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新時代教師隊伍發展戰略...

2021-01-09 中華網


2020年11月29日,京都大地,秋葉飄舞斑斕,陽光映耀高天。"新時代教師隊伍發展戰略研究"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在北京嘉禾國信大廈以及全國部分省市分會場舉行。本論壇正值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舉行2020年學術年會期間,屬於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各分支機構舉行的十大論壇之一。"新時代教師隊伍發展戰略研究"論壇由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和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法制專業委員會主辦,河北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西北師範大學提供學術支持瑞思教育提供技術支持。

教育部政策研究與法制建設司原司長、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執行會長孫霄兵,教育部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區域發展研究部主任安雪慧,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原秘書長、中國教育學會監事長、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會主任楊春茂,中國教育報刊社副社長、中國教師報總編輯、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雷振海,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姜志偉,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法制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馬雷軍,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李 廣、王紅兵、葉飛、王冬冬,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石潔、呂夢訢、張維民、丁俊華、褚清源,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黃麗燕、魏志國,原點教育韓傑梅,瑞思教育營運長、曾任中國惠普大學校長王勵弘和瑞思英語旗下專家邰 慧、袁雪、王 霞、張 莉、肖豔玲,教師專委會各部門的領導李俊鵬、任太玉、陳彥濤、吳斌、羅 曼、吳慶豹、周 艦、張學新、徐 斌、湯紅秋、唐 君、李鑫磊、楊曉燕、伍春華、周林豔等,以及各分會場與會人員共150餘人參加本論壇。

論壇由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姜志偉主持。姜志偉秘書長介紹了本次論壇召開的背景、重大意義及召開論壇的形式,介紹了參加現場會的領導和嘉賓。

教育部政策研究與法制建設司原司長、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執行會長孫霄兵致辭。

孫會長指出,《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出臺正值我國發展的歷史交匯期。在此關鍵時刻,作為教育部直屬學術團體之一的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及其分支機構,要充分發揮我們學會的學術作用,在整個教育發展戰略研究上要瞄準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把握歷史契機,研究推動教育確立新的發展坐標、輸入新的發展動能,在興教強國的宏偉大業中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孫會長希望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和教育法制專業委員會要發揮在強師興教、依法執教方面人才濟濟的研究優勢,瞄準了我國教育現代化發展的核心要素,圍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依法治教、依法強師等等方面加強學術探討,研磨有效模式,以新思想指導、以新理念推動、以新方式落實國家關於教師發展策略,突破難點,疏通堵點,構築起教育現代化的強大支撐。

會上,12位專家學者聚焦教師發展分專題做了主題報告。

中國教育報刊社副社長、中國教師報總編輯、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雷振海為題圍繞學習領會教育工作的精神,多視角展開,多維度闡述了教師要不忘育人初心,踐行立德樹人使命,做政治素質過硬、師德高尚、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表率。他指出,要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特別強調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要從黨和國家事業的全局高度,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他指出,要把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擺在首位,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徹教書育人全過程,突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師德養成,推進教師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的執政的堅守支持者、學生健康的指導者,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要堅持四個統一。教師要積極探討新時代教育教學的方法,要做到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素質教育,深入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他指出,要深化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應關注新技術、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理念、新技術對教育的影響,完成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任務。

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原秘書長、中國教育學會監事長、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會主任楊春茂以《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解讀為題,重點就學生學業評估的內容進行了深刻闡釋。他指出,《總體方案》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份教育評價改革的系統性文件,是指導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深化教育評價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對於學生評價而言,應該以立德樹人作為第一標準,在身體素質、科學素質、藝術素質、信仰素質、人文素質等方面著力,教師、學校、教育、社會都應該努力培養我們人類共同認知的價值標準,真善美愛。當今時代要特別注意加強對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的培養與觀察評估,它涉及為誰培養人的大問題。

