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妮正式開始了鄉鎮生活,熱情的鄰裡,寵溺的長輩,漫妮褪去了大都市的白領麗人範,化身成了愛撒嬌的孩子。
如大部分單身女孩一樣,回到家永遠逃不過的是家長安排的相親。
熬不過爸媽的碎碎念,漫妮見到了他們口中這個高攀的優質男。
張志,三十五歲,碩士畢業,規劃辦的主任。
初次見面在一座小船上,張志紳士的扶了一下隨著船身晃動的漫妮,漫妮心中默默為他加了分。
初相識之後,張志帶著漫妮逛了大半個小鎮,行走之處響滿了「小張主任吃個粽子」「小張主任吃點水果」「小張主任好」這類招呼聲。
跟隨在小張主任身側的小王同志有點尷尬了,王漫妮習慣了大都市人與人之間的點頭之交,大城市中相親實打實是兩個人的見面,如此曝露在眾人之下的約會細節被分分鐘傳到了父母的耳朵裡。
靜下來的漫妮有點難以抉擇,在她這個年紀是需要向現實妥協了,張志確實是個還不錯的結婚對象,雖然有點官氣,但是很善良,很有上進心。
在經歷過人帥、多金的梁正賢之後,再動心確實有點難,即使受到過傷害,依舊難以忘懷,也不說是難釋懷,用句話說就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吧。
很多人都覺得作為一名主任官員,有房有車,按理來說是看不上落魄回鄉的大齡剩女的。其實漫妮經歷過大都市的生活,眼界、經歷都算不錯的,在這個小鎮中算是張志不錯的選擇了。
原本兩個還算不錯的人能組成一個還算不錯的家。
可是漫妮接受不了在小鎮做一個文員,一舉一動都有人關注,會有人因為張志來巴結她,會有人在背後議論這段尚未確認的關係,明明沒有確定關係卻被當成是張志的女朋友。
思慮再三之後的漫妮決定回上海,回程之前與小張主任就去留問題進行了一番討論。
漫妮說:「回來後每時每刻都想回去,我不甘心,我還想拼!」
張志問:「拼什麼啊?!人拼來拼去不就是為了成個好家,把日子過順當,過安逸嗎?」
漫妮不認同:「人不能只為了成家吧,兩個不同路的人成了家,會比一個人更寂寞。」
道不同不相為謀,既然如此又何必強求呢。
可如果王漫妮不顧自己的意願強行就在小鎮會怎樣呢?
因為三觀的不同,性格強硬的漫妮會不斷的與張志爭吵,失去了熱情的漫妮也就失去了自己。
回到上海的王漫妮也許再過個八年、十年都不能在這個大城市定居下來,但是至少是自己的選擇,也許有一天可以遇到那個和自己同頻共振的人,一起組建一個家庭。
我們在別人的婚姻裡見多了雞零狗碎,見多了妥協,變得害怕、不安,還沒有結果之前就害怕遇到慘澹收場。
用俗點的說法:那就是真愛會遲到,不會不到,祝福王漫妮能找到與自己同頻的人,也祝福顯示中還在迷茫的女生們能找到共同前進的那個人。
再遇見之前好好做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