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傳播國學智慧)。點擊標題下藍字「琢磨君專欄」關注,我們將持續為您提供有價值、正能量的國學文章
老子《道德經》云:自勝者強,懂得戰勝自己的人,才是真正屬於強者。《易經》也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由此可見,真正厲害的人,都是懂得自我救贖,自己救自己。
這一點,在企業家身上體現得尤為突出。就如企業家史玉柱所說:「人在最困難的時候,不能靠朋友,只能靠自己!」企業家曹德旺也說:「沒有人同情你,只會笑話你,你要想走出這個困境,就要靠自己去奮鬥、去努力!」
的確如此,人生困境時,我們要學會自強不息,應該多嘗試如何自救。正所謂是「天不渡人,人自渡」,我們多嘗試以下這三種方法,便可以爭取早日走出困境。
1、學會放下執念;
有這麼一個小故事,讀完之後,或許你就能明白放下執念的重要性。一個年輕人在屋簷下躲雨,看見一個和尚撐著傘從旁邊走過。年輕人說:「大師,普渡一下眾生吧,帶我一段如何?」和尚說:「我在雨裡,你在簷下,而簷下無雨,你不需要我渡。」這人立刻跳出簷下,站在雨中說:「現在我也在雨中,該渡我了吧?」和尚說:「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無傘。所以不是我渡自己,而是傘渡我。你要被渡,不必找我,請自找傘!」
估計很多人認為和尚沒有慈悲之心,其實他是在用大智慧啟發年輕人,告誡年輕人要自強不息,遇事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就如孟子所說:「行有不得,反諸求己」,行動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就應該反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很多人遇到困境的時候,心存「傲慢與偏見」,喜歡怨天尤人,這就更加把自己束縛住了。學會放下執念,拋棄偏見,回歸本心,更加能夠找到問題的原因,在頓悟中獲得真正的大智慧。
就如處世奇書《菜根譚》中所寫:「事窮勢蹙之人,當原其初心」,一個人遭受失敗的窮途末路的時候,要去多反觀一下自己的初心,看自己是否偏離了初心。正所謂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2、善待自己和他人;
很多人在遇到生活不順的時候,喜歡對身邊人發牢騷,不能善待身邊人,也因為生氣、鬱悶而不能好好善待自己。每個人都像一個能量場,你若積極樂觀,便全世界春暖花開;你若悲觀消極,全世界都是烏雲密布。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差;你的情緒好與壞,都決定著你的福氣多與少,正如《易經》云:吉兇以情遷!
一念之善,吉神隨之;一念之惡,厲鬼隨之。當我們內心充滿負面情緒的時候,就好像我們變成了惡魔一般邪惡;當我們內心充滿真善美的時候,我們就好像變成了天使一般。
佛家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負面情緒,惡語傷人六月寒,就好似是一把「鋒刀」,傷人於無形。你若是懂得釋懷,由惡轉善,便是「直了成佛」。所以說,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可以覺悟,只要心懷仁慈和善念,能夠善待芸芸眾生。
胡適先生在《我的母親》一文中所說:「我漸漸明白,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更難受。」所以說,我們要想善待自己和他人,首先要從微笑面對生活開始,要做溫暖人心的春風。
用儒家思想來講,就是要「與人為善,取人為善」,自己有好處,要懂得分享給他人;別人有優點,我們要多讚美欣賞。曾國藩更是用「取人為善與人為善,樂以終身憂以終身」這副對聯來時刻勉勵自己,努力做一個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的人。
3、重拾信心,重新開始;
古人談成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要素。放下執念,虛懷若谷,謙受益,這就好比是「地利」;善待自己和他人,這就好比是「人和」;最後就只欠「東風」這個「天時」了。
但是,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如果你在機遇到來前,沒有打下夯實基礎,做好鋪墊,也是很難抓住機遇的。過去的就讓它過去,一切歸零,重拾信心,重新開始,積極為下一次的機遇而時刻準備,一切向前看。
人不能為過去而活,也不能活在幻想當中,唯有腳踏實地抓好當下時光,便可在順其自然中成就明天的美好。人生困境時候,要有「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的決心,丟掉心理包袱,重拾信心,重新開始,這樣才能在充實的努力當中慢慢走出困境,真正實現自我救贖。
結語:
「諺雲吃一塹長一智,吾生平長進全在受挫受辱之時,務須明勵志,蓄其氣而長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餒也。」這是曾國藩在家書中的一段話,是為了勸告九弟勇敢度過人生困境,要學會自救。正所謂是「打得通的,才是好漢」,真正的強者,都是內心強大,意志力頑強,自立自強。
所以說,人生困境時,我們要學會自強不息,天不渡人,人「自渡」,多嘗試以上三種方法自救——放下執念、善待自己和他人、重拾信心重新開始。正所謂是「天助自助者」,上天會佑助自立自強的人。
今日話題:
面對困境,您是如何自救呢?
歡迎大家留言互動,精彩的評論,我會置頂鼓勵哦。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