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OMAHA年會:區塊鏈+醫療時代來臨

2021-01-10 健康界

累,是與會者參加2018年OMAHA年會之後的最大感受,不只是因講課安排的緊湊而導致的身體疲勞,更多的是前沿技術和理念思辨的燒腦。

區塊鏈、人臉識別等新技術能給醫療帶來什麼?我們真的處於人工智慧時代嗎?這些問題值得每一位醫療行業從業者重新思考。

區塊鏈+醫療

作為一個始終關注HIT前沿的NGO,OMAHA在本屆年會上不僅在主論壇安排了一場區塊鏈主題的演講,還專門設置了分論壇。

浙江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趣鏈科技副董事長蔡亮是區塊鏈專家。2017年底,他所在的公司剛剛完成數千萬元的融資,區塊鏈之「火」可見一斑。

浙江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趣鏈科技副董事長蔡亮

蔡亮認為,區塊鏈在大數據交易和清算方面的能力,可以在醫療行業發揮作用

首先,區塊鏈的「多中心化」,可以避免從中心轉發數據帶來的流量壓力。比如上海數據交易中心,雖然有政府的信用保障,大家都可以在上面自由交易,但是流量太大,平臺很難吃得消,而區塊鏈能很容易解決這個問題。

其次,區塊鏈可以解決數據交易的信用問題。點對點的「一次性買賣」式數據交易很難持續,因為購買方拿到數據之後就會再買了。而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既能共享數據,又能保證數據不流出醫院的邊界,就主動權留在醫院,對研究數據的交易尤其有價值。

如果說蔡亮更多是分享區塊鏈的前沿理念和應用,超腦OS創始人郭睿則更進一步介紹了其在醫療領域的應用。

第一是藥品溯源。2017年某製藥公司發起了一個藥品供應鏈追蹤及藥品溯源的項目,這是一個開放平臺,其中的溯源系統並不是由一個實體或組織運作,而是由多家實體,包括開發商、分銷商和醫院這些上下遊單位共建資料庫。區塊鏈技術保證了數據在流傳過程中的不可篡改、不可變更,這樣就解決了各方的信任問題,而且可以節省成本。

第二是在電子病歷上的應用。還是在2017年,某公司推出了一個電子錢包,用戶把從自己的行動裝置或可穿戴設備上採集的健康數據同步到電子錢包,該公司可以把這些數據賣給保險公司、製藥公司或研究公司,銷售所得與用戶分成。另一個應用是電子病歷的共享,把用戶分布在各處的病歷信息匯集到移動平臺上,然後售賣給有需求的研究機構或者作深度應用,用戶擁有病歷所有權。

第三是在智能合約方面的應用。某醫療護理公司提供了一個平臺,把患者和提供醫療護理服務的機構和個人連接起來,以最終療效計費,療效達到要求則自動付款。該項目已經在俄羅斯和杜拜落地。「通過智能合約對原有的服務模式、交易方式帶來巨大的改變,在我看來是一個代表未來的方向。」郭睿說。

發源於比特幣的區塊鏈技術,具有多中心化(或叫去中心化)、自動化、可信任等特點,這給醫療行業的發展帶來廣闊的想像空間。醫療服務模式的改變需要各個相關方參與,行業組織而不是行政部門能在這方面發揮更大的價值。

人臉識別+醫療

大數據專家、OMAHA基金會理事長塗子沛分享了人臉識別在醫療領域的應用。

OMAHA基金會理事長塗子沛

首先是識別醫藥代表。2017年6月,上海第十人民醫院上線人臉識別系統,監控攝像頭遍布醫院及醫生診室內,一旦監控到人像和系統內醫藥代表照片相符,即報警提示,等候下一步處理。據悉,這套系統將在上海全市推廣。

第二個領域是表情識別。美國心理學家埃克曼研究發現,人面部的43塊肌肉可以創造1萬個表情,其中3000個表情是有意義的,他由此推出了一套面部動作編碼系統。這套系統在測謊、談判方面有很多應用。

塗子沛分享了一個案例。精神病患者跟醫生說自己已經痊癒了,但是出院後卻自殺了。埃克曼從醫院調來患者視頻,反覆研究患者談話時的表情,捕捉到一個不到1/15秒的痛苦表情,後來發現這個表情在該患者臉上出現了三次,由此判斷出患者是痛苦的。這個案例被改編進了美劇《Lie to me》裡。

