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每天都在購買410億美元的資產 不過並不獨行

2020-12-18 騰訊網

(全文約2000字,讀完需要4分鐘)

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在最新一輪購買熱潮中擴大到了創紀錄的水平,這引發了人們對它們能買到多大以及這些資產能否再次賣回市場的疑問。

自金融危機以來的10年裡,決策者們並沒有太幸運地削減規模小得多的投資組合。現在,他們不得不為「衛生事件」經濟提供資金,這種經濟正使政府預算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並有可能迫使各地的企業破產。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首席經濟學家 Torsten Slok 表示:「購買的數額是巨大的,它只是告訴你,當經濟陷入停滯時,需要多少支持。」只要看看從2008年和2009年的金融危機中恢復過來花了多長時間就知道了。現在,我們正以高出數倍的速度增加。」

據媒體分析,七國集團(G 7)各國央行3月份購買了1.4萬億美元的金融資產,幾乎是2009年4月創下的月度紀錄的五倍。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分析師估計,美聯儲(Federal Reserve)、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和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的資產負債表規模最終將增加6.8萬億美元。

美聯儲是引領者,提供無限量購買美國政府債券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上萬億美元借給企業和市政當局通過臨時購買的義務——全球投資者尋求解除年積累的利用在自己的投資組合。在截至4月15日的一周內,該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以每天約410億美元的速度擴張。

歐元區,日本和英國的央行行長-到現在為止都在所謂的量化寬鬆計劃-已全部加大購買力度,而加拿大,紐西蘭和澳大利亞的央行行長已著手進行大規模購買。較小經濟體的瑞典也開始購買。甚至有人說像泰國這樣的新興市場可能參與其中。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駐紐約經濟學家 Aditya Bhave 表示:「他們都在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在某種程度上,非常規的寬鬆政策不再是非常規的。」

未來幾個月,隨著市場流動性得到補充,貨幣當局將把重點轉向保持低借貸成本以促進經濟復甦的長期努力,並讓政府更容易為預算提供資金。雖然這可能涉及放慢資產購買的步伐,但肯定不會出現逆轉,因此資產負債表的大幅擴張將一直持續下去。

1

永恆的遺產

一旦塵埃落定,在可預見的未來,貨幣當局的資產負債表可能仍將保持高企,基準利率仍將維持在低位。如果以史為鑑,他們在放慢購買速度時需要謹慎行事,更不要說逆轉了。

2013年,隨著美聯儲考慮放慢購買步伐,美國國債收益率在「縮減恐慌」(Taper Tantrum)中飆升。該公司直到2017年才開始清理其資產負債表——那是在它最初開始擴張資產負債表9年之後。但它並沒有走得太遠,即使它實現了小幅、漸進的減排,也會偶爾遭遇市場動蕩。

這一次,隨著越來越多的資產記在越來越多的貨幣當局帳上,迅速拋售的前景似乎很遙遠。

德意志銀行的Slok表示:"我們必須適應一個新的世界,在那裡,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要大得多。"

2

日本的先例

當涉及到央行購買多少貨幣是否存在有效限制的問題時,日本的經驗可以作為參考。

2001年,在日本股市和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日本經濟陷入通縮螺旋之後,這位量化寬鬆的先驅者首次啟動了大規模資產購買計劃。在此期間,該公司曾數次試圖平倉,結果卻發現自己一再被拉回買入更多股票的行列。

如今,日本央行的資產負債表為604萬億日元(5.6萬億美元),超過了日本的年度經濟產出。美聯儲的規模為6.4萬億美元,約佔GDP的30%,相比之下顯得微不足道,而歐洲央行的數字約為39%。

日本央行遇到問題的地方是市場運作。其持有的巨額債券佔總債券的43%,對流動性施加了限制。由於供應不足,日本央行最近不得不開始出售和出借債券,因為投資者需要更多債券作為安全投資或獲得美元的抵押品。

