「他是個安分守己的公民,只求消消停停地過著不至於愁吃愁穿的日子」。兒子天佑已年過50,三個孫子已長大,老大老二娶妻生子,老三也長得高高大大。重孫子可愛健康,他只盼著過80大壽。
日本侵略者來了,一切都不一樣了。小羊圈胡同住進了日本人,民眾受管制,沒吃沒穿、忍飢挨餓。天佑的店鋪沒貨賣,受盡屈辱,投河自盡。大孫子瑞宣丟了工作,莫名入獄。二孫子瑞豐儘管一副媚骨,也沒巴結上日本人,反受其害:嫌貧愛富的妻子胖菊子另嫁他人,他自己被日本人暗殺,下落不明。重孫女妞子由於飢餓,沒有挨過困難時期,早夭而亡。這一切變故,讓小羊圈胡同的老人家祁老爺子一下子由「笑眯眯顯出和善、雪白的鬚眉」「硬硬朗朗的大個子」,變成了個「彎腰駝背、又瘦又弱的老頭兒」。
如果說小羊圈胡同裡的老戶祁家變故大,那麼錢家的遭遇要用「慘」來形容了。錢家與世無爭,錢默吟老先生澆花、看書、畫畫、吟詩。錢大少爺是老師,和他父親一樣的脾氣。二少爺駕駛汽車,與家人相處甚好。錢家婦女們「永遠不出大門一步」,老實顧家。這樣一個家庭卻是最早遭遇不幸的:錢老先生受迫害,無端入獄受盡酷刑。錢大少爺被日本人打死,錢老太太陪兒去死。錢二少爺與一車日本人同歸於盡。錢老先生的孫子被日本人抓進監獄,與爺爺一同被囚禁。家破人亡的悲慘遭遇使得「相當胖的」錢老先生變得腿瘸,「頭髮全白,亂蓬蓬,雙頰下陷,乾巴巴的沒有一點血色」。
小羊圈胡同裡不只祁家與錢家遭遇變故,拉車的小崔被日本人砍了頭,剃頭匠孫七吃了由日本人提供的共和面(由米糠、麥麩、磨碎的豆餅組成的一種麵粉)鬧肚子,被日本人當作傳染病活埋,善良熱心的老好人李四爺被日本人毆打致死……
正直善良的人受日本人欺侮、迫害,而那些竭盡全力巴結日本人,殘害自己同胞的敗類、漢奸依然未能倖免於難。冠曉荷與大赤包夫婦倆誣告錢默吟、恐嚇胡同裡的同胞,大發國難財,逼良為娼,幹盡了壞事,甘做日本人的走狗,最終也沒被自己的日本主子放過。他們被抄家,財產被劫掠一空。大赤包在獄中發瘋致死,冠曉荷被日本人活埋,女兒被迫當了特務。胖菊子出逃天津,淪落為娼妓。藍東陽出走日本,被炸死。
國家破敗,個人瀕危,覆巢之下無完卵。個人的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只有國家強大了,民眾才能伸直腰板,挺起胸膛說話。有國才有家,只有愛國保國,才能愛家保家。
《四世同堂》裡錢默吟老先生從獄中出來後醒悟過來,不再考慮報家仇,而是喚醒民眾起來反抗。瑞宣也不再只在心中憤怒而無所行動,他積極編寫宣傳資料,堅定學生的信心。瑞全走出北平,積極抗日。高弟打入敵人內部,積極搜集情報。這都是因為他們明白了家與國的關係:只有團結起來保衛國家,才能有守衛小家的可能。
讀罷《四世同堂》,愈發認識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無論何時,身處何境,愛國才是最大的家事,時刻把國記心間,才能把家守安穩!(■趙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