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鬥數:有趣的幹支紀年法

2020-12-16 紫微鬥數研究

中華傳統文化上下五千年,可謂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凝聚著中華民族的魂與魄。隨著近些年國家對傳統文化的普及,大家對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情也逐漸高漲。炎一受好友之邀,定期給幾個孩子講一些傳統文化,在講課中發現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都非常的高,並不牴觸,並且能跟他們在學校學的知識聯繫起來,學的都還不錯。今天炎一就分享一個「中華古歷-幹支紀年法」的應用。

幹支紀年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紀時系統,它獨特之處就在於完全沒有用數字,就能完美的表達時間概念。據《呂氏春秋》《五行大義》記載,最早是人文始祖黃帝命大撓氏所創,現在仍然是農曆中普遍應用的曆法,比如2020年就是庚子年,前一年的2019年則是己亥年。那麼任意一年是如何推算幹支甲子呢?其實方法非常簡單易懂。我們先將十天幹地支標上序號:甲1,乙2,丙3,丁4,戊5,己6,庚7,辛8,壬9,癸10。同理,十二地支也標上序號,子1,醜2,寅3,卯4,辰5,巳6,午7,未8,申9,酉10,戌11,亥12。10與12的最小公倍數是60,故60年一個輪迴,也被稱為「一甲子」,如花甲之年指的就是過了60歲。然後用年數減3,所得之數的尾數就對應天幹。年數減3所得之數除12,取餘數對應地支。這樣就求出所求年份的幹支甲子了。其實,還能更簡單一些,天幹與地支都有陰陽之分,簡單來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幹支相配必須陽配陽、陰配陰,又可將一甲子60年分為陰陽各30種組合。

公式:

天幹:公曆年數-3得數尾數定天幹。

地支:(年數-3)÷12取餘數定地支。

舉例:如今年2020年,2020-3=2017,尾數7對應天幹為「庚」,今年的天幹是「庚」,(2020-3)÷12,餘數為1對應地支為「子」,那麼今年就是「庚子」年。去年2019年,2020-3=2017,尾數7對應天幹為「己」,(2029-3)÷12,正好除盡,取12,地支為「亥」,那麼去年就是「己亥」年。

因為可能有朋友會問了,如果不懂八字命理,不學紫微鬥數,了解這個有啥用?那好,我想問的是,你曾經為歷史學習苦惱過嗎?你還記得中國近代史上那些著名事件是哪一年嗎?辛酉政變是哪一年?甲午海戰是哪一年?戊戌變法是哪一年?庚子賠款是哪一年?辛丑條約哪一年籤訂的?辛亥革命又是哪一年發生的?

聽課的孩子中間有一個已經上了七年級,當她把幹支紀年法搞明白後興奮不己,直呼以後再也不用為記歷史年份發愁了。如果會幹支紀年推算方法,遇到判斷題或者選擇題時,只要核對天幹編碼,一下就能判斷出正確答案!例如:

通過前面所講的方法,對天幹地支從1開始編號,那麼年數減3,所得之數為對應天幹。一下就能知道1893-3=1890,尾數0即對應為「癸」,那就不是甲午,所以判斷為錯!其實甲午應該是1894年。同樣的辛酉政變這道題,我們可以根據答案反推,天幹「辛」對應數是8,答案中哪個年份減3後等於8呢?很容易就能發現是1861年!

