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比你演得好,你不要洩氣。要看到前面的路很長很長,你要抖擻精神,邁開大步,大膽地往前走,走過他,走過你自己。」這是上海戲劇學院已故教授徐企平老師在《戲劇導演攻略》一書中關於「演員十誡」的一段話。
6月23日,上海戲劇學院2020屆「雲」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上戲新實驗空間舉行。上戲1976屆優秀校友、中國文聯副主席、上海市文聯主席、著名表演藝術家奚美娟作為校友代表上臺發言,她分享了自己的班主任、上戲已故教授徐企平老師在《戲劇導演攻略》一書中關於「演員十誡」的一段話,勉勵同學們走出校園之後腳踏實地、努力工作,爭做德藝雙馨的文藝工作者。
奚美娟送給學生們「演員十誡」 圖據上戲微博
《演員十誡》 圖據中國藝術報微博
奚美娟是深受觀眾喜愛的影視演員,無論是《安家》還是《燃燒》,她每一次塑造的角色都令人回味。作為上海戲劇學院恢復藝考後的第一屆學生,1988年奚美娟被導演黃佐臨選中,在話劇《中國夢》中飾演女主角明明,從此愛上表演這份事業。
奚美娟的班主任是上戲已故教授徐企平老師,作為戲劇教育家、導演,徐企平活躍在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話劇界。令他聲名鵲起、代表其最高藝術成就的兩部話劇作品《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羅密歐與朱麗葉》均為莎士比亞戲劇。黃佐臨稱1981年《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演出「獲得了驚人的成功」。
徐企平1954年畢業於戲劇學院華東分院表演系,當年留院任教,1982年導演《愛,在我們心裡》,創造了「重疊空間結構」等一系列嶄新的導演語彙。徐企平導演在進行具體創作、培養演員時堅持「兼收並蓄,為我所用」的原則,在其學術的根基——斯坦尼表演體系之基礎上大膽地進行藝術開拓,其表導演技法、戲劇觀和導演思維對於今日的中國戲劇從業者同樣具有極大的借鑑價值。
《演員十誡》第三條中說:「不要輕易地接受一個劇本。你應該是一個有敏銳的藝術感覺的演員,一個有思想的獨立思考的人。要知道苛刻的觀眾的記憶力是驚人的。一兩個壞劇本將抹去你昔日的光輝,玷汙你曾經為之艱辛創造的美好形象。」這對於當今很多演員來說實在太有警示意義。
有網友表示,當今的年輕演員都應該看看《演員十誡》,每一條對藝術從業者來說都是極好的告誡和提醒。也有網友表示,「奚美娟是讓人尊敬的好演員。謝謝老師讓我們看到這麼好的文字。演員們為角色下的苦工都非常值得尊敬,希望以後有很多演技精湛的演員。」
《演員十誡》昨天被重提後,在網絡上引發熱議,藍盈瑩、張榕容等演員都進行了轉發。
紅星新聞記者 張世豪 編輯 李學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