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真正的了解到麥家,就是在董卿的《朗讀者》裡面,她含著熱淚朗讀了麥家的新作《人生海海》:
一年多後,上校母親被一口粥嗆死了,她以嘹亮悲愴的哭聲給老人家送終,哭聲像鴿子的哨音一樣,泣著血,盤在空中,照亮夜空,把村裡所有女人的淚腺激活,後來送葬,她一手死死扶著棺材,一路灑著同樣泣血奔淚的慟哭,把村裡所有男人的淚腺也激活……
董卿說麥家的身上,帶著一種旁觀者的氣質,一旦他開口了,你便能體會到,他語言有多精準,細節有多觸動人心,思想有多深刻。
當我讀完麥家的《人生海海》之後發現確實如此!
「積了雪,即便有人走過也聽不見平時各人各樣的腳步聲。積雪像木工房的刨子,糕點鋪裡的模子,把各人各樣的腳步聲都刨成一個樣,壓成一個形,聽上去只有一個聲:嚓。」
這一句是作者麥家在《人生海海》描寫冬天雪落山村的聲響,這個細節的比喻真好,聲音好像有形的實物,躍然眼前。好的比喻總是這樣,像混進薯片口袋裡的一粒烤花生,給指尖驚喜。
我們還能在《人生海海》中,感受到不同人物的魅力:
老保長年輕時吃喝嫖賭,滿嘴髒話,三句不離女人,誰想到他始終不曾背叛朋友,是條鐵骨錚錚的漢子。
老巫頭最不缺大道理,遇事一定要講出天地人心,居然被豬油蒙了心,把道理丟在腦後,至死不得善終。
小瞎子心懷禍胎,人人厭惡,受到懲罰後大快人心。但是作者故意安排他興風作浪,甚至還藉助現代科技之力鹹魚翻生。
《人生海海》講述的不僅僅只是一個故事,而是我們的生活。它寫盡了生活的殘酷,寫盡不同角色面對生活的不同面目,有猙獰的,有惡毒的,有充滿仇恨的,也有放下過去和自己和解的。這些不同的面目,都像極了我們在一生中面對不同事件的反應。
書名《人生海海》,是來自閩南語,這富有詩意的四個字中裝載了厚重的人生底蘊:人生似海,起落沉浮,既有日常滋生的殘酷,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新作《人生海海》,莫言連讀兩遍,董卿含淚朗誦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連讀了兩遍,讚不絕口,說這是一部「迷人」的小說;
高曉松看過後也感到十分驚喜,說很上癮,這是麥家跨越了自己的一座高峰的大作。
王家衛導演說過這麼一句話:「有人說,稀奇古怪的故事和經典文學的直線距離只差三步。但走不完的也正是這三步。麥家的了不起在於他走完了這三步,且步伐堅定,緩慢有力,留下的腳印竟成了一幅精巧詭秘的地圖。」
麥家的這本《人生海海》,歷時五載,從小說的內容到語言再到方方面面,都可見作者精心打磨的痕跡,這在當下急功近利的社會中,很是難得。
倘你讀懂了作者的這份苦心,學會扭轉困境,學會險中求勝,學會經歷風雨,那麼,不管你現在正在經歷什麼,一定會守得雲開見月明。
它告訴我們生活像大海一樣寬廣,但無論生活多麼艱難,我們都要好好活下去。
全書35元精裝版,對於很多普通人來說是一頓午飯的支出,卻可以經歷千百種人生!
人生海海,願你我都能好好生活,做最好的自己!
想看的朋友,點擊下圖購買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