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花生
摘花生幾乎是每個農村孩子的絕活,首先花生大家都愛吃,生吃,煮著吃,炒著吃,花生米,等等~
挖番薯
由於力氣比較小,拿不動大鋤頭,就用小鋤頭從旁邊慢慢的鬆土,然後拉著藤蔓把地瓜拔起來。這個季節,將地瓜放進灶裡烤著吃,那叫一個香啊!
插 秧
田裡的泥土翻兩到三遍,將秧苗從育苗田裡把秧苗拔出來捆成小捆,再挑到水田邊,將那一小捆一小捆的秧苗均勻地拋入水田,然後下田,解開捆著的秧苗,開始均勻的插秧。這活又繁瑣又累人,真的很考驗腰功啊~
除 草
插秧後每隔一段時間就得去秧田除草,除了秧田,還有很多地裡都需要除草,比如玉米地,土豆地,菸葉地等。在苗兒還小的時候雜草往往長得比正苗旺得多,需要除去,等苗兒長大了,比雜草深,就不用再去除草了。
做這個活都是在春夏,除草一般都用彎鋤頭,還得在晴天去幹,那個太陽能把人曬得不知天南地北,汗水能把眼睛迷住。把雜草去除,陽光一曬就很容易死去,雨天無法幹這事,一是泥多,去地裡一踩一個坑毀田毀苗;二是因為除的草都帶有一些鬚根,野草生命力旺盛,稍有一些雨水就可以再度紮根成活。
割 禾
暑假原本是學生放假的時候,在農村長大的娃,暑假割稻子是必不可少的功課,這個城裡的孩子是體會不到的暑假生活。
打 谷
記得那時候的打穀機有坐上去踩動的,也有單腳踩踏的。一臺打穀機,一家人,在烈日下,就這麼風風火火忙開了,一般到日落西山才能忙完。那時已是又累又餓。
曬 谷
當打完稻穀後,就要用專門的耙將其鋪開,並翻來覆去的曬。光著腳丫踩在稻穀上,來回踢來踢去,勝似做一次足底按摩。那個時候曬得一身黝黑。
搖風車
小時候平常你肯定沒事就會搖風車玩,但是真正讓你幹活的時候,搖風車分離稻穀和空稻穀的時候,你的手酸麻木了!
挑 稈
挑稈是多麼痛苦的事情,但稻草可以當柴火,多苦多累都必須擔回家!
掰 苞 谷
中秋節過後,金黃色的玉米成熟了,我們也會幫著大人一起來掰苞谷,迎接這豐收的喜悅,苞谷杆上的葉子會劃得我們的臉,手臂一道道小口子。運氣好的時候我們還會遇到火辣子,看起來很漂亮,很可愛的一種小蟲子,蟄起人來卻是一點不含糊。
撿 土 豆
土豆是利川人餐桌上少不了的一道美食,不管怎麼做來吃,都不覺得膩,小時候的我們,撿土豆也是我們的農活之一,一般是大人在前面挖,我們在後面撿,撿的過程中要儘量把上面的泥土扒掉。
串 烤 煙
以前,國家還沒禁菸的時候,烤菸也是農村的經濟來源,成熟的菸葉從地裡摘回來後,要通過幾種顏色進行歸類,然後用杆子串起來,再到烤房裡面把水份烤乾。
割草、砍柴
農村裡都是燒柴火,所以需要常常去山上砍柴,也會去山坡上的弄一些枯樹枝回去當柴燒。雖然常被樹枝刮傷,但想著家裡又有柴火煮飯了,頓時覺得也不疼了。
餵 豬
80-90年代很多農家裡都會養點豬,養些雞鴨,少不了有時候父母忙的時候要幫忙餵豬餵雞鴨的。餵過的人都知道,豬圈那叫一個臭啊,豬吃得多拉的也多,豬shi常常滿地都是!如今時代發展了農村養豬的越來越少了,所以現在能買到土豬肉,那是件很開心的事。
割豬草
家裡養了豬肯定是要去切豬草的,豬吃的很多,家裡種的東西還夠它吃嗎,每天還得去找野豬草給它吃。那時候,家家都會種地瓜,地瓜藤可以餵豬的,這樣就不用到處找豬草了
擔 水
有些村喝的水都是從井裡打上來的。那時候不像現在都是用自來水了。每天都要往家裡的水缸擔滿,年紀小,身板子也小擔個水其實還是很累的,背都是駝著挑回來的。這個水缸能裝好多水啊
燒火煮食
以前農村煮飯大多是燒柴火的,飯每天都要吃的哦,所以小時候燒柴火是很正常不過的事情。如今的農村也都用煤氣爐和電磁爐了。旁邊這個豬食桶才是霸氣側漏有木有
放 牛
小時候逢周末或者放學的時候,要把牛牽到有青草的地方,讓它吃飽,這樣才能保證它有力氣耕地。每隔一段時間,要將牛遷移到另一個地方,因為周圍的青草不久就會被它吃光光。調皮的時候騎著牛背上放牛,或者讓牛隨便吃,自己跑河裡洗澡去了,或者抓螃蟹,捉泥鰍,釣青蛙。
朋友們還記得這些農活嗎?
看完有沒有勾起你深深的回憶?
還記得自己做過哪些麼?
丹霞資源編輯部 本文來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屬有
資源縣自媒體平臺:丹霞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