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流程與阿波羅登月一樣,我國是否已經掌握載人登月技術?

2020-12-17 失落代號

「嫦娥」要回家咯!當「嫦娥五號」著陸器的上升級順利從月面起飛,進入月球軌道和軌道艙成功對接以後,我們就知道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基本已經成功了!這時肯定有人問,嫦娥五號採樣成功,是否表明我國已經掌握了載人登月技術了呢?

嫦娥五號

阿波羅載人登月流程

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國在上世紀進行過載人登月,其採用的模式流程是超重型火箭(土星五號)將「阿波羅」飛船送到地月轉移軌道,然後由飛船點燃主火箭飛往月球軌道。登月艙(鷹號)和指令艙(哥倫比亞號)及服務艙在軌道分離後,登月艙降落月球表面,完成工作後由著陸器的上升級點火離開月球,返回月球軌道與指令艙對接,最後返回地球。

月球上的人造器

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任務,整個流程其實和阿波羅流程類似,可以說是一個縮小版的「阿波羅」無人登月。從技術驗證角度來看,載人登月每個流程我國都已經進行了驗證。

載人登月所需設備及技術

1、超重型火箭,當年美國的土星五號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130噸,地月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48噸,可以將46噸的阿波羅飛船(包括指令艙、登月艙等)一體送上去。即使按現在的材料及組合水平,登月系統總重量也差不多40噸。

土星五號巨型火箭

目前我國運力最大的火箭「長徵五號」,地月轉移軌道運載力大約8噸,遠不足以將人送到月球。要實現我國的載人登月計劃,必須等傳說中的長徵九號,或者採用921火箭分次發射,在軌組合再前往月球。

近地軌道交匯再飛月球模式

2、登月飛船,一般包括指令艙、登月艙和服務艙三大部分,新一代飛船我國已經試驗成功,再過2年左右的改進優化,月球版飛船應該問題不大。但是登月艙,這個還沒有任何消息,其研製難度比超重型運載火箭也小不了多少。

目前我國有載人航天的經驗,但是那是近地軌道的,要支持到月球的生命維持系統,也還時間需要研製。我國「嫦娥五號」上升器雖然成功地從月球發射升空,但是規模和載人相比差距很大。

美國重返月球計劃中的登月艙

3、深空探測技術,「嫦娥五號」任務的成功,表示我國的深空探測在支持月球著陸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4、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擺脫地球引力在太陽系內旅行,需要的速度是第二宇宙速度(11.2公裡/秒),從月球返回進入地球速度也將接近這個速度。這一項待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後將可以得到驗證,對於我國而言,應該不是太大的問題。

獵戶座飛船

分析結論

由上面可以知,「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任務成功以後,我國從技術流程上可以說驗證了所有登月所需的技術,但是並不表示我國目前已經擁有載人登月所需的能力,主要還是卡在超重型火箭及載人登月艙上面。

美國超重型火箭和我國超重型火箭

根據我國規劃,在2030年左右實施載人登月,這個時間節點還是很靠譜的。研製超重型火箭及登月艙,所需要的時間大約是5~8年,加上測試、驗證及無人飛行等,現在開始8~10年後,將是我國太空人登上月球的時間!

