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看懂《千與千尋》了嗎?

2020-06-20 菌菌動漫社

各位小夥伴大家好呀,聽小菌嗶嗶叨,生活樂逍遙!



前言


你真的看懂《千與千尋》了嗎?

去年年中,有著「21世紀最佳動畫」之稱動畫電影《千與千尋》重製上映了。

這部影片從面世之初,便引起了一眾影迷的討論。

《千與千尋》不只主要劇情非常的深奧又具有啟發性,電影的本身還暗含了很多有趣的隱喻。


你真的看懂《千與千尋》了嗎?

在我們拜讀的兩本作品,導演宮崎駿的《折返點1997-2008》,以及製作人鈴木敏夫的《順風而起》裡面,他們兩人分享了非常多這部電影背後製作的秘辛。

內容之精彩,讓我們忍不住又回去將電影看了一遍又一遍,再結合我們對於電影新的理解之後,歸納出《千與千尋》裡的三大隱喻,分別是:

職場、親子教育、油屋的真相



職場

第一個隱喻,相信很多人在看電影的時候就已經有點感觸了,那就是職場。

《千與千尋》的主要劇情線環繞在不小心闖入了神魔世界的十歲少女千尋身上。

為了找到讓父母變回人的方法,被要求在湯婆婆開的溫泉旅館「油屋」中工作,也展開了她在職場的生活。

讓我們先來看看千尋的「求職過程」吧。


你真的看懂《千與千尋》了嗎?

千尋在靈界遇到的第一個人是白龍,他告訴千尋想要活下去,就得要在油屋裡找工作。

後來我們發現白龍和千尋是舊時,因此我們可以把白龍想像成已經出了社會的家人或親友,在一家知名的公司裡上班,希望能提攜千尋進入公司。


你真的看懂《千與千尋》了嗎?

於是,他指點千尋,到蒸氣室裡找到鍋爐爺爺,而鍋爐爺爺則像是某個部門的小主管。

經過了初步的審核之後,將千尋向上呈給老闆,也就是湯婆婆來決定。

在去見老闆的路上,千尋先經歷過了老鳥同事小玲的震撼教育,不只態度不友善還說話酸言酸語,但還是帶著千尋稍微逛了一下工作環境,讓她大致對工作內容有些概念。


你真的看懂《千與千尋》了嗎?

在經過了老闆湯婆婆的嚴厲面試之後,千尋靠著白龍教他的招式死纏爛打,加上只是個底層的小職位,終於獲得了認可得到了工作。

而千尋籤下了「勞動合同」時,名字就被收走了,其實也象徵著現實世界裡人們你把自己賣給了公司,從此失去了自由。

《千與千尋》裡的職場百態十分生動,宮崎駿自己就說有不少的橋段是他根據自身經歷改編的。

例如,同事小玲這個角色,一開始給人的印象很差,一副十分勢利的嘴臉。


你真的看懂《千與千尋》了嗎?

可是後來當千尋這個菜鳥證明了自己之後又變得很有人情味,這其實非常的寫實。

因為小玲是老鳥,非常懂得「公司的生態」,一定見過太多新人陣亡,因此不想浪費感情去認識新人。

直到千尋證明了自己可以生存下去,她才認同她,甚至還把千尋當成妹妹一樣照顧。

但是如果千尋沒有通過考驗、被認定「根本不行」的話,小玲就肯定不會伸出援手了。

因為這樣的「人情」,在職場裡反而會變成包袱。


你真的看懂《千與千尋》了嗎?

回想我們自己在職場的時候,剛進公司時多多少少都會經歷一段「觀察期」。

不只老闆會觀察自己的能力,同事們不也是等到摸清楚底細之後,才會決定是否要有進一步的交情嗎?

或許你會覺得這樣有點現實,但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就對所有人掏心掏肺的話,長此以往是會有很大的壓力的。

而且也很容易弄得公私不分,顧著套交情而影響到工作也很有可能。


你真的看懂《千與千尋》了嗎?

這就好比在蒸氣室的時候,千尋因為出於好奇,幫一個「煤煤蟲」搬了它拿不動的碳,其他的煤煤蟲看到了,竟然一個個都假裝搬不動,紛紛等著千尋來幫他們完成工作。


你真的看懂《千與千尋》了嗎?

另外,電影裡的關鍵人物「湯婆婆」和「錢婆婆」是雙胞胎姐妹,可是根據宮崎駿的敘述,她們的人設其實是「同一個人」,只是在不同的場合時會有截然不同的情緒與行為。

宮崎駿說:我們在工作場所就像是湯婆婆,成天大呼小叫地指使員工認真工作,但是一回到家裡就成了善良的老百姓,這種分裂地狀態,正是我們地無奈和悲哀啊!



