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光勳 通訊員 王洪強 張宇 袁文欣攝影報導
12月10日上午,河南省西峽縣二郎坪鎮老君洞景區的善水廣場上圍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脫貧戶梁成柱右手拎著蜂蜜,左手拿著廣告宣傳頁,喜顏悅色地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向遊客推薦剛剛收割的蜂蜜。
梁成柱,二郎坪鎮大廟村人,因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兩個孩子正在上學,家庭十分困難。2020年春節剛過,在鎮黨委建設「甜蜜小鎮」戰略的指引下,梁成柱依託扶貧幹部幫扶,從德森蜂業養殖基地購買25箱中華蜂,在房前屋後開啟了「甜蜜事業」。
大廟村林密花多,養蜂歷史悠久。村裡以黨支部為主體成立了中華蜂養殖合作社,依託龍頭企業,整合零散養殖。目前已建成佔地50畝的規範化養殖基地,養殖中華蜂200箱。僅此一項,村集體年收益10萬元以上,同時帶動了10戶貧困戶養蜂或基地務工脫貧。
二郎坪鎮政府因勢利導,以黨建工作為統領,依託生態優勢發展養蜂產業,培育龍頭企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貧困村脫貧出列。目前,全鎮成立養蜂專業合作社12個,養殖蜂群6000餘箱,年產蜂蜜7萬餘斤,年收益580萬餘元。96戶375名貧困群眾在養蜂鏈條上年均收益1800餘元;12個蜜蜂養殖專業村實現集體經濟收益7~12萬元。
全域黨建「引路子」
二郎坪鎮地處西峽東北部伏牛山腹地,當地45%的家庭都有養蜂的經歷。基於生態好、蜜源優、投入少、周期短、易推廣、市場好、效益高的優勢,鎮裡決定把中華蜂養殖作為扶貧產業和集體經濟發展的主導。
針對「小生產」和「大市場」的突出矛盾,該鎮堅持黨支部領辦、村社合一的原則,成立農民養蜂專業合作社,充分發揮黨支部在精準扶貧中的組織協調和橋梁紐帶作用,一手牽著貧困戶,一手牽著新型經營主體,破解了「一家一戶」小農經營風險大、持續發展動能不足的瓶頸。
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幹部,幹部盯著黨支部。產業發展之初,由支部書記、黨員帶頭集資,無償作為鋪底金,全村群眾變成股東,村黨支部變成「職業經理人」。
「政府在扶持發展上,通過建立『三園』,帶動貧困戶創業增收。」二郎坪鎮黨委書記餘世鋒介紹,有勞動力、有技術的48戶群眾自主經營,進入村集體經濟「創業園」;無勞動力、無技術的26戶群眾,將蜂箱委託給村集體養殖基地或德森蜂業代為管理,進入「託管園」;有勞動力、無技術的20戶群眾,優先到養殖基地務工,進入「就業園」。
同時,該鎮大力推廣養蜂實用技術培訓,各村黨支部書記帶頭,黨員全部參與到養蜂技術學習中,加強養蜂人才培養。通過邀請企業技術專家講解、現場教育等方式,建成鎮有研究學者、村有「土專家」、組有技術員、戶有明白人的網格化技術服務隊伍。目前,已培訓2000人次,培養「土專家」14人、技術員57人,帶動全鎮群眾投身於「甜蜜小鎮」的建設中。
「我們通過兩年的探索實踐,始終堅持黨委核心引領,支部主體參與,黨員共同發力,把中華蜂養殖作為產業扶貧和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主導,以『蜂』破局,以『蜜』發展,全力做好『甜蜜事業』,全面建設『甜蜜小鎮』,全心全意為讓群眾過上『甜蜜生活』而奮鬥,真正實現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脫貧攻堅。」餘世鋒如是說。
龍頭企業「搭臺子」
一頭連著蜂蜜文化長廊,一頭連著山坡蜂蜜養殖基地,「甜蜜驛站」像一座「連心橋」連通著黨心和民心——二郎坪鎮灣潭村的「甜蜜驛站」吸引著無數過往的遊客。
什麼是「甜蜜驛站」?「甜蜜驛站」到底有什麼作用?「甜蜜驛站」的發展模式是什麼?
