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科技資訊盡在「圈聊科技」。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力挺只是嘴上說說?iPhone銷量全面完勝,前五排行沒有華為的影子。
在相關限制之下,從9月15號臺積電正式斷供開始,華為獲取晶片的途徑也被切斷了,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周旋,華為也迎來了一定的轉機,目前高通已經獲取了恢復4G晶片供貨華為的授權,也能夠保證很多業務的正常開展,保證了一定的營業收入,也讓華為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到相關技術的研發當中。
目前華為新推出的都是5G手機,所以在手機晶片的獲取上依然不容樂觀,為了榮耀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同時也能夠緩解一定的晶片供應壓力,華為在前一段時間忍痛出售了榮耀。華為想要在短期之內獲取到5G晶片也很難,目前主要方向就是自主研發晶片,目前各項技術也都在井然有序的布局當中,在整個過程中我們見識到了無比堅強的華為。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華為的手機業務也遭受了嚴峻的考驗,晶片的不足也就意味著華為之後手機的總出貨量也會相應減少,與此同時很多國人都表態了,都表示之後會支持華為,購買華為手機幫助華為一起度過難關。
然而在京東公布了11月份自營手機的銷量之後,消費者的心態逐漸暴露了出來,原來力挺華為只是嘴上說說而已,手上卻不自覺地預定了蘋果手機,我們可以從表單上看出,前三名被蘋果手機給包攬了,iPhone銷量全面完勝,前五排行沒有華為的影子。
在iPhone 12發布之後,並沒有絲毫影響到iPhone 11的持續暢銷,IPhone 11價格再下調之後,成為了目前市面上最受歡迎的手機,11月份的銷量就已經達到了100萬,連續好幾個月佔領了榜單的位置。
而被無數人詬病的iPhone 12卻再次迎來了逆襲,以49萬的銷量拿下了銷量第二,而同系列的iPhone 12Pro max以45萬的銷量,佔據著第三的位置,果然iPhone 12系列還是真「香」啊,縱使擁有再多的缺點,在果粉眼裡根本就不算什麼,果然驗證了此前的話,這是對於「強者」的盲目崇拜,買的就是蘋果這個牌子,妥妥的繳納「智商稅」。
而反觀iPhone 12的競品華為Mate 40,剛發布的時候在銷量上還能有的一拼,不過在一段時間過後,蘋果的優勢已經很明顯了,也驗證了支持華為只是嘴上說說,身體卻很自覺地靠向了蘋果手機。
其實在iPhone 12發布之後,問題頻繁的出現,很多人都無力吐槽了,類似於綠屏、續航能力差、充電時間長、信號差等等問題,在國產機上只要出現其中的任何一個問題,都不可能得到消費者的諒解,然而蘋果在一部手機上同時出現了多個問題,卻仍然得到了消費者的原諒,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價格上面的優勢
現在華為高端的旗艦手機,在定價上和iPhone已經相差無幾了,但由於華為除了發布高端手機之外,同時還發布了中低端的手機,這也導致了人們對華為這個品牌的定位比較亂,一千多塊也能買到華為手機,然而花大幾千甚至上萬塊,買到的也只是華為手機,在日常使用過程中我們不會在意手機的型號,一眼看過去,看到了只是手機的品牌。
而蘋果手機有種與生俱來的優越感,就算現在已經成為了街機,但在我們心中依然是高端手機,能夠直接看得到價格,這對於愛慕虛榮的人來說,是選擇iPhone的最好理由。
性能上的差別
受限於系統方面的因素,無論安卓系統怎麼去優化,手機採用性能多好的處理器,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手機總是會出現卡頓的情況。而反觀蘋果的IOS系統,只要不去升級更新系統的話,就算是用了五年的老機子,依然能夠流暢運行。
而在這一代的IPhone 12上,已經擁有了5G功能,並且也已經採用了雙卡雙待,這也非常符合國內消費者的需求,看來華為手機還是要等到鴻蒙系統出來之後,才能實現真正的逆襲,鴻蒙系統能否成為國產手機逆襲的關鍵呢?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