第三個領域是醫療美容。拍照後,人工智慧可以對皺紋、毛孔、斑點、粉刺進行分析,然後給出個性化的皮膚解決方案,再加上個性化產品的生產線,就能基本實現「顏值管理」。

智能醫療反思

從「網際網路顛覆醫療」到「AI顛覆醫療」,再到現在火熱的區塊鏈等新技術,科技無疑是推動醫療健康生產力變革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是我們真的進入智能醫療時代了嗎?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

李天天介紹,今天所謂的AI跟60年前這個概念出現的時候相比,內涵相去甚遠。

他認為,目前所謂的人工智慧,無論是圖象識別、文字識別、語音識別,還是影像、病理分析,都是基於大數據分析得出一個概率性結論,並根據概率性結論指導我們的工作。他舉例,AlphaGo雖然能戰勝圍棋大師,但是它並不知道圍棋是什麼,不知道下圍棋跟打高爾夫球有什麼區別,也就是說,它只是表現出了智能化行為,還不具備智能化能力。「如果一個機器和算法表現出了某種智力行為或判斷,是得不出它『有智能』這個結論的,這是一個必要有非充分條件。「

李天天給出了一個令人沮喪的答案:「飛機上的螺絲釘不是飛機,只是飛機上的一個必須部件,我們目前做的也根本不是AI。」

接受了這個事實,好處是「我們會調低預期,放低身段,真正打造商業模式的時候,遇到困難,不會太有挫敗感」。

「春江水暖鴨先知」,善於從市場中發現、挖掘機會的商業人士,似乎天然地對行業更敏銳。春雨醫生CEO張琨分享了他最近半年來的感受。

第一是「變化」,主要體現在新醫療模式的加速崛起。

首先體現在患者端,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已達2.4億,佔總人口的17.3%,他們花費了大部分醫療服務費用。疾病譜也在發生變化,傳統的急性病、傳染性疾病在慢慢的減少,因為早診早治手段的開展,大量疾病包括腫瘤在呈慢病化趨勢發展,這意味著醫療服務的費用還會增加。另外,中產階級開始崛起,更願意為更有品質、服務更好的醫療服務買單,而現有的傳統醫療服務模式,還沒有滿足這種需求。

其次,醫院正在進入一個快速結構化的階段。政府鼓勵第三方獨立醫療機構的發展,希望把傳統醫院內部的功能推向社會,用社會化的方式來提供這些服務;可穿戴設備、物聯網的發展,使許多原來在醫院進行的檢驗檢查,可以在居家環境下完成,醫院本身的職能在碎片化。

再次,疾病譜的變化要求大部分醫院的發展模式將從疾病治療轉變為與患者建立長期聯繫上,為其提供全生命過程的高持續、高粘性的服務。而且,商保的發展、按病種付費的普及等將使支付方的力量、話語權越來越大,一定會助推早預防、早幹預的發展,這也要求傳統醫院轉變發展模式。

「這是我目前看到的一個行業生態的變化,我們必須用新的方式,用新的服務的內容,新的服務交付方式來滿足社會需求的變化,這是我的一個基本的判斷。」張琨說。

春雨醫生CEO張琨

第二是「割裂」。大部分醫院並沒有意識到醫療模式的改變,不知道自己已經身處「一口沸騰的鍋裡」,仍在滿足於門診大廳裡擁擠的人群,「生意」好得不得了,在跟醫保討價還價:我們今年看了這麼多患者,做了這麼多檢查,你們是不是應該給我們更多保險份額。張琨認為,「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而在另一方面,網際網路醫療仍在核心醫療之外「打轉轉」,這不是其發展的方向。「我們的判斷是,傳統醫療的世界跟網際網路醫療的世界應該是相互逐漸接近,逐漸融合。」

OMAHA的2017:術語項目取得突破

向會員、志願者和其他參會者作過去一年的工作匯報,已經成了鄭傑在OMAHA年會的「保留節目」。

鄭傑介紹,在2017年,OMAHA做了ISO/TC215全會及工作組會議、OMAHA工作組會議等六個活動;發布了四期白皮書,對PGHD、CDSS、網際網路健康信息生態和互操作性進行了探索;HiTA(Health IT Accelerator,健康信息加速器)陸續推出術語服務、健康檔案服務和知識圖譜服務。

