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政經的風起雲湧,正在反作用於韓國電視劇人群的娛樂消費傾向。2019年,一個明顯的趨勢是,風行20年的現代灰姑娘靈藥,在韓國女性電視劇市場開始失靈了。
吃人的社會
當下的韓國漫改劇,正在魔幻現實主義題材創作熱情的激勵下迎來一個小高峰。
2014年10月,《未生》開始在tvN放送。
劇名「未生」取自圍棋術語,指的是尚有迴旋餘地的棋子,或生或死、皆有可能。在這部以新人張克萊視角展開的職場劇中,細膩描繪了一幅韓國現代大公司內景畫卷:殘酷的實習生淘汰制度,森嚴的等級制度,部門壁壘,職場性別歧視,充滿壓迫感的工作氛圍,以及每個職場人都曾經歷的所謂成長。
在韓國漫改電視劇發展史上,《未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其收視率和商業上的成功,更在於其拓寬了韓國漫改劇的題材邊界。在《未生》之後,用年輕人的視角去看待韓國社會本身,成為現實主義改編的一個固定視角。
2019年夏,《他人即地獄》用一個荒誕的故事揭露了當下這個「吃人的社會」,其故事視角的展開同樣放在了一個「首漂」青年的身上。29歲的尹鍾宇離開釜山來到首爾,下車的第一刻便是筆記本摔壞、在電腦市場被宰、母親急需用錢的多重打擊,經濟上的窘迫迫使其來到了下層市民居住的考試院,並引發了接下來血腥殘酷的劇情。
在都市傳說的故事下,《他人即地獄》有著展現社會畫卷的野心:下層民眾的互相殘殺並不被關注,甚至不如野貓的死亡;警方對於刑事犯罪的鈍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資本主義社會表面平等卻階層林立;現代都市職場對人性的異化等。在群像戲中,幾乎每個觀眾都能找到能夠代入的角色。
等到《偶然發現的一天》上線時,韓國觀眾們已經熟悉了這種魔幻現實主義的表達方式。
《偶然發現的一天》做對了什麼
說起偶像韓劇,你第一印象會想到什麼?《浪漫滿屋》還是《金秘書為何那樣》?的確,在韓國市場,現代灰姑娘題材是一味靈藥,總能拯救收視低迷於水火。如今,這味靈藥有了新的用法。
(《金秘書》是個瑪麗蘇避風港,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
《偶然發現的一天》是韓國MBC於2019年10月2日首播的奇幻校園題材浪漫愛情劇,初期收視不佳,之後高開低走並於同期引爆中國網際網路圈。10月17日,該劇低開高走,第十集的收視率更是創下了收視新高達到了4.1%;在中國,豆瓣評分也一度達到9.0以上,躋身一線韓劇陣營。
那麼,《偶然發現的一天》做對了什麼呢?
《偶然發現的一天》女主殷端午,家富貌美,在貴族學院念書;雖然身患先天心臟病,卻在經歷了幾次手術後奇蹟般地活了下來;感情線上,也與高中風雲人物A3中的白經早早定下婚約,可謂標準的韓劇女主角模版。
然而在機緣巧合下,端午竟然發現自己是一部漫畫中的角色,而且並非女主角。
劇情開始往有意思的層面發展。
在2016年播出的《W-兩個世界》中,主線劇情同樣圍繞漫畫和現實世界的糾纏展開。但與之不同的是,我們是站在主角視角來看待問題。如今,配角的視野又是怎麼樣的呢?
這成為了《偶然發現的一天》首先想要探討的問題。在社會舞臺中,只有社長和代表是站在舞臺中央的人,大多數人不過是職場大機器中的一枚螺絲釘。是就此認命,做好配角,還是逆天改命,做自己的主角?
端午說,我命由我不由天。
自己的劇本不喜歡怎麼辦?那就在主線之外自己探索,尋求自己的人生意義。有婚約的白經學長不喜歡我怎麼辦?那就換掉他,與13號談戀愛。
端午超強的主觀能動性,甜寵題材框架內,打破了灰姑娘的桎梏。在過去,不論是《浪漫滿屋》、《宮》、《花樣男子》、《金秘書為何那樣》,其故事內核講述的都是低階層女性陰差陽錯地與高階層男性發生感情故事。女主角需要進步嗎?不需要。女主角需要改變嗎?不需要。霸道總裁愛的就是你自己。
相反,《偶然發現的一天》則首次在漫改劇中展現了女性覺醒的女權主義思想——自我覺醒,男女平等,追求愛情,並且還能做到毫不突兀。也難怪中韓觀眾會被不自主地吸引,試問這樣的女孩誰不喜歡呢?
她活該擁有愛情。
韓國女性的韓國夢
那麼,從等待拯救到主動出擊,這種改變如何發生的呢?
韓國女性觀眾審美的變遷軌跡,主要沿著兩條脈絡前行,一是大的政經環境的變化,二是韓國女權主義的興起。
雖然人均GDP突破3萬美元大關,但近來韓國經濟的形勢並不好。今年6月,韓國央行發布數據顯示,初步核實今年一季度韓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約為455.08萬億韓元,環比下降0.4%。這是繼2017年第四季度後,韓國再次出現GDP負增長;環比降幅比此前央行評估的0.3%有所擴大。數據還顯示,一季度韓國GDP同比增加1.7%,比此前預測的1.8%也有所降低。
前景不佳的經濟也拖累韓國出生率走低。今年9月發布韓國統計廳發布的「2018年度出生統計(確定版)」報告顯示,2018年度韓國人口合計生產率(1名女子一生所產孩子數)為0.98人,這意味著韓國生育率首次進入「零」時代,也意味著韓國成為首個生育率跌破1的國家。
經濟大環境不佳,代際延續問題,以及困擾東亞三國的老齡化問題,都給韓國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生活在社會中的個體無力左右趨勢,自然渴望拯救者出現;對於女性而言,婚姻是拯救自身的最後稻草,由此刺激韓國「灰姑娘影視」產業的發達。然而,當經濟環境持續惡化,王子遲遲不再出現時,幻夢泡沫的破滅便被提上時間表。
在韓國,女權主義的崛起迎合了這個契機。現代女性通過工作,首次獲得了經濟自主權,這刺激了其自我意識的覺醒和社會角色的轉變,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2009年,韓國紙幣上首次出現了女性人物——朝鮮女性畫家申師堂出現在新發行的五萬面額紙幣上;2012年,樸槿惠當選為韓國首位女總統,雖然最後因醜聞不得善終,卻也極大刺激了韓國女權事業。
這些社會因素影響了創作者,又通過文化產品反應給讀者,構成了一個自洽的閉環。《偶然發現的一天》是韓國女性觀眾覺醒的一個信號。最後說一下《偶然發現的一天》原作漫畫《被遺忘的七月》在快看漫畫連載,追劇不過癮的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