獵戶座飛船和阿波羅飛船

目前除了美國2024年重返月球,其餘像俄羅斯、歐盟等航天大國,計劃登陸月球的時間都在2030年前後。但是從當前進展上看,無疑是我國走的最前面,也最靠譜,第二個實現登陸月球的國家,很大機率將是我國!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已經著陸月球,我們距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但嫦娥五號的意義絕不只是「月球採樣返回」這麼簡單,我們其實可以把嫦娥五號當做是「載人登月」的一次小規模預演,因為嫦娥五號是目前嫦娥工程中唯一一個需要從月球返回地球的任務,它的「兩器分離」和「兩器對接」不出意外的話,也是未來載人登月過程中必須要進行的步驟,唯一的問題就是:
  • 對比嫦娥五號,看美國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的關鍵謎點
    眾所周知,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成功登月,實現了五星紅旗的獨立展示,並發回來了一些照片。↗上圖是嫦娥五號月表國旗展示的照片(截圖)與此同時,也引發了一場對美國1969年那次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的大辯論,不少人對美國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提出種種質疑。
  • 距離上次載人登月已過48年,嫦娥五號為何沒有選擇載人登月?
    1969年7月21日,阿波羅11號完成了首次載人登月。自1969年7月21日的阿波羅11號至1972年12月11日的阿波羅17號,人類先後6次載人登月,如今已經過了48年。整整48年,不管是NASA還是世界其他機構,為何沒有再次載人登月?如今,我國已經是世界大國,為何嫦娥五號沒有選擇載人登月?
  • 嫦娥五號順利著陸,秘密任務浮出水面,我國實現載人登月不遠了
    嫦娥五號的順利回歸,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計劃取得了圓滿勝利,然而嫦娥五號並不是標誌著我國探月計劃的結束,如果對嫦娥計劃比較關注的網友會發現,此次嫦娥五號除了到月球採礦外,還有另外一個秘密任務:為載人登月做準備。
  • 攜嫦娥五號大勝之威,航天員何時登月?雙重防護載人登月艙亮相
    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使我國成為全球第5個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天地往返使我國成為全球第3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能力的國家,嫦娥一號成功部署使我國成為全球第4個具備獨立探月能力的國家,它們分別是中國航天發展史上的三座裡程碑,而上個月成功實施的嫦娥五號任務則是第四座裡程碑。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17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返回器攜帶月壤樣品成果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嫦娥五號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嫦娥五號探測任務實現了多個首次,其中多個首次還為載人登月技術發展積累了相關工程經驗和技術基礎,比如首次上升器月面起飛、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月球軌道首次對接。
  • 校場: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後,我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我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目前,探測器已經被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運送至預定軌道。嫦娥5號的整個任務時間約為23天,共計11個階段。如果這次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將意味著我國成為了繼美蘇之後第三個在月球上帶回土壤樣本的國家。
  • 你還在質疑阿波羅載人登月嗎?嫦娥5號或許已經給出答案
    目前隨著我國嫦娥五號月球採樣的一步步成功,大家再一次的關注起美國曾經進行的載人登月計劃。比如不久前在網上看到網友的提問:為什麼嫦娥五號月球採樣,會讓美國感到緊張?
  • 嫦娥五號登月為何比阿波羅陷得深?差距明顯,跨越時代的技術鴻溝
    嫦娥五號踏上歸途 阿波羅載人登月的成功為嫦娥五號任務的實施積累了知識與經驗,繼往開來的嫦娥五號也是對「質疑阿波羅載人登月造假」言論的一次有力澄清,因此它的一舉一動都免不了與前輩加以對比
  • 月球上沒有發射基地,載人登月如何返回地球?看嫦娥五號就知道了
