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 2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近日
贛州出臺實施意見
加強和改進中小學校體育工作
鼓勵中小學校每天開1節體育課
推進學校和公共體育場館開放共享
一起來看
贛州市體育局、市教育局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體教融合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中小學校體育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明確要從落實學校體育工作規範,完善青少年競賽體系,深化市體校改革,擴大優化體育項目布局,打造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完善體育後備人才培養網絡體系,改善體育場地設施七個方面,培養優秀青少年體育後備人才,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鼓勵中小學校每天開1節體育課
《實施意見》明確學校體育由教育部門主抓、體育部門協助指導,形成既分工負責、又密切協作的學校體育工作新局面。運動員文化教育、學校體育等政策法規在體育、教育部門得到有效落實。
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
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學校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鼓勵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課程幫助學生掌握1至2項運動技能;高中階段體育課程進一步發展學生運動專長,引導學生養成健康生活方式。
積極推廣傳統體育項目
認真梳理武術、摔跤、棋類、射藝、龍舟、毽球、跳繩、五禽操、舞龍舞獅等中華傳統體育項目及贛南客家傳統體育項目,因地制宜開展傳統體育教學、訓練、競賽活動,並融入學校體育教學、訓練、競賽機制,形成傳統體育項目競賽體系和「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發展格局。
強化學校體育教學訓練
逐步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學校體育教學模式。教會學生科學鍛鍊和健康知識,指導學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運動技能和足球、籃球、排球、田徑、遊泳、體操、武術、冰雪運動等專項運動技能。每學年至少舉辦一次學生運動會或體育節,合理安排校外體育活動時間,著力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個小時體育活動時間,促進學生養成終身鍛鍊的習慣。加強青少年學生軍訓。
配齊配強體育教師
在中小學校設立專(兼)職教練員崗位。建立聘用優秀退役運動員為體育教師或教練員制度。有條件的地方通過購買服務方式,與相關專業機構等社會力量合作向中小學提供體育教育教學服務,緩解體育師資不足問題。實施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支教計劃。通過「國培計劃」等加大對農村體育教師的培訓力度,支持高等師範院校與優質中小學建立協同培訓基地。
推進學校和公共體育場館開放共享
根據《實施意見》,我市堅持以省運會、省錦標賽、省學運會、市運會、市錦標賽和市「英東杯」中小學生運動會等為重點,整合全市學校體育聯賽,完善青少年競賽體系。鼓勵社會力量、體育社會組織參與和舉辦各級各類青少年體育比賽。
體育、教育部門在賽事安排、組織、管理等方面,全面融合、資源共享,不斷完善青少年競賽體制。
深化市體校改革
市體校積極培養專業特色和拔尖體育後備人才,配備複合型教練員保障團隊,以適當形式與具備條件的中小學校合作,以訓練項目下沉到校園等方式,為學校提供訓練設施、教學服務、師資力量等。
同時,市體校積極選派優秀教練員到體育重點項目學校定期指導訓練和競賽,協助制訂訓練和競賽計劃,並建立長效機制。將市體校建設成為一所訓練競賽、日常管理由體育部門負責,運動員文化教育、教師教學培訓及職稱評定由教育部門負責指導,教體各負其責、密切協作、優勢互補、融合發展的多元化特色學校。
大力改善青少年體育設施條件
統籌好學校和社會資源,堅持長遠規劃和近期目標相結合,將改善青少年體育設施納入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十五分鐘健身圈」。城市和社區建設規劃要統籌學生體育鍛鍊需要,新建項目優先建在學校或其周邊。選擇部分試點學校,規劃建設一批攀巖等時尚體育場地設施,推動時尚體育運動項目在校園蓬勃發展。
推動公共體育設施開放共享
完善學校和公共體育場館開放互促共進機制,推進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公共體育場館向學生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提高體育場館開放程度和利用效率。鼓勵學校和社會體育場館合作開設體育課程。
來源:贛州市體育局、贛州市教育局
*微信改版後,
好多人都說找不到發布哥了,
為了第一時間收到推送,
原標題:《【關注】每天1節體育課 江西一設區市這樣發文》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