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入汛以來,我國南方暴雨不斷,多條河流水位暴漲。各地「防汛人」迅速投入抗洪救災工作,星夜馳援,在防汛救災的硬仗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藝術學院的13名同學聯合江蘇省防汛防旱搶險中心,開展「筆尖上的防汛精神」暑期社會實踐,定格防汛戰士的閃耀瞬間,一筆一畫繪出防汛精神,向那些在暴雨中乘風破浪的逆行者致敬。
想用一技之長傳達對一線抗洪人員的敬意
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完全平息,中國又迎來了一場「特大」洪災。2020年入汛以來,我國發生了多輪強降雨,造成多地受到嚴重的洪澇災害。1/6的中國泡在了水裡,艱難時刻,幸而有這樣一抹「橄欖綠」,託舉出重建家園的希望與力量。
「我是在南方長大的,從小見過許多大大小小的洪汛,」團隊成員陳哲禕說,伴隨著洪汛定格在記憶底片上的,是大堤上無數英勇的抗洪戰士們,他們給了自己無限的安心。「我希望能通過繪畫傳達自己對這些官兵的敬意,也想讓更多的人意識到所有防洪抗洪人的勇敢和無畏。」
「洪水不退,我們不退」是中國軍人們的堅守,才戰疫情、再赴災區。截至7月28日,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已累計出動72.5萬人次抗洪。在湖北黃梅縣,大壩出現200米決口抗洪戰士連續奮戰一晝夜,築起一道長200米、高5米的防洪堤;在江西永修,25名指戰員連續奮戰18小時。
江蘇省防汛防旱搶險中心作為江蘇省排澇搶險的「主力軍」,面對今天的特大汛情,162名在職職工幾乎全部出動,負責宣傳工作和技術工作的職工也走上一線,拿起鐵鍬,扛起土袋,和突擊隊員一同與時間賽跑。
「作為大學生,我們雖然無法親自加入一線救援隊伍,卻也能在後方投身抗洪宣傳工作,為奮鬥一線的防汛人員記錄下他們防汛的最美身姿,用畫筆傳達筆尖上的防汛精神。」稱自己是北方小孩的黃雅潔說道:「我沒有經歷過洪澇災害,對洪澇帶來的損失和災難是很震驚的,也為抗洪人員的堅定所動容,因此想用一技之長展現對一線抗洪人員的敬意。」
雙角度呈現,他們是英雄也是普通人
傳遞土袋加高堤防;深入水中安放潛水電泵;搬運鋼筋構築擋水子堤;根據地形、供電情況,現場排布臨時用電線路……畫面生動地展現了抗洪戰士工作時的情景。
身著隊服的搶險隊員手拿兩根電線,低頭認真安裝,他的頭髮和眼鏡還溼漉漉掛著水珠……這幅圖片描繪的主角是搶險中心防汛抗洪黨員突擊隊隊員楊逸君。
作為泵車組的一員,楊逸君主動負責起了本次搶險中大部分泵車的安裝接線工作,而在「排水戰場」所有泵車都安裝完成,順利出水後,本可以稍作休整的他,又馬不停蹄地趕往「築堤戰場」與洪水戰鬥。不論是在深夜休息,還是徹夜工作後本應歸家時,只要聽說抗洪現場出現了問題,他便不顧一切地投入到工作中。
在搶險中心,還有許多和楊逸君一樣似乎永遠不知疲憊的軍人:大堤上有馮登夷值夜巡查的足跡,扛土袋築土壩有他奔忙的身影;無暇顧及生病的家人,卻總能在抗汛一線看見趙志文的身影……照片定格了這些震撼人心的故事,而南航的藝術學子手持畫筆,用另一種藝術的形式記錄下戰士勇敢無畏的身影。
在前線,軍人們是英雄,但是在畫中,同學們也呈現了抗汛戰士的另一面。一幅畫面中,一位軍人席地而坐,背依著土袋閉目休息,他的迷彩服和臉頰上都沾滿了泥土,姿勢也透露著難以掩飾的疲憊。
防汛時軍人鐵臂銅身,堅守在前線,但他們沒有金剛不壞的軀體,沒有永無止境的力量。團隊負責人李一苒說,這次「筆尖上的防汛精神」繪製的內容正是從這兩個角度出發,「讓人們看到抗汛戰士們身上疲憊的一面,凸顯平凡人的偉大,才真正展現了防汛精神、中國精神。」
聞「汛」而動,我們用畫筆勾勒一道堅硬的防線
為了保證繪畫作品的質量,團隊成員在每一個環節都做到了嚴謹、細緻,「只有當你自己真正理解了抗汛精神,你才能更準確地通過畫筆將其傳遞出去。」陳哲禕說。為了能夠更準確地把握抗汛照片中的細節與所傳遞的抗汛精神,在下筆繪製前,成員們整理資料相互傳閱,對本次抗汛中軍人們的貢獻進行了基本的了解。
在最關鍵的繪製環節,同學們更是絲毫不馬虎。團隊與搶險中心深入溝通,選擇具有典型意義的現場照片作為參考,最終繪製出15幅描繪抗洪戰士的手繪作品。
相機記錄下的畫面往往更具動態感與細節感,想要用畫筆繪製出同樣的效果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黃雅潔就表示在繪畫中遇到了困難。「我在繪製時沒有材料,馬克筆和勾線筆都是找同學借的。」當無法實現自己理想的繪畫效果時,她也曾灰心沮喪,但是想到本次活動的意義,想起自己參與活動的初衷,她咬咬牙都堅持了下來,對不滿意的畫作改了又改,直到能夠交上一副滿意的作品。
談及參與活動的感受,黃雅潔感觸頗多:「我想對一線抗洪人員說,你們每次的負重前行都會支撐起每個家庭的希望。你們是值得尊敬的,也是後浪的榜樣!」
對於本次活動,搶險中心的負責人評價道:「此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青年志願者們通過手繪、文字等多種形式,展現了抗洪搶險的措施、進展、和成果。向大眾展示了當代防汛搶險的精神風貌,也讓抗洪精神深入年輕人心。」
風雨礪初心、搶險擔使命。不論是病毒肆虐,還是洪水當前,中國軍人的身影,一直都衝在危險的最前線。「致敬中國軍人,致敬最可愛的人!相信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防洪硬仗!一起迎接陽光燦爛的美好明天!」成員李海潔說。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王堯 陸嘉蕙(實習)通訊員/倪子涵 張紫略 編輯/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