OMAHA聯盟理事長 鄭傑

尤其在術語服務上面,OMAHA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中國醫藥信息學會理事長丁寶芬、李天天、張琨等多位嘉賓都在演講中對這項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醫學是一個非標準的行業,一種疾病在不同機構可能有不同的定義,為了讓行業彼此理解各自講的話,需要建立統一標準的醫療術語。2016年底,OMAHAH建立了面向健康醫療信息技術行業提供IT標準化基礎服務的平臺HiTA,服務內容通過開放協作的方式來構建和維護。

目前,呼吸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已經建立了術語的詞彙庫,2018年會在藥品等方面進一步擴展。

鄭傑規劃,2018年OMAHA在HiTA四項服務中,將重點做以下內容:

HiTA元數據服務:提供元數據映射工具,促進非標元數據的標準化能力;實現元數據的在線協作維護功能。

HiTA健康檔案服務:推進「當歸」項目,協作擴充.phr文檔規範的內容,文檔規範的維護和推廣。

HiTA術語服務:已發布術語的持續維護更新;擴充中文術語的內容,拓寬更多的術語類型;提供術語映射工具,促進與現有相關標準的映射能力。

HiTA知識圖譜服務:從元數據、醫學術語連結到臨床知識,年度規劃中涉及的知識包括臨床疾病指南和臨床路徑。

此外,由鄭傑翻譯的《數字醫療》也在會上舉行了首發式。

本次會議主論壇由健康界傳媒總編輯趙紅主持。

大聲音

會議上,多位專家在會上做了精彩分享,摘錄如下。

北京市衛生計生委信息中心主任琚文勝:我心中的智慧醫療

當個人無數的健康數據匯集,人工智慧是否可以深入其中洞若觀火,為健康做預警,為診療做輔助,為服務做指引?我們是否可以建立第一現場的急救資料庫,個人可以把自己的生物特徵,比如臉部的數據,提前和自己的健康帳戶相關,在突發事件中,經過提前授權的急救車,急救室裡的設備通過掃描可以調閱個人健康帳戶的信息,為急救贏得寶貴的時間?

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信息化標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才有:一個PHR的成功案例

凱撒醫療集團既提供醫療服務,也提供醫療保障,這種模式讓他們更有動力提供以個人為中心的醫療服務,因為患者在疾病治療方面花費越少,他們就會越掙錢。

凱撒醫療集團建立了PHR門戶,患者可登錄維護自己的數據,醫生使用須患者授權。在PHR門戶裡,醫療機構對某特定患者的醫療服務記錄都會集中在一起,可實現互操作性。而且,患者可以在家裡把健康狀態的信息傳到個人帳戶,讓醫生進行管理。