日本央行還通過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持有日本約5%的公司債券和約5%的股票市場份額。儘管美聯儲曾表示,將根據新的臨時企業信貸購買計劃(包括一些垃圾債券)購買etf,但如果信貸市場的波動性仍然相對較低,美聯儲可能不會購買太多。

摩根大通日本資產管理公司(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 Japan Ltd.)駐東京的全球市場策略師Yoshinori Shigemi說,「目前,美聯儲和歐洲央行都將繼續加大購買力度,」但不會接近日本的水平。如果市場最終開始平靜下來,他們不需要強迫自己購買更多。」

3

量化寬鬆政策

當量化寬鬆政策在金融危機後席捲大部分發達國家時,批評人士警告稱,它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比如失控的通脹,以及金融機構乃至政府面臨的道德風險,因為它們沒有足夠的理由來平衡收支。第一個目標從未實現,第二個目標也是政策制定者在應對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以來最黑暗的經濟前景之一時的最後一個目標。

美聯儲副主席理 Richard Clarida 最近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在需求驟降之際,美聯儲正試圖防範通貨緊縮。他補充稱,道德風險擔憂「無關緊要」,因為這場流行病「完全是一場外生事件」。

到目前為止的購買行動已經幫助穩定了金融市場,讓人們注意到另一個針對央行行長的長期批評:他們的行動確保了投資者的迅速解脫,而依賴勞動收入的工薪階層則不得不等待援助的涓滴而下。

為企業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有助於許多企業維持生存,但這並不能確保這些企業留住員工。事實上,儘管失業率飆升,但最近幾周,市場波動性已有所減弱。

