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6日,農業農村部發文,運城市平陸縣三灣大天鵝景區發生野生天鵝H5N8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該區域棲息野生天鵝4000餘羽,發病2羽,死亡2羽。
除了關注疫情本身之外,不少網友表示:「天鵝的量詞竟然是「羽」,太優美了!」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羽」!
單看羽這個詞有幾層意思,其一是羽毛,鳥的毛,常見的詞語是羽翼;其二是鳥類或昆蟲的翅膀,其三是古代五音(宮、商、角、徵、羽)之一。
通常用來表示人、事物或動作的數量單位的詞,叫做量詞。新聞裡提到的野生天鵝4000餘羽,這裡的羽是量詞,其實除了天鵝之外,很多鳥類和禽類的量詞都是羽,這其實是基本常識,不過很多人平時接觸不到,不知道也不足為奇。
還記得國慶時放飛7萬羽和平鴿嗎?鴿子的量詞也是羽,還有一些描述也用用到羽,例如:白羽雞、黃羽雞、紅羽雞,這樣一看就很好理解了,不過平時我們還是會習慣說一隻天鵝、一隻鴿子、一隻雞,這也無可厚非
但是,還有一種動物的量詞也是羽,就很難理解了!那就是兔子,日本是說一羽兔子、兩頭蝴蝶、三杯章魚,看到這裡很多人不禁發出感慨,日語中的量詞都是什麼鬼?
我們來盤點一下,現代日語中表示動物數量的量詞主要有三個:匹、頭、羽。
【匹】(ひき)用於小型獸類、蟲類、魚類等。【頭】(とう)一般用於大型動物。(蝴蝶也可以用「頭」,英文直譯過來)【羽】(わ)一般用於鳥類或者禽類。(兔子是用羽來表示,學過日語的人大概都知道,在日語裡,數兔子的時候量詞常常用「羽(わ )」。
大家了解了嗎?是不是很有趣又簡單好記呢?你還知道哪些不像量詞的量詞呢?快留言分享給大家吧!關注我,和我一起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