相關焦點

  • 奇妙的幹支紀年法
    幹支紀年法,也就是以十天幹與十二地支按照一定規則依次組合,每一組幹支代表一個周年,並且每個周年中的每月、每日都以此規則用某組幹支來表示。人們把這套用幹支來標註年月日的曆法稱為幹支紀年法。例如今天是2020年12月16日,幹支紀年法就是把這一天標註為庚子年戊子月癸巳日。
  • 紫微鬥數和四柱八字究竟哪個更牛?答案就在這一點!
    一個是四柱八字預測學,一個就是紫微鬥數預測學。很多人都在爭論,究竟是四柱八字算命準?還是紫微鬥數算命準!兩者究竟誰高誰低?這種爭論自古有之,且都說得頭頭是道,當然這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場上非此即彼罷了。但我們往往忽略了兩者一個根本的區別。就是他們建立在不同的曆法之上。
  • 紫微鬥數,以安星的角度把各星耀歸類
    鬥數的星耀可分為紫府星系,月系諸星、日系星,以及時系諸星。紫府兩星系共十四顆星,構成了鬥數星耀的主體。鬥數盤有十二人事宮位,以原始盤,紫府在寅為例,則十二宮位只有兩個宮位,宮內有兩顆星,一為命宮坐紫微天府。一為官祿,坐廉貞天相。紫微領六顆主星逆行,天府領八顆主星順行,彼此交錯。
  • 幹支紀年法
    幹支紀年法確定一個時間點需要八個字,比如2010年8月14日22點37分是庚寅、甲申、丙申、己亥。所以古代孩子出生時間也是用八個字表示,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生辰八字。古代很重視出生八字,孩子一生下來就看八字。為什麼以出生時間為準呢 ?因為古人認為天地萬物都在按照一定的規律周流循環 ,這個規律在易學上被稱為運。
  • 幹支紀年法之前古代曾利用木星運行規律進行歲星紀年
    人們把周天分為十二分,稱為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經一次,就用木星所在星次來紀年。因此,木星被稱為歲星,這種紀年法被稱為歲星紀年法。此法的起源年代還不清楚,但在春秋、戰國之交很盛行。因為當時諸侯割據,各國都用本國年號紀年,歲星紀年可以避免混亂和便於人民交往。《左傳》、《國語》中所載「歲在星紀」、「歲在析木」等大量記錄,就是用的歲星紀年法。
  • 什麼是紫微鬥數?紫微鬥數的預測體系
    一、什麼是紫微鬥數星在天為鬥,在地為數。以星的運轉判斷人的命運(氣數)的意思。「紫微鬥數」是綜合統計學、數學、陰陽五行學、地理學及邏輯學的理論。紫微鬥數在古代被尊稱為"帝王學」, 並在皇宮中設有「欽天監」對其進行研究,能接觸到紫微鬥數的人只限於皇族中人或是有皇帝欽點的官員。她是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時確定十二宮的位置,構成命盤,結合各宮的星群組合,來預測一個人的命運流程、吉兇禍福的。
  • 淺析幹支紀年及其推算
    幹支紀年源於太歲紀年,太歲紀年則源於歲星紀年。幹支紀年勢必涉及紀年的起點問題,根據《漢書·律曆志》「元法四千五百六十」劉昭注引《樂葉圖徵》可知,幹支紀年法是以日月位於同一辰次,同時又是冬至日的日子作為甲寅年的開始,然後按六十幹支順序來紀年。甲寅是幹支紀年的起點,稱之為「曆元」「天元」。
  • 年輕人早已不明白的時間記法——幹支紀年法的前世今生
    這也說明在商朝時已經開始使用幹支紀日了。根據考證,春秋時期魯隱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2月22日),發生一次日食。這是中國使用幹支紀日的比較準確的證據。而使用皇帝年號紀年則是漢武帝時期太初年號。幹支在古代稱幹枝,好比樹幹和樹枝。幹支歷作為中國傳統曆法,在中國古代一直使用,從未間斷。因此對研究歷史非常有幫助,非常容易推算歷史時間。
  • 紫微鬥數是什麼
    紫微鬥數相對於八字四柱推命而言,其淵源更早,而又是同源於《周易》,故並稱為中國傳統命理學的兩大派別;而且紫微鬥數推命術包含天文地理風水五行,又具有注重社會環境、人際關係的近代意蘊,在中國神秘預測文化中卓立特出,名列「五大神術」之首,號稱「中華第一神術」。
  • 紫微鬥數黛安娜王妃的命盤分析
    先自我介紹一下 命理師 摩西 林師傅 香港紫微佔星學會創辦人 現經營摩西紫微工作室 在紫微鬥數和風水有著深厚造詣 師承自紫微鬥數名門正宗陸斌兆系的中州派
  • 肖貞正談紫微鬥數祿存星
    今天講紫微鬥數「祿存」星。祿存為祿,為財。說到財,開篇之前,肖貞正有些想法,不吐不快——紫微鬥數是一門入世的學問,學習紫微鬥數目的就是為了「利己」,就是為了「有用」。這個不是這一篇文章能夠說清楚的,感興趣的各位同學可以學習鬥數高級課程。連結如下:肖貞正紫微鬥數高級課程介紹這套課程包括肖貞正對紫微鬥數的全部理解,系統學習才能細緻入微的辨證紫微鬥數命盤細節。