教育部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區域發展研究部主任安雪慧以《人工智慧助推教師隊伍建設》為題,就教育現代化與對教師的新要求、角色定位、教育形態,以及如何有效利用人工智慧建設高質量教師隊伍的內容、策略、模式、方法等進行了數據分析和案例展示。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法治專委會秘書長、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法治與標準研究所副所長馬雷軍研究員以《教師法修訂若干問題的思考》為題分三個層次,即一是問題的提出,為什麼提出修訂《教師法》?背後的原因背景是什麼?二是《教師法》修訂過程中的分析,《教師法》修訂過程中可能有一些大的理念的爭論?三是我們的立法個人思考的建議,為與會者提供了教育法律法典化的分享。

瑞思教育學術高級副總裁袁雪以《教科研引領,科技賦能,搭建教師專業提升閉環》為題,高揚打造瑞思素質教育新生態旗幟,課題引領,科技賦能,注重學術,以學術、教科研助推企業發展,堪稱教師專委會會員單位之教育教學研究之典範,打造專業化素質教師隊伍之楷模。瑞思潛心研究制定核心素養課課堂教學標準,立志引領民辦教育機構向標準化、科學化、專業化教師隊伍方向發展,教學質量和社會認可度很高,於2017年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是值得其它會員單位借鑑和學習的榜樣。

下午的論壇由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石潔主持。

原點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長,課程與評價中心首席專家韓傑梅以《大數據背後的教師專業發展》為題,通過數據搜集和分析,重點剖析90後教師的培養和提高等方面的問題,比如他們對教師職業認知變化、所處的新環境變化、渴望提升的個性需求特點等等,以及提升這支隊伍的舉措。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東北師範大學教授李廣以《我國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成就、挑戰與舉措》為題,總結了我國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成就,分析並查找出所面臨的挑戰和問題,提出了面對挑戰基於問題而應才採取的改革與改進策略和方法。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學前教育中心主任,壹點壹滴教育董事長王紅兵以《幼師專業化培訓亟需數位化平臺的支撐》為題,依據幼兒教師職業特點,融合先進理念,運用科技手段,研磨高效模式,投巨資打造"幼教雲",形成了可模仿可複製,惠及全國2萬餘所幼兒園的經驗和做法,堪稱我國幼兒教育的"夢之隊"。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奧鵬教育副總裁王冬冬以《立足崗位的教師在線培訓與教師專業發展》為題,直面傳統教師培訓的問題,合理歸因,探索新時代教師培訓新策略、新技術、新手段,通過在線培訓1.0、2.0到3.0的質量深耕模式,解決了很多運用傳統方式解決不了的問題,有效提高了培訓質量,可喜可賀。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名師資源庫負責人葉飛以《教師專業成長的環境亟待優化》為題,通過下基層調研搜集數據、進行大數據分析等方式,找出教師專業成長內外部環境存在的主要問題,並針對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西北師範大學教授、國培專家、博士張維民以連線的方式作了《高質量發展視野下西部地區教師專業發展策略創新個案研究》的主題報告,提供了許多可供老少邊貧以及西部不發達地區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方法和案例。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國培專家、博導黃麗燕以連線的方式遠程作了《卓越教師"三協同"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踐》的主題報告,運用"協同理論"統整卓越教師培養目標、內容、策略、方法、模式等各要素,為培養"四有好老師"提供了借鑑。

最後,中國教育報刊社副社長、中國教師報總編輯、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雷振海作總結,他指出,本次論壇成果豐碩,很多專家圍繞"十四五"編制教育規劃這樣一個編制的建議進行了大量的調研,形成了自己的調研成果。主線是圍繞建設我們高質量的教育體系,核心是如何在"十四五"期間提高教師的素質和教書育人的本領,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參加本次"新時代教師隊伍發展戰略研究"論壇並做報告的專家學者從問題分析到問題解決,從對過去的經驗總結到未來遠景展望,從理論思辨到改革創新,旁徵博引,深入淺出,理念先進,高點定位,案例詳實,實操高效。特別是會議上瑞思教育、壹點壹滴教育、奧鵬教育等民營教育機構,形成的經驗和做法具有很強的推廣價值,在他們所涉及的教育領域與"國家隊"可有一拼,凡此等等,這些都將是我們擘畫未來教師發展藍圖,做出精品的"十四五規劃"不可多得的理論與實踐參考。他強調,我們要把這些成果形成一個簡報,同時對有些問題不宜公開發表的可以形成內參,教師專委會,因為不是教育學會的專委會也不是高教的專委會,是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的專委會,我們必須站在國家的層面去考慮,我們的定義是不同的,因此我們要形成一些非常重要的報告,對編制"十四五"規劃提供建議。同時通過這個促進全國教師隊伍的發展,更多吸收一線的校長、一線老師多多參加我們這樣的活動。