相關焦點

  • 2018 OMAHA年會開幕在即 眾大咖共議行業熱點
    IT的發展在醫療領域備受矚目,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等創新技術屢獲突破,可謂是HIT領域的創造性「加速器」!未來,這些技術將如何與醫療緊密結合?醫療的回歸能否即刻觸發HIT加速器的強力引擎?2018 OMAHA年會,將上述話題「一網打盡」,呈現一場醫療健康領域的饕餮盛宴!本次年會匯聚國內HIT行業領袖,精準吸引健康醫療信息化生態圈從業者,帶來近40場權威主題報告,描繪HIT領域的發展趨勢和藍圖,分享最前沿的行業信息和技術應用,探討醫療信息技術產業機遇以及未來最新動向,為行業提供最有價值的信息分享和前瞻性預測!
  • 鏈飛科技:以醫療大健康為突破,探索"區塊鏈+大數據"的可能性
    區塊鏈市場正經歷著新一輪的變革,從2017年的狂熱,到2018年的寒冬,再到2019年的價值回歸,區塊鏈重新回到了技術探索、場景落地的初心上。上至政府決策層,下至行業從業者,都在重新審視區塊鏈技術對新時代發展的作用,並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擁抱區塊鏈技術,推動合規化應用落地。
  • 正廣泛應用於電子病歷的區塊鏈技術,還有哪些醫療可能性?
    優化醫療行業管理流程區塊鏈技術的主要優勢是去中心化、信息的不可篡改、基於共識機制的信息傳輸和共享三個方面,實現各種場景下確保信息安全的目標。醫療是數據時代最具有開發潛力的行業之一,在醫療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方面,區塊鏈和醫療可以產生深度結合,大幅提升醫療數據的使用效率。
  • 【全球區塊鏈早餐】2018.12.21星期五
    05 「比特幣幣值一年跌掉超80%」成2018年十大國際經濟新聞之一12月20日在中新社舉行的「國是論壇2018年會:新時代·改革開放」上,中新社評出2018年十大國際經濟新聞,「比特幣幣值一年跌掉超80%,加密數字貨幣行業寒冬」
  • 眾多領軍企業參展2018國際區塊鏈大會,前沿技術應用觸手可及
    2018國際區塊鏈大會集中了參展企業的優秀研究成果、拳頭產品和解決方案,更加直觀地向觀眾展示未來科技的探索趨勢。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揭開這些區塊鏈企業的神秘面紗,探究一番吧。全球優秀企業同臺展示、交流將為區塊鏈全球範圍的未來創新注入強勁動力。知名網際網路企業中投身區塊鏈技術和業務的典例——迅雷。經過十幾年的艱苦創業,從一個走出矽谷年輕創業公司,成長為每天服務全球幾十個國家用戶的最大下載服務提供商,一直在時代大潮中奮勇向前。迅雷作為全球領先的共享計算與區塊鏈技術創新企業,正致力於構建區塊鏈生態,推動應用賦能各行業,並最終服務於無數個人用戶。
  • 唯鏈精選| 區塊鏈在醫療數位化中的若干打開方式
    一文中指出區塊鏈技術或是小微企業、初創企業、自主品牌獲客的有利工具。區塊鏈技術能幫助企業用戶降低自證成本,通過真實數據快速建立信任基石;通過提升信息效率精準捕獲市場反饋,降低供應鏈成本;助力企業把業務數據轉化為商業價值,構築良性供應鏈金融生態,增強資金流轉。唯鏈區塊鏈技術能為「小而美」企業創造最友好的啟動環境和開發環境,幫助企業精準擊中目標用戶,搶佔市場份額。
  • 保護醫療行業健康發展 區塊鏈大顯身手
    在不久的將來,美國將把GDP的20%用於醫療保健。如果這一數據還不夠令人震驚,那就想想這個行業繼續被飛漲的醫療費用、效率低下的做法和不斷的數據洩露所困擾吧。這些問題正在激發提高效率和創新的動力。區塊鏈有能力縮小當前的支出泡沫,保護患者數據,改善整體醫療體驗,它可能有助於緩解痛苦。
  • 區塊鏈發展前景廣闊,要緊跟時代步伐
    一、國際形式 2016年1月,英國政府發布《分布式帳本技術:超越區塊鏈》白皮書,積極探索區塊鏈未來在減少金融詐騙、降低交易成本的潛力; 2018年6月,日本推出了沙盒制度,以加快推動新的商業模式和創新技術,例如人工智慧、區塊鏈、物聯網等;
  • 響應政策引領,東華醫為領跑醫療大健康行業區塊鏈布局
    總書記指出,要探索「區塊鏈+」在民生領域的運用,積極推動區塊鏈技術在教育、就業、養老、精準脫貧、醫療健康、商品防偽、食品安全、公益、社會救助等領域的應用,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優質的公共服務。
  • 區塊鏈和它的好基友:5G+區塊鏈有哪些可能?
    近兩年,全球有兩大科技備受關注:一個是5G,另一個是區塊鏈。二者都是能夠改變時代、重塑社會、影響經濟的顛覆性技術。目前,中國已經發放了4張5G牌照,5G 產業處在爆發前夜的階段;在區塊鏈方面,很多人認為其將改變數據的存儲方式,甚至重塑網際網路和物聯網。
  • 區塊鏈是《奇點臨近》來臨前最後一塊拼圖
    很多人都在感慨現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格局已經穩定,幾家巨頭的存在將碾壓創新創業的可能性,而事實卻在告訴我們,隨著更加開放、可信技術的產生,古典網際網路公司本身基於技術創新、產品粘性帶來的用戶對其品牌認可,將隨著基於區塊鏈技術理念相關的社區規則所顛覆。
