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縣設區密集發布,江蘇縣域發展受關注,新一波區劃大調整來臨?

2020-12-15 江蘇城市論壇

6月22日,山東發布了關於煙臺區劃調整的消息,這是近期第3個官宣撤縣設區的城市,但還沒有結束。6月23日,國務院批覆同意河北邢臺進行區劃調整,將撤銷邢臺縣、任縣和南和縣併入邢臺市區。其實早在6月19日,成都、長春也宣布了要進行調整區劃。

五天之內4座城市接連官宣撤縣設區,是否意味著新一波區劃大調整已經來臨?至於為什麼是新一波,是因為在以前已經出現過很多次關於撤縣設區的風潮,每次大規模的區劃調整都意味著城市在大規模擴容。

我國共有2851個縣級行政區域,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深入,縣的數量已經會越來越少,撤縣設市和撤縣設區將會越來越頻繁。縣域發展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點,作為全國第二大經濟體,江蘇縣域實力不言而喻。當下撤縣設區密集發布,江蘇縣域發展將會迎來怎樣的機遇呢?

五天內,區劃大調整四地官宣

四川是近期最早官宣的城市之一。6月19日,四川官方網站上公布了《關於同意撤銷新津縣設立成都市新津區的批覆》,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新津撤縣設區。這並不是成都第一次進行區劃調整。近年來成都市區不斷進行擴容,2015年、2016年雙流縣、郫縣紛紛撤縣設區,設立了雙流區與郫都區,2016年成都還代管了簡陽。

從新津縣的面積可以推斷,其人口和經濟的體量並不大。但是隨著雙流區進行區劃調整以及四川天府新區成立,新津一躍成為四川區劃調整中熱門選項。2017年,新津便已經通過了關於「新津撤縣設區」的議題,開始規劃撤縣設區。

有外部因素,也有新津自身內部因素。雖然新津面積不大,但是在同級區劃中卻是經濟強縣,它的民營經濟發展勢頭良好。而且新津縣從2012年起,連續5年進入本省十強縣,在《2019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報告》中,新津名列位於全國前15強,可以看出潛力無限。

新津還有其獨有的區位優勢,作為省內第一個通地鐵的縣,成都地鐵10號線的通車也直接連接了新津與雙流機場,使其交通更加便利。新津位於成都西南方向,北邊與雙流區接壤,南邊是眉山市彭山區。2017年成都提出 「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的城市空間發展戰略,可以發現新津的併入是成都南拓的一步棋。

和成都同時進行區劃調整的還有吉林長春,但不同的是,劃入長春的公主嶺市原本由吉林的另一個城市四平市代管,所以長春與成都的擴張路徑有所不同。

關於公主嶺市劃入長春的消息2012年便在網絡上傳播過,但是一直沒有官方明確此消息。直到去年4月,吉林出臺「一主、六雙」產業空間布局,並在其配套政策中,明確提出「按照『撤市設區』目標,將公主嶺市劃歸長春代管」。

公主嶺市地處吉林省中西部,東遼河中遊右岸。此次區劃調整之後,長春將成為全國省會城市中面積第三、人口達到850萬人的特大城市,瀋陽2019年常住人口也只有832.2萬人。公主嶺市的加入將提高長春市的影響力,更有力地帶動長春經濟圈的發展。同時,增強其在哈爾濱-長春城市群中的競爭力。

6月22日,山東省政府官網公開《關於調整煙臺市部分行政區劃的通知》。通知表明,6月5日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蓬萊市、長島縣,設立煙臺市蓬萊區。2018年7月,山東省在《山東省沿海城鎮帶規劃(2018-2035年)》提出,支持撤銷蓬萊市、長島縣,合併設立蓬萊區,如今終於獲得批覆。

