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城市看一場電影要多少錢?
每逢過年過節的時候,票價都會蹭蹭往上漲,19.9塊已經是可遇不可求。
但就在上周四,一部票價只有15元的電影上映了,而且如果你是會員,則更便宜,甚至免費。
不但如此,發行方還表示該片所有票房收入都歸電影院所有。
喲,這是什麼電影?這麼別致。
估計很多人都沒想到,是它——
《流浪地球:飛越2020特別版》
流浪地球?
估計很多人看了這個片名都要問一聲,這不是上映過了嗎?
是的,上映過了,2019年春節檔票房冠軍,目前位列中國影史第三。
不過不同的是,在時長上,這個飛越版要比2019年春節檔的那一版要多出個十來分鐘。
所以雖然是重映的沒錯,但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一部加長版重映。
還記得2019年《流浪地球》火爆全網的場面,從剛開始的不被人看好,到靠著好口碑成功逆轉,再到打入影史第三等等。
《流浪地球》對於中國科幻片的意義真的太大了。
也因為意義不同,所以《流浪地球》一方面得到了觀眾空前絕後的支持,同時也遭遇了很多較真影迷的批評聲。
而最大的質疑就在於人物過於臉譜化和各條線索之間無法平衡。
《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講述了在幾十年後由於太陽資源日漸枯竭,人類文明危在旦夕。
為了讓延續地球生命繁衍,全球各國不得不加入流浪地球計劃,帶著人類逃離太陽系,尋找更為合適的家園。
小說的背景涵蓋了很多方面,但作為電影進行呈現的話,就只能有所取捨。
因此電影版《流浪地球》將特效作為主打,大膽啟用年輕演員,以一對兄妹的冒險之旅來展現地球的流浪計劃的艱險。
視角是很討巧的,但應用在電影裡如此龐大的背景之下,難免會有一些突兀。
這就導致大家在入戲和出戲之間來回徘徊,好像剛剛要被那些冰天雪地的景象震撼之時,下一秒就被這對兄妹以及那幫年輕人的插科打諢所打斷。
而最後韓朵朵在發射站煽情求大家一起回來助力的情節,是該片最被詬病的關鍵原因。
因為是災難片,為了展現危機之下人類的應對,就導致所有的情節都在巧合和刻意之間搖擺不定。
後來也有爆料說,為了讓電影能有更多的場次,片方不得不狠心剪掉了正片裡的十幾分鐘。
即使如此,超過2個小時的電影在分秒必爭的春節檔也並不具有優勢。
慶幸的是,《流浪地球》還是取勝了,但那被刪去的情節註定成了票房之下的犧牲品。
其實對於一部電影來說,大家都覺得導演應該是最大的,啥事都是他說了算。
然而,並不是。
前不久《白夜追兇》的導演就在接受採訪時否認會拍該系列的第二部,他說自己只是一個導演,很多事情並沒有權力去決定。
其實不光是內地,好萊塢也是,哪怕是名導,也不一定就有最終的剪輯權。
《超蝙》和《正義聯盟》因為情節破碎被粉絲追罵,迫使華納不得不妥協推出了導演剪輯版。
《流浪地球》所剪掉的那十幾分鐘客觀增進了票房,但也一定程度上破壞了藝術性。
當時就有消息傳出,片方有意在日後再出一個導演剪輯版,將被刪去的十幾分鐘加進去。
終於,等到了。
重映版不僅在時長上加了一點,不少情節和臺詞還進行一些微調。
在離開地下城之前,韓朵朵和劉啟有一段去擼串的情節,鏡頭裡給到了一些地下城的一些娛樂項目。
其實地下城的生存狀態是原著小說裡一個比較重要的發展線,但在電影裡整個這部分都被弱化了。
劉啟和韓朵朵因為擅自開車被關起來之後,多了一段韓子昂(吳孟達)戴VR看美女的畫面。
後來韓子昂想用VR眼鏡賄賂牢頭把兩個小孩撈出來,結果反被一起關了進去。
救援隊的隊長(李光潔)跟韓朵朵之間的互動較2019版要多了一些,也為後期他捨身救韓朵朵多了一些合理性。
外灘高樓上的電梯驚魂的情節裡,也比原版要多了一些轉場鏡頭,人物的情感更加飽滿了。
其實補充最多的還是一些配角的戲份,臺詞多了,個體更有存在感了。
就比如劉培強和兒子的父子親情也更感人了。
但由於這些新加的都不是關鍵情節,僅僅是讓電影的節奏更加流暢了。
所以想靠這十幾分鐘就讓整部電影有了一個高度的提升,豆瓣評分翻一番,還是別想了,沒有。
所以重映版的就沒有意義了嗎?
也不能這麼說,重映版《流浪地球》一方面滿足了粉絲對於導演剪輯版的要求,一方面也讓觀眾看到了更為完整的電影。
其實重映版是想作為電影院開市之後首批重映名單公映的,但因為當時導演去忙了《金剛川》的拍攝,才耽擱到了現在。
同時也就在重映版上映的節點上,片方正式官宣第二部將會在2023年上映,吳京將繼續擔任主演。
吳京繼續參演也帶來了一個疑問,劉培強已經在第一部的結尾犧牲,如果按照小說的順序拍,繼續流浪計劃,那麼吳京肯定不是演劉培強了。
至於演什麼,恐怕只有上映了才知道了。
不過好的一點就是,有了第一部的經驗和口碑,第二部可施展的空間將會更大。
為保住排片率不得不刪減的舉動,肯定是沒有了。
之前國內一直被詬病沒有科幻文化,但隨著《流浪地球》等工業大片的成功,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科幻片能夠給觀眾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
中國的科幻未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