展望十四五,奮進新徵程。在此歷史交匯期,本次論壇必將對於推進我國教師隊伍建設具有重大的現實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關注|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家校協同專業委員會在京成立
    12月11-12日,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家校協同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家校協同專委會」)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辦。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韓民、副秘書長曹丞、財務中心主任張士霞,北京市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張雪等領導應邀出席大會。
  •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家校協同專業委員會在京成立
    深入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推進家校協同建設教育強國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成立家校協同專業委員會  12月12日,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在北京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召開家校協同專業委員會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韓民、副秘書長曹丞出席了成立大會。近來,家校矛盾不斷出現,成為領導關切、社會關注、家長關心的焦點。特別是中小學教育階段,老師和家長都很委屈。網絡上也有大量的吐槽,有老師吐槽家長,有家長吐槽學校和老師,雙方都有一肚子苦水。如何構建和諧的家校關係,如何實現家校協同育人,必將成為不得不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 湖南高鐵職院參加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思想道德建設專業委員會
    今年12月中旬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思想道德建設專業委員會2020年年會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勢與任務研討會在昆明市召開,湖南高鐵職院是專委會的常務理事單位之一。早在半個月前接到會議通知時,黨委書記吳偉生就部署宣傳統戰處和思政體育課部要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交流機會,帶著學校思政課教學改革中遇到的問題去請教專家,帶著新進的思政課教師去參加培訓,而他把自己也定位成一名學員,要一同參加學習交流。12月12日-13日,吳偉生率領新進的思政課教師、黨建工作標杆院系的黨總支書記等代表一行6人參加了會議。
  •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家校協同教育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上的致辭
    原標題:講話講座:在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家校協同教育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上的致辭 在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家校協同教育專業委員會 成立大會上的致辭 (2020年
  • 教師隊伍建設:專業發展的視角丨公開課筆記37
    2001年12月31日,教育部印發了《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十五計劃》。2012年8月20日,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 《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提出把教師工作置於教育事業發展重點支持的戰略領域,優先謀劃教師工作,優先保障教師工作投入,優先滿足教師隊伍建設需要,提出了系列提升教師地位的政策。
  • 培育新時代人民教師,賦能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
    培育新時代人民教師 賦能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 ——南京市玄武區教師發展中心舉行「十四五」教師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活動 2020
  • 回歸教育本原的教師專業發展
    貫穿教師整個職業生涯的專業發展,成為政策制定者、決策執行者、理論研究者和一線教師們的關注焦點。  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不斷學習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及健全專業情意的過程,它既為了實現教師自身價值,更為了滿足教育發展需要,旨歸是提升學生學業成就、促成學生全面發展。
  • 淮北師範大學黨委全委會議專題研究教師教育特色發展工作
    推進教師教育特色發展,要加強頂層設計,形成聯動機制,構建校院兩級齊抓共管一盤棋的工作格局,真抓實幹,系統凝練;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從政策、機制等方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教師教育發展提供條件與保障。陳士夫強調,一是強化教師教育重要地位。
  • 淄博臨淄區:破解教師發展瓶頸 激活教師隊伍活力
    近年來,臨淄區始終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工作的「牛鼻子工程」,聚力破解突出瓶頸問題,出實招、定實策,激活了教師隊伍「一池春水」。一、聚力破解教師職稱評聘瓶頸,激發教師隊伍活力。職稱評聘難,是教師十分關切的問題,也是教師隊伍建設面臨的一大難題。臨淄區創新實施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辦法,讓教師在職稱評聘上有想頭、有盼頭,激活了教師隊伍活力。一是實行教師專業技術崗位分級聘任,改變過去教師專業技術崗位統一聘在最低等級的做法,實現崗位等級的逐級競聘甚至越級競聘,提升了教師職級待遇。自2016年政策實施以來,臨淄區每年增加投入近1400萬元,近萬名教師受益。
  • 全國醫學院校教師教學發展聯盟成立