  • 趣鏈科技2020年會|捕捉屬於你的關鍵詞
    如今,我們團隊已超過300人,來到了全新的趣鏈大樓,見證了杭州產鏈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雲鏈趣鏈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甘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鏈城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未來,我們還要懷揣夢想,一同乘風破浪,共創區塊鏈技術新時代。
  • 把握區塊鏈產業風口 趣鏈科技多元化布局賦能「新基建」
    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正式將區塊鏈納入新基建範圍,標誌著產業區塊鏈的風口已然來臨,區塊鏈的重要性也愈發凸顯。趣鏈科技作為國內領先的區塊鏈企業,率先緊隨政策,從產學研用多層次、多渠道、多方面推進區塊鏈技術研發與產業創新,聚焦以區塊鏈技術重構供應鏈基礎設施,為新基建高質量發展助力。
  • PharmaLedger發布區塊鏈在醫療應用場景中的應用案例
    以歐盟為中心的醫療保健區塊鏈財團PharmaLedger宣布了最新的8個用例案例。 正在研究的應用案例包括: 供應鏈:用例與對醫學的信任相關聯,一個「區塊鏈錨定」的eLeaflet將發送到行動應用程式、網站或印表機,以評估產品的準確性和透明度。
  • 網際網路時代遇到區塊鏈發展的碰撞
    小商販不斷的進入平臺,又出來一個社區團購,對傳統菜農進行價格壓低,擁有大量資源的國內網際網路巨頭們,卻與民爭利,這些都是網際網路巨頭在對人民的生活圈在圍剿,未來數位化的生活來臨,我們每個人更多的信息都將會數位化,當個人的信息被一個個數據化的時候,個人將沒有秘密可言,不受保護的個人信息也會受到網際網路違法估計的傷害。
  • 菁鏈信安Xsec:成都鏈博科技基於區塊鏈的信息安全產品
    菁鏈信安Xsec是鏈博科技基於區塊鏈技術,結合大數據、密碼學技術,針對大數據時代產生的信息易洩露、數據共享難、數據確權難等問題推出的信息安全產品。菁鏈信安Xsec助力數據安全共享菁鏈信安Xsec結合大數據時代發展現狀,基於區塊鏈技術,提供數據確權與交易、安全多方計算、跨主體數據協作、可追溯可監管的信息安全解決方案。
  • 閔行這個鎮引入區塊鏈科研龍頭,首個肝膽數據鏈、肝膽醫療機器人將...
    (鏈商)、區塊鏈+醫療解決方案」五大科研成果。 近年來,「區塊鏈」已越來越為大家熟識,作為未來的公共底層技術,區塊鏈將在新的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梅隴鎮引入的大連理工大學人工智慧(上海)區塊鏈研究院是專注應用技術研發的龍頭科研機構,這也是該校首個在上海設立的科研落地機構。未來,研究院將依靠大連理工大學的尖端人才優勢和現有科研成果,藉助長三角地區的產業優勢,研發創新與用落地為重,讓中國技術「鏈」通世界。
  • 陀螺產業區塊鏈案例集|Doctor-X 醫療信息數據共享平臺
    自去年12月陀螺財經宣布升級產業區塊鏈服務,重磅上線「陀螺財經產業區塊鏈平臺」以來,我們已為超過200家區塊鏈企業提供品牌信息發布、產業諮詢、資源對接與技術解決方案一站式服務。產業區塊鏈方興未艾,但目前面臨著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擁有技術實力的區塊鏈團隊不知道去哪裡找合適的應用場景,有提高經營效率需求的傳統企業也不知道如何對接到靠譜的區塊鏈技術提供方。如今,這個問題將得到解決。
  • 庫神崢嶸四載:把握時代潮流,推動區塊鏈健康發展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對金融領域的影響甚大,很多企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對於區塊鏈行業來說,在充滿挑戰的大背景下也遇到了很多機遇。庫神作為一家提供區塊鏈數字資產安全存儲解決方案的專業技術公司,自2016年成立以來,已經走過了近4年的時間,四年的風雨兼程,四年的堅持不懈,四年的穩健發展,每一個時間縮影,每一個歷史見證,刻畫出了庫神兢兢業業的奮鬥歷程,磨練了庫神人堅韌不拔的意志,更澆鑄了庫神初心不忘的安全服務理念。品質引領趨勢,同心成就未來。庫神自成立以來,專注於硬體錢包的研發。
  • 美國知名醫療區塊鏈項目Solve.Care將在CoinTiger充值上幣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區塊鏈最新資訊 > 正文 美國知名醫療區塊鏈項目Solve.Care將在CoinTiger充值上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