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華為到了極其困難的境地,還是有人冷嘲熱諷!任正非公開說過,不能說用華為就是愛國,不用就是不愛國,華為就是一個產品,如果你喜歡他就買他。然而,大多數人還是支持華為。
為什麼呢,因為華為5G領先世界,讓中國在全球揚眉吐氣!中國5G超前發展,將帶來巨大效益,會為我國開啟高端就業之路。不僅如此,大家不知道的是,華為做高端手機的最大意義,在於帶動了我國高端產業鏈,這也促使中國高端廠商成長。
國產產業鏈要想發展,必須進入到高端品牌,必須得有市場,而沒有市場也就沒有持續投入的循環資金,這就是個死循環。而華為在做高端品牌手機的同時,帶頭採用國產供應商,這也會帶動其他手機廠商用,這樣國產高端產業鏈才會真正慢慢形成。這樣就可以回籠資金投入研究,形成良性循環!
不僅僅是因為美國制裁才開始扶持國產,華為很早就開始支持。首先華為從自身做起,任正非成立華為初期,目標不只是全國,目的就是要做到全球領先,因此早就未雨綢繆,提前布局,成立海思,打造備胎。
華為海思專注於高端晶片設計,設計水平已經達到全球領先,這也帶動了國內晶片設計行業。其打造的麒麟晶片,超越高通領先蘋果,這也讓華為手機走上了高端之路,銷量達到全球第二。還在美國制裁來臨時,諸多備胎一夜轉正,幫華為渡過難關。
但無奈美國實施了更加嚴格的晶片禁令,致使現在華為面臨著無芯可用的難題!餘承東也公開承認,華為在全球化過程中只做了設計,這也是教訓。但沒有進入晶片製造,不是華為的錯,晶片設計做到全球領先已經不易,晶片製造是重資產行業,需要的是國內相關產業鏈的成熟配套,而我國在這方面差距相當大。
為了解決晶片製造,華為啟動了「南泥灣」新項目,集結了國內晶片設備、材料、製造、封裝、測試等各方面的企業,大家一起團結,在晶片製造核心技術上進行突圍。並且已經計劃在上海建立自主晶片製造生產線,逐步解決晶片難題。
此前,華為因為Mate9系列遭遇到三星屏幕的「卡脖子」,最早明白了國內產業鏈的重要。因為國外面對即將「崛起」的中國企業隨時會使招,未來會越來越頻繁。
因此,華為頂住巨大壓力,支持京東方的國產屏,並應用於華為手機最高端的Mate和P系列。
華為手機當時承受的壓力和危險有多大,恐怕只有餘承東知道!但京東方也沒讓華為失望,屏幕質量越來越好,現在已經是我國最大的顯示面板製造商。京東方在TFT-LCD液晶顯示領域,出貨量位居世界第一。在AM-OLED領域,出貨量已超越LG,僅次於韓國三星,位居全球第二。
當初,蘋果拒絕使用京東方屏,說沒有通過iPhone12測試,現在的iphone12的綠屏事件因為用的LG屏,應該後悔了吧。
最近,Mate 40系列火的不得了,大家搶都搶不到。這個系列不少關鍵晶片都使用了海思自研的,像電源、音頻、RF、射頻收發器、SOC等,加快了國外器件的替代。同時大力扶持國產晶片廠商,比如首次在旗艦機當中引入了國產晶片廠商廣東希荻微電子的電池管理晶片,屏幕主要是京東方等國產OLED屏。
更值行一提的是,Mate 40的快閃記憶體讀寫速度成績非常亮眼,速度比小米、OPPO等幾乎快一倍,這得益於華為的這個超級快閃記憶體!這個快閃記憶體這麼牛,到底什麼來頭,長江存儲執行長楊士寧給出了答案,長江存儲的第一個64層3DNAND已經成功打入Mate 40供應鏈中。
這個快閃記憶體可純是國產,這個結果讓美日韓同行看到直呼:怎麼可能,這太意外了。要知道以前國產手機的快閃記憶體只能靠進口,並且主要依賴三星、鎧俠、西數、美光等美日韓公司。這個產品研究三星用了6年,而長江存儲只用了3年。
現在這個超級快閃記憶體驚豔亮相,並且出道即巔峰,成功應用於我國最高端手機Mate40系列,這也意味著華為的Mate40系列手機越來越多地使用了國產供應鏈!
中國科技的國產化是風向標,華為做了一件很多企業不敢做的事情,支持國產給我國無數的企業樹立了榜樣。現在經過中興、華為被美國的制裁,大家都明白了打造國內產業鏈的重要性,希望更多企業以後能夠繼續支持國內產業鏈。只有國產企業相互扶持,才能相互進步,共創未來!
大家覺得華為在支持國產方面做得怎麼樣,歡迎留言討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