    當今醫學教育正處於全球科技革命、健康中國戰略、醫教協同三大機遇交匯之際,面對新時代、新發展、新要求,醫學教育該如何抓住機遇、應對挑戰?  為共謀醫學教育發展之道,助力健康中國2030戰略,6月2日上午,由全國醫學教育發展中心、全國醫學院校教師教學發展聯盟主辦的「醫學教育大講堂」開幕論壇暨全國醫學院校教師教學發展聯盟成立儀式以在線形式舉行。
  •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和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根據《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和《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加快推進新時代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 新形勢下如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高校教師教學與科研能力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印發,描繪了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藍圖,對高校教師隊伍建設作出了部署。在「雙一流」建設方案中,建設一流師資隊伍被列為首要建設任務;在2019年印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被列為十大戰略任務之一。
  • 教育部發布會介紹《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等...
    今天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布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這是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和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的具體體現,是黨和國家緊跟時代步伐、聚焦發展目標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 探索丨郭平 王蓉琴: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職業生涯規劃
    教師專業生涯規劃對幫助教師獲得個人幸福、適應新時代人才訴求、促進終身學習、走出專業倦怠困境等多方面有積極意義。[3] (二)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 近年來,教師的職業生涯發展越來越多地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其勢頭良好、頗有成效。
  • 教師發展中心丨撬動未來教育的支點依然是教師
    2017年10月28、29日,第四屆「中國未來教育家成長論壇」「教育家成長聯盟」全國三次會議暨京津冀三區市教育合作發展論壇在天津舉辦
  • 陳翠榮 李冰倩:世界一流大學博士教育發展戰略的主要特點及未來走向
    關鍵詞:世界一流大學,博士教育,發展戰略,特點,走向 基金項目: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課題年度工程教育專項課題「美國高校工程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研究」(2018GCLYB01);湖北省技術創新專項「跨學科教育背景下湖北高校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黨建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暨職業院校黨委書記...
    面對新時代提出的新要求、新發展帶來的新問題,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在魯昕會長的帶領下,把加強黨的領導作為做好學會工作的首要任務,及時成立黨建工作委員會。讓一大批既有深厚理論基礎、擁有豐厚實踐經驗的同志參與到這項工作中,這是推動實現黨建賦能現代職業教育的關鍵之舉,是學會貫徹落實黨建引領、政治建會、政治強會要求的固本之舉,是解決高職院校黨建工作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創新之舉,抓住了職業教育發展的根和魂。
  •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研究生職業發展教育委員會成立大會在...
    12月3日,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研究生職業發展教育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清華大學學生職業發展指導中心舉行。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過勇、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匡校震以及來自全國28所高校的就業工作負責人出席大會。會議由校黨委組織部副部長、學生職業發展指導中心主任張超主持。
  • 「新背景:中國高校影視與傳媒學科專業建設發展研討會」
    內容摘要:5月23日晚六時至十一時,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影視教學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影視傳媒系、成都理工大學傳播科學與藝術學院聯合協辦的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影視教學專業委員會第五屆影視教學高端論壇——「新背景:中國高校影視與傳媒學科專業建設發展研討會」成功舉辦。
  • 廣美陶藝教學成果展示新時期陶瓷發展圖景,或為區域文化產業發展作...
    12 月 2 日上午,廣州美術學院和廣東省高校教育學會美術與設計專業委員會主辦的第三屆廣東省高校陶藝作品學院展暨 " 關於陶瓷的十種好方式 " 廣美陶藝教學成果梳理展在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開幕。廣州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謝昌晶,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州美術學院院長李勁堃,景德鎮陶瓷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主持工作)呂品昌,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劉正以及廣東省教育廳及廣東省教育學會美術與設計教育專業委員會的領導,廣州美術學院各部門及二級學院領導師生 200 人出席了展覽開幕式。開幕式由廣州美術學院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齊喆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