「甜蜜驛站」是人才回歸的創業基地,以德森蜂業為龍頭建立起來,主要目的是為了示範帶動、產業拉動。
產業發展的關鍵在人才,產業培育的關鍵在示範帶動。在接到二郎坪鎮拋出的「橄欖枝」後,作為一名西峽人,省畜牧局高級人才朱永回到了家鄉,開始發展養蜂業,組建了20餘人的養蜂技術專家團隊,研究中華蜂的繁育和養殖新技術,以二郎坪鎮灣潭村為總部,成立西峽縣德森蜂業有限公司。
鎮裡在土地、財稅、電力等方面為企業積極協調,助推中華蜂養殖基地和省級中華蜂種蜂場建設「落地」,建成「甜蜜驛站」,提升企業帶動效應。還引導11個農民養蜂合作社加盟龍頭企業,鼓勵更多的貧困群眾加入到合作社內,實行「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合作社,合作社帶農戶建基地」的扶貧產品生產體系。
「通過『公司+基地+貧困戶』,利用就業務工、入股分紅、雙向託管、技術服務等模式把貧困戶嵌入蜂蜜產業的鏈條,助力脫貧攻堅。」餘世鋒略顯興奮地向記者介紹,政府幫助企業註冊「茱萸蜜」、「五道幢」「老君洞」「西蜂俠」等地理標誌商標,採取統一品牌形象、統一宣傳參展、統一許可授權、統一質量標準、統一建立追溯機制、統一包裝標識銷售等方式,讓品牌惠及企業、農戶,形成政府宣傳推動,企業農戶收益的發展格局。
「人才回歸帶來了鄉村振興的希望,龍頭企業為產業發展搭建了『梯子』。」鎮長劉源對此深有感觸。
保護生態「鋪底子」
蜜蜂是生態環境敏感完美的指示器,養殖中華蜂對生態環境的要求非常高。
西峽縣是南水北調中線水源涵養區,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76.8%,是全省第一林業大縣。特別是二郎坪鎮,森林覆蓋率88%,山多地少林廣,境內自然環境優越,四季分明、光照充沛、氣候溼潤、植被茂盛、綠樹蔥蔥、百花盛開,是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核心區。
黨的十八大以來,該鎮黨委持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關停了三類7家汙染環境的礦山、石材、粗放養殖產業,依託老君洞景區、五道幢景區和銀樹溝景區,編制了鄉村遊、全域旅遊等專項規劃,打造了豫西南生態旅遊勝地和最佳人居寶地。鎮裡先後榮獲「全國文明鎮」、「國家衛生鎮」、「國家級生態鎮」、「全國美麗宜居小鎮」、「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單位」等國家級榮譽稱號。
「二郎坪鎮依託『全域旅遊』戰略開展大規模植樹植綠行動,以三個景區為主體,布局形成景觀優美、林相健康、生態優良、功能健全的森林林木體系,」西峽縣委書記周華鋒介紹,該鎮依託森林資源、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優勢,積極發展山茱萸種植和中華蜂養殖產業,有序推進「世界花谷」建設,構建形成「菌、果、蜜、遊」全方位多層次的生態產業體系。
同時,該鎮先後打造了盤山自行車騎行、登山、山地越野跑等戶外生態健身休閒項目;連年舉行紫金花節、杜鵑花節和銀杏節等特色旅遊項目;推出了篝火晚會、蜂蜜收割、香菇採摘等互動性體驗活動,培育、傳播和傳承生態文化、森林文化和健康文化。
「良好的生態環境為中華蜂養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蜜蜂的採蜜授粉也能促進植物多樣性的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從而實現產業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雙促雙贏。」餘世鋒說。
今日的西峽縣二郎坪鎮,不僅是伏牛山天然養生館,也是群眾實現綠色發展、生態致富的「甜蜜小鎮」。前來採訪的媒體人都由衷地讚嘆:「蜂蜜事業做得真好,一根線穿起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返鄉創業、農業經濟,個個皆熱點,踩在點子上,群眾的甜蜜生活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