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柳永」,一個流連於花街柳巷的才女吳藻!

2021-01-12 子凡的書香視界

生本青蓮界,自翻來幾重愁案,替誰交代?願掬銀河三千丈,一洗女兒故態。收拾起斷脂零黛,莫學蘭臺悲秋語,但大言打破乾坤隘;拔長劍,倚天外。

人間不少鶯花海,盡饒它旗亭畫壁,雙鬟低拜。酒散歌闌仍撒手,萬事總歸無奈!問昔日劫灰安在?識得天之真道理,使神仙也被虛空礙;塵世事,復何怪!

這是清代女詩人吳藻的《金縷曲》。

吳藻(1799~1862),字萍香,自號玉岑子,祖籍安徽黟縣。吳藻父親吳葆真,一直在浙江杭州典業生理,因此一家便住在浙江仁和。吳藻出身商賈之家,頗為富庶,她很小的時候就喜歡讀書,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尤其擅長填詞、繪畫,嘗寫飲酒讀騷圖;自製樂府,名曰喬影,吳中好事者被之管弦,一時傳唱。

家裡讓吳藻讀書只不過是與當時的社會風氣使然,女孩子粗通文墨可以更好地擇婿。誰知道吳藻卻非常有文學天賦,竟然比才子還要有才華。

後來吳藻所嫁的丈夫也是商人,是做絲綢生意的許家公子許振清,夫家也並無一個讀書人,只有吳藻獨呈翹秀。比較幸運的是,丈夫雖無文才卻有文心,他欽佩吳藻的才情,對她十分寵愛,特意為她布置整潔寬敞的書房,以供她讀書自娛。還鼓勵她交友散心,同意她去參加一些文人的聚會。因此,吳藻雖然時常發出「最無那,縱然著意憐卿,卿不解憐我,怎又書窗依依伴行坐」的感嘆,她雖然比不上趙明誠李清照那樣的夫唱婦隨,但總比朱淑真、賀雙卿那樣的婚姻生活要幸福許多。

在文人雅士間,填詞唱和,吳藻過得快樂、充實,整個人也變得開朗明快。吳藻才情極高、飽讀詩書,她的作品備受當地文人的推崇,被稱為「當朝柳永」。

不過,常言道得隴望蜀。人的精神追求也是沒有止境的。吳藻還是感覺到女兒身的不便,於是她開始糾結於自己的性別,因為總有一些事情是女子所不能做的。「生木青蓮界,自翻來幾重愁案,替誰交代?」命運如此,誰來替代,似乎是責問蒼天女兒之身可能換?她還說「願掬銀河三千丈,一洗女兒故態」;像眾多男兒一樣,「拔長劍,倚天外」,做一個「打破乾坤隘」的豪俠。一番暢想之後,「酒散歌闌仍撒手,萬事總歸無奈!」事實還是事實,畢竟女兒身終不能變。

吳藻改不了性別,卻喜歡穿男兒裝來滿足自己暫時的理想。吳藻在居住南湖的時候,自畫小影作男子裝。這很像《紅樓夢》中的史湘雲,喜歡女扮男裝,身為女兒的不自由,和對男人世界的嚮往,才讓她們有如此脫俗而又大膽的舉動。

吳藻扮上男裝儼然一個翩翩美少年,真不愧是「當朝柳永」, 或許她十分欣賞柳永,她也像柳永那樣和書生們登酒樓,上畫舫,曲水流觴,聽山水之清音。有時候,吳藻甚至穿上男裝流連於鶯歌燕舞之中,尋歡作樂,並且與歌伎眉目傳情,完全忘卻了自己的女兒身。據說,有位歌妓還喜歡上了吳藻,而吳藻也不道破,還贈了她一首情詩:「一樣掃眉才,偏我清狂,要消受玉人心許。正漠漠煙波五湖春,待買個紅船,載卿同去。」