在濟南和青島這兩座雙子星城市的映照下,煙臺的存在感便沒有那麼強。而且,目前還沒有地鐵通過煙臺,因此一些網友認為蓬萊區的設立將推動煙臺地鐵軌道交通的建設。

2018年,國務院規定了申報軌道交通建設的標準,在經濟與人口方面都有所要求,GDP需要達到3000億元以上,300萬人以上的市區常住人口。2019年煙臺GDP為7653.45億元,但其常住人口沒有達到300萬的要求。縣改區最直觀的數據是,人口和土地的增加。此次區劃調整之後,長島和蓬萊市的人口將劃入煙臺,可能會幫助煙臺達到要求。

在山東進行區劃調整的第二天,6月23日,河北在官網上發布了《國務院批覆同意河北省調整邢臺市部分行政區劃》,同意對邢臺市的部分行政區進行調整。

在這次調整中,河北將邢臺市橋東區、邢臺市橋西區更名為襄都區與信都區,同時將邢臺縣、任縣和南和縣併入邢臺市區。三縣並區使得邢臺的市區面積與人口大幅度增長,邢臺市區的人口將超過百萬人。

江蘇歷次區劃大調整回顧

「撤縣設區」是一個省份不斷優化城市空間結構的方式之一,江蘇近十年來也曾多次進行區劃調整。

2009年,南通進行行政區劃調整,當年3月23日,通州市成為南通市通州區。九年後,2018年海安撤縣設市,設立海安市,去年南通5市GDP已全部突破1000億元。

同為沿海城市的連雲港和鹽城也曾進行區劃調整,連雲港2014年成立海州區,贛榆縣撤縣設區。2003,年鹽城撤銷鹽都縣,成立鹽都區,2015年大豐市撤市設區,實現「同城待遇」。

九裡區,是徐州市五個主城區之一,經國務院批准,2010年徐州撤銷九裡區,將原九裡區一分為三,分別劃歸徐州市鼓樓區、徐州市泉山區、銅山縣管轄。也是在這一年,徐州撤銷銅山縣,設立徐州市銅山區。

1996年揚州揚泰分家以後,揚州市下轄2區2縣3市,分別是廣陵區、郊區和寶應縣、邗江縣,代管儀徵、高郵、江都3個縣級市。直到2000年12月,邗江撤縣設區,這次調整讓揚州市區的面積和人口都得到了擴張。2011年,揚州市區再次進行擴容,江都撤市設區,同時撤銷揚州市維揚區,將原維揚區的行政區域劃歸揚州市邗江區管轄。此後,揚州市區面積擴大一倍,增加百萬人口。

南京曾經在13年間進行3次區劃調整,2000年,南京撤銷江寧縣,設立南京市江寧區;2002年進行「四區縣並二」的區劃調整,成立了南京浦口區與六合區;2013年,南京再次迎來大規模的調整,在這一年裡,南京撤銷秦淮區、白下區,設立新的秦淮區,撤銷鼓樓區、下關區設立新的鼓樓區,高淳與溧水撤縣設區,此後南京下轄區域再無縣。

2000年12月,無錫撤銷錫山市,設立無錫市錫山區和惠山區;2015年10月,無錫市合併崇安區、南長區、北塘區三區設立梁溪區,並設立新吳區。在這次調整之後,無錫下轄五個區在戶籍人口與面積等方面更加均衡。同樣在這兩個時間分別進行區劃調整的還有常州,截至目前,常州轄5個區和1個縣級市。

蘇州也經歷過幾次「大洗牌」。2000年12月,江蘇省撤銷吳縣市,設立吳中區、相城區,同時把郊區更名為虎丘區;2012年,吳江撤縣設區,同時合併三區設立姑蘇區。這次調整使得蘇州城直接與上海接壤,更加主動地接受上海輻射帶動。

2000年以來,淮安也曾進行多次區劃調整。2000年12月,淮陰撤縣設區,淮安市撤市設區;2016年,洪澤撤縣設區,設立洪澤區,撤銷清河區、青浦區,設立清江浦區。經過區劃調整之後,可以使中心城市主城區的資源分布更加優化,同時能擴大主城區面積,合理布局功能設施。

2002年4月,鎮江撤銷江蘇省丹徒縣,設立鎮江市丹徒區;2012年12月,泰州撤銷縣級姜堰市,設立泰州市姜堰區。2004年1月,撤銷宿豫縣,設立宿遷市宿豫區。

撤縣設區一直都沒有停過,城市發展需要擴張,撤市設區,便是實現擴張的方式。

江蘇這些網傳消息,你也在關注嗎?

