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渡人,人自渡」:多嘗試這3種方法自救,爭取早日走出困境

2020-11-23 騰訊網

文章作者: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傳播國學智慧)。點擊標題下藍字「琢磨君專欄」關注,我們將持續為您提供有價值、正能量的國學文章

老子《道德經》云:自勝者強,懂得戰勝自己的人,才是真正屬於強者。《易經》也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由此可見,真正厲害的人,都是懂得自我救贖,自己救自己。

這一點,在企業家身上體現得尤為突出。就如企業家史玉柱所說:「人在最困難的時候,不能靠朋友,只能靠自己!」企業家曹德旺也說:「沒有人同情你,只會笑話你,你要想走出這個困境,就要靠自己去奮鬥、去努力!」

的確如此,人生困境時,我們要學會自強不息,應該多嘗試如何自救。正所謂是「天不渡人,人自渡」,我們多嘗試以下這三種方法,便可以爭取早日走出困境。

1、學會放下執念;

有這麼一個小故事,讀完之後,或許你就能明白放下執念的重要性。一個年輕人在屋簷下躲雨,看見一個和尚撐著傘從旁邊走過。年輕人說:「大師,普渡一下眾生吧,帶我一段如何?」和尚說:「我在雨裡,你在簷下,而簷下無雨,你不需要我渡。」這人立刻跳出簷下,站在雨中說:「現在我也在雨中,該渡我了吧?」和尚說:「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無傘。所以不是我渡自己,而是傘渡我。你要被渡,不必找我,請自找傘!」

估計很多人認為和尚沒有慈悲之心,其實他是在用大智慧啟發年輕人,告誡年輕人要自強不息,遇事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就如孟子所說:「行有不得,反諸求己」,行動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就應該反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很多人遇到困境的時候,心存「傲慢與偏見」,喜歡怨天尤人,這就更加把自己束縛住了。學會放下執念,拋棄偏見,回歸本心,更加能夠找到問題的原因,在頓悟中獲得真正的大智慧。

就如處世奇書《菜根譚》中所寫:「事窮勢蹙之人,當原其初心」,一個人遭受失敗的窮途末路的時候,要去多反觀一下自己的初心,看自己是否偏離了初心。正所謂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2、善待自己和他人;

很多人在遇到生活不順的時候,喜歡對身邊人發牢騷,不能善待身邊人,也因為生氣、鬱悶而不能好好善待自己。每個人都像一個能量場,你若積極樂觀,便全世界春暖花開;你若悲觀消極,全世界都是烏雲密布。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差;你的情緒好與壞,都決定著你的福氣多與少,正如《易經》云:吉兇以情遷!

一念之善,吉神隨之;一念之惡,厲鬼隨之。當我們內心充滿負面情緒的時候,就好像我們變成了惡魔一般邪惡;當我們內心充滿真善美的時候,我們就好像變成了天使一般。

佛家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負面情緒,惡語傷人六月寒,就好似是一把「鋒刀」,傷人於無形。你若是懂得釋懷,由惡轉善,便是「直了成佛」。所以說,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可以覺悟,只要心懷仁慈和善念,能夠善待芸芸眾生。

胡適先生在《我的母親》一文中所說:「我漸漸明白,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更難受。」所以說,我們要想善待自己和他人,首先要從微笑面對生活開始,要做溫暖人心的春風。

用儒家思想來講,就是要「與人為善,取人為善」,自己有好處,要懂得分享給他人;別人有優點,我們要多讚美欣賞。曾國藩更是用「取人為善與人為善,樂以終身憂以終身」這副對聯來時刻勉勵自己,努力做一個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的人。

3、重拾信心,重新開始;

古人談成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要素。放下執念,虛懷若谷,謙受益,這就好比是「地利」;善待自己和他人,這就好比是「人和」;最後就只欠「東風」這個「天時」了。

但是,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如果你在機遇到來前,沒有打下夯實基礎,做好鋪墊,也是很難抓住機遇的。過去的就讓它過去,一切歸零,重拾信心,重新開始,積極為下一次的機遇而時刻準備,一切向前看。

人不能為過去而活,也不能活在幻想當中,唯有腳踏實地抓好當下時光,便可在順其自然中成就明天的美好。人生困境時候,要有「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的決心,丟掉心理包袱,重拾信心,重新開始,這樣才能在充實的努力當中慢慢走出困境,真正實現自我救贖。

結語:

「諺雲吃一塹長一智,吾生平長進全在受挫受辱之時,務須明勵志,蓄其氣而長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餒也。」這是曾國藩在家書中的一段話,是為了勸告九弟勇敢度過人生困境,要學會自救。正所謂是「打得通的,才是好漢」,真正的強者,都是內心強大,意志力頑強,自立自強。

所以說,人生困境時,我們要學會自強不息,天不渡人,人「自渡」,多嘗試以上三種方法自救——放下執念、善待自己和他人、重拾信心重新開始。正所謂是「天助自助者」,上天會佑助自立自強的人。

今日話題:

面對困境,您是如何自救呢?