親子教育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以一個友人十歲的女兒作為藍本出發想出來的故事。

他也多次表示,他就是想拍一部給全世界的小孩看的電影,一部讓所有階級的孩子們看了都能認同的電影。

而片中讓年僅十歲的千尋必須靠著「工作」才能「生存」,也是因為他曾經看過NHK報導,秘魯少年勞動現狀的節目之後,有感而發加入的橋段。

如今,孩子們能生活在一個科技如此發達的時代,相較於以前,真的是太幸福了。

不只是不需要工作,更不需要煩惱物質,各種娛樂更是眼花繚亂隨手可得。

宮崎駿十分憂心,孩子們會因為過度的感官刺激而失去了「想像力」,變成了對什麼事都理所當然,什麼事都不感興趣。


你真的看懂《千與千尋》了嗎?

就像電影一開始躺在車後座一臉無聊的千尋一樣。

他在《折返點:1997-2008》中說到:

我想,孩子們如果身處在電視、電影、漫畫、動畫等各式各樣東西充斥的環境,而這些東西又拼命向他們招手,「看這裡,快看這裡」,那他們恐怕無法成為下個時代的影響創作者。

因為他們會認為「啊,那個我在電視上看過」「啊,那個我在電影裡看過」,甚至就連看到景觀或任何其他東西時,都會想著「這些我都在電玩裡玩過了」。

他們以為什麼事情都嘗試過了,而架構出這些現實情況的文明本身,遲早必須付出代價。


你真的看懂《千與千尋》了嗎?

而他將他的憂慮,透過了無臉男這個角色來表達。

原本單純樸素的無臉男,在進入了五光十色的「油屋」之後,就像是打翻了潘多拉的盒子,什麼都想要,什麼都不放過,美食美酒更是狼吞虎咽。

雖然越吃越膨脹,但也越來越空虛。


你真的看懂《千與千尋》了嗎?

而這個「膨脹醜陋的無臉男」正是象徵著身體和心靈都吃進太多垃圾、肥胖又缺乏想像力的人。

「想像力」一直是推進宮崎駿前進的最大動力,他也一直希望看他電影的觀眾,能夠因為片中各種天馬行空的畫面和劇情,從中得到「幻想的力量」。

如同他在書中繼續說到的:

現在大家雖然疾呼著要「正視現實,直接面對」,但我覺得,對那些一旦面對現實往往就信心全失的人來說,首要任務應該是讓他們擁有自己能夠當主角的空間,而這就是幻想的力量。

宮崎駿深知這是個兩難的矛盾問題,畢竟現在的世界和以往不一樣了。

豐富且容易取得的娛樂和資訊,固然有宮崎駿所擔憂的「泛濫以及麻木」的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也確實大大的提高了平均的知識量。

因此,我們覺得,關鍵之處應該在於訓練孩子們有能力判斷所接觸到內容的「質」,讓「量」成為發展他們想像力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你真的看懂《千與千尋》了嗎?

也因此,他將《千與千尋》的故事設定成,由一個原本依賴父母、傲嬌任性的十歲少女,突然之間進入了陌生的神魔世界,父母甚至還變成了豬。

在那裡千尋只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戰勝各種內在與外在的挑戰,才有可能活下來。

而《千與千尋》裡形形色色的人物雖然龍蛇混雜,但也非常地寫實。

他不希望打造一個完全虛擬的世界,讓片中主角「因為是主角」的關系所以可以安然無恙,而是一個有好人也有壞人,甚至好人壞人是同一個人的世界。

然後讓主角自己學著判斷,並且摸索出應對的方式,從而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宮崎駿希望透過他的電影,培養孩子們具備「清明無礙的眼光」。

讓他們看得比現在的大人更遠,到時候他們就不會跑去買什麼名牌包包,只要提著一般購物袋去買東西就好了。


你真的看懂《千與千尋》了嗎?

因此他安排了千尋在面對無臉男的誘惑時,能夠堅定自己的立場婉拒,而不是像油屋裡其他人的大人那樣,貪婪的妄想著不屬於自己的財富。

宮崎駿最後說道:

我只希望他們能夠明白,這個世界其實是深奧悠遠又繽紛多彩的,他們所處的這個世界有著無數的可能性,而他們每個人又正好生活在其間。

我覺得,他們只要知道這個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就夠了,知道他們其實擁有這個世界就夠了。

最後我要對他們說的是:沒問題,你絕對做得來。

我真心想要傳達這個訊息,所以才製作了這部電影。



「油屋」的真相


你真的看懂《千與千尋》了嗎?