區劃調整一直是網友關注的焦點,隨著各地紛紛宣布撤縣設區,作為全國第二大經濟體,江蘇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雖然目前江蘇還沒有任何實際行動,但也不影響網友對它的討論。

雖然南京早已經實現了「全區化」,但是網友仍舊執著於寧鎮一體化,部分網友認為南京想要在經濟發展方面更進一步,就應該擴張城區面積,而當下合併鎮江是最好的選擇。

4月21日,首屆蘇錫常一體化發展合作峰會在蘇州九龍倉國際金融中心召開,三市一致建立蘇錫常一體化發展機制,而且以後也將不定期召開合作峰會。傳統蘇南三市再次建立合作機制,這使得鎮江的處境略顯尷尬。

所以有網友認為當下鎮江最好的選擇也是和南京合併,這樣南京擴大了發展空間,鎮江也能搭上南京發展的快車,這貌似是雙贏的選擇。

去年,鎮江黨政代表團來到南京考察,雙方表示要打造產業合作示範區。最近有消息透露,原定於2023年6月的南京第一條跨市軌道交通——寧句城際,將於2021年底實現全線運營,屆時兩地交通會更加便利。這些無一不在體現寧鎮一體化在有序推進中。

其實也有網友認為南京不用一味追求城市擴容,把現有的區域做精做強,提高人均GDP,經濟發展應該對標廣州深圳。

除了南京以外,還有網友認為,蘇州崑山可能撤縣設區。誠然,若是崑山撤縣設區,蘇州的經濟必定會實現質的飛躍。要知道,2019年崑山的GDP句突破了4000億元,這樣的經濟體量可與一些省份相當了。再加上蘇州各方面實力都不錯,GDP產值、人均GDP、財政收入等數據都能入圍全國十強。如果崑山撤縣設區,便是真正的強強聯合了。但是目前貌似蘇州下轄四縣市對其依賴度並不高,所以這個說法實現的可能性也不大。

還有一些網友把目光投向了南通。最近關於海門撤市設區的討論度也很高,且有不少網友認為這已是既定事實,現在就等官宣。網友這麼篤定,是因為有一張疑似關於國務院同意南通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的文件截圖在網上流傳,圖上的文字顯示為海門撤市劃區,崇川港閘合併成立新崇川區。

6月22日,有熱心市民諮詢南通市民政局相關信息,民政局回復以官網信息為準,既沒有肯定也沒有否定。雖然現在消息還未證實,但這種調整挺合理的。目前港閘區城建區域與崇川區已經完全相連,兩區合併之後,城市空間得到拓寬,產業發展合理布局,優化資源配置。而且海門撤市設區之後,南通將實現市區與上海的直接對接。

南通新機場將為上海虹橋機場分流、通滬鐵路即將運營、藉助通州灣,打造新出海口.......南通正打破城市壁壘,充分發揮其作為北上海的天然區位優勢,承接上海產業轉移,帶動自身經濟發展。在海門撤縣設區以後,上海對其影響力增大,輻射帶動的力度也會加大,從而促進南通自身經濟發展,可以預見這是一個良性循壞。

當然,網友的討論也只是討論而已,最終還是要以官方信息為準。

縣域經濟是一個城市地方經濟的根基,在富民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經濟實力強的縣,當地百姓相對比較富裕,這是顯而易見的。

2020年我國百強縣榜單出爐,江蘇便有25個縣市入圍,佔據了1/4的比例。同時其蘇州崑山、江陰、張家港三市繼續霸榜前三,2019年三市GDP總量都超過了4000億元,已經高於很多地級市,崑山更是連續16年佔據榜首之位,常熟、宜興、太倉也是榜單上的「老熟人」了。在縣域千億方陣中江蘇一省就佔了近半席位,是妥妥的縣域經濟強省,正因為如此,其縣域發展也備受關注。