吳藻筆下的作品,也呈現出了明顯的「雙性」風格特質。一為女兒彩筆,一為名士青毫。時而春花秋月,滿是小兒女情調;時而又汪洋恣肆,一派壯士胸襟。

《續修四庫全書·提要》曰:「清代女子為詞者,藻亦可以成一家矣。」嘉慶文人陳文述評價吳藻「前生名士,今生美人」。吳藻心中有無法化解的雙性衝突,不但表現在她的作品中,也表現在她的生活中。

相關焦點

  • 「白衣卿相」柳永,真的只會尋花問柳嗎?蘇軾和李清照這樣說
    這不,皇帝下達了最高命令,徹底堵死了柳三變的晉升之路,自此往後,他便以「奉旨填詞」自嘲,以「白衣卿相」自居,整天沉迷於花街柳巷,和漂亮的小姐姐們度過了一生。柳永柳永,原名三變,字耆卿,在家行七,故稱柳七,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
  • 讀圖|巴黎的美好年代,畫家們如何在花街柳巷中尋找靈感
    讀圖|巴黎的美好年代,畫家們如何在花街柳巷中尋找靈感 澎湃新聞記者 韓少華 2015-09-08 15:00 來源:澎湃新聞
  • 混跡風塵的詞界浪子柳永,晚年時竟淪落至此?一首詞顯露悲苦
    少年遊 柳永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談及柳永,往往就要談及他「失志」的悲哀。受到家世的影響,柳永也曾抱有治世經綸的志向。然而一朝落第,此後他也沒有踏進政治中心,一生苦苦尋求也只到一個屯田員外郎。早年的柳永藉著「淺斟低唱」,流連於歌妓舞娘之中來加以派遣。而年華老去之後,,他也對冶遊之事失了當年的意興。
  • 柳永最上不了臺面的肉麻情詞,被各路名家取笑,王國維稱他輕薄子
    然而本期我們要說的文人不是李白也不是杜甫,而是側重於兒女情長的婉約派詞人柳永。毫不誇張地說,柳永就是古代的「情詞小王子」,一般的詞人寫詩填詞是為了抒發自己內心的感情,而柳永填詞則是為了讓歌女傳唱,算是詞人中的另類。柳永,又稱柳七,是北宋著名詞人,說起來柳永也算是一個官二代,他出生於官宦世家,從小就學習了詩詞,對於填詞造句很有天賦和造詣。
  • ——白衣卿相柳永奉旨填詞的跌宕人生
    柳永自然也不能脫俗。與妻子結婚後,柳永參加科舉考試,無奈,沒中。一次的失敗不算什麼,柳永接著參加了人生的第二次科舉。誰料,竟也沒能中舉。話說柳永一氣之下,便填了一首詞:「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需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
  • 清代大才女的炫技神作,僅56個字共用17個數量詞,才女果然高水平
    不過這不代表炫技詩就沒有精品,不少才女的作品就非常的高水平。東晉的蘇蕙就寫了一篇《璇璣圖》,她的炫技可相當了得。整篇詩作竟有841個字,正反、縱橫、斜退,不管你從哪個角度看,它都是一篇完整通順的詩篇。目前學者們已經研究出了3700多種讀法,並且還在不停地探尋,讓很多人都不由得驚嘆於漢字的博大精深。
  • 白衣卿相柳永:生涯的漂泊與詩意的浪跡
    ——柳永《雨霖鈴》如果說只有那些寫出性情、體現人心、展露性靈的人才是真詩人可以說柳永長時間裡只是一個善於填詞之人只有當他寫出金主完顏亮看後甚至興起投鞭渡江之志對「東南形勝」倍為垂涎《望海潮》為他贏得了廣泛的聲譽但他卻並未乘勢考取功名反而流連溫柔在杭蘇一帶放浪數年這表明他性格中有一種過於隨性的特質
  • 「奉旨填詞、白衣卿相」,柳永的詞在宋朝到底是個什麼水平?