由湯婆婆所經營的「油屋」,是一座神魔鬼怪都喜歡造訪的溫泉旅館。

從絡繹不絕的客人看來,生意好的不得了。

根據宮崎駿本人敘述,油屋、乃至於整個「神隱世界」,就是日本的縮影。

例如,千尋所住的員工宿舍的原型,就是日本早期紡織工廠的女工宿舍,以及療養院所裡的病房。


你真的看懂《千與千尋》了嗎?

湯婆婆的辦公室參考了19世紀末建構於東京的知名西式建築「鹿鳴館」。

至於油屋本身,就是早在室町時代或江戶時代就已經存在,用途跟今日類似的遊樂場。

而根據記載,江戶時代在澡堂裡工作的女性統稱為「湯女」,而湯婆婆則是澡堂的老闆,地位和媽媽桑有異曲同工之妙。

雖然宮崎駿說得保守,但他口中的「遊樂場」,其實就是「聲色場所」。

在某次訪談中,採訪者提問「油屋」裡並沒有共浴的大浴場的原因是什麼?


你真的看懂《千與千尋》了嗎?

宮崎駿笑著回到到:「這個嘛,大概是因為想要做那些見不得人的事情吧!」


你真的看懂《千與千尋》了嗎?

而如果確認了油屋的原型,那麼整個《千與千尋》背後所代表的驚人暗示也就不言而喻了。

我們來說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可憐的少女,因為家中經濟出了狀況,就被貪婪的父母賣給了鎮上最豪華的溫泉飯店老闆。

女孩被迫籤下賣身契,還被取了一個藝名,從此就在飯店裡工作還債。

雖然命運坎坷,但少女並沒有責怪豬狗不如的父母,還盼望著能夠存到足夠的錢,日後能夠離開這裡和父母團聚。

在飯店裡,少女陸續認識了很多人,有廚房的大廚,有待她如姐妹的前輩,也有同樣賣身給飯店的少爺,這讓她在飯店裡的日子不至於太過難受。

因為少女是新人,最難搞又惹人討厭的客人都落在了她的手上。

不過,她還是很努力工作,甚至還遇到了賞識她的恩客,私下送給她很寶貴的禮物。

漸漸的少女變成了店內的頭牌,有許多慕名而來的客人紛紛上門。

其中當然有打腫臉充胖子,明明是個窮鬼還要裝成暴發戶的人。

剛剛這個故事是不是聽起來很耳熟呢?

這個並不是我們自行腦補或是道聽途說哦。

「《千與千尋》是在暗示日本風俗業」的說法一直就有,就連宮崎駿本人也並不否認。

甚至在一次採訪中談到,風俗業是他認為最能夠用來描寫現今社會的,而日本原本就是由風俗業所構成的一個社會。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請出我們神通廣大的網友們了。


你真的看懂《千與千尋》了嗎?

例如,烤壁虎為什麼受歡迎?千尋的制服,湯婆婆背後看板上的文字,以及整個澡堂的設計等等。都呼應了這個說法。

不過因為我們擔心文章的過審問題,我們關於這個理論就點到為止。

今天的話題就談論到這裡了,你是不是對《千與千尋》有了新的理解了呢?

本來,我們在文章裡是要寫到五大隱喻的,但是礙於篇幅,光是三大隱喻就寫了這麼多。

關於《千與千尋》,大家有哪些自己的理解呢?歡迎留言討論哦!



