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小環醬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梁博與音樂
上周梁博在《歌手》舞臺獻唱了本季最後一首歌《日落大道》。這首歌依然是梁博的原創,帶著梁博標誌性的特點,不拖泥帶水、不刻意渲染、不過分賣弄,乾淨利落很梁博。
「我們尋找著在這條路的中間我們迷失著在這條路的兩端每當黃昏陽光把所有都渲染你看那金黃多耀眼我們奔跑著在這條路的中間我們哭泣著在這條路的兩端每當黃昏陽光把所有都渲染我看到夜的黑暗」。
這首《日落大道》是梁博在美國留學時創作,記錄了當時的心裡路程。「日落大道」是位於美國洛杉磯的一條街道,這條路在好萊塢被戲稱為「一排吉他」。很多追夢的青年,在這條金色的大路上,演奏彈唱,他們彷徨、迷茫和頹廢,但他們更鮮活、蓬勃和堅定,他們無所畏懼追夢的樣子,真讓人羨慕。梁博把這幅二維畫面用音符串聯成立體,讓我們也身臨其境,跟著永不止步的追夢人激蕩了一把。
梁博的編曲一直讓人拍手稱讚,這首歌依然不負眾望。梁博在編曲中特邀了蘇格蘭風笛手現場演奏,電子吉他和風笛相呼應和,給大家營造了日落大道的寬廣和唯美。這種暖色調也格外讓人舒服和享受。也難怪著名樂評人Justin宇軒說:梁博的《日落大道》對我來說,是近年華語樂壇最大的驚喜。而李健在節目中更是毫不吝嗇對梁博的喜愛,李健稱其:邊緣、獨立、自信、不妥協。
誠然,《日落大道》是一首需要單曲循環才能震撼心靈的歌曲,但是上上周梁博演唱的原創《男孩》,則是一首開口就能抓獲你的心的作品。一人一琴,講訴心事。
「我沒能把你留下來 更不像他能給你一個 期待的未來 幼稚的男孩」
遇見愛,在沒有愛的能力的時候,這何嘗不是一種值得悲憫的遺憾。梁博鮮少演繹愛情,這次他將男人的情愛心事付諸音符,也能看出他不拖泥帶水,卻又深情難付的無奈。難得的是,他將這種虐戀的橋段,唱的如此遼闊和乾脆,一腔心酸故事最終用男子氣概換成灑脫。
「現在我只希望疼痛來的更痛快 反正不能夠重來。」沒有你儂我儂、難捨難分的糾纏,用痛療傷的硬朗很梁博。
梁博的整個表演也沒有畫蛇添足的拼湊,一氣呵成,濃烈的感情在灑脫的嗓音裡一傾如注。梁博與竇唯在梁博音樂的背後,是他不慕名利、堅持初衷的搖滾心。他的眼神清澈、有鋒芒,他的態度不迎合、不造作,這讓很多人在他身上看到竇唯年輕的身影。
說起竇唯,近日來,又有人拍到了竇仙兒排隊吃麵的場景。
之後還和路人合照,擺出點讚的pose
雖然竇唯在一次又一次刷新人們對他的認知,但是不得不說年輕時候的竇唯,可謂是搖滾樂迷心中的神。
記得崔健曾說:「不喜歡被奉為神,神壇不是什麼好地方,你們喜歡你們都去吧,我不去。」
相信竇唯也無心成神,但是搖滾輝煌不再,回憶起來,他依然是那個時代的造風者,所以稱神也不為過。
那時竇唯身上的鋒芒和銳氣,現在可以從梁博身上,窺探一二。
記得在梁博參加《中國好聲音》的時候,就用人說梁博身上有竇唯年輕的影子。接受採訪時,面對與竇唯相似的話題,梁博說:「像他是我的榮幸,我要有他那股勁就好了」
而值得玩味的是,不關注任何選秀節目的天后王菲,也一直悄悄關注梁博的比賽情況。
而除了兩人長相,兩人對音樂的赤誠也有很多相似之處。兩人都用音樂表達自己,嘗試用音樂和這世界產生聯繫。
梁博出生在工人家庭,但是從小的內斂孤僻讓他成為另類的存在。直到他接觸到音樂,接觸到搖滾,他開始理解自己、窺探內心,音樂成了宣洩和表達的手段。
而竇唯出生在大雜院,父母的離異或多或少影響了竇唯。竇唯也開始封閉自己,壓抑和沉鬱。直到遇見搖滾樂,他將沉悶和憤怒放肆宣洩。
不管竇唯還是梁博,當時都是主流眼中的異類,他們不被理解和接受,但是他們依然我行我素、放蕩不羈、蔑視從眾和麻木。
後來兩人都成為一時炙手可熱的新星,卻在大熱的時候做出相同的選擇。竇唯在黑豹最火熱的時候,急速退出;而梁博也在奪得好聲音第一屆冠軍後,毅然決然遠赴美國留學。他們都抱有警惕心,怕自己在喧鬧的人潮中迷失自己,從此和欲望糾纏不清,所以他們都果斷割棄背後的輝煌,又獨自上路探尋音樂的真諦。
村上春樹有一句話,我們創作的理由,歸根結底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個人靈魂的尊嚴浮現出來,將光線投在上面,敲響警鐘,以免我們的靈魂被世俗糾纏和損貶。
這句話或許就是對竇唯和梁博創作的最好詮釋,而這也是兩人氣質、態度重合的原因。
不管在什麼時代,我們都應該珍惜不受資本裹挾、不被欲望吞噬、不對大眾諂媚的創作者,這雖小眾,確能使人清醒。有時候聲音最大的、呼喊最強的、陣勢最奢靡的,最容易魅惑大家,但我們需要逆流的小眾的警惕,這是促使藝術進步的動力。
竇唯也好,梁博也好,我更願意稱呼他們為手匠藝人,匠心不滅,音樂長存。明星終會隕落,藝術永遠閃爍。當明星的儘管去當明星,但音樂的手藝人,請守住藝術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