    柳永的詞在宋朝算什麼水平?這實際上就是問柳永的詞在整個詞牌史上是什麼水平。評論一位詩詞家是有兩個角度的。一個是從文學藝術角度來看,另一個則是從詩詞史的角度來看。一個好的詩詞藝術家總會在客觀上對詩詞史的發展產生影響,只是大小不同而已。李白是唐詩之頂,但是他於詩歌形態進步的貢獻就沒有杜甫大。在宋詞領域,辛棄疾作品的藝術成就可以說是集前人大成,融會貫通,一氣行之,其他人難以匹敵,但是他於詞牌這種體制的發展並沒有什麼突破。
  • 白衣卿相柳永,奉旨填詞為宋詞開拓一片天,自己一直尋花問柳?
    自此柳永便有了「白衣卿相」的稱呼,同時他的「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也在隨後誕生了一個「奉旨填詞柳三變」的趣事。柳永一生從1008年到1034年之間參加科考四次,四次落地,第五次是在景祐元年(1034年),仁宗親政之後。仁宗放寬錄取標準之後,柳永進士及第。
  • 《墨魂》柳永圖鑑 柳永背景資料一覽
    導 讀 墨魂手遊中柳永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角色,那麼到底柳永有什麼樣的背景故事呢?
  • 「風流才子」柳永為什麼會深受歌女喜愛,楊雨老師指出3點原因!
    柳永是詩詞圈裡的一個傳奇人物,他的人生經歷和他的詞作一樣迷人,出身於官宦世家,生長於大宋最繁華的年代,少年成名被譽為「神童」,但卻屢試不第,皆因他個性放蕩不羈,流連於青樓歌管,多作一些浮豔之詞,因此他備受朝堂之上的士大夫們詬病,認為和他這樣人為伍是莫大的恥辱,這就導致他仕途坎坷。
  • 墨魂柳永人設怎麼樣 睡美魂柳永即將甦醒
    墨魂柳永人設怎麼樣,墨魂柳永人設分享
  • 鴛鴦織就難捨離情,冷落清悽蘭舟催發再讀柳永《雨霖霖》之側感
    研究宋詞風格的人,習慣地把宋詞分為婉約和豪放兩派;一提起婉約詞,又總會想到柳永。在世人眼中,柳永劉三變為後世留下的經典作品實在太多了。他對於宋詞的發展作出的貢獻不可磨滅,「凡有井水處,人人歌柳詞」,即使到了現在,相信也有不少詩詞愛好者深愛著柳詞。
  •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最美宋詞之柳永《八聲甘州》
    柳永出身在一個書香門第,他的幾位叔父及兩位兄長都考中了進士,這樣的家庭背景和教育,使得柳永自然把功名作為自己畢生的追求。然而由於仁宗皇帝一句「且去填詞」,使他在榜單上被除名,以至於後來流連於歌舞坊。而這時柳永也在賭氣,你讓我去填詞,那我就是「奉旨填詞去了」。
  • 墨魂柳永溯源選擇攻略 柳永溯源選什麼好
    18183首頁 墨魂柳永溯源選擇攻略 柳永溯源選什麼好 墨魂柳永溯源選擇攻略 柳永溯源選什麼好 來源:網絡
  • 柳永的一首佳作,讀了12個字就愛不釋手,句句都值得背誦
    其實在易安居士之前,也有一位高手非常善於這種寫作手法,下面介紹柳永的一首佳作,讀了12個字就愛不釋手,句句都值得背誦。雨霖鈴北宋:柳永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 國漫《鏡花緣》:從「紅顏禍水」到參政主力,清代女性自立之路
    而這部動畫其實是改編自清代嘉慶年間的李汝珍的同名小說《鏡花緣》。小說《鏡花緣》,曾經被認為:在近代的小說中,很少以女子為主人翁的,有之要算是李汝珍的《鏡花緣》。清代女性在封建社會深受歧視與壓迫,她們渴望突破性別歧視,擺脫束縛女性易位思想萌芽之初的認識總是朦朧的和模糊的。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自身,都可能認為性別歧視的根源是自然的性別差異。19世紀著名的女詞人吳藻就常感嘆,「美人翻恨女兒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