本文由菌菌動漫社原創,歡迎關注討論,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你真的看懂《千與千尋》了嗎?
    前言去年年中,有著「21世紀最佳動畫」之稱動畫電影《千與千尋》重製上映了。這部影片從面世之初,便引起了一眾影迷的討論。《千與千尋》不只主要劇情非常的深奧又具有啟發性,電影的本身還暗含了很多有趣的隱喻。而千尋籤下了「勞動合同」時,名字就被收走了,其實也象徵著現實世界裡人們你把自己賣給了公司,從此失去了自由。《千與千尋》裡的職場百態十分生動,宮崎駿自己就說有不少的橋段是他根據自身經歷改編的。例如,同事小玲這個角色,一開始給人的印象很差,一副十分勢力的嘴臉。可是後來當千尋這個菜鳥證明了自己之後又變得很有人情味,這其實非常的寫實。
  • 《千與千尋》,宮崎駿的隱藏寫法,你看懂了嗎?
    《千與千尋》,宮崎駿的隱藏寫法,你看懂了嗎?《千與千尋》是宮崎駿老先生的一個十分出名的代表作,這部動漫是寫給經歷過十歲或者是即將要步入十歲的年輕孩子們,但是雖然有年齡限制,依然十分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看。
  • 值得看很多遍的動畫片《千與千尋》,你看懂了嗎?
    說實在的第一次看《千與千尋》我真的沒有看懂,但是後來慢慢的經常想起來電影中的某些情節,難道就是所謂的長大了?不禁又看了好幾遍,總算明白點什麼。這部劇目前在豆瓣評分高達9.4分,評論也非常高,是很多人童年的回憶。
  • 《千與千尋》:至今,沒有人能夠看懂這部電影
    今日推薦電影《千與千尋》僅僅看上面的一些數字就會被這個電影震撼,當然,這是一部動畫片,宮崎駿爺爺的傑作,隱退的他最近又復出了,這對於我們來說都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對於劇情,恐怕不需要再多介紹了,很多人把這部劇看了很多很多次,其實對於電影的理解是每個人的事情,不需要千篇一律,但要告訴大家的是,《千與千尋》是無數人一筆一筆畫出來的,對你沒有看錯,真的是畫出來的
  • 《千與千尋》這部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超良心解讀和安利篇
    《千與千尋》這部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會碰到讓自己有內心觸動的作品。說到日本動漫,宮崎駿必定是座翻不過的大山。「今天要說的便是宮崎駿在奧斯卡金像獎拿過最佳動畫長片的作品,豆瓣評分高達9.3分,無數人好評的《千與千尋》。
  • 《千與千尋》中的人物深意,你看懂了嗎?
    《千與千尋》中的人物深意,你看懂了嗎?關於這些角色,你都體會到這其中的深意了嗎?註:本文由「蘭蘭說動漫」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 曾經12天破億的《千與千尋》,霸榜豆瓣動畫18年,你真的看懂了嗎
    可是這部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這部作品與宮崎駿的其它作品一樣,是一個關於女孩成長的故事,但與其它作品又不一樣,《千與千尋》是一個十分日本的故事,不論從人物角色的選取,還是背景建築的選取,都有極深的日本文化傳統特色。從誕生至今,《千與千尋》創下了多項難以抹滅的記錄:史上日本最高的票房,唯一同時獲得金熊及奧斯卡的動畫電影等等。
  • 《千與千尋》為何要重映,你看懂了嗎?
    所謂經典,是它在某一刻以某種方式撞擊了你的心靈,然後不可複製。這和現在許多作品都不一樣,現在的人們追逐的是快速的文化,想著一下子火起來,或者一下子就能看到利益。而經典的東西,創作者更注重它的價值和永恆性。87版的紅樓夢為什麼會成為經典?
  • 千與千尋全解析 千與千尋的寓意你真的看懂了嗎
    提到宮崎駿的動畫作品,除了《龍貓》以外,就數《千與千尋》最為經典了,純美的感情,光怪陸離的奇異世界,各型各色的神鬼魔神,以及為了找回自我而不斷前進的主人公,由這些編製成的故事,無論是放在曾經還是現代都能讓人為之深深著迷。
  • 《千與千尋》白龍和千尋愛情上熱搜!網友:過去沒看懂,如今淚目
    《千與千尋》可謂是給日本動畫在華放映創造了一個新紀錄,而如果此般勢頭能夠繼續保持的話,那想來在整一個放映周期當中,也應該能夠達成超越《你的名字》在3年前創造的5億+的票房成就呢。沒想到吧?一部被翻看了無數遍,按道理來說應當會為粉絲們憑藉「情懷」去加持一票的動畫作品,竟然還能夠獲得如此澎湃的票房增益,這真的是可能的事情嗎?
