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美劇《王冠》(The Crown)把英國王室寫進了電視劇,播到第四季,英國人急了。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12月2日報導,在美國奈飛(Netflix)公司熱播網劇《王冠》第四季中,不少涉及英國王室成員的內容引發爭議。英國各界人士認為劇中王室形象負面,對其群起而攻之,指責其「不符史實」。
白金漢宮外的黛安娜夫婦,左為劇版形象 圖源BuzzFeed,下同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今年1月報導,傳記歷史劇《王冠》講述了自伊莉莎白二世登基(1952年)以來,她所取得的「個人、政治和社會成就」;同時講述了英國王室成員如何去擁抱這個「日新月異卻又動蕩不安」的世界。
1979年倫敦街頭的伊莉莎白二世 左為劇版
該劇由彼得·摩根(Peter Morgan)等人編劇,自2016年開始在美國播出,至今已經播出到第四季。第四季發布於今年11月,劇情時間橫跨1977至1990年,涉及了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的執政生涯和黛安娜&查爾斯夫婦的婚姻故事。
1979年,在選舉中獲勝的柴契爾夫人 上為劇版
黛安娜王妃和查爾斯王子的婚禮形象 左為劇版
《王冠》描寫英國君主制、國家政治事務和王室成員生活,這引發了不少英國人的擔憂:對於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觀眾而言,他們很可能會將「歷史劇」、「小說」和「現實(指史實)」混淆。
綜合英媒報導和網友評論,第四季《王冠》劇情略顯狗血。總體來說就是女王不顧娃、查爾斯是個渣,黛安娜堪稱英倫玫瑰,菲利普卻是不列顛惡棍(villain),英國王室成員形象整體較為負面。
英國政客、歷史學家和媒體對此相當不滿。他們認為其中「編造的情節」損害了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菲利普親王、查爾斯王子等王室成員的形象。
圖源Netflix
此外,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的擁護者也對劇情不滿。
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11月28日報導,該劇暗示柴契爾夫人曾督促英國女王「為了國家利益」解散議會,重新組織選舉,以避免自己在1990年下臺。柴契爾夫人的傳記作者洛德·摩爾(Lord Moore)指責其不實,在描摹王室時嚴重出錯。
據NBC報導,英國數位化、文化、媒體和體育大臣奧利弗·道登(Oliver Dowden)表示《王冠》是「一部製作精美的虛構作品」,應該在每集開頭告訴觀眾:「這不是事實」。
大概想要的是這個吧
英國歷史學家安德魯·羅伯茨(Andrew Roberts)表示,這部劇對英國憲法的描述是不準確的、不公平的,「事實上,這很危險」。
《每日郵報》評論稱:「彼得·摩根(《王冠》編劇)的虛構情節對英國君主制和查爾斯王子造成了持續性的傷害,這越來越令人擔憂。」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刊發專欄文章:「虛假歷史和虛假新聞同樣具有破壞性。」
圖源The Guardian
截至12月2日,對於英國方面要求的「虛構故事片頭聲明」,奈飛未做明確回復。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娛樂公司製作的他國「歷史劇」遭到抵制和批評並不是首次。
此前,美國HBO公司以蘇聯車諾比核電站洩漏事件為「原型」製作網劇,在「叫好又叫座」的同時,也引發了俄羅斯等一些國家及其民眾的不滿和抵制。
不少人質疑美版《車諾比》在劇情上嚴重失實,在細節上存在問題,還有抹黑和醜化的嫌疑。
迷你電視劇Chernobyl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多數英國媒體在報導《車諾比》時,對類似輿論幾乎隻字不提,也沒有對爭議點進行考證和梳理。不少評論只是強調該劇「令人深省」、「回味無窮」。
圖源The Guardian
版權聲明
本文系用戶獨家授權發布風聞社區的稿件,轉載請聯繫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