相關焦點

  • 是什麼阻止了美聯儲購買比特幣?
    「在美聯儲開始考慮購買和持有比特幣之前,需要有更多的上市公司購買加密貨幣,」他告訴Decrypt。「在比特幣開始在交易量上與美元大致持平之前,美聯儲不太可能將其視為一種威脅。」因為比特幣的價格主要是由供求關係的變化所驅動的,所以一旦美聯儲購入比特幣,散戶和機構投資者就很可能會抓住機會,並開始囤積比特幣。
  • 灼見丨美聯儲會「縮表」嗎?|貨幣政策|資產負債表|美聯儲|量化寬鬆
    美聯儲最新(截至9月9日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releases/h41/current/)的資產負債表顯示,聯儲總資產較前一周又減少70億美元,至7.01萬億美元;自6月10日峰值以來,下降了1580億美元。
  • 美聯儲緊急救市!投資者仍瘋狂拋售任何資產!黃金也...
    股市遭遇1987年以來的最大拋售,黃金狂瀉80美元,原油重挫9%。不過在美市盤中美聯儲宣布增加流動性一度把金價推升至1600關口,令銀價回升至16美元上方,但隨後其漲幅悉數被回吐,黃金再度跌至1575美元附近,白銀也大幅回踩。不過,貴金屬論最慘非鈀金莫屬,昨日一度狂瀉近30%,較前一日收盤暴跌超700美元,進入熊市。
  • 美聯儲資產負債表接近6萬億美元,比特幣突破關鍵關口
    美聯儲(FED)的資產負債表剛剛創下新紀錄,增至龐大的5.86萬億美元。這要歸功於美聯儲提出的「新的流動性」,旨在防止金融市場在疫情大流行期間崩潰。當投資者想知道最終結果將對法定貨幣造成什麼影響時,比特幣價格突破了7000美元。
  • 黃金交易提醒:美聯儲討論調整資產購買的可能,逢低買盤將助多頭拉...
    近幾個月來,美元承壓,因市場預期美國利率在未來數年將維持在紀錄低位附近,同時有關新冠疫苗的各種消息幫助提振投資者對風險較高貨幣的信心。數據顯示,周三黃金ETF繼續縮水,是近12天中第11次下跌,近三天黃金持有量已經下跌超過25噸。美聯儲會議紀要顯示,許多與會者判斷,委員會可能很快需要增強有關資產購買計劃的指引意見。
  • 瘋狂增持1100億美元資產!印度央行加速買入美元,反遭美國警告?
    在今年不到9個月的時間裡,印度不斷買入了將近1100億美元資產(折合人民幣約7194億元)。當地時間12月17日,印度經濟時報報導,印度因為瘋狂購買美元而受到了美國財政部的警告。美國為什麼會寧願捨棄在印度的市場份額也要拒絕印度繼續購買美元呢?美國拒絕印度繼續購買美元是基於印度的經濟現狀。照理說,美元如今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居於主導地位,美元在世界各國的外匯儲備等領域所佔份額越多,對美國就越有利,但前提是美元持有國具有相當的經濟實力。
  • 大空頭席夫:美元將迎來多年熊市,不再是首選避險資產
    很多財經媒體都注意到了美元走軟的趨勢,但華爾街資深預言家彼得·席夫(Peter Schiff)表示,他們似乎沒有意識到正在發生的事情的重要性,也沒有意識到美元還會進一步下跌多少。事實上,很多討論都集中在美元走軟的積極一面上,而席夫則指出,美元日益走軟並不是美國的勝利。 席夫表示,他認為所有這些都在為美元明年大幅下跌鋪平道路。
  • 美股因美聯儲再「放水」大漲 史蒂芬羅奇擔心美元崩盤
    這也引發了人們對美聯儲信貸超標的憂慮,有剖析人士憂慮美聯儲如此大方地購債將會進一步添加資產負債表壓力,一起還或許也在為一些無法償還債務的公司供給融資。但白宮經濟顧問拉裡-庫德洛(Larry Kudlow)表明,他並不十分憂慮潛在的新一輪冠狀病毒浪潮所帶來的經濟影響。摩根史坦利經濟學家也稱,全球經濟正處於一個新的擴張周期,到第四季度產出將康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 美聯儲彈藥枯竭,下一個資產...
    美聯儲解凍了信貸市場自疫情蔓延開始以來,美聯儲推出了一系列緊急貸款計劃,這使得其在2008年的應對行動顯得相形見絀。大規模購買美國國債和抵押債券使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從2019年底的4.2萬億美元激增至7.2萬億美元。
  • 一個月內恐有大浩劫 美聯儲有個3.3萬億美元的陰謀
    而且,正如斯帕克斯說的,如果美聯儲放棄實施負利率政策已成既定事實,那麼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和構成都必須進一步寬鬆,意味著要有更多QE。那麼還需多少規模的QE?德意志銀行估計,在短期市場實際收益率為正的情況下,中性利率要降至-1%左右,這意味著,額外寬鬆的規模要相當於政策利率降低超過100個基點。
  • 美聯儲明年還會快速擴表嗎?
    資產購買的步伐與此前並無二致,但增加了未來資產購買計劃發生變化的依據。那麼,如何理解「實質性進展」的含義?本次會後,每月1200億美元資產購買的持續時間是縮短了還是延長了呢? 我們認為此次調整表明美聯儲認為未來經濟恢復的不確定性是有所緩和的,是對未來經濟持相對樂觀態度的表現。