撤縣設區也要講究因地制宜,因勢利導

其實城市合併,撤縣設區早已不是新鮮事。除了江蘇之外,每個省份大大小小進行過區劃調整,早在2011年,合肥「三分巢湖」;2017年,陝西面積最大的神木縣被撤銷,了神木市;2018年山東撤銷萊蕪市,並劃入濟南。似乎城市與周邊縣市的合併並不罕見。

在中國城市化進程飛速發展的今天,撤縣(市)設區依然是城市經濟發展與優化空間結構的方式之一。近期突然多個城市接連官宣撤縣(市)設區,讓人不禁懷疑是否會迎來一個區劃調整的小高潮?

有觀點認為中國開始進入「無縣」時代,其實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武漢便實現了「無縣化」,2013年隨著溧水縣、高淳縣撤縣設區,南京也進入「全區化」,2015年北京下轄區域也沒有縣的行政區劃了,2016年,崇明撤縣設區,上海縣的行政區劃退出歷史的舞臺,還有天津的薊縣撤縣設區,薊縣成為歷史。

撤縣設區數量最多的是2000年,當時全國共有36個這樣的行政區劃調整。目前為止已經有多個省城實現了「全區化」,已經存在了兩千多年的縣制,在部分城市的轄區內「消亡」。

其實從不少案例可以發現,撤縣設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當地經濟快速發展,而這也是許多城市紛紛如此效仿的原因之一。比如南京的江寧縣,在20年前撤縣設區成立江寧區之後,經濟發展十分迅速,如今已成為南京數一數二的經濟強區。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所以除了能促進當地經發展以外,它也有自身的局限性。縣改區之後,會減弱其自主發展能力,更多地是服務於主城區的發展。並不是任何一個城市進行撤縣設區都能起到積極作用,在某些城市,它不一定行之有效。比如廣西南寧,作為省會城市,雖然其經濟在本省內領跑其他城市,但是它不尚具備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的能力,所以如果貿然就進行「無縣化」,可能會適得其反。

2009年~2019年的10年之間,141個縣被撤銷,同期增加了110個市轄區。為什麼大部分城市都執著於撤縣設區,縣與區一字之差,待遇卻千差萬別,在產業定位上便看出截然不同。從長期來看,通過撤縣設區這種方式來擴大城市規模,加快經濟發展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其實不難發現,能夠被考慮撤縣設區的地方,原本便已非常接近城鎮化,且各項功能都比較完善。撤縣設區有利於資源整合,協同發展,為都市區的形成和壯大提供有利條件,帶來諸多利好,但如果僅是為了「行政功利」而跟隨大勢進行區劃調整可能會適得其反。所以對於撤縣設區,應該保持清醒和謹慎。

