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品文史
大家有沒有過農村生活的經歷,有過的朋友一定知道,每每到了夜晚之後,村莊之內一片安靜,周圍也是一片漆黑,膽子小的人都不敢出門,即便是膽子大的,如果走在黑漆漆的鄉間小路上,心裡也是毛毛的,總覺得後面有人跟著,有的人甚至可以聽到鬼哭。
然而對於農民來說,特別是古代農村的百姓,人們覺得鬼哭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半夜狗嚎,為此老祖宗還流傳了一句俗語:「夜半不怕鬼在哭,若遇狗嚎嚇死人」。
這不禁讓人感到奇怪,半夜狗嚎怎麼就嚇死人?狗嚎叫不是我們經常可以見到的現象嗎?
01半夜狗嚎有事端
狗子是人類的朋友,但和城市裡的寵物狗不同,農村的狗子一般都是承擔著看家護院的職責,然而到了夜晚,人們卻非常害怕狗子嚎叫。
嚎叫不同於狂吠,狂吠說明家裡來了小偷或者不速之客,是一種正常的警示,而嚎叫則不同,嚎叫是沒有任何外來人員的情況下,對著月光的一種類似狼嚎的叫聲。
古人認為,如果半夜之時狗子發出了這種嚎叫,就一定預示著家中要發生變故,或者黴運,其中很有可能是有老人將要去世,因為壽終正寢的老人的「魂魄」會提前出竅,而狗子有靈性,它能夠探知這種情況,所以才會嚎叫。
此外古人認為,狗子的眼睛在夜晚發出來的是綠光,所以它可以看到一些人類看不到的「髒東西」。
如果狗子半夜嚎叫,而主人在查看周圍之後沒有發現外來人員的時候,說明狗子看見了家中有「髒東西」入侵,此時萬不可對其呵斥,要馬上返回屋子關好門窗,等到第二天天亮之後,馬上去請法師前來做法,因為「髒東西」既然進入了院子,說明這是有目的性的侵入,和聽到外面的鬼哭有著本質的區別。
也正因如此,古人非常害怕狗子嚎叫,久而久之也就慢慢的形成了「夜半不怕鬼在哭,若遇狗嚎嚇死人」這句俗語。那麼這句俗語有道理嗎?
02科學道理
如今的科學告訴我們,鬼並不是一種實體物質的存在,而是一種虛無的心裡幻想,不過狗之所以會嚎叫,這是因為狗子的祖先是狼,身體裡還有殘存的基因。如果遇到身體的差異,又或者是近親交配的情況,就會出現嚎叫這種「返祖」的情況,其實養過哈士奇、大白熊等寵物狗的人都知道,它們的叫聲都很像狼。
另外如果狗子的生活範圍很小,或者被拴在某一個地方很久之後,狗子就偶爾會表現出不滿,而表達方式往往就是嚎叫,其實就是一種情緒的宣洩手段。
知道這些之後我們就會發現,這句俗語是古人遇到無法解釋事情時的一種甩鍋行為,而無辜躺槍的就是剛好半夜嚎叫的狗子。
03小結
古代俗語是我們的一大文化瑰寶,也蘊含了許多古人智慧的結晶,比如「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篾籮千隻眼不盛水,一條燭心到天明」等等,每一條都講述了一個做人的道理,也正是這些道理,指引著古人做出一個又一個正確的選擇,也是中國能夠立足於世界幾千年的根本。
時至今日,儘管社會發展迅速,但古人總結的許多俗語仍有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地方,大家覺得呢?
參考資料:《中國俗語大全》
本文系【武品文史】原創,撰寫,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