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遭證監會立案調查的A股公司呈井噴之勢。就在昨晚,艾格拉斯也因信披違規收到證監會立案調查通知書,成為年內第79家收到立案調查通知書的公司。本周一艾格拉斯強勢跌停,自歷史最高價已跌去87%。而艾格拉斯前後兩任控股股東都在競相減持公司股份,6萬股民當真是欲哭無淚。
遭立案調查,股價跌停12月6日晚,艾格拉斯發布公告稱,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或是受此公告影響,艾格拉斯12月7日復牌後(此前因籌劃控制權變更自11月30日開市起停牌)以9.55%大幅低開,開盤後先向上反彈,跌幅一度收窄至5%左右,此後一路走低,尾盤封死跌停,股價報收1.98元。
年內已多次受到監管而在艾格拉斯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之前,年內艾格拉斯及相關股東已經收到三份來自浙江證監局和交易所的監管函件。
7月初艾格拉斯因2017年收購的標的公司杭州搜影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搜影」)和北京拇指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拇指玩」)未完成業績承諾,而相關股東未及時支付業績補償款一事收到浙江證監局出具的監管關注函。
8月公司因未及時披露對參股公司及相關企業2522.76萬元財務資助被交易所出具監管函。另外,公司股東日照義聚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義聚投資」)因在預披露減持時限外被動平倉收到交易所監管函。
剛剛完成控股權變更而在艾格拉斯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時,正好也是艾格拉斯完成控制權變更預復牌的時候。
11月30日艾格拉斯發布公告稱,因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目前合計持有艾格拉斯1.3億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比例為7.07%(相關計算已剔除公司回購的股份數量),持股數較低,公司控制權可能發生變更,本次的變更對手方擬為義聚投資,所屬行業為股權投資業務,其持股比例為11.55%,不屬於資本市場失信被執行人,本次變更不涉及相關部門事前審批。公司股票自11月30日開市起停牌,停牌時間不超過5個交易日。
12月6日晚,公司發布公告稱,董事劉漢玉辭職後,股東義聚投資提名李斐為新任董事,並控制上市公司董事會半數以上席位,控股股東將由浙江巨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巨龍集團」)變更為義聚投資,實控人由呂仁高變更為王雙義。公司股票於12月7日復牌。
跨界失利,股價暴跌87%事實上,早在5年前,義聚投資就與艾格拉斯結緣。
艾格拉斯原名巨龍管業,於2011年登陸資本市場,原主營業務為混凝土輸水管道業務。受困於主營不振,巨龍管業於2015年初收購義聚投資等持有的艾格拉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100%股權,開始向移動遊戲領域轉型,隨後的2017年又以高溢價陸續收購拇指玩和搜影等移動網際網路企業,並逐步剝離原有混凝土輸水管道業務,並更名為艾格拉斯。義聚投資也成為艾格拉斯持股15.46%的第一大股東。
然而公司並非一帆風順,在經歷2016-2018年的大幅增長後,在2019年遭遇滑鐵盧。當年艾格拉斯、搜影和拇指玩業績均不達預期,艾格拉斯為此計提近30億元商譽減值,導致2019年巨虧25.55億元,比2015年-2018年4年的淨利潤之和還要多。今年前三季度,艾格拉斯實現歸母淨利潤0.34億元,同比下滑86%。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公司股價則在2016年9月9日盤中創出歷史最高的15.05元(前復權)後一路震蕩走低,按最新收盤價1.98元計算,4年多時間已跌去87%。
兩任控股股東均忙著套現隨著經營不善,股價瘋狂暴跌,艾格拉斯前後兩任控股股東都在忙著套現。
今年以來,原控股股東巨龍集團及一致行動人多次減持艾格拉斯股份。據艾格拉斯公告顯示,今年5月-11月,原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累計減持上市公司9178.64萬股,減持均價為1.87-2.57元/股,套現超過2億元。而艾格拉斯2016年年報顯示,彼時巨龍集團及一至行動人合計持有艾格拉斯29.59%的股份,目前,這一比例已降至7.07%。
新任控股股東義聚投資今年以來也是頻頻減持。今年4月27日-5月6日,義聚投資累計減持953萬股;11月18日,義聚投資再度發出預披露計劃,擬在未來3個月內減持不超過總股本的1%。此外,截至三季度末,義聚投資所持1.98億股處於質押狀態,佔其所持股份總數的93%。
這類股民可索賠?而艾格拉斯股吧裡也是充滿憤怒,認為艾格拉斯是標準的爛公司,這種公司怎麼能夠上市?甚至有股民已經要登記索賠。
而上海漢聯律師事務所宋一欣律師表示,根據司法解釋,暫定在2020年11月27日收盤時持有艾格拉斯股票,並在2020年12月7日(含當日)後賣出或繼續持有該股票的受損投資者,可以辦理索賠預登記。索賠條件將根據證監會調查結果進一步調整,最終以法院認定為準,律師費在投資者獲賠後支付。
年內79公司收到調查通知書今年以來,證監會立案調查力度空前。據不完全統計,年內已有79家公司(包括實控人、董監高、持股5%以上股東等)收到了證監會的立案調查通知書。
從月份上看,自從新證券法頒布加之高層表態「嚴打」後,被立案調查的公司數量出現一波高峰,4、5、6、8月份均超過10家。12月前5個交易日已有2家。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而根據證券時報的統計,年內迄今的79家公司被立案調查,已創了近20年之最,是2019年33家的2.4倍。
數據來源:證券時報
新華社此前表示過,資本市場是反映經濟活動預期的市場,真實、準確、完整的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的「天職」,也是投資者決策最重要的依據。可長久以來各種造假和欺詐行為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更讓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很受傷」。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對投資者負責的根本,是企業責無旁貸的重要使命,上市公司和大股東必須恪守底線,守法合規經營。監管部門須用好用足新證券法賦予的法律空間,對造假、欺詐等行為重拳出擊,堅決維護良好的市場環境。投資者則更要擦亮眼睛,保持謹慎,理性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