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世界上最早開通高鐵運營的國家,而中國目前高鐵通車裡程世界第一,兩國都擁有先進的高鐵技術。當2015年印度計劃建設國內第一條高鐵時,中國和日本就曾經展開競爭,都希望能拿下世界最具發展潛力的市場。憑藉與印度良好的關係,日本新幹線最終勝出,成功拿下這條508公裡的高鐵線路。印度第一條高鐵連通印度最主要的商業中心孟買和古吉拉特邦首府艾哈邁達巴德,這也是印度的「鑽石四邊形」高鐵規劃的一部分。按照這一規劃,印度四大城市孟買,新德裡,金奈,加爾各答將被連接在一起。
不過如今看來日本中標反而有可能成為負擔。孟艾高鐵於2017年9月份開工,原計劃在2022年8月15日完工。那麼已經開工近三年的這條高鐵到底進展如何?近日,印度國家高鐵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表示,由於高鐵沿線農民的反對,目前僅完成60%的土地徵收,估計要到明年才能完成土地徵收,工程完工日期將再次推遲。
孟艾高鐵原本被視為日本新幹線打開國際市場的代表作,印度人口眾多,國土面積大,有望成為繼中國之後,世界第二個高鐵大國。自從2007年中國首列高鐵在上海-蘇州之間開通以來,短短十幾年,中國高鐵通車裡程已經突破3.5萬公裡,遙遙領先世界各國,而日本自從1964年建成首條高鐵,已經過去半個世紀,目前只有3446公裡。日本高鐵如果能藉此機會打開印度市場,對於新幹線在國際市場的開拓無疑會起到極大的幫助。
不過現實情況可能要讓日本失望了。開工已經將近三年時間,土地徵收卻遲遲沒有完成,竣工更是遙遙無期。不但如此,印度還向日本提出了意外要求。據悉,印度正在與日本協商,希望印度公司能參與一些高度專業化的工程項目。言外之意,恐怕是希望日本能轉讓一些高鐵技術,所謂高度專業化的項目,顯然不是普通的鐵路製造技術,應該是涉及到核心技術領域,其目的當然是要培育印度本土製造商。
近年來,印度大力發展印度製造,力圖將印度建成新的世界工廠,為此印度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發展規劃,出臺激勵措施,吸引跨國公司在印度投資建廠。這些產業主要包括智慧型手機,家電製造,汽車零部件,醫藥生產等。為了吸引手機上下遊產業鏈落戶,印度提高了電子零部件進口關稅,以迫使相關產業鏈遷移至印度。而高鐵作為關鍵的基礎設施,印度當然不會放過提攜本土企業,擴大印度製造的機會,因此,日本如果想要順利完成孟艾高鐵建設,轉讓技術看來是免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