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經說過: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後人可以隨意評說。
這句話引起了很多爭議,但對於很多人來說,歷史卻像是一個無趣的人,根本引不起去閱讀它的興趣。
但是,如果是一本很有趣的漫畫書呢?相信很多人會看得津津有味。
生於八零年代的劉宏亮,一個熱愛漫畫和歷史的人,自2019年開始在微信公眾號「塗鴉工作室」上開始連載漫畫作品,用漫畫的形式開始講述中國歷史。
2020年,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劉宏亮團隊編繪的《超有趣的漫畫中國史》系列1和2。
這兩本很不一樣的漫畫歷史書,可能會讓很多人,開始愛上了歷史,愛上了閱讀,而且對歷史產生更多的思考。
1.玩梗
現代人不管上不上網,都已經無法剝離「梗 」的存在。
所謂梗,實際上就是一個典故,而每一個典故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代表著一個獨特的含義,中國人都是用典的高手,如成語故事。
而當人們想要表達一個特定情感的時候,長篇大論遠不及一針見血來得犀利。
於是用典也就是玩梗,就成了很多人精準表達的最好方式。
當然,當代人喜歡的梗,多數是偏向於荒誕幽默而非大講道理。
所謂一個梗丟出去,同道中人不用多說,就已經接受到了幾個G的信息量,心領神會,尤其是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境界,往往只需幾個字的梗 ,就能達成門交流。
劉宏亮的這本漫畫中國史,其中就使用了大量的梗,去表達某個歷史事件,或是表現某個歷史人物,讓人看了不由會心一笑,對這段史實也不知不覺間瞭然於胸。
書中還使用了大量的網絡語和流行語,讓人在閱讀的時候根本不覺得枯燥和乏味。
這種混搭風格,古早年間被稱為惡搞、串燒、顛覆、亂燉等,褒貶不一。
但放到時下,這種表達方式,已經成為了人們的一種表達方式。
很多人會因為一個梗被接住又還回來,而和對方一下子接近了距離。
當歷史書也在玩梗的時候,年輕一代的讀者會怎麼樣,絕大部分人都可能暗笑著接下一個個梗,然後津津有味地繼續看下去。
2.歷史事件高度濃縮
如果你以為在這本書是大量的梗撐起來的,你可別忘了,這本書雖然是漫畫書,但它本質上還是一本歷史書。
這本書講的歷史事件很精煉,往往一個歷史時期,只選了最有代表性的事件來描述。
在事件的編排上,又能把這一段歷史的知識點,都講透徹了。
第一章在講述原始部落的時候,用大禹治水的前因後果,講清楚了「禪讓制」和「世襲制」的更替,同時也順帶講了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和地理環境,以及對當時的歷史變遷作了精闢的解說。
加上時間線脈絡清晰,歷史人物的形象和語言生動有趣,富有表現力,不知不覺間,看完一本漫畫書的時候,一段段歷史知識已經了解清楚,甚至熟記在心中了。
而漫畫形式的優點,是一目了然。
很多需要長篇大論來論述的篇章,僅僅只是一幅圖表就能清楚明白。
比如周朝的「禮制」和「宗親」,用圖表的形式,既一目了然,又生動形象,讓人記憶深刻。
這一次出版的兩冊書,第一冊是從部落時期的「大禹治水」,說到了春秋時代的「泓水之戰」。
第二冊接著講完了整個春秋時期。
在閱讀春秋時期歷史故事的同時,我們也接著會繼續聊一聊這套書講歷史的方式,以及那些有些奇葩的春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