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進入南京後為何戰鬥力直線下降?

2021-01-11 騰訊網

太平天國進入南京後為何戰鬥力直線下降?公元1840年,在經歷了「鴉片戰爭」的慘敗之後,沉重的賠款成為了又一座大山壓在了清朝百姓的身上,本來百姓的生活已經入不敷出,此時卻還要拿出賠款賠給列強,而這終於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顆稻草」。

公元1851年,以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終於拉開了浩浩蕩蕩的序幕,百姓對清朝的不滿已久由來已久,外加上當時的百姓都有點迷信,而恰恰這個時候西方的各種思想進入了清朝,而洪秀全就憑藉這個優勢讓眾多的百姓加入了「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天國運動」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運動,由於清王朝的腐朽,前期太平天國運動可以說是勢如破竹,被後來譽為「中興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被石達開打的差點跳江,僅僅半年,太平天國運動就席捲了半個清朝,可以說南方半壁百姓都加入了太平天國的運動之中。

在公元1853年,林鳳祥、李開芳領導的太平天國軍隊更是發動了北伐,短短數個月就直逼京師,嚇得鹹豐帝都差點遷都,而在南方,太平天國運動則順勢進入了南京,並改名為「天京」。

然而進入天京也是太平天國運動的轉折點,在太平天國運動前期三萬廣西狼軍就能攪動整個風雲,而在這之後太平天國軍隊戰鬥力就急速下降,百戰百勝的石達開兵敗安慶,林鳳祥、李開芳的北伐軍被清朝包了餃子,那麼為什麼進入天京之後太平天國軍隊戰鬥力就急速下降呢?

「畫大餅」的忽悠終究難成大事?

歷史上很多農民起義的失敗不是沒有原因的,比如明末李自成的起義,一開始口號也是不錯「開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說的就是李自成不向百姓徵收賦稅,也正是因為這句口號讓很多百姓自願加入了李自成的大軍,

可是事實上呢?李自成真的不納糧嗎?不納糧李自成吃什么喝什麼,憑什麼養活這幾十萬大軍?所以這種「畫大餅」的忽悠方式是絕對行不通的,而進入北京之後,李自成便被眼前的花花綠綠迷倒了,之前的「闖王來了不納糧」成為了一句口號,而之前沒有繳納的糧食收得更狠了。

而太平天國運動也是如此,當時洪秀全提出的口號是「打下了南京城,便是龍袍角帶在天朝,大家共享榮華富貴。」

也正是因為這句話,讓很多的底層士兵蠢蠢欲動,而之前太鋪天蓋地高級軍官更是賣力,然而事實上洪秀全的這句話也是「畫餅充飢」。

在進入南京城之後,洪秀全自己倒是給自己修建了後宮,同時在這之後又搜羅了很多的美女供自己享用,然而他卻全然忘記了當初承諾的事。

而對於很多太平天國的下級軍官來說,他們加入太平天國的目的除了活下去更多也是想出人頭地,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好一點,洪秀全的口號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然而有句話是「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在進入南京城之後,洪秀全只顧自己享樂,卻依舊全然不顧當初一起打天下的弟兄們了,而這就讓很多的太平天國的士兵士氣開始懈怠。

面對這種情況,洪秀全自己還是不思進取,而是假借「天父之名」:「一切都是天意」,也就是說他洪秀全享樂是些許安慰,而底層士兵的付出卻是理所應當。

這就如同如今的職場上,領導經常給你畫大餅,可是大餅畫多了,真的就不會有人再相信你了,由於洪秀全三番五次的不講信用導致部分士兵開始質疑太平天國運動,洪秀全厚此薄彼沒有做到論功行賞,而是只顧自己大肆享樂的方式終究引起了內部的不滿,所以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就如同李自成當年一般「畫大餅」。

人終究是有思想的,大餅畫得多了人們也就不再相信。

高層分贓不均,引起內訌

在太平天國進入南京之後,此時原先的農民起義軍已經成為了一個實質上的國家,國家便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

