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慧
《燕雲臺》三姐妹終於決裂,烏骨裡因為喜隱和留禮壽的死,對蕭燕燕懷恨在心,借用家宴的機會想要毒害蕭燕燕,事敗之後自飲毒酒身亡,大姐胡輦怪罪蕭燕燕逼死烏骨裡,決定返回北境,三姐妹死的死,走的走,再也不復當初。
不知如果思溫宰相知道三姐妹如今的處境,會不會後悔當初把她們嫁給太祖希三支的決定?早在她們都出嫁的那一天,最後的結局早已註定。
而這一切其實都要從烏骨裡喜歡上喜隱之事說起。
最初,我以為烏骨裡只是有點戀愛腦,她太過於天真,以至於連喜隱對她只是想要利用都分不清。
早在第一集中三姐妹祭祀樹的那一刻,就已經把三人的性格和心思透露出來,大姐最大的心願就是以整個家族為重,只要家族平安,她就一切都好,蕭燕燕是一個對政治有野心有籌謀的人,而烏骨裡就是一個愛情為大的人,這也就解釋了她之後一系列的行為。
如果烏骨裡只是單純地戀愛腦倒無妨,畢竟哪一個女生都會希望自己的愛情能夠圓滿,以丈夫為中心是每一個人妻的責任,只要有基本的判別是非的能力,戀愛腦照樣可愛。
可是烏骨裡不僅戀愛腦,她最大的錯是拎不清,因為她的拎不清,才會讓事情一步步走到最後。
01為了一己私慾,不顧家人的安危
烏骨裡對喜隱是一見鍾情,從射柳大賽時就整個眼神都落在喜隱身上,跳月大會時更是主動去找他。
喜隱呢,選擇烏骨裡只是因為她是思溫宰相的女兒,最初喜隱勾搭胡輦不成,見烏骨裡主動貼上來,才決定追求她。
而烏骨裡就這樣陷入了喜隱給她編織的美好愛情當中,一發不可收拾。
李胡和父親因為謀劃刺殺主上,最終東窗事發,喜隱第一時間找到烏骨裡,想要藉助思溫宰相的力量逃過一劫,只要喜隱開口,烏骨裡就沒有腦子啥都去做,絲毫不去考慮後果。
作為思溫宰相的女兒,即使性格再天真,也不至於一點是非都不分,她不會不知道偷父親的令牌會給整個家族帶來什麼後果,就義無反顧地做了,在她這裡,為了喜歡的人,什麼都可以,完全不顧家人的安危。
為了救她,胡輦不得已嫁給太平王,烏骨裡知道之後,說是因為胡輦自己想當皇后,沒有一點拖累大姐之後的悔意,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在烏骨裡心目中,喜隱最重要,也就解釋了後來想要毒害蕭燕燕的事情,一點都不讓人驚訝。
02放任喜隱傷害自己的親人
喜隱的野心烏骨裡一直都知道,她也該想到為了達到目的,喜隱只會清除任何攔在他面前的人,又怎麼會放過她的親人?
她讓喜隱答應她不傷害燕燕和大姐,就自以為是對她們二人最大的恩賜,殊不知一個人為了權利,被野心支配,又怎麼會在意別人的性命。
事實上烏骨裡在三個姐妹當中,才是對姐妹情最虛偽的人,胡輦為了她嫁給不喜歡的人,蕭燕燕也在一直盡全力保著烏骨裡一家的性命,只有烏骨裡對蕭燕燕的保護只是停留在口頭上。
得知喜隱要傷害蕭燕燕和皇子,她也只是和喜隱大鬧了一下之後,輕易地就被喜隱說服,沒有提醒燕燕要注意。如果不是韓德讓及時阻攔,想必她也不會伸出手去扶燕燕。
從她放任喜隱去謀反時,就已經把姐妹情拋到了腦後,即使做了皇后的燕燕,一直都在保護著她,而烏骨裡如果喜隱真的事成,當他提出要殺害蕭燕燕,想必烏骨裡也不會阻攔。她就是那個只要喜隱說幾句對他們好的話,就可以放下一切的人,沒有自己的思想,輕易地就被喜隱掌控。
03直到最後,仍然不知悔改
人之將死,就會看清很多事情,被野心支配一生的喜隱,到了將死那一刻,也終於醒悟過來,是他的野心害了烏骨裡一生,害了留禮壽。
喜隱讓烏骨裡忘了他和留禮壽,重新找個人嫁了,重新開始,看到這裡,我被喜隱感動到了,覺得他是一個真男人。
只是很可惜,烏骨裡並沒有放在心上,喜隱最後都清醒了,而烏骨裡卻還沒有清醒。
她把這一切都怪到了蕭燕燕身上,卻想不通這一切都是因為喜隱的野心和不知足導致。而且她是把蕭燕燕的權利想得太過大了吧,她只是一個攝政皇后,那時候主上還在,她覺得蕭燕燕可以把控全部,也應該能夠想到喜隱為了家人可以不顧一切,而主上為了保全自己的後代,又怎麼能夠讓一個有野心的人安在?
腦子是個好東西,只是可惜烏骨裡沒有,她把丈夫和婆家當成是自己的親人,卻把自己娘家的人全部拋在腦後。是她的拎不清,害了自己,害得姐妹決裂。
愛情至上沒有錯,有很多把全部都交給愛情,交給愛人的人,比如說玉蕭,她就是一個愛上至上的人,她愛丈夫勝過愛孩子,主上一走,拋下孩子一同離開。這是戀愛腦的極致。
但是,玉簫沒有傷害任何人,她只是很單純地去愛一個人。
而烏骨裡,她最大的錯不是戀愛腦,不是把愛情當成全部,而是拎不清。為了愛情,可以不管不顧家人的安危,為了愛情,可以親手殺害自己的妹妹,分不清究竟誰對她好,看不清事情的失敗是何原因,被愛情蒙蔽了頭腦,被恨意蒙上了一層霧紗,什麼都看不清。
也正是她的拎不清,才會被奸人當成槍使,最後害了自己。
戀愛腦從來都不是最可怕的,拎不清的人才最可怕。一旦和這種人沾上,什麼時候把你傷害了你都不設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