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整頓·治庸·安邊|駐守國門終不悔 築牢防線勇擔當

2020-12-22 瀟湘晨報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不論颳風下雨、不論酷暑寒冬,瑞麗口岸貨場通道的大門都會在每天清晨8點準時打開,沉寂的瑞麗口岸瞬間被「轟隆隆」的貨車馬達聲打破,駐紮在這裡的瑞麗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的藏藍身影又開始忙碌起來……

肥料袋裡藏玄機 明察秋毫揭謎底

2020年7月30日8時許,布滿灰塵的車輛出境通道裡,民警楊粟像往常一樣,穿梭在車流中逐一檢查過往車輛,引導車輛有序通關。

突然,他發現一輛大貨車拉載的「肥料」外包裝簡陋,與申報貨物特徵不符,隨即爬上車對貨物進行仔細檢查,發現「肥料」包裝裡面竟是製毒化學物氫氧化鈉,驚訝之餘楊粟第一時間朝著對講機呼叫:「隊長,請來一趟貨場出境通道!」最終,一舉查獲易製毒化學物氫氧化鈉32噸。

「差點就被包裝欺騙,如果不打開仔細看,他就矇混過關了。」 每來一輛車,楊粟都先是從車廂開始檢查,再環顧一周,隨後趴在地上察看車底,最後麻利地爬上車,對車頂再檢查一遍。不論大貨車還是小貨車,他都要堅持完成這套流程,不漏一個環節,做到快而不亂。

逆行不獨行 隔離不分離

氣溫36度,姐告貨場笛聲緊湊,車輛絡繹不絕。「幫我在後背寫個名字,再加一句話,就寫個:逆行不獨行,隔離不分離,怎麼樣?」換勤時,張杉杉讓同事在後背寫上自己名字,看不到警銜,遮住了警號,防護服變成了民警們的制服,為方便辨識,他們便在上面寫上名字。

驗證臺上,身著防護服的段櫻熟練重複著翻看、比對、錄入、蓋章的一連竄動作,對出入境的貨車司機提交的材料進行查驗。

通道臺負責外監護的張杉杉在三十多的高溫下卻始終保持著挺直的站姿和規範的查緝流程,瘦小的身軀被防護服密密包裹著,她早已被悶的大汗淋漓。

勤務督導臺上,帶班領導雷宣鵬正在後臺一一核查數據,認真登記違法違規處罰、遣返遣送人員等情況。

每個人都高度敏感、全副武裝、嚴謹細緻地堅守崗位,他們心裡明白,新冠病毒、違法犯罪以及各種不安全因素隨時都在衝擊著他們堅守的防線,萬不可有絲毫懈怠。看著邊檢民警們忙碌專注的身影,不禁讓人感動。

勤務結束後,段櫻全身都溼透了,來到備勤室享受著空調帶來的短暫涼爽,「執勤完摘下帽子都能看到上面一片一片白色的鹽漬。」她打趣地說道。

高溫天氣加上貨車發動機散發的熱量,同時還要接受「防護服」的「洗禮」,邊檢民警們經常得靠藿香正氣水「續命」。除了和犯罪分子鬥智鬥勇,還得經受高溫和疫情的雙重「烤」驗,但是,站在國門下堅守了200多天的他們依舊鬥志昂揚。

深夜國門須堅守 崗位不同共戰鬥

「晚班勤務按勤務分工表執行,希望大家在做好自身防護措施的同時能夠嚴密查緝流程、履行好自身職責。」每天的上勤會按慣例傳達上級的部署要求,安排當天的重點任務,檢查警容警姿,消毒量體溫,做好執勤提醒……執勤一隊副隊長李新權按下晚班勤務「啟動鍵」。

9月29日晚21時,接到群眾求助,1名在緬甸務工的中國籍男子工作時不慎摔落骨折,需經瑞麗口岸入境轉運至瑞麗市人民醫院進行隔離治療。李新權立即請示勤務指揮室、站值班領導同意,啟動疫情期間境外人員入境就醫緊急救助機制,他拿起對講機說道:「按照預案,由我帶領監護組民警為該名旅客辦理入境手續,注意穿戴好防護器具。」

戴好口罩手套、卡緊護目鏡、穿上防護服、別上執法記錄儀、拿上對講機……李新權「全副武裝」投入工作,在他的帶領下執勤民警們密切配合,順利將該男子移交瑞麗市疫情指揮部救護工作小組,整個過程處置穩妥、快速得當。

處理完突發情況,一天的勤務結束了,李新權又留到最後,核對需上報的數據,檢查執勤現場各區域的消毒情況,清點物資裝備……

深夜國門須堅守,崗位不同共戰鬥。任務的圓滿完成離不開值班領導的衝鋒在前,也離不開隊員認真負責的工匠精神。

疫情防控期間,瑞麗邊檢站一方面做好口岸疫情防控,根據輸入性疫情發展態勢和口岸服務管控要求,加強出入境人員車輛核查和口岸邊境巡查力度,嚴防疫情從口岸進入。

他們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宗旨和守護邊境一方平安的錚錚誓言。初冬的瑞麗寒意漸濃,瑞麗邊檢站的民警依舊步履不停,堅守崗位。從晨曦微露到萬籟俱寂,從驕陽似火到寒風凜冽,駐紮國門一線的他們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把自己淬鍊成了一塊屹立在中緬邊境的界碑。疫情面前,他們憑著無畏的勇氣挺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永不退卻。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戰「疫」工作尚未結束,他們將一如既往、慎終如始地築牢口岸疫情防線,守護好祖國大門。

審 核:李永皓

責任編輯:莊成龍

編 輯:和雪芹

供 稿:雲南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

【來源:雲南警方】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