在當時太平天國一開始的設想是以三個軍師為太平天國的實際掌權人,他們分別是楊秀清、蕭朝貴以及馮雲山,而洪秀全則是大家精神意義上的領袖。

然而在之後的戰鬥之中,蕭朝貴和馮雲山先後去世,由此之前的三權分立成為了楊秀清大權獨攬,當時為了挽回危局,楊秀清不得已假借「天父下凡」的名義穩定了太平軍的局勢,而楊秀清則成為了洪秀全實質上的「父親」。

在太平天國運動之中,楊秀清可以說是一個戰略天才,太平天國前期的勢如破竹很多都是楊秀清一手策劃的,包括很多將領都是楊秀清提拔的,再加上自己擁有「天父下凡」這一光環,楊秀清其實也有了心思,而這就讓他的行為開始囂張跋扈,儼然把自己真的當成了太平天國的皇帝,就連當時的洪秀全也是動不動的斥責。

而洪秀全呢?當時是太平天國精神領袖,可是他也不甘心當一個精神領袖啊,他想做到真正的大權獨攬,於是便開始暗中聯絡和楊秀清有嫌隙的韋昌輝、秦日綱等人,最終爆發了「天京事變」,楊秀清被誅殺。

然而在這之後,韋昌輝一朝得勢其行為比楊秀清更加過分,翼王石達開上奏洪秀全誅殺韋昌輝,而洪秀全則趁此機會誅殺了韋昌輝和秦日綱,到這洪秀全算是真正大權獨攬了。

然而洪秀全此時又怕再出現一個楊秀清,對當時德高望重的石達開不珍惜,反而大家排斥,這就導致石達開對其新生不滿,最後負氣帶走了天國大部分軍隊,而太平天國因此元氣大傷。

因為天國高層的分贓不均,導致太平天國發生了內訌,一大批能徵善戰的士兵和優秀將領都在這次大戰之中喪生,而戰亂雖然平息,可是又因為洪秀全的小心眼終究讓石達開和洪秀全分道揚鑣,並帶走了大部分精銳,天國實力再次大打折扣。

而楊秀清之死更是讓眾人心目中「天父」形象在這崩塌了,在洪秀全編織的神話裡,楊秀清是天父第四子,隨時能與天父天兄對話,而韋昌輝則是天父第六子,然而就算是天父居然也逃不過這樣的「人倫慘劇」,因此之前洪秀全的形象到這就完全崩塌了。

雖然天京事變讓洪秀全真正執掌了大權,可是卻也讓太平天國從此走上了下坡路,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到這就已經算是註定了。