  • 《你的名字》你真的看懂了嗎?其實看懂者真的渺渺無幾
    《你的名字》想必大家一定都不陌生,畢竟在那個夏天讓很多人回憶起自己青春的動漫也就只有他。但是看完《你的名字》以後,你真的確定你自己看懂《你的名字》了嗎?要知道這部動漫的作者可是新海誠大師。其實我更傾向於這句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空中,你有你的方向,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不記得也罷,最好還是忘掉吧,在這交匯的時光孵化光亮,將是我們一生不曾忘記的火光」。
  • 宮崎駿的動漫千與千尋,你有看懂無臉男的意義嗎?
    今天我來認真介紹一下他的代表作之一《千與千尋》。在這部動畫電影之中給大家留下最深的印象莫過於那個無臉男吧。原來直到現在已經長大了的我們有沒有看懂無臉男在這部動畫電影中代表的意義?無臉男在第一次見到千尋的時候,千尋對自己發自真心的友好的態度讓無臉男感到很溫暖,無臉男對千尋說:他很寂寞,他真的很寂寞。他說出了,在都市上很多人難以啟齒的話。空虛,寂寞,渴望和他人交流,交到真正的好朋友。
  • 宮崎駿這幾部電影告訴我們的哲理,你真的看懂了嗎?
    多少年過後,才真正看懂了其中蘊含的人生道理。01《千與千尋》「這個世界真的很現實,每個人都在為著同一個目的,不惜一切代價努力著,心甘情願的成為金錢的奴隸,死心蹋地的付出。」但如果失去見你,我一定是跑著去的。」
  • 品味宮崎駿:《千與千尋》,神隱少女的故事,你看懂了嗎?
    對於動漫感興趣或者是從事動漫製作的朋友,都會將宮崎駿作為自己的榜樣,因為在動漫這個行業裡,宮崎駿真的太偉大了。我九年前第一次觀看了宮崎駿老師的作品——龍貓,從那之後對宮崎駿就產生了由衷的敬佩,宮崎駿老師的繪畫風格對我也有極大的影響(我原本就是學習繪畫的,到現在依然會定期的進行繪畫創作),所以說我打算在接下來的文章裡向大家介紹一下這位大師的作品,已經自己的一些感受。
  • 《千與千尋》動漫:宮崎駿老師創造河神的用意你真的看懂了嗎?
    宮崎駿老師的動漫《千與千尋》於2019年6月21日正式在中國內地的影院播出了,同時普通話版的《千與千尋》也隨之出來了!距這部動漫在日本播出已經過去18年了。相信小夥伴們之前早在手機等各大傳媒工具上看過了吧!時隔多年再次看《千與千尋》的動漫,陡然間《千與千尋》變成了普通話版的,再配上那日系的畫風,紅紅總感覺有點彆扭呢!不知道小夥伴們對此怎麼看呢?
  • 《千與千尋》,一部我希望我自己從來都不想看懂的動漫
    其實我們現在所經歷的這些,早有很多大師以及作品都已經展現出來,比如小時候我們最喜歡的《千與千尋》,就是一部很多人看不懂,但是也不想看懂的動漫。雖然20年來我們一直在改變,但是經典這個東西卻能夠抵住歲月,也能抵住我們變化的心,不信你看,小時候的你看《千與千尋》會感到高興,會感到激動,然而現在的你再看《千與千尋》,只會更會感動,更會落淚。
  • 長大以後,我才看懂《千與千尋》
    在千與千尋的上映信息裡,我看到了這樣的評論:小時候看沉迷於奇幻的美景,不可思議的想像;現在看,看得都是現實和自己的眼淚。這是宮崎駿為成年人編織的童話,他並不是告訴你:一切都很美好。他只是靜靜坐在你身邊,陪你走完一段旅程,然後目送你繼續出發。
  • 那些年陪伴我們的動漫,你真的看懂了嗎?
    之前寫了一篇關於貓和老鼠題材的這個文章反響還不錯,那麼今天就來盤點一下以前陪伴我們的那些動漫,這些陪伴了我們大多數人童年的動漫我們真的看懂了嗎?還記得小時候,每天放學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視機,靜靜守候動畫城的到來。兒時看動畫片是幸福的,快樂的, 可現在回過頭看你是不是又多了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受呢?
  • 《千與千尋》你真的看懂了嗎?
    最近閒來無事又重溫了一遍兒時的經典《千與千尋》,曾經那個溫馨的童話故事如今再看卻又多了很多新的感悟。經典就是這樣時看時新,每次都會有新的理解。所以,今天就索性來聊聊宮崎駿這位第一無二的動漫大師,也聊聊千與千尋這部傳奇作品。
  • 《千與千尋》:結局,你真的看懂了嗎?很多細節,或有深層隱喻
    文/薇芥子 芥子雖小,可藏萬物,關注薇芥子,俗世紅塵中與你共同品味情感故事。 宮崎駿的作品中,《千與千尋》是不容錯過的一部佳作。電影上映將近二十年,即使現在回頭再看,也絲毫不會覺得老舊,這就是經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