    嫦娥五號探測任務也是中國目前為止難度最大、最複雜的航天探測任務,同時也是受關注度比較高的項目。嫦娥五號執行任務期間,也再次讓人想起了半個世紀前美國的載人登月,沒錯,載人登月被質疑再一次地登上了熱搜。其實這些年來,對於載人登月的質疑聲從來沒有停止,半個世紀以來一直如此。
  • 無人登月和載人登月哪個更難?和阿波羅相比,嫦娥五號有優勢麼?
    目前嫦娥五號經過「繞、落、回」三步,已經走向了最後一個階段,它的完美表現,標誌著我國此次探月工程取得了勝利收官,同時也說明了我國航天科技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美國阿波羅人工登月無自主規避障礙嫦娥五號進入環月軌道後,它的著陸器和上升器會自動組合變為一體登月,這種登月技術領先於全世界。
  • 阿波羅登月的真實性如何?嫦娥五號與其有何區別?
    因此其真實性受到了一定的懷疑,那麼阿波羅登月計劃是真實的嗎,其和嫦娥五號登月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呢? 一、阿波羅登月計劃的歷史背景 阿波羅登月計劃在如今又被簡稱為阿波羅計劃,其是美國在1961-1972年間開展的一項以載人登月為目的大型科研計劃。這項科研項目之所以被提出,和當時美國蘇聯之間的冷戰背景有直接的關係。
  • 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嫦娥五號幾乎匯聚了目前中國航天所有最頂級的技術,而這次發射也將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超前預演,為十年後的載人登月進行技術驗證。不過這個過程也將面臨兩大技術挑戰,一是如何讓上升器和返回器自主交匯對接,二是在樣本轉移過程中完成封裝。其實類似的空間自主交匯對接在我國過去的神舟系列已經成熟應用,但都是在地球軌道進行,地面站和人造衛星可提供精準測距、定位、導航服務,可在月球軌道上這些資源則匱乏得多。
  • 我國現階段能不能載人登月?看完阿波羅11號登月過程就知道了
    雖然月球看起來比較遠,但已經被我們人類象徵性地徵服了。早在半個世紀前,美國發射了一系列的阿波羅載人飛船將6批共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並順利返回地球。從科技發展的角度來看,現在的科技已經比半個世紀前更發達了,為什麼人類沒有再次踏上月球表面呢?我國現階能不能載人登月?
  • 如果嫦娥五號順利返回,是不是意味著可以載人登月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弄明白,咱們中國一直都是想要登月的,只是目前技術還不成熟,或者說還沒到登月的時候。咱們目前雖然已經多次登上太空,但是在針對月球的探測計劃上,其實還僅僅是處在第一個階段,即「無人月球探測」。因為迄今為止,咱們國家發射的所有的嫦娥系列探測器,那都是無人探測器。
  • 嫦娥五號反超阿波羅登月,大言不慚還是言之鑿鑿?人類進步的必然
    探測器順利入軌後航天科技五院終於公開了珍藏已久的嫦娥五號完全體照片,看著這張高清照片熟悉航天的人們不由得聯想起半個世紀前連續六次載人登月的阿波羅飛船。阿波羅登月艙手動對接而我國嫦娥五號將實施人類首次深空軌道無人交會對接任務,此次對接發生在嫦娥五號著上組合體完成月壤標本採集之後,上升器攜帶月壤樣本從月面起飛並在環月軌道與軌返組合體對接
  • 嫦娥五號登月和阿波羅差異明顯,陰謀論得逞?技術鴻溝難以跨越
    還記得1969年「阿波羅11號」成功登陸月球的照片嗎?當時蘇聯也僅僅是實現載人飛船飛向太空的壯舉,而在短短的8年內美國就擁有了登月的技術了嗎?要知道美蘇冷戰期間,「太空站」的初期蘇聯佔領優勢,美國真的能在短時間內超越蘇聯嗎?陰謀者論一直認為上世界的美國登月一事就是一個驚天騙局!
  • 嫦娥五號對比阿波羅登月,著陸腿壓痕明顯不同,這是為什麼?
    嫦娥五號踏上歸途阿波羅載人登月的成功為嫦娥五號任務的實施積累了知識與經驗,繼往開來的嫦娥五號也是對「質疑阿波羅載人登月造假」言論的一次有力澄清,因此它的一舉一動都免不了與前輩加以對比此前筆者曾發布《嫦娥五號反超阿波羅登月,大言不慚還是言之鑿鑿?人類進步的必然》一文,用翔實的事實證明嫦娥五號登月技術的先進性,那麼前文所述二者落月痕跡差異的事實又怎麼理解呢?我們可以從二者落月時序中感受時代的進步。
  • 嫦娥五號登月艙成功登月!未來的載人登月登月艙還需滿足什麼條件呢
    ,當然,嫦娥五號任務結束之後,我國的探月工程仍將繼續。據央廣網消息,在首屆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上,國家航天局秘書長許洪亮稱,在嫦娥四號實現月球背面就軟著陸,嫦娥五號成功發射的基礎上,後續我國將執行嫦娥六號、七號、八號等四期探月任務,而且我國也正在規劃國際月球科研站。
  • 嫦娥五號來回23天,阿波羅11號卻只花8天?解析中美登月技術差異
    不少人將人類的這兩次登月進行對比,覺得我們需要23天時間是因為技術不如美國。當然,美國在50年前就完成了載人登月,技術無疑是世界最先進的,但這只是次要原因。造成時間差異的根本原因在於,嫦娥五號和當年的阿波羅11號的任務計劃不同。技術水平差異首先來說說技術水平差異。