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5歲的韓國女排球員高友敏(Yu-min Go)被發現在家中身亡,引起了排壇和體壇廣泛關注,網絡暴力、公眾人物自殺這些話題再次發酵。
高友敏在2013年韓國女排俱樂部選秀中,以第1輪第4順位被選中,此後一直為現代建設隊效力。她的防守能力出色,在場上主要是作為主攻或自由人出場,在上個賽季之前作為自由球員與球隊籤約。上賽季高友敏為現代建設隊參加了25場比賽,在球隊自由人金延堅腳踝受傷後,高友敏被臨時頂到了自由人位置上,但她的表現有些起伏。
球場上的表現下滑,導致高友敏被網友惡意攻擊甚至辱罵。她曾去醫院進行了整容手術,希望通過相貌上的變美,給自己增加信心,不料這也招致一些極端網民的謾罵,他們認為她在賽場上的表現不配去做手術。據統計,在過去1年時間裡,社交媒體上共有超過1.5萬條評論痛罵高友敏,有韓國媒體展示了部分網友的惡評,所使用的侮辱性詞彙讓人震驚。這些導致高友敏精神壓力極大,經常以服用安眠藥來幫助入睡。
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韓國女排聯賽在3月初中斷,而在那之前,壓力重重的高友敏就已離開球隊。此後雖然俱樂部一再勸說,她遲遲沒有歸隊,5月份被按私自離隊處理。現代建設隊決定籤下術後康復的金延堅和攻手金珠河,來填補高友敏留下的空缺。
今年5月,高友敏在自己的社交網頁上寫道:「雖然我的行動是有理由的,但是我認為多說無益。」「我的粉絲們,請不要給別人發些不自然的忠告。希望大家關注最新的事情。」直到前不久,她還在社交網頁上公開自己的日常生活,與粉絲們進行溝通。
7月31日,有前隊友發現高友敏長久沒有更新自己的動態,打電話也聯繫不上,於是來到了她位於光州市五浦邑的住宅,發現她已不幸身亡。韓國警方第一時間進行了勘查,並在8月2日公布了調查結果,認為高友敏家中沒有他人進入的痕跡,且近期她沒有同任何人發生過衝突,通過分析其手機內容並進行相關背景調查,推測是自殺。
高友敏的離世,讓韓國排壇十分震動,許多韓國女排球員紛紛發文哀悼。曾效力於現代建設隊的現韓國女排主力二傳李多英說:「我非常愛你。太想念你了。」「這段時間應該很辛苦吧,在另一個世界別生病,好好休息吧。真的非常愛你。」
和高友敏同期出道的前興國生命隊員孔允熙在社交網頁上寫道:「友敏去了另一個地方。我的手顫動得寫不出長文來。這是一瞬間發生的事情,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韓國女排隊長金軟景則在網上留言稱「活著就是愛」「請安息」。
據韓國媒體報導,現代建設俱樂部負責人介紹,他們在6月與高友敏見了最後一面,「現在每個人都處於極大的悲傷和震驚中,球員們在心理上也非常艱難和悲傷。俱樂部將竭盡所能,以防止這種情況再次發生。」
這是一個月來,韓國體育界發生的第二起自殺事件,7月初,22歲的韓國鐵人三項運動員崔淑賢也被發現死於宿舍。對於自殺的原因,崔淑賢留下了極為清楚的控訴,她向自己的母親發簡訊說:「媽媽,請把他們的罪行都揭穿。」據媒體報導,崔淑賢生前長期遭受教練、隊醫等人的虐待。
在韓國體壇,許多運動員(尤其是女性)的境遇十分艱難,對他們的毆打、霸凌甚至性侵等新聞經常被曝光。韓國中央大學體育科學教授許正勳曾對此問題進行分析,認為「韓國體育成就的背後是嚴苛的訓練制度,這種制度認為只要能產生獎牌獲得者,暴力行為就是正當的」,由此才有了根深蒂固的虐待問題。
而高友敏的自殺則暴露出了網絡暴力問題,這不僅是體育行業,而是所有行業的公眾人物都可能面臨的傷害。事發後,韓國排協表示將從三點加強對運動員的保護。第一,要求改進門戶網站中體育文章的評論功能,以防止惡意評論引起球員的情感痛苦;第二,加強球員申訴處理中心的作用,從球員處接收到惡意評論後,韓國排協將會採取法律行動;第三,加強運動員的心理治療和心理輔導培訓。
高友敏自殺一事,在中國也引起了巨大反響,在微博上,#韓國25歲排球女將自殺#的話題,截至今晚7時已有3.1億的閱讀量。除了哀悼死者,不少人呼籲遠離網絡暴力:「網絡暴力可不是局限於網絡,是會真真切切摧毀一個人的生活和人生的。」還有人反擊韓國網民對高友敏的攻擊:「運動員也是普通人,人家想變美有什麼錯,難道除了排球,就不配擁有其他生活愛好嗎?除了為排球事業作出貢獻,其他的都是不務正業嗎?」
一些法律方面的聲音也得到了較多轉發。人民法院報官方微博表示:「網絡暴力往往傷人於無形,如果不能做到感同身受,也請竭盡所能多些溫柔與善意。身處網際網路時代,無論是公眾人物還是普通百姓,都有可能直接或者間接地成為網絡暴力的受害者。如果遭遇網絡暴力,該如何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呢?」
國內多家權威媒體也就高友敏一事予以重點關注。今日,CCTV財經頻道報導了此事,作連線的駐韓特約記者介紹說:「高友敏自殺,再次引發韓國社會軒然大波,也將被稱為『手指殺人』的網絡暴力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韓國各大網站留言板長年充斥著對眾公人物的惡意攻擊。由於影響惡劣,截至上個月,韓國三大門戶網站相繼關閉了娛樂方面的留言板。韓國體育迷們也呼籲相關網站關閉體育新聞的評論區。一項調查顯示,韓國七成體育迷贊成關閉體育新聞留言板。」
該特約記者還介紹,韓國自殺率在經合組織成員中已經連續十餘年排名第一,公眾人物的自殺對社會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去年藝人崔雪莉自殺後,韓國曾提出包括網絡實名等在內的一系列議案,被統稱為打擊網絡暴力的「雪莉案」。然而相關議案因為國會議員換屆選舉等原因,仍舊未在國會獲得通過,韓國民眾擔心議案就此不了了之。「在法律監管仍然缺失的情況下,如何從根本上杜絕網絡暴力,仍然是韓國社會亟待解決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