歡迎大家留言互動,精彩的評論,我會置頂鼓勵哦。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人需自渡,無人可渡你
    人生就是一條路,路上關卡重重,往前一步是陷阱,後退一步是懸崖,可上帝不會憐憫任何人,你有勇氣自救,才有機會闖關成功。依靠他人來渡你,那是奢侈,更多時候都是自掃門前雪,無人會渡你!年幼無知的時候,以為總有人會陪我走完這一生,無論是家人,還是知己。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卻發現,在最無助,最痛苦,最需要人陪伴的時候,回頭卻發現,只有自己的影子陪伴自己,沒有任何人可以長久的陪伴你左右。自己該走的路,一點也不會少,也沒有可以替你走,能走多遠還是取決於你自己。渡人,是一種情懷,渡已是一種格局。
  • 佛陀雖是覺者卻不渡人,在生死海中的眾生,唯有自渡才能解脫!
    「佛不渡人,人自渡」。曾有人問道:佛陀以名為大覺,修行證道,以普渡眾生為己任,那為什麼不能將我們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來渡化我們呢?佛說:眾生皆是佛,人是未來的佛,佛是未來的人,我救不了你,唯有你自救。佛陀只能給人指引道路,引人向善,而一切因緣結果,都需要個人的行為來決定。
  • 佛說:渡人者自渡之。你真的理解嗎?
    佛說:渡人者自渡之。你真的理解這句話嗎?我不覺得你會理解。想想,老闆請你來是幹嘛的?你肯定會說工作,幫忙管理,也是自己為了掙錢生活。其實我告訴你:錯。老闆請你來是為了幫他賺錢的,是為了幫助他更好的賺錢的,說白了就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老闆的災在那呢?出路,市場,銷售,讓公司更好的運轉,這就是老闆請你來的目的,當你創造不了價值的時候,老闆憑什麼升你職,加你薪呢?你沒那個實力,沒那個衝勁,老闆憑什麼要你呢?你沒知識沒技能,為什麼招聘你進來呢?說白了,你要先學會渡人才能自渡。
  • 南懷瑾的告誡:人微言輕時,讀懂這3句話,祝你早日「時來運轉」
    感受當你地位低微,想要聲張正義,但被人當空氣,卻只能嘆世風日下,無能為力的悲催。當你沒錢沒勢,經常受人欺負,卻只能做出此心不動,風又奈何的灑脫大度。真的是非常讓人憋屈了,不過,正所謂「天不渡人,人自渡」。那麼,當我們人微言輕,陷入人生低谷的時候,該如何自救呢?
  • 佛不渡人,人自渡,佛也做不到的四件事
    甚至用這種狀態看自己,把自己看得更小了、也看得更清楚了;面對所有的挫折,都覺得這是正常的,因為人人都會遇到。李嘉誠有過一段話:「如果你是普通人,你只經受普通的痛苦,你想成為特別的成功者,那你一定要經歷特別的痛苦」,這世間的的事都是公平的,你要成為佛,你就要經受九九八十一難;你要成為超凡脫俗,讓人敬仰的人,那要你憑什麼呢?
  • 人這一生,渡你的只有兩個人!(深度好文)
    人這一生,渡你的只有兩個人! 《道德經·第二十七章》中講:「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者善人之資。」 愛你的人,是師友,給你關懷與溫暖;害你的人,是磨石,給你成長與歷練。 感恩善良的幫助容易,原諒蓄意的傷害很難。
  • 【夜讀】人這一生,總有人渡你
    文/民生周刊 01 你遇見的人是來渡你的看來,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所謂的禍福其實是互相依存的,同時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有時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而好事發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會演變成壞事。
  • 佛說:這4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不是你!
    菩薩有心渡人,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得渡,不是每個人都與佛有緣,有善根、有大福報。沒有善根的人,他根本不聽聞正法,甚至心生詆毀,誹謗三寶,障深慧淺,這樣的人苦海輪迴、不得解脫。所以佛門說: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佛菩薩有心渡你,但你非不聽佛的話,那就沒辦法了。你不回頭,誰為你救苦救難;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
  • 悲喜自渡,幸福隨心
    季羨林在《悲喜自渡》一書裡說:人生無論是悲是喜只能自渡,他人難悟。別人對於我們內心深處的傷悲,真的是愛莫能助。面臨悲傷時,其實,幸福從來都沒有走遠,只不過是我們缺少一顆悲喜自渡的心而已。麥家在《人生海海裡》講:「幸福是養自己心的,不是養人家眼的。」可見,活得好不好,幸福不幸福,不用看別人的眼光,問你自己的心就知道了。悲喜自渡,則幸福如影隨形。
  • 人這一生,能渡你的只有兩人,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感謝他們
    人這一生,渡你的只有兩個人!《道德經·第二十七章》中講:「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者善人之資。」愛你的人,是師友,給你關懷與溫暖;害你的人,是磨石,給你成長與歷練。感恩善良的幫助容易,原諒蓄意的傷害很難。