  • 美聯儲放出最激進大招:無限量QE,購買一切!美股一度跌逾600點!解讀...
    new meaures)來支持經濟,包括了開放式的資產購買,擴大貨幣市場流動性便利規模。美聯儲稱,本周每天都將購買750億美元國債和500億美元機構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每日和定期回購利率報價利率將重設為0%。為確保市場運行和貨幣政策傳導,將不限量按需買入美債和MBS。
  • 美聯儲眼花繚亂的救市工具,究竟都是什麼意思?
    要聞 美聯儲眼花繚亂的救市工具,究竟都是什麼意思? 2020年3月23日 09:24:00 智通財經網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 Rick筆記」。美聯儲眼花繚亂的救市工具,究竟都是什麼意思?交易對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影響是,負債端交易對手的準備金存款減少,轉換到逆回購科目,資產負債表的整體規模保持不變。因此ON RRP,相當於IOERrate的一個補充,共同構建了利率區間的下限。比如2015年12月美聯儲首次加息的時候,設置的目標利率區間為0.25-0.5%,同時設置的ON RRP的操作利率為0.25%,每個交易對手的操作上限為300億美元。
  • 疫情援助資金剩下4550億美元沒花光,美財政部要求美聯儲還錢
    據美國《新聞周刊》報導,周四,美國財政部長史蒂文·姆努欽要求美聯儲返還4550億美元尚未使用的新冠病毒疫情援助資金。姆努欽在周四致信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表示,財政部不會讓這些項目繼續運作。姆努欽表示,只有250億美元的「貸款和其他資產」資金到位。「提供經濟支持以恢復金融狀況,以應對新冠疫情,這是我們的集體責任。儘管部分經濟領域仍然受到嚴重衝擊,需要額外的財政支持,但金融狀況已經有所好轉,這些措施的使用是有限的。」姆努欽說。
  • 美聯儲沒有調整購債久期,標普轉跌,黃金跌破1850美元並轉跌,美元和...
    12月16日周三,美聯儲公布了今年最後一次FOMC議息會議決策,維持基準利率在近0的歷史低位不變,上調對2020年美國實際GDP的預期至萎縮-2.4%,9月曾認為萎縮3.7%。美聯儲在決策聲明中稱,將繼續每個月至少購買1200億美元的債券,直至最大化就業和物價穩定的雙重目標取得實質性進展。不過,美聯儲沒有調整資產購買操作的債券「加權平均久期」和購買力度,此前有分析師預期,美聯儲會將債券購買計劃向更長久期的債券傾斜。
  • 被指操縱美元,美聯儲在玩一個「危險遊戲」
    所以市場巨震之後,美聯儲當即宣布了兩項舉措:重啟資產購買計劃——通過控制債券價格的波動性,並向市場投放流動性,令投資者再次購買股票,而不是堅持持有避險資產,有助於平息股市和債市波動。美元互換安排——向全球市場注入了額外的美元,緩解外國投資者對美元的狂熱,有助於平息匯市的波動。
  • ...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士周二稱,當前美聯儲的債券購買計劃正在...
    美聯儲兩位官員均表示當前購債計劃正發揮良好作用;① 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士周二稱,當前美聯儲的債券購買計劃正在很好地實現目標,不過若有需要,美聯儲也可能調整參數;展望未來,當我們觀察經濟如何發展,前景如何發展時,我們可以考慮任何想對這些計劃做出的整,我認為眼下它們正很好地實現目的;②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在11月4至5日會議上討論了在需要加大經濟支持力度情況下
  • 美聯儲利率決議果真成美元「救星」 黃金兩分鐘成交逾3.7億美元
    美聯儲在會後聲明中表示,將繼續每月購買至少1200億美元債券,「直至朝實現委員會的最大就業和物價穩定目標取得實質性進展」。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在一份獲得一致通過的聲明中補充稱:「這些資產購買計劃有助於促進市場平穩運轉和寬鬆的金融環境,從而支持信貸流向家庭和企業。」
  • 美聯儲耍流氓!比特幣2.2萬美元,稱霸之門已打開
    比特幣當前總市值已超4100億美元,低於特斯拉的總市值6068億美元。從2019年的底部算起,特斯拉股價漲了10倍多。 美聯儲承諾依然會每個月購買至少1200億美元的債務(放水),一直到美國的最高就業率目標和價格穩定得以實現。
  • 美聯儲修改購債前瞻指引 隱含QE政策調整設想
    這次也是鮑威爾領導下的美聯儲文件中醒目出現「taper(縮減)」這個詞,FOMC已開始設想如何逐漸縮減量化寬鬆政策。紀要顯示,美聯儲上月如預期般地維持基準利率不變,美聯儲官員幾乎一致投票決定維持購債計劃不變,表示將繼續每月至少購買1200億美元的債券,直到最大就業和價格穩定目標取得「實質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