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探索:
恐龍是指三角龍,現代鳥類和梁龍最近的共同祖先及其所有後代。為方便研究,恐龍可分為鳥類和非鳥恐龍。
非鳥恐龍只生活在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已於6500萬年前全部滅絕。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部分非鳥恐龍的寫照。它們主要棲息於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開闊地帶。
1841年,英國科學家理察·歐文在研究幾塊樣子像蜥蜴骨頭化石時,認為它們是某種史前動物留下來的,並命名為恐龍,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觀察認知:
藝術創意:
課程類型 :創意綜合課
年齡:6-9歲,10-14歲
課時:90分鐘
教學目標:了解恐龍的發展史及科普知識,對恐龍的種類有一定的認知。通過觀察恐龍身體的結構及各組成部分的造型、及皮膚肌理,結合自己的認知,大膽創作,展開想像力,將破殼而出的恐龍寶寶表達出來。
教學重、難點:參考範畫和作畫步驟,使用水油分離的技法,用黑白線描表現恐龍蛋,油畫棒厚塗法畫出可愛的恐龍寶寶,再用彩墨鋪出一個漂亮的背景,很好的鍛鍊了孩子的造型能力、色彩搭配能力及筆控能力。
繪畫材料:
繪畫步驟:
1.準備一張大小合適(可以8K大小的紙張作為參照物)的橢圓形橙色卡紙,沿著鋸齒線將橢圓形一分為二剪開:
2.在白色的卡紙上,用黑色的勾線筆畫出一隻可愛的恐龍寶寶,注意要將恐龍身體各組成部分儘可能仔細的表達到畫面中:
3.接著用黑色的勾線筆對恐龍蛋進行裝飾,上下兩半蛋殼上的圖案可以對稱,注意點線面裝飾元素的多樣性和黑白灰關係:
4.用油畫棒給恐龍寶寶著色,保留一些明顯的筆觸,可以體現恐龍粗糙的皮膚紋理:
5.繼續用油畫棒畫出地面,再用彩色墨汁加水調和,刷出層次豐富的藍色背景,作品就完成了!一看就會,趕快試著畫一畫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