  • 萬般皆是命,唯有人自渡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塵世人皆苦,唯有人自渡。生而為人,立於塵世,苦難重重,在苦難中追尋快樂,在痛苦中找尋希望。上天給我們打擊,不是讓我們守著悲痛停滯不前的,更不是讓我們一生守著絕望抱恨終生的,而是要我們相信,天無絕人之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要總是抱怨自己的人生,而去張望別人的幸福。
  • 天不渡人,人需自渡
    長信宮燈 簡潔大方的線條,不贅以繁複紋飾,暗合崇尚黃老之學(漢初流行的哲學思想 一個人有多大本事,能擔負多重的擔子,才可能坐上多高的位子。
  • 《麥路人》好評如潮,郭富城立地成佛,能渡人卻不能渡己
    沒有解釋,也不沒有鋪墊,人生低谷是什麼樣子,我們每個人都心中有數,而影片只用了一個24小時營業的咖啡廳,就將這一切都表現了出來,一群陌生的流浪漢,就是一個大家庭。這裡的人為食物奔忙、為還債拼命、為逃避流浪……病痛折磨,情感糾葛,經濟窘迫,家庭失和……當一個人決定獨自承受這一切時,人生的低谷就來了。
  • 人活一世,做自己的靠山: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人活一輩子,任何人都只是過客,有的人陪你的時間長一些,有的人陪你的時間短一些。真正陪著你不離不棄、一路到底的,唯有自己。求人不如求己。真的遇到問題了,唯有自渡才是最高效、最可行的出路。被動的人生,就像是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人云亦云,甚至任人擺布,被賣了、被利用了還不自知。02如何自渡?最關鍵的是保護好自己的內心,堅定「自渡」的決心。人的感情是很脆弱的,容易被來自外界的壓力和聲音擊垮,陷入「我不值得」、「我何德何能,憑藉什麼自渡」的悲觀情緒中。
  • 鬼谷子:在你身處困境不知道該怎麼辦時,多親近這三種人
    能真正懂得:勝不驕、敗不餒,才算是有大智慧。勝不驕或許比敗不餒,更容易一些,因為處在失敗的狀態下,光有好心態是遠遠不夠的。想要扭轉局勢,走出困境這幾個方法值得學習。這幾種方法,鬼谷子早在幾千年前便參透了。那就是,如果你身處逆境,需要與「自我、家人、智者」多接觸,如果你真的能與人充分交談、學習,你將很容易找到走出困境的辦法。具體需要如何做呢?
  • 這四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沒有你!
    相信許多人應該聽過這句話: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什麼意思呢?這樣的人愚痴顛倒,可能要經歷多生多劫的輪迴修行,才能與佛結緣。佛家言: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信佛信什麼?信因果,善惡之報、如影隨形,行善自有天報、作惡自有天收。「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以實際行動踐行菩薩道,才是真正的自渡。
  • 許知遠「求救信」暴露書店困境!200多家書店開始直播自救!
    2月24日,在疫情下苦苦煎熬的單向空間創始人許知遠,給外界發出了《走出孤島 保衛書店》的求救信。據說,單向空間的四家店裡,只有北京朝陽大悅城一家營業,然而復工後情況也並樂觀,平均一天只能賣出15本書,其中有一半還是愛書如命的同事自己買的。整個2月份,單向空間較往年同期收入下降80%。
  • 上天只「助」有緣人:人越處於危難之境,「福氣」越會來「渡」你
    當人的富貴到達了極致時,倘若不加謹慎,就離走下坡路不遠了。當一個人到了低谷,越活越不是滋味時,倘若咬緊牙關度過,人也就離走上坡路很近了。要知道,人之福氣,往往會在你危難的時刻,「渡」你一程。曾聽一位禪師說過:「為何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正是因為上天想讓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人之福氣的可貴,以至於人能珍惜當下的日子,奮起一搏。」人活得不如意,還真的是人間之常事。可當所有人都能得償所願時,你會發現,這世上就不會有不幸,禍福雙方就會失衡。
  • 萬般皆苦,唯人自渡(深度)
    心中的苦,沒必要逢人就說,萬般皆苦,唯人自渡。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誰的生活是沒有委屈的,沒有誰的人生是沒有寒涼苦楚的,很多話,說不出,只能藏在心裡,自己憋著;很多事,無人分擔,只能自己扛著,默默無語。但是,現實,總是這樣的:你說苦,會有人說,你那不叫苦,還有比你更苦的;你說難,會有人說,你真是脆弱,還有比你更難的難;你說累,會有人說,你真是矯情,還有人比你更累……其實,這世上的苦,難,累,沒有最難,只有更難!
  • 人這一生,真正能渡你的只有這兩人
    珍惜那些身邊對我們好的人,因為他們並不是對所有的人都那麼好。生活的原味是苦澀的,所有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人和事,都是一味添加劑,沒有它們的加入人生不精彩!我也曾一度陷入怨恨的邊緣,抱怨那些沒有幫助過我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