相關焦點

  • 發生了天京事變的太平天國,為何還能堅持八年抗清?
    在這之後,太平天國最有戰鬥力的軍隊毀於一旦。精英將領死的死,逃的逃,人心渙散。受此影響,太平天國在各大戰場屢戰屢敗,被迫收縮防線,丟棄了湖北、江西的大部分根據地。
  • 晚清平息了太平天國的百萬大軍,為什麼打不過八國聯軍2000多人?
    太平天國運動只是一場純粹的農民起義運動,最終為清廷所滅,主要還是在於發生了內訌,由於天京事變導致了太平天國前期領導班子蕩然無存,在內訌中大量的精銳基層人員喪生,而這些喪生的基層人員可是太平天國運動的主心骨,失去了他們,太平軍的戰鬥力便直線下降了。
  • 太平軍北伐清朝勢如破竹,逼近北京後,為何不戰自退?
    即使是進入近代,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也是靠傳統的流動作戰,從廣西打到湖南,再從湖南打到湖北,又從湖北打到江西,最後從江西打到江蘇,像猴子那樣,一路摘桃(攻佔城池)扔挑(放棄城池),最終拿到西瓜(定都南京)。1853年,太平軍攻佔南京後,內部對太平天國未來的發展產生了分歧。洪秀全、楊秀清信心滿滿,主張直接出兵北伐,攻佔清朝的首都北京。
  • 太平天國中諸王的實力如何,為何東王楊秀清被稱為天國第一名將?
    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乾隆統治時期,中國在世界之林中已經開始進入了落伍的大門,此時的世界正在處於產業革命初期,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使生產力獲得了解放。1851年1月11日,在洪秀全的領導下,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並且短時間內急速膨脹,到了1853年3月19日,攻破了南京,改為天京,並以此為都城。
  • 《西遊記》孫悟空大鬧天宮無人能敵,西天取經路上戰鬥力為何變弱
    本期話題【《西遊記》孫悟空大鬧天宮無人能敵,西天取經路上戰鬥力為何變弱】看過86版《西遊記》的觀眾想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孫悟空大鬧天宮那一段了,孫悟空從太上老君的煉丹爐出來後,就開始了自己的報復行動,一隻猴將天宮給攪合的雞犬不寧
  • 汪海洋戰死後,還有太平軍在反清,為何太平天國被認為徹底失敗?
    戰後,晚清左宗棠在奏摺中稱:太平天國「興於嘉應,滅於嘉應」。主要是因為洪秀全的祖籍就是嘉應州,而南方太平軍也在這裡全部覆沒,嘉應州見證了太平天國的崛起,而太平天國的最後一幕也在此落下。 史學家范文瀾認為此事標誌著太平天國「徹底地失敗」。
  • 南京前有長江天塹,後有龍虎金山,可為何在此定都的王朝都很短命
    >),太平天國等其他三個,所以算起來南京也是十朝古都(加上中華民國)。 我們以東晉和太平天國舉例,西晉滅亡後,晉朝宗室衣冠南渡,可以說是將祖先的基業拱手讓給了當時的其他少數民族(西晉的無能簡直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按理說東晉建立後應該以「匡扶中原」為己任,就算做不到,那起碼也得試一試。
  • 太平天國「聖庫」的寶藏是真是假?為何到現在為止都沒有找到?
    那麼太平天國失敗後,到底有沒有留下大量金銀財寶?如果真有,這些財寶又藏在哪兒,有幾處呢?天京窖金之謎說起太平天國的藏寶之謎,咱還得先說說它到底藏沒藏寶貝,有多少寶貝。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今南京)。之後不久,天國就頒布了「聖庫」制度。
  • 曾國荃攻陷太平天國,打開洪秀全寶庫後,為何反而說:我命休矣!
    1864年,清軍與太平天國之間的戰爭進入了最關鍵的時刻,在經過長達數月的殘酷圍城戰,曾國荃與當年7月攻入天京。 洪秀全的寶庫實際上就是太平天國的國庫,裡面存放著太平天國曆年來的積蓄。以太平天國當時的版圖來說,國庫之中肯定是堆滿了金銀財寶,這絕對是一筆令人難以想像的驚人財富。
  • 太平天國覆滅後,洪秀全的家庭發生了什麼?有人是黑幫頭目
    他們很有意思,在圍困京城後的日子裡,不去想進退的策略,卻依然包括金錢。都城被攻破後,洪仁發在混亂中被殺,但洪仁達仍率軍抵抗。清朝將領朱洪章攻打天王府時,遇到了洪仁達,朱洪章很聰明,用計誘太平軍追擊,活捉了洪仁達。後來,曾國荃親自審訊,嚴刑拷打,但洪仁達仍有骨氣,"保持沉默"。與此同時,洪仁發的兒子以及洪仁達的兒子在南京滸墅橋鎮被殺,之後,洪仁達被凌遲處死。
  • 太平天國為何不僅沒有滅亡清朝,反而使得清朝出現「同治中興」?