相關焦點

  • 撤縣設區丨新津即將乘風破浪
    未來的新津將成為連結成都主城區的重要區域,交通的迅猛發展勢必帶來經濟的發展。所以說,新津能夠成功撤縣設區毫不意外。那麼,新津為什麼要撤縣設區呢?以「過來人」溫江為例,2002年溫江撤縣設區後,制約經濟發展的很多障礙得到了消除,發展速度大大加快,第一年第二產業增長值比上一年增加了25.8%,極大促進了工業化進程,GDP增長19%,財政收入增長28%。
  • 近期,江蘇部分地區行政區劃調整
    重磅消息,江蘇又有幾個地區進行行政區劃調整了!前不久,江蘇省人民政府官網發布關於同意變更泗陽縣和泗洪縣部分行政區劃以及變更新北區、武進區和溧陽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具體情況如何?請大家和江蘇城市論壇小編一起來看。
  • 湖南省民政廳:目前省裡暫未向國務院呈報長沙縣撤縣設區請示
    湖南省民政廳:目前省裡暫未向國務院呈報長沙縣撤縣設區請示 澎湃新聞記者 王俊 2020-12-15 22:39 來源:
  • 2020年行政區劃調整拉開大幕:5個城市擴容,3地撤縣設市
    自今年6月起,2020年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大幕拉開,據澎湃新聞記者統計,截至發稿,共有成都、長春、煙臺、邢臺、蕪湖等5個城市完成擴容,青海同仁縣、江西龍南縣、安徽蕪湖縣等3個縣完成撤縣設市。所謂城市「擴容」,一般通過「撤縣設區」來完成,即將縣或縣級市轉變為市轄區,這樣一來,此前相對獨立的縣域便可納入市管轄,統籌發展。
  • 落實省部署,忻州定襄「撤縣設區」動態
    王建峰,強調:牧馬河大街三期道路,對於優化路網結構、改善交通環境、方便居民出行等具有現實意義,特別是對定襄「撤縣設區」和對接忻定大道、更好融入忻州主城區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各級各有關部門及主要負責同志,既要當好指揮員和協調員、又要當好施工員和戰鬥員
  • 溫州十四五規劃建議:大力度推進撤縣(市)設區行政區劃調整
    溫州十四五規劃建議:大力度推進撤縣(市)設區行政區劃調整 澎湃新聞記者 王俊 2020-12-21 09:32 來源:
  • 江蘇「撤縣設市」名單出爐,這個縣「脫穎而出」,早晚「逆襲」!
    宿遷古稱水城是江蘇省北部的地級市,國內有洪澤湖和騾馬湖,因此水域面積大,河網密集,城市不僅生態環境好,發展旅遊行業的條件也很好。 在同一個水鄉町,宿遷之美不亞於蘇州杭,可以說也有一些蘇北豪放的風情。 宿遷提出了歷史上非常有爭議的人物楚霸王項羽,這裡流傳著很多關於它的傳說。
  • 城市觀察:新津撤縣設區,是加法還是乘法?
    ——編者按繼雙流縣和郫縣之後,新津成為又一個撤縣設區的縣級城市,這不僅是行政區劃的區別,更是新津經濟發展、城市板塊格局升級的必然結果。從2017年9月20日,新津縣政府第23次常委會上通過「新津撤縣設區」的議題以來,三年時間,新津終實現了自身城市格局的變化,在成都新的城市格局之下,新津的各項發展指標都具備著先天的優勢。
  • 長春繼公主嶺後,可能又有新調整,一縣或將實現「撤縣設區」
    作為各個省份的領頭羊,在國家大力發展東北地區的經濟的有利條件之下,這三座城市自然也是最先發展起來的城市。長春作為吉林的省會城市,這裡的發展自然也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在2020年,原本由四平市代管的公主嶺市就被劃歸為了長春市代管。公主嶺的加入,不僅為長春帶來了一員「猛將」,也使得公主嶺市的整體發展有了一個更為廣闊的前景。
  • 青海省今年將加快同仁縣、共和縣撤縣設市進程
    青海省發展改革委近日發布的《青海省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顯示,該省今年將繼續在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調整工作上發力,包括「加快同仁縣、共和縣撤縣設市進程」等。
  • 繼銅山區之後,徐州又一縣有望「撤縣設區」,煤炭儲量達23.7億噸
    銅山區是徐州科技、貿易、通信中心,區域經濟綜合實力強勁,2019年排在全國市轄區的第28位,有「蘇北第一區」的美稱。轄區內設有國家級別的高新區,為區域發展不斷創造新的活力,讓區域發展保持持續的動力。不過這裡還是重點想說徐州的一個縣,未來就有望「撤縣設區」,轉變為徐州的又一轄區。這個縣就是沛縣,處在江蘇和山東交界處,和著名的微山湖相鄰,屬於一個湖濱縣。
  • 過去一個月,國內各區縣級行政區劃密集調整情況匯總
