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報訊 「小汪,和大家說聲你好。」這是抖音主播喵小汪在直播間裡一直沿用的打招呼方式,在這個直播間,小汪是主角,而主人從來只擁有露出雙手和搭配臺詞的權利。
小汪是一隻美短貓咪,從入住抖音以來,它的粉絲已經達到310萬,125個短視頻總計為它帶來了5661萬點讚。這隻眼睛圓溜溜,經常砸吧嘴的小貓還有一項特殊技能——學主人說話,當主人說出「你好」、「我愛你」等短句時,小汪也會學著發出相似的聲音。
在小汪可愛模樣的背後,一個遵循了貓咪經濟學的巨大市場已迅速鋪開,在線上這些貓咪滲透到多種產品的推廣中,在線下它們成為各家店的吸金利器。
一對貓兄妹的生活獲贊4.2億次
抖音吸貓受眾高達1.7億人
會說話的劉二豆是在國內較早將貓咪與產品對接的抖音帳號,從2017年8月,這個帳號就開始陸續原創與貓咪有關的視頻,因為起步早內容也有趣,這個抖音號俘獲了4395萬粉絲的心,並創下了4.2億次點讚的紀錄。
記者通過抖抖俠的後臺數據查詢到,會說話的劉二豆粉絲中有60.19%為26歲以下人群,其中女性佔比達到72.1%,而這一群像只不過是吸貓人群的一個縮影。
據抖音發布的數據顯示,在抖音上有1.7億人喜歡觀看和貓咪有關的短視頻,其中以「80、90後」為主。搜索和貓有關的話題中,排名第一的話題瀏覽量達到了217億次,是抖音上重要的話題之一。
在微博上,有關貓咪的話題也同樣受到追捧。截至4月8日,搜索貓相關的討論總計達到187.8萬個,閱讀量達到22億次。
貓咪經濟市場巨大
市場規模已超過600億元
龐大的受眾、巨大的關注度使得貓咪成為撒撒嬌就能吸睛的神器,甚至由此演化出了貓咪經濟學的概念。這個由日本《朝日新聞》發布,從日本誕生的經濟學名詞其含義為:無論涉及哪種領域,只要用好了貓咪,就能獲利。而這一經濟學現象在國內也逐漸開始適用。
根據Frost & 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統計,2018年,中國的寵物行業市場規模為1722億元,其中寵物貓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602億元左右。
在一個名為「湯糰和五月」的貓咪抖音播主商品櫥窗中,除了銷售貓糧、貓砂、貓咪飲水機等與貓咪相關的周邊產品外,還上架了紅酒等商品,其中銷量最高的是和貓咪完全無關的鴨脖,售出量達到7.3萬件,在另一位播主的櫥窗中,一款下午茶銷量達到1.6萬件。
與此同時,在周邊衍生產業中,貓咪經濟學的魅力也一樣不容小覷,在故宮淘寶中一款名為「吾皇貓」的形象成為「淘寶原創十大IP」,除此之外類似《貓咪後院》等和貓咪有關的卡通形象也不斷與各種品牌相結合。而以貓咪為主角的《羅小黑戰記》其製作成本大約三千萬,票房卻超過了三億元。
除此之外,靠著一隻叫做「酥餅大人」的貓進行引流的美食微博帳號「日食記」,其所屬公司罐頭場在2017年獲得了由火山石資本領投的數千萬B輪融資。貓咪對於經濟的作用正在迅速擴大。
貓咪經濟有待深入開發
貓咪擬人化將是一種較好選擇
在注意力經濟學專家張雷看來,貓咪經濟學的影響範圍其實在國內已有一定的基礎,他指出,從數年前的星巴克貓爪杯,到後來的貓咖啡館、貓圖書館等都是貓咪經濟學在線下的作用。「貓習慣獨來獨往,這樣的性格特點滿足了人們情感需求,人們也會將更多的想像賦予到貓身上,使其變得更加吸引人。」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貓咪經濟學的不斷運用,不少企業始終無法將其運用到更深層次的產品中。「這就需要企業或品牌進一步對貓咪的特性做更深的加工。從現在看來,擬人化是個較好的選擇,通過擬人的方式,貓咪就可以更廣泛的代言各類產品,參與各種商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