    大清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即公元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國都城天京(即現在的南京,當時的江寧府)被清軍攻破,這標誌著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舊式農民運動——太平天國運動的正式失敗。太平天國運動是清朝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從1851年金田起義算起,太平軍鬥爭14年,建立政權與清王朝對峙11年,勢力遍及18省,攻破城池600餘座,影響人口多達2億。
  • 太平天國金田起義舊址
    傳說1851年1月11日那天,太平天國的幾位領導人登上土臺,洪秀全高聲宣告起義,建號「太平天國」,一面杏黃大旗隨即在拜旗石旁冉冉升起。  營盤的左前方,面對金田平原,有一座莊嚴肅穆的大理石碑,高約3米,上刻「金田起義地址」6個大字,是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周建人的手跡。
  • 金田起義,太平軍戰鬥力為何強悍?4萬清軍為何不敵7000太平軍?
    清軍總兵力一直超過太平軍,但在戰鬥中太平軍的戰鬥力卻讓清軍心驚膽寒。清軍統帥周天爵評價道:太平軍「視死如歸,赤身撲敵」打得清軍官兵「大半心寒」,如「見鷹之雀」。 金田起義初期的太平軍,為何戰鬥力如此強悍,打得清廷的正規軍丟盔棄甲?從清軍檔案記載來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 太平天國覆滅後,傳說中的1800萬兩銀子哪裡去了?
    不可否認,這種軍事化的財務管理模式在太平天國初期發揮了積極作用,迎合了窮人的強烈意願,這也是太平天國運動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大並席捲南方多個省份的重要原因。然而,湘軍攻佔天京後,曾國藩在朝廷的紀念館裡卻沒有發現一座堆積如山的金銀財寶,傳說中的1800萬銀幣更難找,所謂的聖庫也是空的,名不副實。
  •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 南京飛美國航班為啥要「繞彎路」
    最近,一群「留守媽媽」發現,兒女們在美國讀大學,但孩子坐飛機去美國的時間,和回來的時間總是不一樣,而且從地圖上看航班沒走直線,而是繞了個大彎。不僅是南京飛美國,再看飛越大西洋的航線,幾乎每條都是「彎彎噠」。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最近,飛機「彎著飛」,是要特意繞過什麼嗎?航空公司為什麼不選擇看起來最短的路線呢?
  • 太平天國有沒有留下寶藏?一百年前,一張老照片能否說明真相?
    太平天國統治南京10餘年,不可能沒有大量金銀儲存,窖藏金銀便是最大的疑點。 湘軍進入天京後,曾國藩專門曉諭全軍:「凡剝去賊身囊金者,概置不問;凡發掘賊館窖金者,報官充公,違者治罪。」由此可見,曾國藩認為太平天國是窖藏有金銀的,所有湘軍官兵挖到金銀者,必須上交歸功。但是一百多年來,太平天國有沒有窖藏金銀,曾國藩有沒有找到太平天國的寶藏,這一直是個謎。
  • 真實的太平天國是什麼樣子的?
    說起太平天國,我們首先想到就是他們的服裝,給人的感覺就是非常怪異,這也難怪,因為他們穿的不是正規的漢服,當然這也不能怪他們穿的不是正規的漢服,因為這些服裝都是根據當時的戲服改裝的。到了太平天國那個時代,民間大部分都不知道正規漢服怎麼弄了。那麼那時中國大地上真的就沒有一件正規的漢服了嗎?有,在孔家。孔家有一堆明代官制漢服,壓在箱底不敢拿出來,當時太平軍沒有打下全中國,孔家的那些明代漢服也就沒有機會拿出來,太平軍也就只能忍受穿戲服的那種滑稽樣。
  • 太平天國發生天京事變之後,為何還能堅持8年?
    在清鹹豐年間發生的天京事變,這是太平天國領導集團之間發生一次公開的分裂,那為何他們還能堅持8年不倒呢?1851年,洪秀全在「永安建制」時,將其他四王都歸東王楊秀清節制,最終導致實際權力都在他手上,並且還多次假託「天父下凡」傳令,最後天王洪秀全也要聽從楊秀清的命令。
  • 撲朔迷離,太平天國兩個至今都未能解開的藏寶之謎
    1864年,太平天國的末日終於來臨。首府天京(今南京)陷落後,湘軍如洪水猛獸般地進入天京,地毯式洗掠全城達三日之久,可稱得上是挖地三尺,撈盡了天國首府裡所有的浮財。因「歷年以來,中外皆傳洪逆(清統治者對洪秀全的蔑稱)之富,金銀如海,百貨充盈」,湘軍領袖曾國藩與曾國荃弟兄懷疑還有更多財寶窖藏在地下深處。
  • 從「天下第一軍」到短短36個小時覆滅;新一軍戰鬥力為何下降?
    【1】主帥被換,軍心渙散;這是新一軍戰鬥力下降最主要的因素。 1947年,孫立人被排擠出東北戰場後,黃埔出身的新一軍50師師長潘裕昆擔任新一軍軍長,新一軍逐漸成為新六軍的附屬部隊,軍心渙散,名存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