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偶遇以前遛狗認識的一個朋友,隨口問了一句:你家狗子呢?沒想到直接引爆了朋友的淚點。
剛開始以為他家狗子出什麼意外了,正準備安慰幾句,朋友接下來的話讓我直接陷入了沉默。他說:
送回老家了,它太狠心了,我無法原諒它!
原來前段時間朋友家的狗出現假孕現象,朋友覺得可能是家裡只有一隻狗,太孤單了,突發奇想又抱回一隻小狗崽,想讓家裡的狗子把小狗崽當孩子撫養,彌補它沒有孩子的遺憾。不曾想,小狗崽抱回來的第二天,家裡的狗子咬住了小狗崽的脖子並結束了它的生命,而他通過監控目睹了整個過程……
聽完朋友的講述,我是很震驚的,甚至不知道應該如何安慰他!腦子裡不由自主閃現出狗子弒嬰的可怕畫面。早就聽說過狗有所謂弒嬰行為,但活生生出現在身邊還是有點難以接受。
雖然有點沉重,但我覺得還是有必要聊一聊狗的「弒嬰」行為,如果真遇到這樣的悲劇不至於像我那位朋友一樣難以接受。
01「弒嬰」行為到底是什麼問題?
首先,狗狗弒嬰行為並不是什麼心理變態,而是完全正常的行為,並不罕見。這個現象在動物行為學中被稱為Infanticide,中文就叫「弒嬰」。
通常情況下,母愛泛濫的狗媽媽不會朝自己的孩子下手,但在某些特定的情景下卻會下狠手。很多鏟屎官由於「虎毒不食子」的印象先入為主,即使在狗窩中發現剛出生不久的幼犬死亡,也會覺得有可能是狗媽媽不小心壓死了奶狗,或者小奶狗在吃奶的時候產生了窒息,很少直接懷疑是狗媽媽對奶狗下了狠手。
但如果你仔細觀察發現,狗寶寶的身上有咬痕或者出現斷頭情況,基本上可以斷定是狗媽媽直接下的狠手!即使是狗媽媽動的手,也別慌!因為在動物界這樣的行為真的很常見,就跟動物界優勝劣汰的法則一個道理。
那麼問題來了,有哪些原因會令原本母愛泛濫的狗媽媽產生弒嬰行為呢?
02最容易引起弒嬰行為的四個原因
1、優勝劣汰,提高存活率
曾經有動物學家研究發現,當母犬發現剛出生的幼犬過於弱小或者畸形,為了提高其他健康寶寶的存活率,避免奶水浪費,狗媽媽通常會選擇殺死弱小的幼犬。
這個行為在流浪狗身上比較常見,由於狗媽媽在哺乳期缺少營養,會不得已選擇優生優育,殺死甚至直接吃掉弱小的幼犬,來餵養其他健康的幼犬。因此,如果家裡的狗狗出現弒嬰行為,鏟屎官首先要反思是不是沒有給哺乳期的狗媽媽加強營養。
2、不認同,消滅「冒牌貨」
狗媽媽全心全意照顧幼犬的前提是,它必須承認那是它的孩子。
但有些第一次養育後代的母犬會出現無法識別後代的情況,尤其是剖腹產的狗更容易因缺乏自然分娩激素,而無法識別後代。一些小型獵犬甚至會把新出生的寶寶誤當成老鼠,後果可想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母犬主觀原因不承認幼犬,還有一些其他原因也會影響母犬對幼犬的判斷,比如剛出生的小狗由於經常被人抱來抱去,沾染上人類氣味,而母犬是通過氣味來識別幼犬的,這會增加母犬誤判機率;再比如,繁殖者給幼犬斷尾,將幼犬的外觀改變,也會增加母犬誤判機率。
3、過早繁殖,情緒不穩定
國內很多繁殖廠為了縮減周期,早早就讓犬只進行繁殖。然而母犬過早交配產下狗崽並不是一件好事情,缺乏經驗的狗媽媽情緒非常不穩定,進而產生弒嬰行為。想想看,這其實就跟新聞上經常會出現的,花季少女懷孕生子將新生兒丟入馬桶是一個性質。
一般來說第一次發情的年輕母犬並不適合配種產崽!母犬的生理髮育周期在12個月後才會達到正常點。
4、因疾病影響導致失控
如果哺乳母犬不幸患上乳腺炎,也可能會讓它產生弒嬰行為。
乳腺炎會導致母犬乳頭髮紅、腫脹、溫度升高,雖說早期非常容易治癒,但是一旦狗狗患上乳腺炎,那麼它就不再適合哺乳,因為幼犬吃奶的時候用到發炎的乳頭,會使母犬非常痛苦,導致母犬對幼犬產生恐懼感,進而產生弒嬰行為。
最後,大部分狗狗弒嬰行為都是有前奏的,比如母犬特別反感幼犬吃奶,對幼犬咆哮,甚至踢踹幼犬,這個時候作為鏟屎官一定要及時制止並採取隔離措施,一旦放任不管很有可能釀成悲劇。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在母犬餵奶期間對母犬和幼犬進行全程關注,聽到幼犬不正常哭喊聲,可以立即出手相救。
最後的最後,母犬反覆發生弒嬰行為只能說明這隻狗狗不適合繁殖後代,但這並不影響它是一隻正常的犬只,請給它一個機會,不要說拋棄就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