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12月11日電 題:直擊首屆全國技能大賽:技高為榮 折射時代價值取向
中新社記者 程景偉
一根頭髮絲的直徑為0.02毫米至0.08毫米,選手們要做到「分毫不差」——數控銑就是這樣一個項目。11日,在中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簡稱「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賽場上,該項目選手全神貫注,依據技術圖紙,通過軟體編程來操作數控工具機,對零件進行切削……
廣東代表團數控銑項目教練田鎮基表示,數控銑操作的誤差必須控制在0.02毫米以內,比頭髮絲還細。此外,選手們還要精通近百種銑刀,選擇最合適的進行加工,同時通過機器精準地操控虎鉗,以一種合適穩定的方式來裝夾零件材料,確保加工過程中不產生絲毫移動。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為2500多名選手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的平臺。從砌築、焊接、混凝土建築、瓷磚貼面、美容美髮、烘焙,到機器人系統集成、工業機械、機電一體化等86個比賽項目。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技工曾在一段時間內處於「低人一等」的地位。如今,隨著中國步入新時代,技能成才已成為廣大青年實現人生價值、成就人生理想的重要途徑。
在稍顯嘈雜的混凝土建築項目比賽現場,選手們正進行模板製作與安裝、鋼筋加工與綁紮、混凝土澆築等工序,努力完成建築物的基礎、柱、梁、板、牆等構件的製作安裝。
擔任該項目場地經理的陳君輝,是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混凝土建築項目冠軍,目前留在母校廣州城建職業技工學校任教。他樂於和學弟學妹們分享技能成長的「秘訣」就是熱愛和投入。
「智能製造是中國、也是世界製造業發展的方向,其對機器人領域的人才需求是多方面、分層次的。」機器人系統集成項目裁判長、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副所長李瑞峰表示,頂尖高等院校要培養能解決機器人關鍵技術問題的科研人才;一些應用型本科院校要培養機器人領域的高級工程師;而技工院校培養的相關專業學生,是要成為高技能複合型人才。
「選手在這次大賽上獲得一定的獎項,將被授予『全國技能能手」稱號。」李瑞峰認為,這對於技工院校學子而言,將是莫大的榮譽和認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