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男人的成長都是分階段性的,就我們廣大的平民而論,從一個懵懂少年,再隨著歲月變化而日漸變得成熟,或成為一個春風得意的中產階級,或受到命運的眷顧,成了一個呼風喚雨的大富豪。人若變得越來越優秀,那麼需求也自然跟著在變。
那麼,問題來了,結婚後你遇到更喜歡的人的概率,將會是極大、極大。
難免,男人在屌絲期間一無所有,遇到了一個肯嫁給自己的女人,當時的心境肯定會想:這真是自己的幸運。
隨著日漸發跡、富有,感激的心態也會發生變化,認為是自己的魅力和潛力,才讓自己的現任老婆決定嫁給自己的。
那麼,以自己的身份地位、財富和名望,再去找一個大家閨秀,或者才藝美貌皆具的佳人,也才算是與自己門當戶對。
可是,回顧頭來看。跟隨自己經歷過風風雨雨的糟糕之妻,就如此不堪了嗎!她沒有多大的進步和成長,除了操持家務養娃,歲月對她的最大饋贈就是容顏不再年輕。
在欲望和良心的天平之間,男人又該作何抉擇,還真就是一個比較頭痛的問題。在筆者看來,男人很少一生只愛一個女人,不想愧疚,最好先了解自己再去結婚。
若知愛情這種宿命,就別用婚姻來約束自己
喜歡和愛上一個女人,並不意味著就得必須要結婚,如果條件成熟了,覺得雙方間也都考慮好了,再結婚也不遲。
一生只愛一個人,真的很難很難。像民國時期的徐志摩,週遊在陸小曼、林徽因以及張幼儀之間,直至到死都沒搞明白自己最愛的是誰,卻給這三個優秀的女人帶去了諸多的困擾。
在同樣的這樣一件事上,黃曉明雖然負了李菲兒,至少沒有婚姻和孩子,兩人背過身去可以繼續尋找幸福。
其實,也不說男人,同樣女人照樣一生只愛一人,相信也是很難。
婚前,得十分慎重的多考慮才行
婚禮上的誓詞,在當時的氛圍裡,親朋好友的見證下,說的那一刻都是發自內心的,可是這短暫的悸動,是有保質期的,如果雙方的情感沒有保持更新在一個頻道上,那麼,隨著平淡生活的衝擊,只會越來越淡。
一個戒指,可是難以拴住兩個人的內心一輩子的。
突然明白,那些很明智的不輕易結婚者,想是不想讓自己愧疚,才堅持單身著。所以,了解自己方是王道,不負自己,也不負對方。
分清性衝動和婚姻的區別
這得說到因「一見鍾情」而結婚的本質,是不是性衝動而導致的。
肉體之歡和精神上的戀愛,也是有區分的,而兩者若是得以能相互結合,結婚倒也是不錯的一個選擇。
理智的婚姻,是做好過一輩子的準備和謀劃。而性衝動頂多只能算是一種天性的繁殖行為,千萬別草率地進入婚姻的殿堂中去。
寫在最後
作為一個成年人,不該只是年紀成熟了,還得讓思維也跟上。
一生很少只會愛一個人,可在面臨對舊愛的捨棄上,不妨多想想對方的優點,同時也多想想是不是面對了一個新歡,是不是還會有第二個、第三個以及更多的新歡出現!(這樣,純粹就是生理欲望在作祟了)
結婚不易,離婚更是對很多個日日夜夜的溫情做個了結。
做個別有愧疚的人,得遇那個不只是有愛且還想過一輩子而結婚的人,是挺幸福的一件事。先做好自己,從了解開始,真正的需求也就能明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