    青海省黃南州(同仁撤縣設市)6月29日,青海省政府官網發布公告:近日,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正式批覆同意撤銷我省黃南州同仁縣,設立縣級同仁市,其隸屬關係、管轄範圍、政府駐地均不變。同仁縣撤縣設市後,黃南州行政區劃由原來的四縣變為一市三縣。
  • 關於安徽一縣撤縣設市最新進展!官方回復
    近日,有網友通過南陵縣人民政府網站「縣長信箱」留言,詢問南陵縣撤縣設市進展。南陵縣民政局就此答覆道,南陵撤縣設市有利於加快南陵融入長三角,增強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為跨越式發展帶來良機;有利於統籌南陵城鄉協調發展,轉變我縣經濟增長方式,加速推進我縣工業化、城鎮一體化建設進程;有利於提升南陵形象,提振南陵人精神風貌,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早在2014年,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提出支持南陵、無為兩縣「撤縣設市」。
  • 長春繼九臺之後,又有一縣市或將「撤市設區」,併入長春市區
    過去東北地區為我國很多領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國的很多產業都是從東北地區邁出了它的第一步。如今,在國家的支持下,東北各個城市的經濟也在逐漸的復甦,也有著比過去更大的發展前景。在發展過程中,長春一直都在擴大著自己城區面積,2014年,九臺成為長春的一個市區。如今長春一共有7個區,1個縣,3個縣級市。
  • 江蘇有望「合併」的兩個縣,一旦成功,或將實現「撤縣設市」
    除了這些著名的城市,江蘇也有很多的「黑馬」城市,比如徐州市。徐州市有著兩千六百多年的建城史,這個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城市在新時代的發展也同樣十分強勁。這裡是多個城市圈的重要成員城市,也是周邊地區的交通樞紐。徐州市也是華東地區的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中心。
  • 一批新設市、區相繼掛牌:廣西平果撤縣設市揭牌日期也定了
    去年12月撤縣設市獲批後,廣西平果市將於今年5月18日揭牌。據廣西平果縣政府官網5月8日消息,5月6日,百色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平果縣委書記黃志願主持召開平果撤縣設市揭牌工作籌備會,強調要以更細、更實、更好的工作作風,全力以赴抓好撤縣設市揭牌各項籌備工作。
  • 南通邁向大上海,從此再無海門市
    今年以來,各地進行區劃調整的消息不斷。僅在6月份,就有成都、煙臺、長春、邢臺等城市先後進行撤縣(市)設區。近日,城市區劃調整又增一例,那就是江蘇南通。關於南通區劃調整的消息在坊間早有傳聞,如今終於等到了官宣。7月17日,江蘇省政府官網發布了國務院批覆同意南通進行區劃調整的通知。
  • 9城邁入無縣時代 撤縣設市成多地「十四五」規劃重點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注意到,截至2021年1月11日,四大一線城市和15座新一線城市中已有9城邁入「無縣時代」。撤縣設區(市)雖然勢頭較猛,多位受訪專家認為,絕大多數縣還是要保持穩定。未來的城鎮化建設不是大刀闊斧式調整行政區劃,更多是利用各類彈性空間,促進生產生活和要素流動跨越行政邊界。
  • 蘇州一縣城,有望「撤縣設區」,現今城市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
    在長期以來的發展中,蘇州已經成為了江蘇當地發展最好的城市。這座隸屬於江南的美麗城市,留下了給世人太多暢享的地方,此處優美的風景,高速發展的旅遊業。已經讓不少人對於這座城市樂不思蜀,現如今蘇州正在向國際大都市的方向發展。現如今此處GDP貢獻值已經是突破萬億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此處的GDP貢獻值的也會突破兩萬億。蘇州的旅遊業的確很強,這是毋庸置疑的。
  • 鹹寧「撤縣設市」名單出爐,又一縣有望爆發,水利工程達10841處
    鹹寧屬於一個文旅城市,主要經濟發展方向就是文化旅遊等行業,所以城市的生態環境優越,還被選為了首批低碳城市試點。這裡的主要景點有九宮山、古赤壁戰場、李自成墓等等。鹹寧市下轄的有1個區,4個縣,還代管1個縣級市。4個縣域中,未來肯定會有「撤縣設市」的,那麼這個名單會是哪個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