  • 紫微鬥數四化:田宅宮自化權
    紫微鬥數實例:一張命盤的整體把握  紫微鬥數四化:田宅宮自化祿  紫微鬥數四化:福德宮自化忌  紫微鬥數四化:福德宮自化祿  紫微鬥數四化:福德宮自化權  紫微鬥數四化:福德宮自化科  紫微鬥數四化:父母宮自化祿  紫微鬥數四化:父母宮自化權
  • 天幹地支代表的意義與推導幹支紀年的方法!
    幹支紀年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紀時系統,它獨特之處就在於完全沒有用數字,就能完美的表達時間概念。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單數為陽雙數為陰,通過陽對陽、陰配陰,總共形成了60個組合,所以也叫六十甲子。紀年時,每60年一個循環,稱為一元,一元又分為三運,20年一運,上中下三元共180年又組成一會。
  • 紫微鬥數徵驗重點說明
    鬥數 [紫微鬥數]充滿道家思想。 鬥數分南鬥、北鬥諸星。南鬥一系盡屬陽,北鬥一系盡屬陰。天府為南鬥主星,紫微為北鬥主星,二者比較,紫微為貴(不然便應稱之為[天府鬥數]了),這即是重北鬥輕南鬥,亦即重陰而輕陽的思想。
  • 討論紫微鬥數的神煞是不是子平家添加的?
    但是隨著鬥數的日漸深入,這個論調到底站不站的住腳,卻越來越不確定了。產生這樣的疑問,並不是因為神煞在實際應用上的重要性起了變化。而是在追究鬥數的源頭時產生的思考。這個思考起於對四化的研究。隨著認識的深入,對很多北派的理法漸漸產生一種違和感。為了消除在理法上的隱患,不得不去深究一些基礎的東西。比如之前對於十幹化曜的考訂。
  • 紫微鬥數基礎知識預測方法
    這篇文章主講紫微鬥數基發展歷史,基本信息與預測方法。中國的星命學源遠流長,分為佔星術和星命術兩個方面。研究者都認為紫微鬥數乃中國的星命術,依命主出生年月日時安星,然後論命。追溯紫微鬥數歷史要從北宋時期陳摶(希夷先生)留下紫微鬥數全書開始,然後到明清時期崛起但是只有皇族中人或者皇帝欽點官員才能接觸到紫微鬥數,所以在古代稱為帝王學。隨著時代變化紫微鬥數到上世紀王亭之公開兩部作品與多名鬥數研究者對紫微鬥數巨大推動從而廣泛流傳。
  • 紫微楊之紫微鬥數入門基礎大課來了,初學者必看紫微鬥數入門課程
    在遙遠的宋代,有一個學派悄悄興起,叫作紫微鬥數。在1980年,香港的前報紙編輯,紫微鬥數及玄空飛星風水研究者紫微楊大師連載有關紫微鬥數的文章,後輯錄成書,引起香港、以至華人社會的一陣紫微鬥數熱潮。在香港研究玄學的圈子,幾乎無人不識楊君澤。
  • 紫微鬥數四化 :淺談四化
    說到紫微鬥數,有個知識點是不得不提,甚至有的人會以為他是紫微鬥數的精華所在,這個知識點便是【四化星】!  為何會有人說他是紫微鬥數的精華呢?由於不論男女,紫微鬥數命盤上的地支是固定的,天幹卻有可能會變動。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受到地支固定的影響,所以紫微鬥數的基本命盤只有12種(在只論主星的情況下);而這12種命盤再加上每個人的命宮所在位置不同,所以是12×12,共144個命盤。  一開始,144個命盤或許夠用,但隨著人口的快速增加,144個命盤是越來越不能滿足每個人的特性了。
  • 如何快速實現公元紀年向幹支紀年轉換
    幹支紀年是我國獨有的民族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十天幹部十二地支蘊藏無限的東方文明和智慧有許多特長是現代數字不可替代。了解一點中國古代文化的基本知識還是很重要。依次排列,六十一個周期,周己而復始,這樣幹支紀年,紀月,紀日都是如此循環往復。比喻今年是公元2019年,幹支紀年便是己亥年。這樣近的我們容易知道,如果隨便說一個年份你能說出它的紀年嗎?比喻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的幹支紀年是多少?我們查詢便知是己丑年。通過長期觀察和思考我們發現了快速轉化公元年為幹支紀年的方法,我們發現,你只要把公元年的後兩位數字把握住就很好推算。
  • 如何學習紫微鬥數?
    紫微鬥數作為五大神數之首,其涵蓋的信息量十分豐富,主要是108顆星曜分布在人事十二宮中來代表其基本意義,那麼我們看到整個星盤該如何學習?並且如何推演呢?下面,我將本取象派學習過程及學習書籍分享給大家。首先書籍類,我們必學的就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書籍《紫微鬥數全書》,江湖中無論何人何派,都會以這本書為藍本。當然這本書有刊本、手抄本、刻本等等,無論哪種版本中都有講解最基本的星曜本義,其中不乏一些十分精準的斷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